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变式
- 格式:doc
- 大小:6.06 MB
- 文档页数:17
一年级下册思考题第一单元1、 小红做了12朵红花,小明做了9朵。
小明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红?练习:小芳做了14面红旗,小刚做了9面。
小刚至少还要做几面,才能超过小芳?2、 每次选三张卡片,组成一道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
练习:每次选三张卡片,组成一道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
3、在空格里填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
练习:在空格里填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8。
第二单元数一数有( )个 有( )个 有( )个长方形 三角形练习:有()个有()个三角形长方形有()个长方形第三单元3、把16支铅笔放在两个笔筒里,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放?如果有27支铅笔,还能使每个笔筒里放的铅笔同样多吗?练习:把14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使每个盘子里的苹果同样多,可以怎样放?如果有23只苹果,还能使每个盘子里放的苹果同样多吗?4、在计数器上拨3颗珠,可以表示出哪些两位数?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呢?练习:在计数器上拨4颗珠,可以表示出哪些两位数?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呢?3、小力和小芳看同一本童话书。
几天后,小芳还剩26页没有看,小力还剩32页。
谁看的页数多?练习:两根绳子同样长,第一根绳子剪掉一段后还剩47厘米,第二根绳子剪掉一段后还剩52厘米,哪根绳子剪去的多?第四单元小红送给小明12张邮票后,两人邮票的张数同样多。
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多少张?(P65)练习:(1)大猴给小猴6个桃后,它们的桃就同样多,原来小猴比大猴少多少个桃?(2)小红有14张邮票,小明有6张邮票,小红要给小明几张后,他们就同样多了?第六单元从右表里找出两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32,可以怎样找?你们能从中找出两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33吗?(P78)练习从右表里找出两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31,可以怎样找?你们能从中找出两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32吗?●和▲各表示什么数字?(P83)●▲-●=73●=( ) ▲=( )练习● 和▲各表示什么数字? ●▲-●=64●=( ) ▲=( )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P91)练习: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P94)568+6-2-6——————————————————9 4 1 5 4 5练习:3 97+7 -4-8 ——————————————————6 2 2 3 2 7期末复习从下面的6张卡片中选出4张,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它们的差是35。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思考题及培优训练内容学号:姓名:【教材7页思考题】(把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思路分析】把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方法有多种。
沿对角折叠沿左右对折沿上下对折【解答】有无数种剪法,其中把长方形纸沿对角折、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沿折线剪开,可以分别剪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方法总结】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确定怎样把长方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
【变式练习】★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四块,把你的方法画在下面的正方形中。
【奥数培优】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长方形【思路分析】做这道题时,应该分类数数,先数出单个的小长方形的个数,再数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的个数,接着数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的个数……数一数可知,单个小长方形有5个,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4个,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3个,由4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2个,由5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1个,所以一共有1+2+3+4+5=15(个)长方形【解答】1+2+3+4+5=15(个)【方法总结】如果图形中并列摆放n个小长方形,则长方形的总个数就是1+2+3+……+n【举一反三】★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教材12页思考题】【思路分析】可以用画图法解决问题数数可知,10个男生之间有几个间隔,就有几个女生。
【解答】10-1=9【方法总结】每两个事物之间有1个间隔,求一列事物有几个间隔,利用“事物的总数-1=间隔数”计算【变式练习】★同学们布置教室,他们打算把8个红气球摆成一排,然后在相邻2个红气球之间摆2个蓝气球,一共需要几个蓝气球?【奥数培优】今年哥哥10岁,弟弟6岁,再过2年,哥哥比弟弟大几岁?【思路分析】再过2年哥哥和弟弟都长大了2岁,哥哥是10+2=12岁,弟弟是6+2=8岁,因此哥哥比弟弟大12-8=4岁。
也可以这样思考:今年哥哥10岁,弟弟6岁,他们的年龄差是10-6=4岁。
动动脑筋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思考题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综合算式思考题是培养学生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这些思考题,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综合算式思考题,并给出相应的解答。
1. 小明有5根铅笔,小红有3根铅笔,他们一共有几根铅笔?解答:小明和小红一共有5+3=8根铅笔。
2. 小张有4个苹果,小李有2个苹果,小刚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解答:小张、小李和小刚一共有4+2+3=9个苹果。
3. 小刘有5根橡皮筋,小王有2根橡皮筋,小杨有4根橡皮筋,他们一共有几根橡皮筋?解答:小刘、小王和小杨一共有5+2+4=11根橡皮筋。
4. 小华有7块巧克力,小明有3块巧克力,小杰有2块巧克力,他们一共有几块巧克力?解答:小华、小明和小杰一共有7+3+2=12块巧克力。
5. 有8个小朋友在操场上跳绳,每个小朋友都跳了5次,一共跳了几次绳?解答:8个小朋友每个人跳了5次绳,一共跳了8×5=40次绳。
通过以上的综合算式思考题,学生可以通过加法的方式来解答问题,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对数值的认知能力。
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值之间的关系。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更复杂的综合算式思考题,如下所示:1. 小明有7本书,小华有4本书,小红有3本书,小刚有5本书,他们一共有几本书?解答:小明、小华、小红和小刚一共有7+4+3+5=19本书。
2. 小华一共有15元,她买了2本书,每本书5元,她还剩下多少钱?解答:小华买了2本书一共花了2×5=10元,她还剩下15-10=5元。
通过这些更复杂的综合算式思考题,学生需要进行多步计算,并结合减法和乘法运算。
这样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总结起来,综合算式思考题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思考题及培优训练内容学号:姓名:【教材7页思考题】(把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思路分析】把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方法有多种。
沿对角折叠沿左右对折沿上下对折【解答】有无数种剪法,其中把长方形纸沿对角折、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沿折线剪开,可以分别剪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方法总结】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确定怎样把长方形分成相同的两部分。
【变式练习】★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四块,把你的方法画在下面的正方形中。
【奥数培优】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长方形【思路分析】做这道题时,应该分类数数,先数出单个的小长方形的个数,再数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的个数,接着数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的个数……数一数可知,单个小长方形有5个,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4个,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3个,由4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2个,由5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1个,所以一共有1+2+3+4+5=15(个)长方形【解答】1+2+3+4+5=15(个)【方法总结】如果图形中并列摆放n个小长方形,则长方形的总个数就是1+2+3+……+n【举一反三】★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教材12页思考题】【思路分析】可以用画图法解决问题数数可知,10个男生之间有几个间隔,就有几个女生。
【解答】10-1=9【方法总结】每两个事物之间有1个间隔,求一列事物有几个间隔,利用“事物的总数-1=间隔数”计算【变式练习】★同学们布置教室,他们打算把8个红气球摆成一排,然后在相邻2个红气球之间摆2个蓝气球,一共需要几个蓝气球?【奥数培优】今年哥哥10岁,弟弟6岁,再过2年,哥哥比弟弟大几岁?【思路分析】再过2年哥哥和弟弟都长大了2岁,哥哥是10+2=12岁,弟弟是6+2=8岁,因此哥哥比弟弟大12-8=4岁。
也可以这样思考:今年哥哥10岁,弟弟6岁,他们的年龄差是10-6=4岁。
小学一年级数学乘法的认识练习题(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能力测试题)基本题一、读一读:1、3×5 5×5 4×3 2×8 9×96×5 8×6 7×7 4×6 10×A2、4×5 读作()乘();表示()个()连加。
8×3 读作()乘();表示()个()连加。
二、看图填空。
1、()个()()×()=()2、()个()()×()=()3、●●●●●●●●●●●●●●●?个()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12、()个()()×()=()13、()个()()×()=()三、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 乘法算式:5+5+5+53+3+3+32+2+2+2+2+24+4+4+4+4 3+3+32+21+1+1+1+1+1+15+5+5+5+5+5+5A+A+A+A+A四、填一填。
1、一个乘数是3;一个乘数是4;写作×。
读作。
2、被减数是50;减数是7;差是()。
3、一个加数是3;一个加数是20;和是()。
4、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2;积是()。
5、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4;写作_×_。
6、一个因数是5;一个因数是4;写作_×_。
7、6个2;写作_×_。
8、2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
9、3个4连加;写成乘法算式。
10、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8。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评卷学号班级姓名成绩等第_____一、计算。
(30分)1.直接写出得数。
(18分)48-20=24+60= 5+73= 48+50= 56-5=57-30= 60-40= 3+65= 10+49= 20+25= 84-3= 2+26= 4+24= 88-8=78-30= 83-30= 38+60= 37+2= 12-8=4+35= 50+3-20= 37-5+30= 14-8+42=86-30-2= 72+7-70= 4+45-30= 25-4+50=53+6-7= 2.用竖式计算。
(12分)37-2= 5+43= 32+52= 58-15=二、填空。
(33分每空1分,第5、7两题每空2分)1.70里面有()个十;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5个一和7个十组成( )。
2.57比30多( );( )比34少1;比49多1的数是( )。
3.估一估,连一连。
68-5 七十多 2+53 四十多 79-6 五十多 30+14 六十多 4.在○里填上“>”“<”或“=”。
56-20 56-2 5+34 34+5 3+46 46-3 23+40 23+4 85-60 55-30 43+12 69-14 5.小红看一本书,她第一天看了7页,第二天看了10页,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6.△△△△△△△△△△△☆☆☆☆☆☆☆☆ (1)△有( )个,☆有( )个;(2)△比☆多( )个,☆比△少( )个;(3)☆再画( )个,就和△同样多;(4)△和☆一共有( )个。
7.想一想,填一填原有 35台 46台 ( )台卖掉 23台 ( )台 30台还剩 ( )台 13台 28台8.有30枝铅笔和4本练习本,38人来上课,如果每人发1枝铅笔和1本练习本,还要买()枝铅笔和( )本练习本。
三、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9分)1.下面哪个算式的得数比50大?53-343+12 64-232.小燕有16本书,小华有12本书,小燕要给小亮几本书,两人的书就同样多了?4 本 3 本 2 本苹果快吃了一半了。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思考题三思考题三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1、找找规律,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1)2、5、()、11、14、()(2)7、11、15、()、()(3)19、16、13、()、()(4)1、2、4、5、7、8、10、()、()2、△-4=6,□+△=13△=()□=()3、○-□=10, 20-○=6○=(),□=()4、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10人,第二队有4人,要使两队人数相等,应该怎么办?你能画图表示吗?5、怎样移动,使得数相等。
6 4 86 4 8+ 6 + 4 + 8——————6、只调换每个算式中的一个数,使它们的得数相等。
6 7 76 8 6+ 7 + 9 + 4——————7、小白兔有15个萝卜,小黑兔有18个萝卜。
妈妈又买来7个萝卜,怎样分,才能让两只小兔的萝卜个数同样多?8、小白鸭有8条鱼,小灰鸭有11条鱼,鸭妈妈又买来5条鱼,怎样分,两只小鸭才有同样多的鱼?9、小白兔有6棵小白菜,小白兔拿出1棵菜给小黑兔,两只小兔的菜一样多,原来小黑兔有几棵菜?10、第一盒有8只皮球,从第一盒里拿出2只放入第二盒,这时两盒皮球的个数一样,原来第二盒有几只皮球?1、规律一般要反复出现2次以上。
孩子可以用浪线形式连接两个数之间,写出增加的数或减少的数。
2、第2、3两题,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应该从哪一道算式入手解题是关键,然后将求出图形的结果写在算式上进行验算。
3、画图:第一队:○○○○○○○○○○第二队:○○○○多6人4、第5、6两题“移多补少”找平衡。
尤其是第6题,可以先算算结果,找找得数相差几,怎样移最简便。
5、第7、8两题,以第7题举例。
小白兔原来比小黑兔少3个萝卜,从买来的7个萝卜中拿出3个给小白兔,这时两只小兔的萝卜个数相等,再把剩下来的4个萝卜平均分给两只兔子,这样小白兔就拿到了3+2=5个,小黑兔拿到了2个萝卜。
6、第9、10题,以第9题举例。
一年级变式计算在一年级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各种有趣的数学知识,其中之一就是变式计算。
变式计算是指在已知一些数字的情况下,根据规律求解其他数字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年级变式计算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已知一个数列的前几项为1、3、5、7,我们想要求解这个数列的第十项。
根据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为2。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第十项为15。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求解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数列的前几项,看是否能够找到规律。
如果我们发现数列的每一项都是前一项加上一个固定的数,那么这个数列就是一个等差数列。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来判断这个固定的数是多少。
例如,如果我们已知一个数列的前几项为1、2、3、4,我们可以发现每一项都是前一项加上1。
所以,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 * 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数列的任意一项。
除了等差数列之外,我们还可以遇到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特点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
在解决等比数列的问题时,我们同样需要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找到规律。
例如,如果我们已知一个数列的前几项为1、2、4、8,我们可以发现每一项都是前一项乘以2。
所以,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数列的任意一项。
在变式计算中,我们还可以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例如递推问题和递减问题。
递推问题是指给定前几项,要求计算出后面的项,而递减问题则是给定后面的项,要求计算出前面的项。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和数列的规律,运用前面介绍的方法来求解。
总结一下,一年级变式计算是一个有趣又实用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变化算式练习题1. 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两人总共有多少个苹果?解答: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所以两人总共有3+2=5个苹果。
2. 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解答:小明有5个苹果,吃掉了3个,所以剩下5-3=2个苹果。
3. 问题:班级里有12个学生,其中男生有8个,女生有几个?解答:班级里男生有8个,所以女生的数量应该是总学生数减去男生的数量,即12-8=4个。
4. 问题:一个篮子里有6个橙子,小明把其中的2个橙子拿走了,还剩下几个橙子?解答:篮子里原本有6个橙子,小明拿走了2个,所以还剩下6-2=4个橙子。
5. 问题: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作业,小明做了3道题,小红做了2道题,两人一共做了几道题?解答:小明做了3道题,小红做了2道题,所以两人一共做了3+2=5道题。
6. 问题:小明有7个糖果,他把其中的5个糖果分给了小红,小明现在还剩下几个糖果?解答:小明有7个糖果,分给了小红5个,所以小明现在还剩下7-5=2个糖果。
7. 问题:小红有9块巧克力,她把其中的3块巧克力给了小刚,小红还剩下几块巧克力?解答:小红有9块巧克力,给了小刚3块,所以小红还剩下9-3=6块巧克力。
8. 问题:小明和小红一起挖沙子,小明挖了4车沙子,小红挖了2车沙子,两人一共挖了几车沙子?解答:小明挖了4车沙子,小红挖了2车沙子,所以两人一共挖了4+2=6车沙子。
9. 问题:小明有10美元,他花掉了6美元,还剩下多少美元?解答:小明有10美元,花掉了6美元,所以还剩下10-6=4美元。
10. 问题:有12个鸡蛋,小明摔碎了其中的8个鸡蛋,还剩下几个鸡蛋?解答:有12个鸡蛋,摔碎了8个,所以还剩下12-8=4个鸡蛋。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变化算式练习题的内容,通过这些题目,孩子们可以练习加法、减法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练习题既能够帮助孩子们巩固数学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目的变式与延伸随着学科教学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尤为关键。
为了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数学题目的变式与延伸。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学题目的变式与延伸方法。
一、算术题的变式与延伸1. 数字的排列组合将数字的排列组合应用到算术题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通过排列组合得到能够满足某种要求的数字。
例子:给出数字1、2、3,请你找出所有由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2. 运算符的替换在算术题中,可以将运算符替换成其他运算符,使题目更具有变化性。
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对运算符号的理解和运用的灵活性。
例子:将算式1 + 2 = 3中的加号替换为减号或乘号,让学生计算出答案。
二、几何题的变式与延伸1. 图形的延伸在几何题中,可以通过延伸图形的方式来增加题目的难度,使学生在理解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几何知识。
例子:给出一个正方形,请你在每个边的中点上画一条线,将正方形划分为四个小正方形。
2. 图形的组合通过组合基本图形,可以创建出更多种类的图形,加深学生对图形属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子:将两个矩形通过一条边相连,形成一个新的图形,请你计算新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三、数学问题的变式与延伸1. 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在数学问题中,通过设置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子:小明手中有一些糖果,他将其中的一半分给小红,然后将剩余的一半分给小华,问小明手中原来有多少颗糖果?2.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通过给出一组数据或者一种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子:某班级有男生30人,女生25人,男生平均身高为1.3米,女生平均身高为1.2米,请你计算班级的平均身高。
本文介绍了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目的变式与延伸方法,其中包括算术题的变式与延伸、几何题的变式与延伸以及数学问题的变式与延伸。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题一、小明有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2个,小明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解析:原来有的苹果数量减去给出去的数量就是剩下的数量,5-2=3。
二、小华家门前有一排树,从左数第3棵是柳树,从右数第4棵也是柳树,这一排树总共有多少棵?A. 5棵B. 6棵C. 7棵D. 8棵(答案)B。
解析:从左数第3棵和从右数第4棵是同一棵柳树,因此总数为3+4-1=6。
三、小丽做了一些花,红花有8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多少朵?A. 3朵B. 4朵C. 5朵D. 6朵(答案)C。
解析:黄花的数量是红花的数量减去3,8-3=5。
四、小明和小华比赛跑步,小明跑了50米,小华比小明多跑了10米,小华跑了多少米?A. 40米B. 50米C. 60米D. 70米(答案)C。
解析:小华跑的距离是小明跑的距离加上10米,50+10=60。
五、教室里有一些椅子,如果每排摆6把,可以摆4排,如果每排摆4把,可以摆几排?A. 4排B. 5排C. 6排D. 7排(答案)C。
解析:总椅子数为6乘以4等于24,如果每排摆4把,则可以摆24除以4等于6排。
六、小强的书包里有10本书,他借给同学3本,书包里还剩几本书?A. 6本B. 7本C. 8本D. 9本(答案)B。
解析:原有的书本数量减去借出的数量,10-3=7。
七、小红买了一些糖果,给了弟弟一半,自己还剩下8颗,小红原来有多少颗糖果?A. 8颗B. 12颗C. 16颗D. 20颗(答案)C。
解析:给弟弟一半后剩下8颗,说明原来有8颗的两倍,即16颗。
八、小明的妈妈买了12个鸡蛋,做早餐用了3个,午餐用了4个,晚餐用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鸡蛋?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解析:原有的鸡蛋数量减去用掉的数量,12-3-4-2=3。
一年级数学下册思考题汇总1.排在两朵的左边;把他涂成红色。
的左边有一朵;右边有一朵;把它涂成黄色。
2.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几次?3.一个数在70和90之间;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差2;这个数可能是()()()。
4.妈妈买回一些苹果;大家吃了一半后;还剩下6个;妈妈买回多少个苹果?5.按要求圈一圈。
(1(26.操场上有7个女生;8个男生在打球;还有2个女生在跳绳;打球的一共有几人?7.操场上有7个女生;8个男生在打球;过了一会;2个打球的男生去踢足球了;问;操场上有几人在打球?8.一只蝴蝶有6条腿;那么;2只蝴蝶一共有几条腿;3只蝴蝶一共有几条腿?9.晓晓有4张邮票;晓晓的邮票张数是平平的一半;平平有邮票的张数是伟伟的一般;伟伟有几张邮票?10.11把五个不同质量的球;都放入天枰托盘中;怎样才能使天枰两边托盘上球的质量相等?.12小龙的妈妈用4元买了一个菠萝;用买一个菠萝的钱可以买两根甘蔗;买一根甘蔗的钱可以买4个梨;一个梨的价格是?13.小红和明明在一起作花;小红做了16朵花;送给明明4朵后;两人的花就一样多了;小红比明明多做了多少朵花?14.学校组织秋游;平平要和自己所在的小队的同学每人合一次影;已知平平一共照了15张照片;平平所在的小队一共有()人。
15.8连续加8;把每次加得的数写在横线上。
8;▁▁;▁▁;▁▁;▁▁;▁▁;▁▁;▁▁;▁▁;81连续减9;把每次减得的数写在横线上。
81;▁▁;▁▁;▁▁;▁▁;▁▁;▁▁;▁▁;▁▁;16.三个小朋友在比身高;已知甲比乙高;丙比甲高;你能排出三个人身高的顺序码?17.姐姐给芳芳和园园各10颗五角星;然后园园把3颗五角星给了芳芳;这样芳芳比园园多几颗五角星?18.小刚今年9岁;再过多少年他的年龄是28岁?19.三个小朋友比速度;请你猜一猜:谁最快?谁最慢?小青说:我比小兵慢;小景说:我比小青快;小兵说:我比小景慢;速度最快的是();速度最慢的是()。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一、配第一单元减法1、把13、10、9、6填在合适的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或答案:13-10=9-6或13-9=10-6 方法策略:尝试2、想一想,算一算,填一填。
□ +△=15△ -1=7○+□=12△=()□=()○=()答案:先算△=8,再算□=7,最后算○=53、明明和军军有同样多的铅笔,都是十几枝,明明用掉8枝,军军用掉7枝后,谁剩下的铅笔多?多几枝?答案:军军剩得多,多1只。
策略方法:可以举例,也可以想减法的变化规律:同样多的铅笔,减得越多,剩得越少。
4、△+○+□=15 ○+□=8 △+□=7△=()□=()○=()答案:△=7 □=0 ○=8 策略方法:整体代入法5、小明做一道数学题,本来应该减去3,他看成减去8,结果等于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答案:9 策略方法:先算()-8=4,再算12-3=9 或者想多减了5,所以结果要加5。
6、小华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
今年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和弟弟一共多少岁?答案:年龄差5岁。
年龄和27岁。
说明:年龄差是不变的,年龄和两人同时变大,要增加2个5岁。
7、下面的 最大填几? 13- >8 12- >6答案:4,5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大。
8、下面的 最小填几? 14- <7 15- <9答案:8、7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小。
9、小明种了3盆花,一共开了15朵,送给小芳1盆,剩下的2盆花,最多是( )朵,最少是( )朵。
答案:12、8 10、图: 一盆花,开了5朵。
图: 一盆花,开了3朵。
图: 一盆花,开了7朵。
小红套2个圈得了17分,她套中的可能是()分和()分。
小明套中两次,最多可以得()分。
答案:9、8 20说明:套圈套中两次,最多可以两个10分。
11、小兔和小猪一共12只,小兔最少有()只,最多有()只。
答案:4、912、(1)13名同学排成一队做游戏,从前往后数,小华排在第9个。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50题(含答案)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答:姐姐的苹果不变仍然是3个,哥哥有4-1=3(个)苹果,弟弟有8+1-3=6(个)苹果,这时弟弟的苹果最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答:年龄差不变,小明一直比小强大6-4=2(岁)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答:小明前后各4人,再算上小明共有4+4+1=9(人)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答:第二天看了2+2=4(页),第三天看了4+2=6(页),第四天看了6+2=8(页)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答:两次数的时候都数了小明,小明被重复数了,需要减去,所以这一队共有4+5-1=8(人)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答:男生有8-2=6(人),女生有8+2=10(人)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答:9+1=10(朵)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答:2+2+2+2+2-1=9(个)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答:9+5-2=12(本)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答:数的时候不要漏了李平哦,这队学生共有8+5+1=14(人)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答:8+4=12(块)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答:6+5=11(支)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答:8+8=16(人)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答:大华有10-2=8(张),小刚有10+2=12(张),12-8=4(张)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答:5+4-6=3(条)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变式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一、配第一单元减法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填在合适的 10、9、61、把13、- = -- = -或答案:13-10=9-6或13-9=10-6 方法策略:尝试2、想一想,算一算,填一填。
□ +△=15△ -1=7○+□=12△=()□=()○=()答案:先算△=8,再算□=7,最后算○=53、明明和军军有同样多的铅笔,都是十几枝,明明用掉8枝,军军用掉7枝后,谁剩下的铅笔多?多几枝?答案:军军剩得多,多1只。
策略方法:可以举例,也可以想减法的变化规律:同样多的铅笔,减得越多,剩得越少。
4、△+○+□=15 ○+□=8 △+□=7△=()□=()○=()答案:△=7 □=0 ○=8 策略方法:整体代入法5、小明做一道数学题,本来应该减去3,他看成减去8,结果等于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答案:9 策略方法:先算()-8=4,再算12-3=9 或者想多减了5,所以结果17/ 1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变式要加5。
6、小华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
今年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和弟弟一共多少岁?答案:年龄差5岁。
年龄和27岁。
说明:年龄差是不变的,年龄和两人同时变大,要增加2个5岁。
7、下面的最大填几?13- >8 12- >6答案:4,5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大。
8、下面的最小填几?14- <7 15- <9答案:8、7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小。
9、小明种了3盆花,一共开了15朵,送给小芳1盆,剩下的2盆花,最多是())朵。
朵,最少是(图:图:图:一盆花,开一盆花,开一盆花,开朵。
了3朵。
7了了5朵。
8 、答案:1210、分 7 89分10 分分172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变式小红套2个圈得了17分,她套中的可能是()分和()分。
小明套中两次,最多可以得()分。
答案:9、8 20说明:套圈套中两次,最多可以两个10分。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一、配第一单元减法1、把13、10、9、6填在合适的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或答案:13-10=9-6或13-9=10-6 方法策略:尝试2、想一想,算一算,填一填。
□ +△=15△ -1=7○+□=12△=()□=()○=()答案:先算△=8,再算□=7,最后算○=53、明明和军军有同样多的铅笔,都是十几枝,明明用掉8枝,军军用掉7枝后,谁剩下的铅笔多?多几枝?答案:军军剩得多,多1只。
策略方法:可以举例,也可以想减法的变化规律:同样多的铅笔,减得越多,剩得越少。
4、△+○+□=15 ○+□=8 △+□=7△=()□=()○=()答案:△=7 □=0 ○=8 策略方法:整体代入法5、小明做一道数学题,本来应该减去3,他看成减去8,结果等于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答案:9 策略方法:先算()-8=4,再算12-3=9 或者想多减了5,所以结果要加5。
6、小华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
今年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和弟弟一共多少岁?答案:年龄差5岁。
年龄和27岁。
说明:年龄差是不变的,年龄和两人同时变大,要增加2个5岁。
7、下面的 最大填几? 13- >8 12- >6答案:4,5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大。
8、下面的 最小填几? 14- <7 15- <9答案:8、7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小。
9、小明种了3盆花,一共开了15朵,送给小芳1盆,剩下的2盆花,最多是( )朵,最少是( )朵。
答案:12、8 10、图: 一盆花,开了5朵。
图: 一盆花,开了3朵。
图: 一盆花,开了7朵。
10分 9分 8分 7分小红套2个圈得了17分,她套中的可能是()分和()分。
小明套中两次,最多可以得()分。
答案:9、8 20说明:套圈套中两次,最多可以两个10分。
小兔和小猪一共12只,小兔最少有()只,最多有()只。
答案:4、912、(1)13名同学排成一队做游戏,从前往后数,小华排在第9个。
一年级数学变式练习题目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练习题目是提高学生数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小学生巩固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数学变式练习题目。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们可以巩固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四则运算请逐步解答以下四则运算题目:a) 2 + 3 = ?b) 5 - 1 = ?c) 4 × 2 = ?d) 8 ÷ 4 = ?2. 数字排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下数字:8, 3, 6, 9, 2, 53. 数字填空请填写下列数字的正确数值,使其满足等式:a) 8 + ___ = 12b) 9 - ___ = 6c) 5 × ___ = 20d) 16 ÷ ___ = 44. 图形辨认请仔细观察以下图形,并回答问题:a) 图形A由几个正方形组成?b) 图形B由几个三角形组成?c) 哪个图形是长方形?5. 数学问题请根据下列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a) 如果有3个苹果,再添上2个苹果,我会有几个苹果?1) 2个2) 3个3) 4个b) 2 + 3 = ?1) 42) 53) 6c) 5 块巧克力分给2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几块?1) 2块2) 3块3) 4块6. 数字比较请填写大于 (>), 小于 (<) 或等于 (=) 的符号,使下列表达式成立:a) 5 ___ 3b) 4 ___ 6c) 7 ___ 77. 数字连线请将相对应的数字、图形或数量用线连接起来:1) 数字5和图形五边形2) 数字2和图形长方形3) 数字10和图形圆形8. 数学拼图请根据下列提示将数字填入正确的位置,使拼图完整:提示:每行、每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应该相等。
__ 3 ____ __ 65 __ __9. 数学推理请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正确的答案:条件:如果2 + 3 = 5,那么4 + 1 = ?1) 52) 63) 810. 数字迷宫请从起点S走到终点E,只能沿着箭头方向移动,并填写每一步所经过的数字:S --> 2 --> 5 --> 9 --> E通过以上的一年级数学变式练习题目,学生们将能够巩固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题一、配第一单元减法1、把13、10、9、6填在合适的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或答案:13-10=9-6或13-9=10-6 方法策略:尝试2、想一想,算一算,填一填。
□ +△=15△ -1=7○+□=12△=()□=()○=()答案:先算△=8,再算□=7,最后算○=53、明明和军军有同样多的铅笔,都是十几枝,明明用掉8枝,军军用掉7枝后,谁剩下的铅笔多?多几枝?答案:军军剩得多,多1只。
策略方法:可以举例,也可以想减法的变化规律:同样多的铅笔,减得越多,剩得越少。
4、△+○+□=15 ○+□=8 △+□=7△=()□=()○=()答案:△=7 □=0 ○=8 策略方法:整体代入法5、小明做一道数学题,本来应该减去3,他看成减去8,结果等于4,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答案:9 策略方法:先算()-8=4,再算12-3=9 或者想多减了5,所以结果要加5。
6、小华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
今年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比小华大多少岁?5年后,哥哥和弟弟一共多少岁?答案:年龄差5岁。
年龄和27岁。
说明:年龄差是不变的,年龄和两人同时变大,要增加2个5岁。
7、下面的 最大填几? 13- >8 12- >6答案:4,5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大。
8、下面的 最小填几? 14- <7 15- <9答案:8、7 策略方法:先列举所有答案,再找出最小。
9、小明种了3盆花,一共开了15朵,送给小芳1盆,剩下的2盆花,最多是( )朵,最少是( )朵。
答案:12、8 10、图: 一盆花,开了5朵。
图: 一盆花,开了3朵。
图: 一盆花,开了7朵。
小红套2个圈得了17分,她套中的可能是()分和()分。
小明套中两次,最多可以得()分。
答案:9、8 20说明:套圈套中两次,最多可以两个10分。
11、小兔和小猪一共12只,小兔最少有()只,最多有()只。
答案:4、912、(1)13名同学排成一队做游戏,从前往后数,小华排在第9个。
从后往前数,小华排在第几个?答案:5策略方法:用画图的方法(2)小朋友们站成一行,从左往右数,小明站在第9个;从右往左数,小明站在第4个。
这一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答案:12策略方法:用画图的方法13、小芳有15个苹果,小冬有7个苹果,要使两个人的苹果同样多,小芳要给小冬( )个。
答案:414、冬冬做了3朵红花,冬冬做的红花的朵数是红红的一半,红红做的朵数是明明的一半,明明做了多少朵花?答案:12二、配第二单元认识图形1、数一数有()个正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三角形答案:3、8 答案:102、有()个有()个有()个答案:9 答案:12、63、有( )个三角形。
答案:154、仔细观察,小松鼠在( )个长方形中。
图:小松鼠答案:45、数一数,需要()块砖才能把墙补好。
答案:116、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你能想出几种分法?说明:只要通过中心点分,答案均可。
7、用一些同样长的小棒拼图形,最少用3根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最少用4根可以摆一个正方形,那最少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答案:6说明:用小棒摆一摆8、如图,用4根小棒能摆成1个正方形,用7根小棒能摆成2个正方形…… 像这样摆4个正方形一共要用( )根小棒。
摆5个正方形要用( )根小棒。
……答案:13、16 说明:用小棒摆一摆9、如下图,摆1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要用5根小棒,摆3个三角形要用7根小棒……照这样摆4个三角形一共要用几根小棒?摆5个三角形呢?……答案:9、11 说明:用小棒摆一摆10、按照图中的规律,把△○◇□排在空格里,使每一行横行、竖行都有这四种图形。
说明:横看、竖看结合思考三、配第三单元认数1、在计数器上,用7颗算珠能表示( )个100以内的不同的数,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写吗?说明: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序思考,不重不漏。
答案:7、16、25、34、43、52、61、70。
2、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2的两位数有( )个。
说明:想十位数字+个位数字=12,其实是想()+( )=12,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个数位上只能放一个数字,十位不能为0。
答案:7个。
3、你能写出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的两位数吗?一共能写多少个?说明:先定大顺序:十位数字是9的两位数中哪些十位数字比个位大?十位数字是8、7、6、5、4、3、2、1的呢?答案:9+8+7+6+5+4+3+2+1=45个4、如果要你从0写到100,一共要写几个0?答案:12个。
5、在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小军用一颗上珠和4颗下珠,可以表示哪些两位数?说明:可以先简单介绍算盘知识。
答案:先确定上珠的位置,上珠在个位有9、18、27、36,上珠在十位有:54、63、72、81.6、把100、24、85、58、48这5个数填到○中,要求:箭头末端的数小于箭头所指的数。
答案:7、猜一猜:幼儿园里有3个班,根据下面的话,请你猜猜哪个班的小朋友最多,哪个班的小朋友最少。
(1)中班的小朋友比小班少。
(2)中班的小朋友比大班少。
(3)大班的小朋友比小班多。
()班小朋友最多,()班小朋友最少。
说明:指导学生用数学符号梳理条件,化繁为简。
答案:(大)班小朋友最多,(中)班小朋友最少。
8、有四个木盒子。
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
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盒子排队。
( )盒子,( )盒子,( )盒子,( )盒子。
答案:( 红)盒子,(黑 )盒子,(蓝 )盒子,(黄 )盒子。
9、一堆梨子,两个两个地数,数了 10 次多 1 个,五个五个地数,数()次多()个。
答案:五个五个地数,数( 4 )次多( 1 )个。
10、学校门前有一条马路长50米,路的两边从头到尾都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说明:可以指导学生先想如果马路长5米,载几棵;10米、15米……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做。
答案:22棵。
11、找规律填数:(1)69、67、65、63、()、()、()。
(2)12、23、34、45、()、()、()。
(3)1、2、4、7、11、()、()、()。
(4)1、3、2、6、3、()、()、()。
答案:(1)69、67、65、63、(61 )、( 59)、( 57)。
(2)12、23、34、45、(56 )、(67 )、(78 )。
(3)1、2、4、7、11、(16 )、(22 )、(29 )。
(4)1、3、2、6、3、(9)、(4)、(12)。
12、晚上小明在灯下做作业的时候,突然停电。
小明去拉了两下开关,爸爸进来后到小明放间又拉了三下开关。
等来电后,小明房间的灯是亮的还是关的?说明:本题可在学习完奇数偶数后练习。
(1)可以画一个表:(2)从上可以看出:拉单数次,灯不亮;拉双数次,灯亮。
所以,拉2+3=5(次),灯不亮。
(3)如果妈妈又进来拉了3下呢?四、配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1、小东做了一道加法算式,把一个加数30看成3,算出结果是15,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答案:42.可以把语言描述的条件变为算式帮助思考,如:一个数+30=?(一个数可用方框表示)一个数+3 =152、小明打开数学书,发现两页的页码和是81,这两页分别是多少页?答案:40和41. 主要让学生注意到身边的数学知识——相邻页码间的关系。
3、果园里桃树比梨树少一些,梨树比桔子树多得多,()树最少。
答案:桔子树4、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送给小军一半后,还剩40张。
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答案:80说明:可以和教材49页的例题配套使用。
5、小芳做了一道减法算式,把减数20看成2,算出结果是35,正确的得数应是多少?答案:17说明:可以和教材52页的例题配套使用。
6、树上停着14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一些小鸟,第二次又飞走了一些小鸟,树上还剩下9只小鸟。
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答案:5。
防止孩子看到类似问题中的“一共”就不加思考而用加法。
说明:可以和教材55页的例题配套使用。
7、2 □□9+ □5-5□8 725答案:22+65=87 79-54=25说明:可以和教材59页的例题配套使用。
8、一个停车场停了100辆车,第一次开走40辆,第二次开走30辆,这时比原来少了多少辆?答案:70 。
想:开走几辆就会比原来少几辆。
防止孩子看到问题中“比原来少了多少”就不加思考而用减法继续算。
9、小明和小方用同样的练习卷进行口算比赛。
5分钟后小明还有20题没做,小方还有23题没做,谁做得快?快的人多做了几题?答案:小方。
多做3题。
想:小方多剩3题,是因为少做了3题,反之小明少剩3题说明他多做了3题。
10、小刚和大华有同样多的画片,大华送给小刚20张,这样大华就会比小刚少多少张?答案:40。
可以用举例法。
说明:可以和教材61页的例题配套使用。
五、配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1张可以换()张或()张答案:2;51张可以换()张和()张答案:5;10说明:配套在一下第五单元“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想想做做第3题P72练习之后使用。
可以先用学具钱换一换,再想一想,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取币、换币的过程中,能进行合理、灵活的思考,重点辨析“和”与“或”的区别。
2、小明的储蓄罐里有几十枚硬币,它们的面值分别是1角和5角的两种。
请问小明买一块1元的橡皮可以怎样付钱?答案:第一种:10枚1角硬币第二种:5枚1角硬币和1枚5角硬币第三种:2枚5角硬币说明:配套在一下第五单元“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试一试P69练习之后使用。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元与角之间的进率,积累一些换币的经验,为后面的自主探索付币方法做准备。
3、每个篮球要65元,小明买一个篮球付的钱都是,猜猜他至少付了多少张?答案:7张10元。
每个篮球65元,小方买一个篮球付的是正好的钱,他最多付了几张?答案:6张10元。
说明:配套在一下第五单元“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想想做做第5题P72练习之后使用。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付钱方法,这样对比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体会购物时付钱的策略。
4、10元-5元=()元 1元-4角=()角 8分+2分=()角6角+8角=()角=()元()角答案:5,6,1,14,1,4说明:配套在一下第五单元复习之后使用。
巩固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5、冬冬有1元和5元的纸币共6张,正好是10元。
你知道每种纸币各有多少张吗?答案:5张1元+1张5元说明:配套在一下第五单元“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想想做做第7题P73练习之后使用。
6、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最多可以买哪几件物品?买一支钢笔付出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8角 3角 5角 2角 4角答案:最多可以买3件物品;应找回2角钱。
说明:配套在一下第五单元“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想想做做第4题P70练习之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