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控 制.doc
- 格式:docx
- 大小:14.24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四章工序控制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预防为主,要求在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出或不出不合格品。
这样就需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怎样使生产过程具有不出不合格品的保证能力;二是怎样把保证质量的能力保持下去,一旦这种保证质量的能力不能维持下去,能尽早得到情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这种保证质量的能力继续稳定下来,保持下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前一个问题一般叫做工序能力的分析;后一个问题一般叫做工序控制。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控制图。
实行工序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工序控制可以确保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预防次品的发生。
工序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直方图法和控制图法。
直方图法已在第13章介绍过了。
※本章要求(1)掌握工序质量的概念和分布特征;(2)掌握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及区别;(3)掌握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4)熟悉控制图法的概念;(5)掌握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类型和具体设计过程;(6)了解控制图的观察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1)工序质量的分布特征(2)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及计算(3)控制图的基本概念(4)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具体设计过程※本章难点(1)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2)计量、计件与计点控制图的设计§1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一、工序质量的概念工序质量因行业而异。
一般来说,对产品可分割的工序,工序质量即为产品质量特性,如尺寸、精度、纯度、强度、额定电流、电压等。
对产品不可分割或最终才能形成者,则通常指工艺质量特性,如化工产品、生产装置的温度、压力、浓度和时间等。
有时,工序质量也可表现为物耗和效率。
工序质量属制造质量的范畴。
质量优劣主要表现为产品或工艺质量特性符合设计规范、工艺标准的程度,既符合性质量。
二、质量的波动与分布工序质量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下,呈现波动性。
工序质量波动包括产品之间的波动,单个产品与目标值之间的波动。
质量特性的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
第十四章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查阅世界相关国家(如德国、美国等)在城市开发控制方面的相关规划制,结合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比较其优缺点。
(P356)答:我国采取“法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控制方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通则式开发控制,以英国为代表的判例式开发控制。
优缺点:通则式的开发控制具有透明和确定的优点,但在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较为欠缺。
判例式的开发控制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但也难免会存在不透明和不确定的问题。
由于通则式和判例式的开发控制各有利弊,我国大多数城市在规划管理工作中采用“法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控制方式。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项指标是如何确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如何与城市设计相衔接?答: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个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详见课本P304 表14-1-1规定性控制要素: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和行为活动(课本p314 图14-2-1)引导性控制要素:城市设计;建筑高度、体量、形式与色彩控制;其他引导性控制要素控规与城市设计衔接:(P337)1)控制性详细规划从两个方面决定和影响着城市形态:其一是地块的总体格局和整体形象,这方面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二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种细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设计的品质。
控规在实践中,强于“量”上的控制,城市设计在实践中则强于对空间“质”的引导。
2)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形成的指导作用,主要在于要比较准确地把握规划地区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关系与特色。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是为了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依照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从城市空间环境对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指导性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其中成果一部分转译为各项控制指标,纳入到控规成果中,另一部分表现为设计引导,以图则的形式补充到控规成果中,必要时可用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案进行示意与引导。
第十四章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 、高层管理者在行使控制职能时,主要从事的控制活动是()。
A . 程序性控制
B . 非程序性控制
C . 事前控制 D. 事后控制
2 、有关部门要求所有的公共活动场所都安装消防设施,这一举措属于()。
A. 预先控制 B . 现场控制
C . 事后控制
D . 以上都不是
3 、企业管理者通过强化考勤制度来改善劳动纪律,这是一种()手段。
A. 自我控制 B . 非正式组织控制
C . 正式组织控制
D . 业务控制
4 、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中,主要从事的控制工作是()。
A . 程序性控制
B . 非程序性控制
C . 自我控制
D . 事后控制
5 、控制的根本目的是()。
A . 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B . 提升组织的目标
C . 保证实际活动和计划要求的一致
D . 节省计划完成的时间
6 、控制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可以理解为这种职能()。
A . 只与高层管理者有关
B . 与中、低层管理者无关
C . 与组织全体成员有关
D . 与一般操作者无关
7 、预算是关于()的活动
A . 生产
B . 经营
C . 销售
D . 财务
8 、所谓质量,一般指()
A . 产品质量
B . 工作质量
C . A+B
D . 产品使用价值
9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A .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B .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C . 质量检验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D .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10 、成本控制的关键是管理中的()
A . 成本标准
B . 成本控制方法
C . 成本控制者
D . 成本统计资料
二、多项选择题
1 、控制的标准一般有()。
A . 定量标准
B . 定性标准
C . 固有标准
D . 派生标准
2 、要纠正偏差,一般的手段是()。
A . 改进实际工作
B . 修改标准
C . 加强管理工作
D . 总结工作经验
3 、在衡量工作绩效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有()。
A . 个人观察
B . 统计报告
C . 口头汇报
D . 书面汇报
4 、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正确的认识是()。
A .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B. 正偏差是正常的,负偏差是不正常的
C .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要引起重视
D.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意味实际工作和标准之间存在差距
5 、按照控制的分类方法,下列控制方法属于同类的是()。
A . 正式组织控制
B . 非正式组织控制
C . 自我控制
D . 集中控制
6 、下列哪一项属于前馈控制的情况()。
A 、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B 、汽车贺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踩加速器
C 、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
D 、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7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是()
A 、多目标
B 、全过程
C 、多环节
D 、综合性
8 、日常的质量控制包括()。
A 、成品验收
B 、质量水平确定
C 、工序控制
D 、制订质量纠正措施
三、名词解释
1 、控制
2 、控制标准
3 、预算
4 、质量管理
5 、成本控制
四、简答题
1 、怎样理解控制的基本含义?
2 、一个完整的控制活动应包括那些基本环节?
3 、产品质量决策包括哪些方面?
4 、简述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5 、预算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
1 、怎样评介控制职能的重要性?
2 、预算对管理活动有什么作用?利用预算作为控制手段时,要注意克服它的什么缺点?
六、思考与讨论
1 、什么是控制?如何认识在管理中控制的作用?
2 、控制与计划有何关系?
3 、控制标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4 、衡量绩效过程中主要解决哪几个问题?怎样修正偏差?
5 、发挥控制职能的关键是什么?
6 、在进行产品质量水平的战略决策时,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7 、如何理解成本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8 、现代管理者如何重视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七、案例分析
大都会航空公司的客舱打扫工作
大都会航空公司对客舱保养员的工作十分不满。
因为这些保养员在航班交接之际把客舱打扫得并不干净,而且按规定,他们每天应该清洁 50 架次飞机,可他们只完成了 40 架次。
如果你是客舱保养员的主管,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