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骼生应用于牙槽骨缺损的30例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1.21 KB
- 文档页数:2
倍骼生生物活性玻璃在牙槽骨缺损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王欣;杨丕山;戚向敏
【期刊名称】《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年(卷),期】2000(009)004
【摘要】@@ 倍骼生(PerioGlass)为一种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在国外作为异质骨移植材料用于口腔领域,已取得了较好疗效[1],而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自1997年起,将倍骼生选择性用于口腔内科临床,已随访问6-20个月,现将较典型病例报告如下.【总页数】3页(P244-245,255)
【作者】王欣;杨丕山;戚向敏
【作者单位】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50012;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50012;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5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倍骼生在Ⅱ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梁晓敏;李春阳
2.颗粒型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作为骨移植替代品同羟基磷灰石的对比 [J], 杨丕山
3.倍骼生与自体骨联合应用治疗牙根周骨缺损 [J], 李文军;张玉玲;李宏业
4.倍骼生应用于牙槽骨缺损的30例临床研究 [J], 陈景妍;雷双喜;李世友
5.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的初步临床观察 [J], 袁奎封;来庆国;綦成;郭秀会;石荣纪;徐欣;魏奉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倍骼生与牙内骨内种植体植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李明;傅宗云;陈宁;陈武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9(29)4
【摘要】目的评价倍骼生(PerioGlas)与牙内骨内种植体复合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疗效.方法在兔第二前磨牙区制备牙周骨缺损,翻瓣后去除部分牙周骨质及牙周纤维.缺损处分别植入倍骼生与牙内骨内种植体组(A组)、倍骼生组(B组),以常规翻瓣手术组(C组)为对照.术后4周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两实验组均有明显新附着形成,其中A组有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B组新生组织量较A组少,C组新生组织量很少.结论倍骼生具有较强骨引导、骨激发作用,牙内骨内种植体植入可稳定患牙,二者联合可有效地提高牙周组织再生.
【总页数】3页(P190-192)
【作者】李明;傅宗云;陈宁;陈武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2
【相关文献】
1.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的临床研究 [J], 宋晖;张凤河
2.自固化磷酸钙与BMP复合植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吴昊;谢昊;李成章
3.倍骼生与羟基磷灰石在牙槽骨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J], 马跃;徐欣;辛宁宁;周同葵;王旭霞;李茜
4.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的初步临床观察 [J], 袁奎封;来庆国;綦成;郭秀会;石荣纪;徐欣;魏奉才
5.应用“倍骼生”增宽牙槽嵴的实验研究 [J], 马跃;徐欣;周同葵;王旭霞;李茜;魏奉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替代材料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试验方法指南牙槽骨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常见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牙齿缺失或牙根残留之后。
牙槽骨缺损严重影响了后续种植牙或固定假牙的稳定性和效果。
为了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目前临床上采用骨替代材料来修复牙槽骨缺损已成为常规选择之一。
然而,临床试验是进行牙槽骨缺损修复研究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临床可行性,有必要制定指南来规范临床试验方法。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在制定临床试验方法指南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例如了解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现状、骨替代材料的种类和研究进展等。
这有助于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从而更好地制定试验方法指南。
二、研究设计临床试验的设计是保证研究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关键。
研究设计应明确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随机分组原则、盲法的应用、样本容量的确定等。
此外,还应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的控制,如试验方案的对照组设计等。
通过合理的研究设计,能够更好地评估骨替代材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观察指标是评价临床试验结果的主要依据,应该选择准确、客观、可重复的观察指标。
常见的观察指标包括牙槽骨缺损面积的恢复情况、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变化、牙槽骨中新生骨的形成情况、植入物的稳定性等。
评价方法可以是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生物学检测等。
四、试验筛选和入选标准试验筛选和入选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试验筛选和入选标准应明确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性别分布、病史和进展情况等,避免干扰因素的干预。
同时,应视试验目的确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保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五、样本容量和随访时间样本容量的确定需要根据试验假设、统计学原理和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计算。
随访时间的选择应根据骨替代材料的生物学修复过程,以及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检测方法和效果评价时间等进行合理安排。
样本容量和随访时间的设定,有助于确认研究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牙槽骨缺损不同材料修复后对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张君;陈岱韵;王旭霞;黄艳;任旭升【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45)1【摘要】目的:了解大鼠牙齿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移动情况,并比较2种不同修复材料充填缺损的牙槽骨和正常对照侧在牙齿移动距离上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选择44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倍骼生充填组和羟基聚磷酸钙钠充填组2组,每组22只,于上颌一侧第一磨牙近中造成牙槽骨缺损,按组在缺损区分别填入2种材料(倍骼生和羟基聚磷酸钙钠),另一侧作为对照侧。
待术后12周在40只大鼠上颌双侧安装正畸加力装置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于术后20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40只大鼠两组(2种材料)修复侧和正常对照侧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修复牙槽骨侧(2种材料)均可以进行正畸牙齿移动,修复侧(2种材料)的牙齿移动距离与正常对照侧无显著差别。
【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倍骼生;羟基聚磷酸钙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作者】张君;陈岱韵;王旭霞;黄艳;任旭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兔牙槽骨缺损修复后正畸力移动的实验研究 [J], 方利华;平金良;张青2.兔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后正畸移动的组织学观察 [J], 许海燕;平金良;张青;方利华3.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牙槽骨缺损后正畸牙齿移动的可行性研究 [J], 赵刚;尹蒙熔;李德超;李宝花;蒋丽妍4.口腔正畸疗法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在女性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J], 路金龙5.口腔正畸疗法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在女性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J], 路金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倍骼生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陆加梅;吕臻;宋萌
【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9(19)2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倍骼生PerioGIasR治疗颌骨囊肿术后的骨缺损情况,评价修复效果.方法:以26例颌骨囊肿住院病例作为实验组,应用PerioGlasR充填术后死腔;另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碟形手术加碘仿纱条填塞法消除死腔.术后随访1、3、6个月.以X线片平均灰度值比较其骨密度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骨密度平均灰度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倍骼生PerioGlasR充填死腔术后反应小,成骨速度快,缩短成骨过程,有利于骨缺损区的快速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总页数】4页(P106-109)
【作者】陆加梅;吕臻;宋萌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2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
【相关文献】
1.倍骼生与牙内骨内种植体植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李明;傅宗云;陈宁;陈武
2.倍骼生与自体骨联合应用治疗牙根周骨缺损 [J], 李文军;张玉玲;李宏业
3.倍骼生应用于牙槽骨缺损的30例临床研究 [J], 陈景妍;雷双喜;李世友
4.倍骼生在颌骨缺损及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J], 胡秀莲;汪竹平;王继同;王铎;曹琳
5.固骼生人工骨修复83例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临床分析 [J], 方贤浩;朴虎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erioGlas骨替代材料在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种植术中的效果分析作者:李昊罗文平杨震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討PerioGlas骨替代材料在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种植术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5例上颌前牙区周围骨缺损种植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口腔种植术治疗。
对照组:30例,术中植入Bio-Oss骨粉,观察组:35例,术中植入PerioGlas骨替代材料。
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唇侧骨量、骨密度、红色美学指数(PES)及不良反应。
结果:随访显示,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两组术后即刻唇侧骨量、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唇侧骨量、骨密度及P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上颌前牙;骨缺损;口腔种植;Bio-Oss骨粉;PerioGlas骨替代材料[中图分类号]R7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03-0138-04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erioGlas Bone Substitute Material in Treatment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with Bone Insufficiency ImplantationLI Hao1, LUO Wen-ping2,YANG Zhen3(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Hankou Hospital,Wuhan 430010,Hubei,China;2.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Wuchang Hospital, Wuhan 430063, Hubei,China;3.Wuhan Dental Clinic, Wuhan 430010,Hube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erioGlas bone substitute material in treatment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with bone insufficiency implantation. Methods 75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peripheral bone defect who received therapy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8 in dental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35 case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by the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y were performed oral implant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implanted Bio-Oss bone powder during oper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mplanted PerioGlas bone substitute during operation. 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the implant retention rate, labial bone mass, bone mineral density, red aesthetic index (P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ollow-up showed that the implant retention rate in two groups was 10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abial bone mas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mmediate postoperative(P>0.05). The labial bone mass,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PE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after operation 6 and 12 months (PKey words: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bone defect; oral implantation; Bio-Oss bone powder; PerioGlas bone substitute material决定口腔种植成功的重要条件则是种植区骨量充足,但在一些伴有牙槽骨缺损的或者牙缺失时间过长的患者中,存在着一定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骨量不足等现象,不仅为口腔种植修复增加了困难,也容易影响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严重者甚至出现种植体脱落等[1-2]。
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修复磨牙或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周丽华【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2【摘要】目的观察采用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修复磨牙或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磨牙或前磨牙牙体缺损患者30例(60颗牙),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30颗牙)。
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观察组采用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修复。
比较2组患者1年后修复体情况、修复成功率及修复前后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
结果观察组修复1年后修复体颜色、边缘合适性、修复体完整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修复总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修复后2组PLI与GI评分均较修复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
结论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修复较金属烤瓷冠修复效果更佳,能更好地保存剩余牙体硬组织,具有更高的密合性、耐磨性、完整性、美观度及牙体抗力功能;并可改善患者口腔卫生,预防牙周病,牙体抗力持久稳固,能最大程度恢复牙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170-172)【作者】周丽华【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相关文献】1.铸瓷高嵌体修复经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2.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对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3.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对糖尿病伴轻中度牙周炎缺损磨牙根管治疗后的修复效果及对长期疗效探讨4.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修复磨牙或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5.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和铸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用于牙槽骨增量的临床研究童昕;马建民;汤春波;胡勤刚;黄政【期刊名称】《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年(卷),期】2009(014)002【摘要】目的:评估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用于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对17例存在骨量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其中3例行上颌窦提升术,14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植入36颗种植体,采用富舍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恢复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采用ELMD500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系统.术前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10ml,先以5600rpm离心10分钟分离出贫血小板血浆,再以2400rpm 离心10分钟分离出红细胞成分,最后获得富血小板血浆常温备用.使用时取凝血酶100u加入10%Cac122ml,然后加入5mIPRP摇匀后加入倍骼生.形成一种凝胶状的混合物,作为植骨材料用于上颌窦提升和GBR手术.结果:17例病人中,愈合期无一例出现感染,有3例出现伤13,裂开,裂开后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处理伤口,伤口延期愈合,其余病员均一期愈合.二期手术翻瓣暴露植骨区,植入前宽度平均宽度为3.99+1.86mm;二期手术时牙槽嵴宽度为7.37+0.91 mm.牙槽嵴顶部宽度平均增加3.36mm,二期手术时没有种植体脱落.植骨前与二期手术时牙槽骨宽度P<0.05,植骨后和二期手术时相比P>O.05.6~8个月后X线检查提示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好,修复效果好.结论: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可以较好的修复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无需另开术创切取自体骨,创伤小,效果可靠.【总页数】1页(P89)【作者】童昕;马建民;汤春波;胡勤刚;黄政【作者单位】Nanjing Stomatology Hospital,Nanjing China 210008;Nanjing Stomatology Hospital,Nanjing China 210008;Nanjing Stomatology Hospital,Nanjing China 210008;Nanjing Stomatology Hospital,Nanjing China 210008;Nanjing Stomatology Hospital,Nanjing China 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相关文献】1.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的临床研究 [J], 宋晖;张凤河2.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用于牙槽骨增量的临床研究 [J], 童昕;马建民;汤春波;黄政;李岭;胡勤刚3.倍骼生用于牙槽骨量不足的同期牙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J], 童昕;马建民;汤春波;李岭;黄政;景建龙4.倍骼生应用于牙槽骨缺损的30例临床研究 [J], 陈景妍;雷双喜;李世友5.倍骼生与羟基磷灰石在牙槽骨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J], 马跃;徐欣;辛宁宁;周同葵;王旭霞;李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牙槽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王旭霞;黄艳;张君;陈岱韵
【期刊名称】《上海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6(15)6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易的牙槽骨缺损动物模型,为牙槽骨缺损正畸治疗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条件。
方法选取Wistar大鼠40只,6周龄,体重200~300g,雌
性,SPF级。
麻醉下,去除一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区部分牙槽骨,后用倍骼生(Bio-glass)充填。
术后2周,制作大鼠牙槽骨缺损修复侧的组织学切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
结果40只大鼠中,1只死亡。
存活大鼠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2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倍骼生颗粒周围有新骨形成的骨桥连接。
结论以手术方法建立的牙槽骨缺损动物模型,可为今后的相关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645-648)
【关键词】牙槽骨缺损;动物模型;大鼠
【作者】王旭霞;黄艳;张君;陈岱韵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2
【相关文献】
1.湿热环境下大鼠爆炸伤组织缺损创面动物模型的建立 [J], 朱新勇;方驰华;马俊勋;张伟
2.GTR修复牙槽骨缺损的beagle犬动物模型的研究 [J], 华楠;庄晶
3.萎缩性牙槽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J], 陈磊;谢琳
4.萎缩性牙槽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J], 陈磊;谢琳
5.实验性牙槽骨吸收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唐琪;王仁飞;陈莉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骼生材料修复四肢骨折骨缺损:植骨融合效应杜思橦;杨京春【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5(000)038【摘要】背景:新型骨修复材料固骼生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临床修复骨缺损可以发挥出良好的键合性,有效促进软组织及骨组织的键合。
<br> 目的:分析固骼生材料修复四肢骨折所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br> 方法:纳入67例四肢骨折致骨缺损患者,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17-81岁,均实施固骼生材料修复治疗。
修复后3 d,检测血常规、心肾功能及血清学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等水平;修复后随访12个月,X射线观察植骨融合效果。
<br>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病例,各项实验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生任何排斥和非特异炎症反应,植骨区未出现不适感或者异常症状;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呈骨性愈合,植骨不融合1例,可能不融合1例,不确定融合2例,可能融合33例,坚强融合30例,植骨融合率为94%。
表明采用固骼生材料修复四肢骨折所致骨缺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修复效果良好,植骨融合率高。
%BACKGROUND:As a new kind of bone repair material, NovaBone has a unique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It has a good binding role in the clinical repair of bone defects,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bonding of soft tissue and bone tissue. <br>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vaBone in the repair of bone defects due to limb fractures. <br> METHODS: Sixty-seven patients with bone defectsdue to limb fractures were enroled, 37 males and 30 females, aged 17-81 years. A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NovaBone repair. Three days after repair, routine blood test, heart and kidney function, serum complement C3, complement C4, immunoglobulin G, immunoglobulin A, immunoglobulin M were detected; 12 months after repair, X-ray observation was performed for bone graft fusion effect. <br> RESULTS AND CONCLUSION:Al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stage I healing, and there was no incision infection, rejection or non-specific inflammation. Patients felt no discomfort or developed symptoms in the bone graft region. Laboratory indexes showed no abnormity. At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ony union was seen in al patients, and there was 1 case of nonunion, 1 case of possible nonunion, 2 cases of uncertain nonunion, 33 cases of possible union, 30 cases of strong union, with a bone fusion rate of 94%.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NovaBone materials for repair of bone defect due to limb fractures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obtain good clinical effect.【总页数】5页(P6121-6125)【作者】杜思橦;杨京春【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特需一病房,北京市 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特需一病房,北京市 10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固骼生(Osteoglas TM)替代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J], 许永武;夏剑;刘海萍;黄科第;徐仁平;万青2.固骼生替代骨移植修复骨缺损41例 [J], 顾联;朱伟;朱礼贤3.固骼生材料修复四肢骨折骨缺损:植骨融合效应 [J], 杜思橦;杨京春;4.固骼生人工骨修复83例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临床分析 [J], 方贤浩;朴虎雄5.新型骨修复生物活性材料——固骼生的应用体会 [J], 范颂鸣;陈鸿辉;谭建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倍骼生在颌骨小范围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王新平;李良忠;王凌;何淑芳;王红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024)004
【摘要】目的:观察倍骼生(PeriogIas)在颌骨小范围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4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后缺损(直径≤30 mm)和40例因牙槽骨高度或厚度不足需行种植修复的病例应用倍骼生植入修复缺损.术后拍片检查并测量植入物高度的变化,观察其密度的变化.结果:倍骼生植入初期高度逐渐变低,密度逐渐降低,但4周以后高度不再减低,密度开始回升.8周以后渐趋近正常骨组织密度.结论:倍骼生在骨缺损区植入时有骨引导和骨诱导的作用,对缺损区早期形成有功能性的、成熟的骨组织有促进作用.
【总页数】2页(P308-309)
【作者】王新平;李良忠;王凌;何淑芳;王红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1
【相关文献】
1.倍骼生在Ⅱ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梁晓敏;李春阳
2.倍骼生在修复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应用 [J], 张玲;海热古丽;邹霄
3.3D打印下颌骨定位及连接导板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J], 徐波;冉红兵;林川;杨丽俊;李文;陈尧
4.倍骼生在颌骨缺损及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J], 胡秀莲;汪竹平;王继同;王铎;曹琳
5.倍骼生在口腔种植体骨结合中的实验研究 [J], 阎旭;彭滟;高宇;胡娟;韦海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的初步临床观察
袁奎封;来庆国;綦成;郭秀会;石荣纪;徐欣;魏奉才
【期刊名称】《上海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4(13)5
【摘要】目的:观察人工骨修复材料-倍骼生治疗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牙槽突裂患者39例,年龄6~12岁,随机分成2组,A组25例,用自体髂骨松质骨行牙槽突裂移植修复;B组14例,应用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
结果: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区X线片均示成骨良好,尖牙可在植骨区萌出。
经统计学分析,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术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别,但不同牙槽突裂类型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有显著差别,即完全性牙槽突裂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显著低于单纯性牙槽突裂组。
结论:新型骨修复生物活性材料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骨性裂隙区可以成骨,尖牙可在移植区萌出。
【总页数】4页(P465-468)
【关键词】牙槽突裂;人工合成材料;髂骨;倍骼生
【作者】袁奎封;来庆国;綦成;郭秀会;石荣纪;徐欣;魏奉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2
【相关文献】
1.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的临床研究 [J], 宋晖;张凤河
2.唇、腭侧联合入路植骨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观察 [J], 王训霞;石俊
3.唇腭侧联合入路植骨术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观察 [J], 倪国宇;李红;王义;王楠;哈达
4.唇、腭侧联合入路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初步研究 [J], 鲁勇;石冰;王志勇;李浩
5.倍骼生用于牙槽骨量不足的同期牙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J], 童昕;马建民;汤春波;李岭;黄政;景建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