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

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

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
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解读

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

1、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宣布:“本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

2、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和(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2)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宪法是(一切组织个人)根本的准则。

3、在社会变动过程,任何主体都可以主张并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宪法规范而前,应当尊重宪法的(最高价值)

4、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2)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议,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5、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包括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宪法判例)。

6、宪法解释是指由法定的机关对宪法条文的(内容)、词义以及(适用范围)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7、宪法监督实施是为了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而对一切(违宪)活动所进行的(审查)和(纠正)。

8、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事前审查制)、(事后审查制)、(附带性审查)、(宪法控诉)

9、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10、近代宪法的发源地,并享有“宪政之母”盛誉的是(英国宪法)。

11、英国宪法的两个特点是:(渐进性);(不成文性)

12、近代意义上的宪法,目的在于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13、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14、1923年,旧中国公布的第一部宪法的名称是《中华民国宪法》,又称为《曹馄宪法》或《贿选宪法》

15、我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国家(根本法)的性质,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6、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我国1982年宪法共包括(序言) (四)章,计138条.

17、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19、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20、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两个方面。

2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2、我国的统一战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23、宪法序言指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爱国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24、政党是指由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中坚分子组成的,并为反映或实现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政治路线)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宪法序言修正案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27、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的三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制、(贵族共和制)、(民族共和制)。

2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根本政治制度。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0、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是:选举的普遍性原则;选举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同时并用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 (选民对代表监督和罢免的原则)和(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31、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具体表现为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绝大多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2、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所有选票的(效力)相等。

33、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选民和(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所选出的代表。

34、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举单位)或者(选区)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35、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设立(选举委员会)。

36、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即(单一制)和(复合制)。

37、单一制国家是由(中央)统一行使国家主权的国家。

38、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个不具有独立性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

39、近现代复合制国家主要有(邦联制)和(联邦制)两种。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40、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地区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定区域。

4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三级。

42、我国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43、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民所有制),一种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44、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宪法序言修正案指出: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45、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46、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7、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48、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49、国籍是指一个人作为(某一国家)的(公民)法定资格。

50、平等权是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与原则。

5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5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5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侵入)或者(非法搜查)公民的住宅。

55、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56、现行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57、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从本权利和义务”中的第一条,即宪法第33条中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三款,其内容是: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5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国家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通过法律草案和其它议案时必须遵守的四个程序是: (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决定公布)

59、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0、宪法规定,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61、在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我国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

6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之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65、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66、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67、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68、我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

70、国徽是由一定的图案构成的代表(国家)的特殊徽章。

71、国歌是一个国家的(音乐象征),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教育学》复习资料-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复习资料-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论述题:12分 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包含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 获得发展 (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材料分析:12分 从德育策略上分析:(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以下是课文知识) 学校德育的策略 (1)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并举;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发展水平的三个不同的方面,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因此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引发和调节的作用,因此情感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行为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在获得道德认知,并在道德情感的促发下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评价 的。 (2)当代德育时效性低糜; 当代德育实效性低糜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有道德的知、情、行三方面被孤立的结果,知德分离、缺乏情感性,从而造成道德行为的僵化。现行德育往往将德育内容知识化、学科化,没有将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而众所周知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本质精神是自由、自律。因此只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理解,同时使道德的话语、行为习惯等变为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才能使儿童成为真正的“道德哲学家”。现行德育忽视在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品质、状态的激发,忽略儿童德育内化能力的培养,只重视以“美德袋”的形式,通过说教,给予饯行机会以及奖励的方法,把美德交给儿童。这种将道德中最具魅力的因素从道德教育中剥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使得德育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 A.会计学 B.政治学 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D )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 A.管理 B.法律 C.经济 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8、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 )

填空题(2解读

一、填空题(2 ) 1.若源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目标程序是______,则其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2.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本质上都是对源程序的______进行分析。 3.如果源语言(编写源程序的语言)是高级语言,而目标语言是某计算机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则这种翻译程序称为_____。 4.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_______,输出结果是________。 5. ______,是构成语言文法的单词,是语法成分的最小单位。 6.由PL/0的EBNF可知,PL/0语言可看成是PASCAL语言的子集,它的编译程序是一个 __________。 7.由于PL/0编译程序采用_________,所以语法分析过程BLOCK是整个编译过程的核心。 8.用语法图描述语法规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9.每个非终结符是一个语法成分,在书写语言程序时并不出现,它是由_________和 _________、或终结符串定义的。 10.PL/0的目标程序为假想栈式计算机的汇编语言,与具体计算机______。 11.PL/0的编译程序和目标程序的解释执行程序都是用_______书写的,因此PL/0语言可在配备_________的任何机器上实现。 12.PL/0编译程序是用PASCAL语言书写的,整个编译程序(包括主程序)是由______个嵌套及并列的过程或函数组成 13.当源程序编译正确时,PL/0编译程序自动调用__________,对目标代码进行解释执行,并按用户程序要求输入数据和输出运行结果。 14.由于对某些非终结符可以递归定义,这就使得_________可用有穷的文法描述。 15. ______的任务是识别由词法分析给出的单词符号序列在结构上是否符合给定的文法规则。 16. PL/0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采用了____________。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生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 案例3: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会上以表扬学生为主,但多数家长回家后只表扬孩子几句,剩下的又是一顿“臭批”。在学校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教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全班学生,第二天教师问学生,谁在家长会后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举手的只有两名学生。 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新契机?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会后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答:(1)举行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征求家长意见、表扬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家长会

专题4.5 语法填空题型解读和技巧点拨(解析版)_1

4.5语法填空跟踪练习 2019年宁波中考卷 An old man went to India. When he got there, he saw some fruit for sale, but most of it was very cheap. The _____51_____(cheap) thing was a basket of red fruit. "How much per kilo?" the old man _____52_____( ask). "Two rupees (卢比) ," the shopkeeper answered. Two rupees in India is almost nothing, ___53___ the old man bought a whole kilogram and started eating it. However, as soon as he started eating, his mouth began ____54____ (burn), his eyes began to water, and his whole face became as red ____55____ the fruit. As he coughed and struggled to breathe, he jumped up and ____56____, screaming: “Ah! Ah! Ah!” And yet he continued to eat the fruit. Some people who were looking at him shook their_____57_____ (head) and said, "You are crazy? Those are chili peppers (辣椒) ! You can't just eat them by the handful!” The old man said to ____58____ (he), "I paid for them, so I must eat them." This old man seemed pretty stupid. But are we so much smarter? All of us have _____59_____ (spend) money and time on something一maybe a relationship, or a business, or a job一and sometimes, even if we know there's no hope that things will change, we still continue with it. What we can learn _______60_______ the old man is this: if you've lost a lot over something that doesn’t work, let it go and move on. It's better than continuing to lose. 【答案】51. cheapest 52. asked 53. so 54. to burn/ burning 55. as 56. dawn 57. heads 58. himself 59. spent 60. from 【解析】 【分析】 一个老人去了印度,买了一些红色的水果。当他吃了这种“水果”之后,他的嘴唇发烫,眼泪直流,脸也变得很红,原来他买的是辣椒。当人们都劝他不要再吃的时候,他不听,他觉得自己花钱买的,就要吃掉。通过讲述这个故事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你在一些不成功的事情上失去了很多,那就让它过去,继续前进,总比继续输更好。 【51题详解】 句意:最便宜的东西是一篮子红色的水果。cheap便宜的,是一个形容词。根据上句话When he got there,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答题、材料分析题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包括教育传统、伦理道德及意识形态等内在于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制定成文的对教育行为进行明确规范约束的政策法规。教育制度的机构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制度、非正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2.学生成长、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成长的概念: 学生成长是指个体在学生生涯阶段中身心上的持续的规律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受到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学生新的需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些困惑大致来自如下五个方面:

①元文化的选择困惑; ②“成人感”的产生; ③对传统价值的怀疑; ④交流障碍所导致的痛苦;考试文化带来的沉重压力。 3.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以观念或理念形式体现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关于受教育者素质总体发展 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4.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的概念: 学校德育是一种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道德,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适合德育对象道德生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其道德规范在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理解与建构,从而完善其品德的教育活动,是一种规范社会道德的进步,维护学校生活秩序,使学校教学顺利开展。 二、理解分析:4*8分=32分 1.从逻辑学角度理解教育的涵义

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属(每空1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是——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 ——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3.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和——. 4.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根据其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动,主动对自己——加以改进的一系列的组织行为和措施。 5.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制度,即——、——、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6.“人力资源”概念的引入是——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7.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财政的——、预算会计和政府审计等内容。 8.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9.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是——·

10.公共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对政府来说,主要有表现为——责任和——责任。 参考答案: 1.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 2.市场失灵 3.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4.外部环境原有状态 5.政治任命制度公务员制度 6.以人为本 7.预算与决算 8.信息源信息处理器 9.用户满意原则 10.诉讼侵权赔偿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实施全面干预,是一个( )。 A.小政府 B.间接的政府 C. 恰当的政府 D. 全能的政府 2.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 )。 A.合理性

B. 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3.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 )。 A.1978年 B. 1988年 C. 1992年 D. 1993年 4.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是( )。 A.政府上网 B. 政府信息的公开 C. 政府信息化 D. 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5.( )不属于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 A. 行政监督权 B. 行政监察权 C. 审计 D. 立法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 D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解读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基本特征有电流( )、电压( )。 2、电流继电器的调整把手放在8A 的刻度位置,当继电器的两个线圈并联时,其动作电流为( )A ,当继电器的 两个线圈串联时,其动作电流为( )A 。 3、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装置应该动作时,它不应( );而不应该动作时,它不应( )。 4、在三段式电流保护中,动作时间最短的是第( )段 ,最灵敏的是第( )段。 5、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是靠( )来实现它的选择性的,过流保护是靠( )来实现选择性的。 6、三相星形接线方式中的接线系数为( );两相不完全相星形接线方式适用于( )电网。 7、LG —11型功方向继电器的内角有两个值,它们是( ),这两个角也称为继电器的( )角。 8、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分为( )瓦斯和( )瓦斯两种。 9、发电机过流保护应装于发电机的( )处,变压器过流保护应装于变压器的( )侧。 10、发电机励磁回路一点接地时保护动作于( ),两点接地时保护动作于( )。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某些情况快速性与选择性有矛盾时,应在满足快速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选择性。( ) 2、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小于1,而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大于1。( ) 3、某线路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若在 第I 段保护区内发生故障,则由第I 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而第Ⅱ、第Ⅲ段不 起动。 ( ) 4、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 5、三相完全星形接线比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要好得多。( ) 6、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都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故障,因此,这两套保护可互相代替,只装一套即可。( ) 7、BCH —1型差动继电器躲过外部短路电流的能力强,而BCH —2型躲过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能力强。( ) 8、差动继电器的短路线圈匝数选择得越多越好。( ) 9、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往往会产生励磁涌流。( ) 10、发电机过负荷保护只用一个电流继电器,是因为发电机极少出现三相过负荷。( ) 2005-----2006学年 上 学期期考试题 (B )卷 共 3 页第 1 页 考生注意: 凡姓名、学号写在装 订线外的试卷作废。 装 订 线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解读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VB中若要产生一消息框,可用___________函数来实现。 2、设计弹出式菜单时,先通过_____________建立菜单,然后将顶层菜单的Visible属性设置为False,最后在代码中通过窗体对象的_____________方法显示弹出式菜单。 3、Windows公用对话框可作:______________、保存文件对话框、颜色设置、字体设置对话框、打印设置对话框、帮助文件六种,VB通过调用通用对话框控件的__________________、ShowSave、ShowColor、______________ 、ShowPrint、ShowHelp方法来使用它们。也可通过设置通用对话框控件的______________属性来实现。 4、在VB中窗体文件的后缀名为______,工程文件的后缀名为______。 5、图像框和图片框可用于装载、显示图形文件,在设计阶段通过设置它们的___________属性来加载图片,也可在运行阶段通过_____________函数装入图形文件。 6、若要将菜单项设计为分隔条,则该菜单项的标题属性应设置为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实际上是VB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子程序,用来完成一定的操作。 8、VB提供________函数用于将数字字符转换成数值型,提供________函数用于将数值转换成字符型。9、__________类型也称变体类型,是一种通用的、可变的数据类型,它可表示或存储任何一种数据类型。 10、在过程内用___________声明的变量为静态变量,在执行一个过程结束时,过程中所用到的 Static变量的值会保留,下次再调用此过程时,变量的初值是上次调用结束时被保留的值。 11、在模块文件中的声明部分用Global或____________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为全局变量。 12、在模块文件中的声明部分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定义的变量为模块级变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若要使命令按钮不可用,则可设置其()属性为False来实现。 A、Value B、Cancel C、Enabled D、Default 2、若要使某可见控件获得焦点,则可使用()方法来实现。 A、Refresh B、Setfocus C、Gotfocus D、Value 3、复选框或单选钮的当前状态可通过()属性来返回或设置。 A、Checked B、Value C、Selected D、Caption 4、VB提供()属性用于控制对象是否可用。 A、Default B、Cancel C、Enabled D、Visible 5、VB中可通过()方法画圆 A、Pset B、Line C、Circle D、Oval 6、可获得当前系统时间的函数是() A、Date( ) B、Time( ) C、IsDate( ) D、Year( ) 7、当用户在窗体上单击鼠标时,不会触发的事件是() A、Click B、MouseDown C、MouseUp D、DblClick 8、在设计阶段,当双击窗体上的某个控件时,所打开的窗口是 、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 B、工具箱窗口 C、代码窗口 D、属性窗口 9、设a=“Visual Basic”,下面使b=“Visual”的语句是 A、b=Left(a,8,12) B、b=Mid(a,8,5) C、b=Rigth(a,6) D、b=Left(a,6) 10、以下能够触发文本框Change事件的操作是 A、文本框失去焦点 B、文本框获得焦点 C、设置文本框的焦点 D、改变文本框的内容 四、综合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Commandl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tatic X As Integer Static Y As Integer Cls :Y=1 :Y=Y+5 :X=5+X Print X,Y End Sub 请写出程序运行时,三次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l后,窗体上显示的结果。

教育学复习之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面对思想“怪异“得孩子 2004年得秋天,红星小学得王老师正给一年级三班得学生上课。 “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九只。”“不对,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就是因为其她得鸟听到枪声后吓飞了。”“还有两只!有一只聋哑得小鸟听不到枪声仍在树上,还有一只没有长齐羽毛得小鸟被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您这孩子,总就是说些不着边际得话,鸟怎么会有聋哑得呢!” “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还有三个角。“错!应该还有五个角。”“就是还有三个角!如果沿对角线锯就就是三个角。”“您这孩子别往歪处想,哪有这样锯得。”那个孩子发誓:将来一定要当老师,给那些答“树上有两只小鸟”得学生,答“还有三个角”得学生,打上一个大大得红钩。 请运用所学得教育学基本知识来回答以下问题: 1、若您就是案例中得王老师您该怎样处理那个学生得回答,并说明您这样做得理由?(3分) 2、您认为导致上述教学片段得主要原因有哪些?在您今后得教学实践中该如何避免?(7分) 3、试谈谈在实际得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得创造性思维?(8分) 答:1、不论她如何处理,关键要瞧其处理得方式与理由就是否符合学校教育得特点与规律,就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得规律。(注:只要阐述合理可酌情给1-3分) 2、原因:教师得教育观;学生观;传统教学观念得影响;传统师道尊严得师生关系得影响等,只要就是能分析出上述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避免对策即可。(注:只要原因阐述合理可酌情给1-3分;只要措施就是针对原因并且合理可酌情给1-4分) 3、(1)教育者观念得改变。教师要改变教师全能得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学生不同意见;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得传统,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要改变用统一得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得做法,尊重学生得创造个性。 (2)教师要编制创造性问题与提高在教学时发问得技术。 (3)教师要改进学生作业得方式。 (4)教师要改进对学生学习效果得评价方式。 (注:只要阐述合理可酌情给1-8分) 材料分析题一:“考驾照“该不该算学分 近些年来,大批社会用人单位普遍抱怨:新近得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针对这一问题,自2003年9月1日起,某省教育部门作出了一项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考取机动车驾驶证,并且获得驾照可以算作修得学分,并承诺减免部分费用。 人们对这一做法得态度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大学生就是走在时代前列得一群人,她们不仅需要掌握先进文化知识,还要具备极强得实践能力。让她们学习驾驶技术不但有利于增强她们得实践能力,而且也为她们在竞争激烈得就业市场上增添一枝获胜得筹码。 有人则认为,大学生在学校得主要任务就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考驾照这类事情在人生得任何阶段都可以完成。鼓励大学生考驾照本身就就是一种误导,不利于她们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中去。大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得驾照也不应算作学分,因为考驾照并非大学生学习能力得体现,只要就是正常人,经过一段时间得练习都可以顺利地考取驾照,将考驾照也算作学分,势必导致学校对学生学业评价得偏颇。因此,她们认为,大学生可以考驾驶证,但教育部门与学校没有必要特意鼓励这一做法。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11、效绩标准473 绩效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补评估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也就是在各个指标上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不仅要包括基本标准,还要有卓越标准,这样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12、公共部门改革497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13、政府职能530

系统解剖学填空题解读

系统解剖学填空 运动系统 1. 运动系统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2. 成人骨共块,按其形态分为 , , 和四类。 3. 骨髓存在于可分为骨髓和骨髓。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4. 躯干骨由 , 和三部分组成。 5. 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是有 ,其中有通过。 6. 颅骨共块,分为骨和骨两部分。 7. 不成对的面颅骨有骨, 骨和骨。 8. 在颅中窝内, 蝶骨大翼根部由前向后依次可见孔, 孔和孔, 分别有 , 下颌神经和通过。 9. 上肢带骨包括骨和骨。 10. 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骨上角平对 ,下角平对。 11. 下肢带骨为骨。 12. 幼年的髋骨由骨, 骨和骨借透明软骨连接, 16岁左右三骨融为一体。 13. 内踝位于骨,外踝位于骨。 14. 关节的基本结构有 , 和。 15. 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 , , ,和。 16. 椎间盘连于相邻两之间,其周围部为 ,中央部为。

17. 侧方观察脊柱,可见曲和曲凸向前, 曲和曲凸向后。 18. 胸廓由 , 及借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 19. 肘关节由包在一个关节囊内的关节, 关节和关节组成。 20. 髋关节的特点是关节窝 ,关节囊 ,所以运动范围较肩关节。 21. 骨盆由 , 和两侧借关节,韧带连接而成。 22. 膈收缩可使膈顶 , 胸腔容积 , 以助气; 舒张时膈顶恢复原位,胸腔容积 ,以助气。 23. 膈上有 3个裂孔, 位于第 12胸椎前方,有和通过。 24. 膈的食管裂孔有食管和神经通过。 25. 腹股沟管的内口称 ,外口称 ,男性有通过,女性有通过,病理情况下,腹腔内容物可由此膨出,形成。 26. 肱二头肌主要作用是和 ,该肌受神经支配。 27. 肱三头肌主要作用为 ,该肌受神经支配。 28. 三角肌位于肩部,主要作用为。 29. 伸髋关节并曲膝关节的肌由肌, 肌和肌。 30. 股四头肌止于 ,是膝关节强有力的肌,该肌受神经支配。 31. 小腿三头肌由肌两个头和肌的一个头组成, 向下以跟腱止于 , 其主要作用为。 消化系统 32. 消化系统由和组成,下消化道是指。 33. 含有味觉感受器的舌乳头有 , 和。

填空题(30)解读

一、填空题:(30) 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句式以言为主,兼用杂言,、、是其主要艺术手法。 2.“楚辞”是时期产生于楚地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开创了我国(风格)诗歌的先河,代表作家是著名的爱国诗人。 3.汉代诗歌中最有特色的是,而无名氏的则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4.建安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曹操父子三人)、“”(王粲等七人)和女诗人。 5.正始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和,由于性格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其风格分别为、。 6.东晋末年的杰出诗人以“”的田园诗艺术,在中国诗歌史上别树一帜。 7.刘宋时期,山水诗的开创者是,齐梁时期沈约开创了一种新的诗体,讲究声律和对偶,由于这种诗体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所以被称为“”。南北朝后期,融合南北诗风的最后一个优秀诗人是。 8.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在汉乐府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分别代表了南北朝乐府诗的最高成就。 9.唐诗的发展,文学史上一般分为唐、唐、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10.初唐,代表文学革新方向的是诗人、、、等四人,他们被称为“初唐”;而倡导革新,开一代诗风的诗人是。 11.盛唐,除了以和为代表的盛唐诗坛的两座高峰外,还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和以、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12.中唐,有以现实主义诗人为代表的派;有、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有被称作“诗鬼”、“诗怪”的浪漫主义诗人。 13.晚唐,被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是和。14.《关雎》篇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是,,, 。 15.《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叙事作品,又名。16.曹植的《白马篇》塑造了白马少年这一爱国英雄形象,诗中表现他身手敏捷的诗句是

教育学:判断说理题、材料分析题(范例)复习课程

教育学:判断说理题、材料分析题(范例)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判断说理题:教育学就是教育实践经验的集合。 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二者的区别: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科学。教育规律是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反映的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教育实践经验是对教育现象的感性认识,反映的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偶然的联系,其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2)二者的联系: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源于教育实践,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理性升华;教育实践的开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成功。 2、判断说理题: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规律。 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二者的区别:教育规律反映的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教育方针政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制定的,是人为制定的,带有制定者主观意志的色彩,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时空,而且有对错之分。 (2)二者的联系:教育规律是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内在依据,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必然反映着教育的规律。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判断说理题:教育具有独立性,因此可以脱离社会需要而发展。 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也具有能动作用。譬如,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预见性,适当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所谓的“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2)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说教育可以脱离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任意发挥,因为教育最终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1、判断说理题: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在个体的活动中,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判断说理题:有人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对人的发展取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因素。 要点: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公共管理学填空题最终版解读

一、填空题任务 1. 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 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 (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 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 (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 (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 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说明了我国政府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 11. 公共政策的 功能突出体现在导向性作用、制约性作用和(调节性作用。 12.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 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 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14. 所谓(政策方程,就是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高度关注的已经 得到初步建构的公共问题正式成为纳入讨论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5. (科教文卫政策是针对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指导意见。 16. 公共政策的执行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17. 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 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18. 教育不公平问题是典型的(结构性公共问题,是由社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 19. 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解读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发展、成熟、完善。 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6.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为群体差异,二为个体差异。 8.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9.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0.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1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3、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学习准备,其中纵向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指每个年龄段出现的各个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的学习准备。 1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5.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6.智力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7.性格的特征差异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18.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 19.IQ是指智商,它有两种确定方法斯坦福-比纳量表、韦克斯勒量表。 20.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1。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3.加涅后来在早期学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认知策 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二、填空题(共161小题,161分)解读

填空题(共 161 小题) 1、极限lim cos sin x y y x e y x →→+-00 2= ??????? 。 2、极限lim sin() x y xy x →→0π = ??????? 。 3、极限lim arctan() x y x y x y →→++10 3 3 = ??????? 。 4、极限lim ln()x y x y e x y →→++01 2 2 2 =??????? 。 5、极限lim() x y y y x x xe →→++01 21= ??????? 。 6、函数z x y =+ln()的定义域为 ??????? 。 7、函数z x x y = -ln()的定义域为 ??????? 。 8、函数z x y x y =--+ +-ln()8122 22的定义域为 ??????? 。 9、函数z x y x = -2 ln 的定义域为 ??????? 。 10、函数y y x x x y =-+ --ln 12 2 的定义域为 ??????? 。 11、函数z x y x = +ln() 的定义域为 ??????? 。 12、函数z y x =-arctan 1的定义域为 ??????? 。 13、函数z x y = arcsin 的定义域为 ??????? 。 14、函数u z x y =+arcsin 22 的定义域为??????? 。 15、函数arcsin()x y 2 2 +的定义域为??????? 。 16、函数z x y =ln(ln )的定义域为??????? 。

17、设函数f x y x y xy y x (,)ln =++?? ?? ?22,则f kx ky (,)= ??????? 。 18、设函数f x y x y x y xy (,),(,)=+=22?,则[]f f x y x y (,),(,)?=??????? 。 19、设函数f x y xy x y (,)= +,则f x y x y (,)+-= ??????? 。 20、设函数f x y z x y z (,,)=,则f z x y (,ln ,)= ??????? 。 21、设函数f x y xy x y (,)= +222 ,则f y x (,)1= ??????? 。 22、设函数f x y e x y y x x y (,),(,)== +?,则f y x x y 2,(,)?????? ?= ??????? 。 23、设f x y x y xy y (,)+-=+2,则f x y (,)= ??????? 。 24、设f x y x y x y A x y (,)ln() //=-?+<+≥?? ?11212 22222 2 ,要使f x y (,)处处连续,则A= ??????? 。 25、设f x y x y x y x y A x y (,)tan()(,)(,)(,)(,) =++≠=??? ??2222 0000,要使f x y (,)在(0,0)处连续, 则A= ??????? 。 26、函数u x y x y z =-++ln 的间断点为??????? 。 27、函数z x y xy xy =+-22 sin() 的间断点为 ??????? 。 28、函数z x x y =+ln 2 2 的间断点为 ??????? 。 29、函数3 3y x y x z +-= 的间断点为 ???????。 30、函数f x y x y y x (,)cos = -122 的间断点为 ??????? 。 31、曲线z xy y ==?? ?1 在点(2,1,2)处的切线与x 轴正向所成的倾角为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