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进化
- 格式:ppt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10
被子植物目录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的特征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恩格勒系统分科目录被子植物的起源经济利用[编辑本段]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bèizǐzhíwù)是种子植物的一种。
被子植物或显花植物是演化阶段最後出现的植物种类。
它们首先出现在白垩记早期,在白垩纪晚期占据了世界上植物界的大部分。
被子植物的种子藏在富含营养的果实中,提供了生命发展很好的环境。
受精作用可由风当传媒,大部分则是由昆虫或其他动物传导,使得显花植物能广为散布。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被子植物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下面我们列举的被子植物的五个进化特征,是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而得出的,至于能产生种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有胚乳等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在此就不赘述了。
亦称显花植物。
现代植物中最大的类群,种类数目(约250,000种以上)和个体数目都占优势,构成当今地球表面的优势植被。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早期的分类是把被子植物列为种子植物门下的一纲,後提升为被子植物门,最近列为木兰门(Magnoliophyta)。
被子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住所、衣料、药品和花卉,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如禾谷类(特别是稻、小麦和玉蜀黍)、甘蔗、马铃薯、块茎蔬菜和果品。
被子植物的习性、形态和大小差别很大,从极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乔木桉树。
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
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
有几个科的植物是肉食的,如茅膏菜属(Drose ra)植物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物。
被子植物目录[隐藏]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的特征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恩格勒系统分科目录被子植物的起源经济利用[编辑本段]被子植物(Angiosperm)被子植物(bèizǐzhíwù)是种子植物的一种。
被子植物或显花植物是演化阶段最後出现的植物种类。
它们首先出现在白垩纪早期,在白垩纪晚期占据了世界上植物界的大部分。
被子植物的种子藏在富含营养的果实中,提供了生命发展很好的环境。
受精作用可由风当传媒,大部分则是由昆虫或其他动物传导,使得显花植物能广为散布。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被子植物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下面我们列举的被子植物的五个进化特征,是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而得出的,至于能产生种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有胚乳等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在此就不赘述了。
被子植物亦称显花植物。
现代植物中最大的类群,种类数目(约250,000种以上)和个体数目都占优势,构成当今地球表面的优势植被。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早期的分类是把被子植物列为种子植物门下的一纲,後提升为被子植物门,最近列为木兰门(Magnoliophyta)。
被子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住所、衣料、药品和花卉,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如禾谷类(特别是稻、小麦和玉蜀黍)、甘蔗、马铃薯、块茎蔬菜和果品。
被子植物的习性、形态和大小差别很大,从极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乔木桉树。
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
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目录被子植物概述 (3)被子植物的起源 (3)被子植物可能的祖先 (3)多元论 (3)单元论 (3)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 (4)被子植物的起源地点 (5)1.高纬度起源说(北极起源说) (5)2.低纬度热带起源说 (5)3.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假说 (5)4.被子植物的华夏植物区系起源说 (5)被子植物的演化 (6)被子植物演化假说 (6)假花学说 (6)真花学说 (6)被子植物的演化发展 (6)被子植物的演化趋势 (8)被子植物现存类群的进化趋势 (8)被子植物输导系统的进化趋势 (8)被子植物的叶、花、果实、种子和染色体的进化趋势 (8)被子植物概述被子植物(Angiosperm)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是地球上最完善、出现得最晚的植物,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3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除细菌和致病的真菌外,被子植物直接关系着今天地球上人类的生存。
被子植物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作物,这些是供给人类生存的基本食物。
建筑木材、药材和纤维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被子植物的起源被子植物可能的祖先被子植物的属种十分庞杂,形态变化很大,分布极广,粗看起来,确实难用统一的特征将所有的被子植物归成一类。
因此,对被子植物的祖先存在不同的假说,有多元论和单元论两种起源说。
多元论多元论认为被子植物来自许多不相亲近的群类,彼此是平行发展的。
胡先骕、米塞(Meeuse)、恩格勒(Engler)和兰姆(Lam)等人是多元论的代表。
我国的分类学家胡先骕1950年发表了一个被子植物多元起源的系统,也是我国学者发表的被子植物的唯一系统。
单元论单元论是当前多数植物学家主张的被子植物起源说。
主要依据是被子植物有许多独特和高度特化的性状,如雄蕊都有四个孢子(花粉)囊和特有的药室内层;大孢子叶(心皮)和柱头的存在;雌雄蕊在花轴排列的位置固定不变;双受精现象和三倍体胚乳;以及筛管和伴胞的存在。
植物学(下册)(植物分类学)引言( 1 学时)一、植物界的分类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三、拉丁文简介第一章藻类植物( Algae )(5 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藻类植物的分类依据和代表植物;各类群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特点。
第一节藻类植物的概述一、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二、藻类植物的分类依据第二节蓝藻门一、蓝藻门的代表植物色球藻属(Chroococcus) ;颤藻属(Oscillatoria) ;念珠藻属(Nostoc) ;鱼腥藻属(An abea na)二、蓝藻门的系统地位第三节绿藻门一、绿藻门的一般特征二、绿藻门的代表植物衣藻属(Chlamydomonas), 团藻属(Volvox):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水绵属(Spirogyra):形态结构(丝状体)及接合生殖石莼属(Ulva), 轮藻属(Chara) :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三、绿藻门的系统地位第四节红藻门一、红藻门的一般特征二、红藻门的代表植物紫菜属(Porphyra):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三、红藻门的系统地位第五节褐藻门一、褐藻门的一般特征二、褐藻门的代表植物水云属(Ectocarpus):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
海带属(Laminaria): 形态结构及生活史。
三、褐藻门的系统地位第二章菌类 (Fungi) (略讲)第三章地衣植物 (Lichens) (略讲)第四章苔藓植物 (Bryophyta) (3 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苔藓植物的分类依据和代表植物;各类群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特点。
教学重点:各类群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特点。
第一节苔纲( Hepaticae )一、苔纲的一般特征二、苔纲的代表植物地钱属(Marchantia): 地钱目的常见植物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生活史主要阶段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的特点.第二节藓纲( Musci)一、藓纲的一般特征二、藓纲的代表植物葫芦藓属(Funaria): 真藓目的常见的藓类.以葫芦藓(F. hygrometrica) 为代表说明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