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故事教学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6.89 MB
- 文档页数:16
Mother!Dear Mother!《跟上兔子》英语绘本故事(教学设计)1. 故事概述本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在马路上看到了一只大乌龟,便决定跟上乌龟一起走。
开始时,小兔子跳得很快,但走着走着,小兔子感到累了,便向乌龟请教如何坚持走下去,乌龟告诉小兔子要有耐心,坚持下去,最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故事情节简单,富有教育意义,英语绘本形式更加利于孩子们的阅读和理解。
2. 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掌握本故事的词汇、句式及结构,能够流利朗读故事并理解故事情节;•了解耐心与坚持的意义,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3. 教学过程3.1. 导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先进行一些互动形式的导入,比如唱英文歌曲、玩英文游戏、讲英文笑话等,引导学生进入英文学习的状态。
3.2. 阅读教师可以先朗读故事,并感性地讲述故事情节,让学生听故事,并欣赏故事中的插图,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然后请学生跟读故事,并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
在故事讲解时,教师可以注意以下方法和技巧:1)语音语调2)动画视频辅助3)问题答复式3.3. 分组讨论小组分为4-5人,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就听故事了解情节的主动发问,可以为:1)小兔子为什么想跟乌龟走?2)小兔子和乌龟走到哪里了?3)小兔子如何做才能跟上乌龟?4)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难题,该如何面对?3.4. 小组汇报请代表发表自己组的讨论结果,汇报后整合成课堂内容。
3.5. 课堂表演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课堂内容展开创作,进行小剧场演出,帮助学生融入故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6. 总结在教学结尾,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温故知新,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此反观、重构所学的知识。
4. 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写作练习:请学生根据所学故事内容,自主创作一篇小短文,展现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托班英语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英语故事,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
2.能够理解英语故事中的主要内容,提高幼儿的听力能力。
3.能够通过英语故事,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单词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内容1.教学主题:英语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2.教学时长:30分钟3.教学工具:投影仪、故事书、图片、卡片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用PPT展示一组有关“动物”的图片,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并与幼儿一起讨论这些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学习并模仿发出这些动物的声音,如“鸟儿叫唤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狗狗叫唤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等。
步骤二:讲述故事1.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书《The Lion and the Mouse》,让幼儿观察故事中的插图。
2.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和表情,朗读故事的主要内容,并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和情感。
步骤三:理解故事1.教师使用简单的英语例句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比如,“lion”是什么意思?“mouse”是什么意思?等等。
2.教师提问幼儿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以检查幼儿的理解程度。
比如,“为什么老鼠要救狮子?”、“老鼠帮助狮子时发生了什么?”等等。
步骤四:小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讨论并回答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比如,“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你会帮助别人吗?为什么?”等等。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步骤五:游戏与活动1.制作一套动物卡片,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文单词和图片配对,并模仿相应的动物叫声。
2.教师指导幼儿做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让一部分幼儿扮演狮子,一部分幼儿扮演老鼠,通过互动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步骤六:结束活动1.教师总结整个教案的内容,再次强调故事中传达的道德教育和友善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故事和活动的体验,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初中英语动物故事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故事发生的事情。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句子构建。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动物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2. 故事情节: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鸟和一只小鱼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然而,一次意外使得小鱼被困在了一个浅水坑里,小鸟不计前嫌,帮助小鱼脱离困境。
最后,他们一起回到了家中,分享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3. 故事重点词汇和短语:bird, fish, become friends, help each other, accident, shallow pool, forgive, share, delicious dinner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展示故事相关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之间的友谊是否可能存在。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练习。
(3)让学生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包括小鸟、小鱼、旁白等。
(2)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使用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
(3)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之间是否能够建立友谊?为什么?(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
5. 总结与作业:(1)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动物友谊的短文,可以使用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计划English:In 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storytelling, the main goal is to engage students in a fun and interactive way while also improving their language skills. The teaching plan should include a variety of stories that cater to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 Each story should be carefully selected to includ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structures that align with the students' current learning objectives. Before reading the story, it is beneficial to introduce key vocabulary and concepts to ensure comprehension. During the storytelling, teachers can use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voice modulation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engagement. After the story, it is essential to engage students in discussions,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and language activities to reinforce learning. Additionally, incorporating creative activities such as role-playing, writing prompts, or art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story can further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language skills. Overall, by integrating storytelling in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ducators can create a dynamic and engaging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fosters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ultural appreciation.中文翻译:通过故事教授英语的主要目标是以一种有趣和互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Story Time》教学设计《Story Time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能够流利地朗读故事,语音语调正确。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推理等阅读策略,理解故事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英语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友谊、勇气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故事中的新单词和短语,如 adventure, mysterious, friendship 等。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体会故事中所传达的情感和寓意。
三、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各种任务,如阅读任务、回答问题任务、小组讨论任务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情景教学法创设与故事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和理解语言。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与故事主题相关的英语动画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will be about? 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内容。
2、词汇学习(10 分钟)展示故事中的新单词和短语,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组织学生进行单词认读和拼写练习。
3、故事阅读(15 分钟)学生第一次阅读故事,快速浏览,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第二次阅读,仔细阅读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第三次阅读,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细节和难点,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4、语言点讲解(10 分钟)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点,如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进行讲解和练习。
故事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英语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故事。
教学准备:1. 多种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故事书籍。
2. 课件或者数字设备,用于呈现故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板书工具和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思考和答案。
教学步骤:引入:1.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室氛围,向学生介绍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故事英语阅读。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用一些趣味的故事情节或者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展示一篇短小的故事,并进行全班朗读。
重点表达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并询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解释其含义。
可以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汇。
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故事进行阅读。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阅读能力来分配故事的难度。
4. 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并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准备展示给其他小组。
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绘画、漫画等形式呈现。
5.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故事,其他小组需要认真聆听,并提出问题或者评论。
老师在展示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些英语故事进行阅读和分享,并鼓励他们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词汇,创作自己的英语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3. 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领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英语小说或者杂志。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时的表现,评价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写的小故事或者感想,对其语言和表达进行评价。
3. 可以组织一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所学故事的理解程度,并记录他们的阅读速度。
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给学生一个简短的总结。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英语故事,并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英语故事型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阅读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他们对英语故事的兴趣,本文设计了一节英语故事型阅读教学课程。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够理解英语故事中的主要信息和关键细节。
2. 培养学生的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故事中的单词和语法结构。
3. 培养学生对英语故事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故事标题:《The Magic Box》四、教学步骤1. 导入 (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magic box"的兴趣,简单介绍故事的主题。
2. 故事阅读 (10分钟)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并观察故事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
3. 理解问题 (10分钟)教师提问关于故事主要内容的问题,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
4. 词汇学习 (10分钟)教师将故事中的生词和词组呈现给学生,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学生跟读和记忆生词,可以适当设置记忆游戏。
5. 语法学习 (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语法结构,并进行解释和练习,例如时态、被动语态等。
6. 小组讨论 (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故事中的主题、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提供问题和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思维交流。
7. 阅读活动 (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或个人进行故事相关的阅读活动,如填空、选词填空、阅读理解题等。
8. 创作任务 (1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创作自己的小故事或写一篇与故事相关的短文。
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句子和词汇。
9. 展示和反馈 (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十、延伸活动1. 学生自己录制或表演故事的情节或角色。
2. 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魔术或奇幻的英语故事,并进行对比和比较。
十一、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程的设计,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学会了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英语故事课堂教学设计英语故事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将自己熟悉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共同分享故事的乐趣。
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如果教师把这种方式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使之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英语故事课堂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
英语故事课堂教学设计模板一一、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年龄在九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
学生学英语不久,有的可能说得不好,有的还不敢说,课堂上应以表扬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
学生们喜新好奇,求知欲强,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他们已经学过一些简单、常见的动物单词,如dog、cat、monkey等。
同时,应抓住学生喜爱动物这一有利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教材分析1.Let's learn本部分是本册书Unit 4 We love animals的第二课时,课前学生已学习动物名称:rabbit, panda, monkey,会说表示赞美的词语Super! Cool! Great! 等。
2.Let's do本部分是为了巩固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设计的。
学生可以在此项活动中尽情发挥表演才能,看谁模仿的动物形体特征最逼真,学的动物声音最像。
三.教学目标1. 能力目标能听、说、认读一些常见的动物单词cat,dog, monkey, duck,panda, rabbit, 并能用英语介绍这些小动物。
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模仿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可爱的动物玩具、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动物头饰、大红萝卜道具。
五.教学过程1.Warm-up(1)Free talk(1分钟)a. ---- Good afternoon, Fangfang.---- Good afternoon, Lanlan.b. ---- Hello, Xiaoling. How are you?---- Hi,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Very well, thank you.(2)播放歌曲Teddy Bear(要求学生边拍手边吟唱,营造一个欢乐活泼的英语气氛。
故事教案:《小猪快跑》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3.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学习到坚持、勇敢、聪明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勇敢、坚持、聪明2. 故事主要人物:小猪、狐狸、农夫3. 故事情节:小猪被农夫捉住,打算第二天做成猪肉粥。
小猪聪明地请求农夫让它先去洗干净,农夫同意了。
小猪趁机逃跑,狐狸追赶,但小猪机智地逃脱了狐狸的追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主题,把握故事情节。
2.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3. 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分段讲解故事,引导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4. 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
3. 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4. 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感悟和理解。
六、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角色头饰。
3.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角色扮演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
3. 在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主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4. 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注重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主题,把握故事情节,同时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日常交流,并从中学习到坚持、勇敢、聪明的品质。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设计—以Book5 Unit2 My week为例摘要:在小学阶段,我们设计了一种以英语学习活动为导向的故事教学方法,以Book5 Unit2 My week为例。
本文将探讨目前小学英语故事课堂中存在的挑战.。
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设计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根据课程的重点和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语言、学习、文化素养和思考技巧。
这些课堂活动应该按照PEP小学五年级课程Unit2 Myweek的要求进行,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这一点。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孩子们,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探究性的学习,推动儿童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故事教学、教学设计一、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师生思想不够重视故事在教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与单元主题相关,而且还提供了许多新的语言技巧。
然而,由于课时较少,教师难以掌握这些技巧,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此外,由于故事并未被用作考试内容,许多教师并未真正重视它。
2.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由于思维定势的限制,故事教学缺乏创新性,缺乏活力,研究时间短暂,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因此,在目标设定方面存在一些挑战。
3.方法不科学大多数教师还是喜欢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反而认为故事教学的出现只是为学生呈现出一些新的词句,还不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的练习单词效果来得更快。
所以,对于故事教学的出现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呈现,也是简单的读一读、听一听,忽略学生的参与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和在故事教学中的作用1、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英语学习活动观旨在促使学习者在主体含义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实际使用、迁移创新能力等社会活动,培养的综合能力、关联性和实践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基于已有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语言技能,了解文化,进一步发展多元思维,并利用学习策略来评估和使用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