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是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的汉 坦病毒属(Hanta virus,HV)病毒。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 原包括汉坦病毒属的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汉城病 毒(Seoul 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以 及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Belgrade-Dobrava virus,BDOV)等 型。我国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所引起。 普马拉病毒主要在欧洲引起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c epidemica,NE)。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在东南欧引起较重
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 以弛张热及稽留热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 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
称为“三痛”。
(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 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
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 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
“三早一就地"仍然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 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 。
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衰竭和出血
。
相关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5·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痰液粘稠有 关
健康教育
现U波等。 3.眼压和眼底:部分患者眼压增高,眼压明显增高者常预 示为重症,脑水肿患者可见视盘水肿和静脉充血,扩张。 4.胸部X线:约30%患者有肺水肿,淤血表现,约20%患者
出现胸腔积液和胸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