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
- 格式:ppt
- 大小:551.50 KB
- 文档页数:12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庆祝活动。
以下是中国七个传统节日的顺序表: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
它通常在1月或2月的初一到十五之间举行。
春节的庆祝活动包括祭祀祖先、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观赏烟花和家庭聚餐等。
人们还会穿上新衣服,互相拜年并交换红包。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各种传统表演和游戏活动,如舞狮、舞龙、剪纸和打太平鼓等。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扫墓,悼念已故的亲人,并给他们上香、烧纸钱、祭拜和整理坟墓。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纪念活动,如清明文化节、踏青等。
在这个时候,一些人还会欣赏樱花、踏青赏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3.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赛龙舟是一项传统的划船运动,人们会组成队伍划龙舟并参加比赛。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死亡,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食物。
4.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农业节日,也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包括赏月、吃月饼和拜月。
人们会在这一天聚在一起,赏月,欣赏明亮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在这个时候,人们还会吃月饼,它是一种圆形的糕点,有各种馅料,如豆沙、莲蓉和五仁等。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一些特色的庆祝活动,如舞狮、灯展和民间歌舞表演等。
5. 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举行。
重阳节是为了庆祝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是人们祭祀祖先的日子。
人们会登高远足,以寓意远离疾病和灾祸,同时也是一种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庭和睦的方式。
此外,人们还会戴菊花、喝菊花酒和吃重阳糕等,以求健康和长寿。
6. 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传统节日的吉祥物与象征物节日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与习俗,而吉祥物与象征物则成为了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通过独特而生动的形象,代表着节日的寓意与祝福,为人们带来欢乐与美好。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中常见的吉祥物与象征物,并分享它们的象征意义与文化背景。
一、春节的舞龙舞狮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在春节期间,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舞龙舞狮的表演,这成为了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舞龙舞狮以它们独特的形象与动作,为人们带来喜庆与祥和的氛围。
舞龙通常由一条长长的龙形布片组成,由数人手持,形成起伏跳动的龙身。
而舞狮则是由两人一组扮演,一个扮演狮头,一个扮演狮身。
舞龙舞狮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向人们展示龙与狮的力量与活力,寓意着辟邪、驱凶、旺财、祈福的意义。
舞龙舞狮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吉祥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代表了华夏民族的智慧与勇气,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与希望,也是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秋节的月饼与兔子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欢庆丰收的时刻。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共赏明月、品尝月饼,并以兔子作为节日的吉祥物与象征。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人们互赠与拜访亲友时常见的礼品之一。
其特殊的圆形和丰富的馅料,寓意着团圆与美好。
同时,月饼的制作也是一门精湛的技艺,融合了传统糕点的烘焙工艺与制作技巧。
兔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生育力和灵巧的品质。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与兔子紧密相连,人们常将兔子视为月宫的居民,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团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吉祥物与象征物,通过月饼与兔子的形象,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福,也彰显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三、元宵节的灯笼与汤圆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特色的一个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
在元宵节期间,人们会点亮各式各样的灯笼,品尝香甜的汤圆,以表达对节日的喜庆与祝福。
传统节日的形象符号与图腾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人们对于历史、传统和情感的表达。
在各个传统节日中,形象符号和图腾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体现了特定节日的意义,也展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生命和社会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的形象符号与图腾,以及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春节的形象符号与图腾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着新年的到来和万象更新。
春节的形象符号主要包括对联、灯笼、爆竹、春联等。
对联是春节的重要元素,它是由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一般贴在门上,寓意着新年吉祥和美好的祝福。
灯笼是春节的传统装饰品,寓意着光明和希望。
爆竹则代表着辟邪驱邪的意义,人们燃放爆竹的声响驱散了一年的厄运,迎来新年的好运。
春联则是贴在门上的红纸条,上面写满了吉祥的词语,寓意着祝福和吉祥。
二、中秋节的形象符号与图腾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月亮节日,也是家庭团圆和感恩的时刻。
中秋节的形象符号主要包括月饼、赏月、兔子等。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和温暖,人们在团圆的时刻分享月饼,寓意着家庭和睦与幸福。
赏月则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人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明亮的月光,寄托着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兔子作为中秋节的图腾动物,寓意着丰收和生育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清明节的形象符号与图腾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形象符号主要包括墓碑、祭品、柳树等。
在清明节,人们会前往祖坟扫墓,祭拜先人。
墓碑作为纪念和纪念的标志,人们会在墓碑前烧香、献花、奠酒,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尊敬。
祭品则是人们献给祖先的食物和饮品,象征着对祖先的供养和敬意。
清明节还有一个著名的象征物就是柳树,它被称为“柳绿花红迎清明”,在中国文化中与清明节紧密相连。
结语形象符号和图腾是传统节日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这些符号和图腾不仅仅是传统节日装饰的一部分,更是人们对于自然、生命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的表达。
图文转换之徽标1.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2.下面是郑州地铁的微标图案(图案为黄色),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3.右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请简要分析该会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100个字左右。
(6分)4.下图是沙洲中学首届“校园体育艺术节”的会徽设计图,请结合学校名称及活动主题,对此创意予以解说。
不超过80字。
(5分)5.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识“墨舞冬奥”,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特点,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6.下面是“圆梦1+1”爱心助学公益活动标志。
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6分)7.下面是同济大学某校友设计的校徽,请写出该校徽中除周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6分)8.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3分)(2)请概括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3分)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端午节LOGO图片,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有条理。
(5分)10.下面是我国的“人民调解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下元节、冬至节和除夕等。
下面是对这些节日的详细介绍: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新年。
春节的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许多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赏花灯、吃团圆饭等。
2.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称为“上元节”或“灯节”。
在元宵节期间,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
3.龙抬头: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也称为“社日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龙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庆祝。
这个节日最初是上古时代人们在水边举行仪式,以消除不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祭祀、踏青等活动。
5.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禁烟火、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6.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庆祝。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去扫墓、踏青、赏花等活动。
7.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自古以来便有赛龙舟、端午食粽、挂艾草菖蒲和吃粽子、喝雄黄酒等节日活动。
这个节日与屈原有关,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8.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向织女星乞求美满姻缘、灵巧艺匠和幸福生活。
同时,人们还会进行穿针乞巧等传统活动。
9.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专门祭祀鬼魂及祭拜祖先的节日。
这个节日与道教和佛教有关,主要活动有烧纸钱、放河灯等。
10.中秋节: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与月亮有关,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活动。
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出炉”[提要]中秋:标志以嫦娥逐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人团的美好愿景。
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韦苏文称赞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出炉”是一件喜事大事,说明传统节庆已经唤起了民众的自觉意识,凝聚了民族精神。
标志说明:春节:标志是由中国大红灯笼和“春”字巧妙结合而成。
大红灯笼蕴含中国墨迹风格韵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象征,寓意吉祥、喜庆,用来祝愿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
元宵:标志用两个印着动感花纹的碗上下叠加,形象显现出一个有趣的陶瓷娃娃,字体采用方正毡笔黑简体,大气时尚,沉稳简练,寓意中国传统佳节代代相传。
清明: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
端午:标志选用中国水墨风格的粽子外形,融合龙舟竞渡、图章等中国元素,两种不同绿色的搭配间接映射到端午节中代表驱邪的菖蒲和艾叶上,立意和手法都恰到好处。
七夕:标志以中国汉字“七夕”为形,将五千年历史的印章、书法与牛郎织女结合,巧妙幻化成天河连汉水、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瞬间。
中秋:标志以嫦娥逐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重阳:标志用一个双九的图案,结合中国古老的毛笔画元素和菊花,寓意欢庆又幸福满的美好生活。
近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华协作体联合主办的“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结果公布,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个中华传统节日首次以各具形象的标志出现,并试行推广一年。
以简易形象符号切入人心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坚范忧心如焚,大声疾呼:中华传统节日亟须主题形象的提炼,在当代,传统文化对国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快速切入方式是符号和简易形象。
而我们面临一种尴尬,千百年来,中华传统节日的主题形象始终空白。
希望大家一起来为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创意进行设计和提炼,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华传统节日精神内核。
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出炉”[提要]中秋:标志以嫦娥逐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韦苏文称赞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出炉”是一件喜事大事,说明传统节庆已经唤起了民众的自觉意识,凝聚了民族精神。
标志说明:春节:标志是由中国大红灯笼和“春”字巧妙结合而成。
大红灯笼蕴含中国墨迹风格韵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象征,寓意吉祥、喜庆,用来祝愿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
元宵:标志用两个印着动感花纹的碗上下叠加,形象显现出一个有趣的陶瓷娃娃,字体采用方正毡笔黑简体,大气时尚,沉稳简练,寓意中国传统佳节代代相传。
清明: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
端午:标志选用中国水墨风格的粽子外形,融合龙舟竞渡、图章等中国元素,两种不同绿色的搭配间接映射到端午节中代表驱邪的菖蒲和艾叶上,立意和手法都恰到好处。
七夕:标志以中国汉字“七夕”为形,将五千年历史的印章、书法与牛郎织女结合,巧妙幻化成天河连汉水、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瞬间。
中秋:标志以嫦娥逐月为设计元素,还原了中秋赏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间活动,寓意中秋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重阳:标志用一个双九的图案,结合中国古老的毛笔画元素和菊花,寓意欢庆又幸福圆满的美好生活。
近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华协作体联合主办的“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结果公布,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个中华传统节日首次以各具形象的标志出现,并试行推广一年。
以简易形象符号切入人心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坚范忧心如焚,大声疾呼:中华传统节日亟须主题形象的提炼,在当代,传统文化对国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快速切入方式是符号和简易形象。
而我们面临一种尴尬,千百年来,中华传统节日的主题形象始终空白。
希望大家一起来为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创意进行设计和提炼,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华传统节日精神内核。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综合实践作业——传统习俗一、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事件:节日习俗:(3)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麦当劳、肯德基及韩日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简要论述。
二、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走近民间吆喝”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明确主题、烘托气氛,请你在黑板上写一组对偶句做标语。
(2)语文老师让你去邀请教历史的王老师来参加明天的班会活动,你打算怎样向王老师说?(3)老师给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分配的任务是搜索家乡的“吆喝”文化,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把你们的思路按顺序写出来。
(4)假如由你来向教历史的王老师提两个关于“吆喝”的问题,你打算提什么问题?三、综合性学习。
(1)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由于春节历史悠久,加上中国幅员辽阔,故在各地产生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请简要介绍一个你家乡的春节习俗。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过年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小德一家就选择了去旅游。
在某个以“三国演义”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小德看到了景点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刘为兄,张为弟,兄弟间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吴是仇,魏是恨,仇恨中有仁有义,单刀独辅汉江山。
请说出该对联重点写的人物是谁,并概括对联中一个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
人物:故事:(3)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描写中秋节或春节的情境。
语言运用:图文转换题21.《重阳节》(下图)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之一。
请从构图要素和寓意内涵两个角度解说这幅作品(除文字要素之外)。
要求:语言准确、表达鲜明,不超过60个字。
5. (2016河南焦作一模)下图是我国刚刚发行的航天纪念币的背面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21. 下面是某校国庆节“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与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5分)21.下面是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21.构图要素:①“双九”②“菊花”③整体图案是一个圆寓意内涵:①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②赏菊习俗③表达了欢庆又幸福圆满的情怀。
5. 构图要素为:航天器、卫星、探月月球车、民间图腾图案(嫦娥)、地球和火箭发射图案、和平鸽和星星、10元。
寓意:中国和平利用太空、追求航天强国的梦想。
(1)总体不断提高 (2)有起伏 (3)增幅渐小(增速渐慢或前快后慢)21.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5分)参考答案:①农历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⑤影响21.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归纳结论,结论中不能使用数字。
(5分)某大学科研小组选取54只基本等重的实验鸡,然后把实验鸡平均分成 3 组,每组鸡 18 只,16只母鸡2 只公鸡,分别散养在三个养鸡场内,三个养鸡场环境条件一样。
实验历时 258天后发现:21.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21.结论一:喂饲转基因玉米的实验鸡产蛋量大大低于喂饲普通玉米和有机玉米的实验鸡的产蛋量;结论二:转基因饲料影响动物生殖系统。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答: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和民俗。
下面介绍中国16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又称为“年节”、“大年”等。
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贴窗花、守岁、放鞭炮等。
2. 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之后的第15天。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人们会扫墓、祭祖、放风筝等。
4.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中国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5. 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是中国人纪念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中国人过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放烟火、写情书、吃巧果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是中国人祭月的节日,中国人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7. 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是中国人祭祖和登高的节日,中国人过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登高、赏菊花、吃重阳糕等。
8. 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清明节前三天,即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是中国人祭祖的节日,中国人过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有吃寒食、放风筝等。
9. 除夕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即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
除夕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中国人过除夕的传统习俗有贴春联、年夜饭、看春晚等。
10. 元旦元旦是国际节日,即每年的1月1日。
元旦是中国人的公共假日之一,中国人过元旦的传统习俗有打烟火、聚餐、送礼等。
11. 情人节情人节是西方节日,即每年的2月14日。
情人节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欢迎,中国人过情人节的传统习俗有送花、送礼、约会等。
妇女节是国际节日,即每年的3月8日。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徽标所谓“图画”是指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漫画、徽标、标识图形等都属于图画。
漫画、徽标是一种常见的考查形式。
一、徽标类题型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当先对图画(徽标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同时注意抓住图画(徽标等)中的细节(如眼睛);然后按照题干要求作答。
文字要力求简明、准确、得体。
例1: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②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基本方法:•一、描述标志内容:。
•二、揭示标志意义:。
•三、答题注意顺序:。
二、漫画(图片)类题型解题技巧漫画考点:1、; 2、; 3、; 4、;漫画解题方法:(读—思—写)1、细读“画中画”:①画面主体(背景、人物等);②有效信息(文字、标题等);2、读懂“画外话”:①画面主体各因素间的关系(人或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②由表及里,联系现实,读懂画意(寓意)。
3、组织语言表述:①理解+表达;②注意答题格式。
考查方式:1、描述画面;2、揭示寓意答题格式:①描述画面:漫画画面上有……。
(空间关系、先背景后人物等)②揭示寓意:漫画讽刺(揭露/表现)了……。
例2:请用一句话揭示下面这幅漫画寓意,并拟定漫画标题。
要求:寓意不超过45个字;标题不超过6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
(6分)标题:寓意:解题思路:①画面主体是什么?②画面要素间的关系怎样?③大拇指的动作、表情如何?④大拇指凭什么能这样?漫画题答题方向1、画面描述:2、揭示寓意;3、拟加标题:4、拟写广告语:5、看图仿写:专项练习1、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5分)要素:寓意:2、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将在中国厦门举行,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五国”的领导人将参与会议,下面是此次峰会的会标,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中国传统节日一览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节日不仅代表着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信仰,也是人们团聚和传承文化的时刻。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一览表,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正月初一是春节的开始,为期十五天,人们以庆祝新年、团聚和祭祀祖先为主要活动。
庙会、舞龙舞狮和放烟花爆竹是春节期间常见的活动,象征着驱除邪气和迎来好运。
2.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元宵节日。
人们通常会聚在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和吃元宵,其中元宵为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甜食,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3. 清明节:清明节在农历二月五日至七日之间,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并且烧纸钱以供给逝去的亲人。
此外,还有一种踏青的活动,人们会到郊外野餐、欣赏春天的美景。
4.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也是传统的龙舟比赛日。
这个节日源于对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穿五色丝线,以驱邪辟邪。
5.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传说牛郎和织女只能在这一天相会,因此人们会庆祝爱情、浪漫和相聚。
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写信、祈福,并且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
6.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中秋节,也是团圆的象征。
人们通常会吃月饼、赏月和玩灯笼,同时还有一种传统的活动是赏桂花,象征着富贵和团圆。
7.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也称老人节。
这一天人们会去登高、避灾、祈福,同时还有一种传统的活动是佩挂茱萸,相信能驱邪辟邪和延年益寿。
8. 冬至节: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是中国的冬至节。
人们通常会吃汤圆、吃饺子、做元宵等活动,以庆祝冬至和迎接阳光的回归。
以上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