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山史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22
2021高三材料作文“攀登·信念”主题班会演讲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创造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峰的壮举。
1975年5月27日,在拍摄9名队员登上峰顶照片时,为保证向全世界完整展示五星红旗,队员罗则让国旗挡住自己的脸。
2018年5月14日,年近70岁的夏伯渝成功登上珠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利用我国5G、北斗技术采集相关测量数据。
……2049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登珠峰,为共和国百年华诞献礼。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60年6月7日,在拉萨举行的欢迎凯旋队员集会上的致辞。
②1975年6月10日,罗则看到照片后的感想。
③2018年6月9日,“攀登·信念”主题班会上的演讲稿。
④2049年9月30日,“我与祖国河山”栏目记者国庆节专访登山队员。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由多则典型事例组成,这些事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国在不同时期攀登珠峰的重大意义。
第一则事例侧重于“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峰的壮举;第二则事例强调罗则为保证向全世界完整展示五星红旗让国旗挡住自己的脸,突出罗则的爱国情怀;第三则事例是“年近70岁”的夏伯渝,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强调信念的力量;第四则事例述说高科技测量珠峰,突出我国的科技力量;最后一则是展望未来,2049再登珠峰,“为共和国百年华诞献礼”。
多则事例之间有机联系,互为表里,共同构成我国“攀登珠峰”这一限制性写作情境。
考生在写作时,要基于以上情境联想思考,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只能从所给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当事人的身份写作。
中国经典探险故事中国经典探险故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科学考察,都展现了中国人勇往直前、追求未知的精神。
以下是几个中国经典探险故事的例子。
一、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航海家,他率领了七次下西洋的航海远征。
他的远航达到了印度洋、波斯湾、东非等地,开辟了中国与南亚、东非的贸易路线,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郑和的航海活动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探险之一,也是中国探险史上的里程碑。
二、徐福寻仙记徐福是汉朝时期的一位探险家,传说他曾经带领船队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和神仙山。
他历经风雨,最终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岛屿——蓬莱仙岛。
虽然徐福并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但他的探险精神和勇气深深影响了后世。
三、三峡探险之旅三峡是中国最具壮丽景观的地方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但在长江三峡大坝修建之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未知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一支中国科考队深入三峡区域展开了探险活动,他们面对陡峭的峡谷,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勘测和科学考察。
他们的努力为三峡大坝的修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后来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珠穆朗玛峰登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也是登山者们的梦想之地。
中国登山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攀登珠峰,数十年来,无数登山队员经历了艰辛和危险,但他们的勇气和毅力使得珠峰不再是人们心中的神秘和遥远。
中国登山队员的成功登顶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探险精神,也为世界登山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这些中国经典探险故事展示了中国人追求未知和探索世界的精神。
无论是古代的航海探险,还是现代科学考察和登山活动,中国人都以无畏的精神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历史,也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未知,勇往直前。
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被誉为世界之巅,吸引着无数登山爱好者的梦想和挑战。
中国登山队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和历史的登山队之一,自然也对珠穆朗玛峰充满了向往和挑战。
他们历经多次尝试,终于在一次艰难的征程中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登山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成为了世界各国登山队的榜样和榜样。
这支中国登山队的征程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
队伍中的队员们都是经过多年严格训练和积累经验的专业登山运动员,他们深知登山的危险和艰辛,但也热爱这项充满挑战和冒险的运动。
他们先后进行了几次珠穆朗玛峰的攀登尝试,但都未能如愿。
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天气突变,有的是队员体力不支,还有的是装备出现问题。
但每一次的失败都使他们更加坚定了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决心,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珠穆朗玛峰所蕴含的挑战和考验。
经过反复的总结和分析,他们锻炼队员的体能,更新装备,重新制订了攀登策略。
终于,在一年艰苦备战之后,他们再次出发,准备迎接珠穆朗玛峰的挑战。
这次的攀登过程是充满了磨难和考验的。
在攀登过程中,队员们不断面临着各种挑战:高原反应、冰川裂缝、暴风雪等,他们时刻处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之中。
但他们相互鼓励,紧密合作,勇往直前,从不放弃。
在珠穆朗玛峰南坡攀登时,他们更是面临了种种险情,强冰攀岩、冰裂缝、冰塌等令人心悸的挑战。
但是,他们从未后退,也从未放弃,终于成功克服了一切困难,登顶了世界之巅。
登顶珠穆朗玛峰的那一刻,是中国登山队的队员们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他们站在巅峰上,放眼望去,只见云雾缭绕,幽深的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崇高和壮美。
在那一刻,他们感到了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回报,也为中国登山队赢得了荣耀。
登顶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一个梦想,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充满着挑战和风险的。
中国登山队的成功,不仅展现了中国登山队的实力和团结精神,也展现了中国登山队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和历史的登山队之一的形象。
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线路与攀登历史一、路线早在19世纪初叶,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
然而直到1953年,才由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
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这些路线是:1、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可惜功亏一篑,第2年才由英国队沿此线登顶成功。
2、东北山脊路线:1960年由中国队开创并成功地登顶。
3、西北脊转北壁路线:1963年由美国队开创并取得了成功。
4、西南壁路线:1975年由英国博宁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5、西北脊路线: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并由此登上顶极。
6、北壁直上路线:1980年由曰本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7、南面柱状山脊路线:1980年波兰队开辟并登上顶峰。
8、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1980年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并取得成功。
9、西南壁转西北脊路线:1982年由前苏联队开创,并沿此线登上顶峰。
10、东壁转东南山脊路线:1983年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并取得成功。
11、东壁路线:1988年由美国一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并由此登顶。
同年,中、曰、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并会师顶峰的壮举。
人类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迹正不断涌现。
二、攀登历史对珠穆朗玛峰的攀登活动,开始于本世纪之初,第一次正式攀登珠峰的是1921年的英国队。
但直到1938年为止,英国登山队先后八次试图从珠峰北坡我国西藏境内进行攀登,都告失败。
1939年到1946年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喜马拉雅山高山登山活动,处于停顿状态。
1947年以后,亚洲高山区登山活动又恢复起来。
从1947年到1975年的二十八年间,各国运动员对珠穆朗玛峰的多次攀登中,有十一次取得了成功。
在珠峰顶上,总共留下了八个国家五十一名男女运动员的足迹。
其中,中国占十二名并包括一名女运动员,是到目前为止登上珠峰人数最多的国家。
登山运动的起源现在大家都热爱登山运动,你们登山运动的起源你们知道吗?下面跟店铺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欢迎参阅。
登山运动的背景登山成为体育运动,始于18世纪后期的欧洲(国际登山界的一般看法)。
1760年7月,出生在日内瓦的青年科学家德索修尔,为了探索高山植物问题,渴望能有人帮他克服当时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险阻——登上高峰。
于是,他在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海拔4807米的勃朗峰山下的小山村——沙莫尼的村口贴出一张告示:凡能提供登上勃朗之巅路线者,给予重金奖赏。
但很长时间都无人响应。
直到26年后的1786年,沙莫尼村的医生帕卡尔和阿尔卑斯山区水晶石匠人巴尔玛做向导,帮助德索修尔登上了该峰,并进行了科学考察工作。
于是,一个新的体育运动项目——“阿尔卑斯运动”(即登山运动)随之兴起。
后来,人们便把1786年视为现代登山运动的诞生年。
19世纪,特别是1850年以后的15年间,登山运动的发展非常迅速。
世界上第一个登山组织——英国登山俱乐部,也是在这个时期(1857年)建立的。
19世纪末以后,登山运动从竞技登山和探险登山两个方面向前发展。
一方面,以西欧阿尔卑斯为中心的竞技登山持续活跃;另一方面,则是欧洲的登山家逐步向东欧的高加索、美洲的安第斯,特别是亚洲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等山区展开活动。
攀登6000~7000米以上高峰的探险登山,日益吸引着更多的登山探险家。
登山的运动起源与发展从1786年至1865年间,阿尔卑斯山脉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高峰,相继为登山运动员登上,国际登山史上称此一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
19世纪80年代以后,使用各种攀登工具和技术的技术登山曰渐推广,其活动地区也从阿尔卑斯低山区转向喜马拉雅高山区。
1950年至于1964年,世界十四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内,相继为中、英、美、意、曰等十多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所征服,国际登山史上称此一时期为“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
中国登山发展史
中国登山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攀登队伍是一支英国队,他们于1924年通过北坡攀登到了海拔8,848米的峰顶。
此后,许多国家的登山队伍都来到中国,试图攀登珠峰。
1950年代,在新中国的领导下,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登山队伍,培养技术人员和攀登运动员。
1957年,中国第一支登山队在三亚进行了训练。
1960年,中国第一支登山队成功登顶了海拔7,546米的五台山,成为了中国登山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之后,中国的登山队伍开始较多地参加国际登山活动和比赛。
198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登山联合会主办的世界登山大会,完成了不少重要攀登,包括K2和卡拉库木峰等。
1992年和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两届亚洲登山会议,在亚洲登山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登山运动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户外运动和旅游体验项目。
目前,中国的登山运动员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包括攀登珠穆朗玛峰、卡拉库木峰、伊利亚斯峰等高峰。
同时,中国的登山装备和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为登山运动的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登泰山记之壮丽的征程泰山登山的意义与历史背景登临泰山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丰富的历史背景。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被奉为神山,被尊为帝王将相展示雄心壮志和体现国家统一的象征。
本文将围绕着泰山登山的意义和历史背景,旨在展示这场征程的壮丽和不朽。
1. 泰山登山的意义登泰山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徒步体验,更是一次关于身心灵上的洗礼。
泰山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有着宏伟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登临泰山,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和宏伟的壮丽景色,让人在自然中找到平静与宁静。
同时,登泰山也是对自己意志力和毅力的一种挑战,通过攀登陡峭的山路,锻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同时体现了追求进步和超越的精神。
登泰山以其独特的意义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的登山者前来一睹“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丽景象。
2. 泰山登山的历史背景泰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人开始登泰山祭祀,将泰山奉为神山供奉祭祀。
这种祭祀活动持续了数千年,直至现代。
泰山也成为帝王将相巡视视察的地方,据统计,有几十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曾亲临泰山。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泰山登山的意义更加深远,也让登临泰山变得更加神圣和庄严。
在历史上,泰山登山还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登泰山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据传,在战国时期,来自不同国家的君主们争夺中原霸权,常常会选择登泰山,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统一大业。
同时,登山的过程也是一个考察将相才能和能力的过程,只有真正有才干的人才能攻克泰山之巅。
因此,泰山登山不仅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也体现了政治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
在现代,泰山登山也有着其他的意义。
泰山同时也是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前来体验泰山的壮丽和美景。
泰山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同时,泰山登山也是一种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对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高校登山史北京大学山鹰社北京大学山鹰社(英文名称: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缩写MAPKU)是北京大学以登山为中心的一个学生社团。
成立于1989年4月1日。
成员为本校的学生和教师。
活动包括体能训练、远足、登山、攀岩和科学考察。
办有社刊《山友》。
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
社团精神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
社团成立二十年来,在以走向自然、征服自我、发扬青年人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精神的宗旨下,开展包括登山、远足、攀岩、探洞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登山活动结合高山探险与科学考察,努力发掘祖国广阔的山岳资源。
暑假组织社会实践考察团,深入祖国边远地区了解国情,服务当地人民。
各项活动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登山爱好者和国家运动员,为中国的民间登山运动和高山科考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为山鹰社的核心组织,北京大学登山队由积极上进,身体素质良好的会员政策,其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校体育教研室,校团委的直接支持下,也是在中国登山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山鹰很快的发展起来。
1990年8月23日,北大登山队在天津加利加有限公司的赞助下,攀登东昆仑玉珠峰(6178米)成功,“开辟了中国群众性登山运动的新纪元”(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凤桐语,1990年10月)。
辉煌20年来,北大登山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向社会展示了北大这所优秀高校的学生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20年中,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拉丹东、玛卿岗日、卓奥友等十几座山峰。
北大登山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队伍。
截至2009年拥有1 1名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
统计资料表明,自90年代以来,北大登山队共有70余人攀登过雪山,30人有过两次以上高山经验,21人曾达到过7000米以上的高度。
登山运动的发展史登山运动的发展史登山运动作为一种极具挑战性和冒险精神的户外活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征服的渴望,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具有专业性和普及性的体育项目。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为大家介绍登山运动的发展史。
古代时期,登山活动主要是军事需要和宗教信仰的表达。
在古代中国,登山被视为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方式,许多山峰都被视为神圣的地方。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时期,古代中国人就有了攀登山峰的经历,其中最有名的是华山、泰山、嵩山等。
在古希腊,人们也曾攀登奥林匹克山,以纪念神话中的众神。
中世纪时期,登山活动逐渐从宗教活动中脱离出来,成为贵族和探险家们的一种娱乐和冒险方式。
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成为了登山活动的主要场所。
16世纪,意大利的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尝试攀登蒙特罗莎山,这可以说是登山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7世纪,英国的伊莎贝拉·伯德女士成为了史上第一位攀登阿尔卑斯山的女性,她的经历激发了人们对登山活动的兴趣。
18世纪末,登山运动开始进入现代阶段。
在这个时期,登山开始有了科学探险的性质,人们开始使用更为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来攀登高山。
法国探险家蒂雷茵·德·布罗斯在1786年成功登顶了蒙布朗峰,成为了登山历史上的第一位攀登者。
此后,人们开始纷纷向世界各地的高峰发起挑战,如阿尔卑斯山系、喜马拉雅山脉等。
20世纪初,登山运动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项具有专业性的体育项目。
1909年,英国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成为了第一位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人,这一壮举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此后,各国的登山队纷纷组织起来,攀登世界各地的高峰,如阿尔卑斯山系、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1953年,希拉里与藏族登山家乔治·马洛里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一壮举进一步推动了登山运动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登山运动的装备和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发展。
珠峰登山历史上的故事珠峰,也称为圣母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之一。
自从第一个西方人温斯顿·邱吉尔在1921年试图攀登珠峰后,大量探险队和登山者来到了这里。
在这些年里,珠峰成为了许多惊险故事和人生经历的见证。
1924年,英国探险队领袖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斯在登顶珠峰的最后一步失败后失踪。
直到1999年,一位美国探险家们在珠峰发现了他们的遗骸。
他们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
有传言说,他们到达了山顶,但是在下山时失足而亡。
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爱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楚藏·南迦登上了珠峰的山顶。
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登顶珠峰。
当时,希拉里和南迦从南坡攀登,在高海拔地区徒步穿越了大雪山脉的西南侧。
他们在海拔8,848米(29,029英尺)的地方到达了珠峰的山顶。
此时,尼泊尔夏尔巴人楚藏·南迦跪下来向珠峰致敬。
这一刻成为了永久的历史时刻。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试图登顶珠峰。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成功在北坡登顶珠峰,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垄断统治。
此后,珠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尝试登顶,但事实证明,这项任务和危险性并不被低估。
1975年,日本登山家高桥义信在山顶遇上了一场暴风雪,迷路了。
他在山上徘徊了两天,最终倒下了。
他的团队花费了8年时间找到了他的尸体,现在他被永久埋葬在山顶上。
1996年,珠峰成为了世界媒体注意的焦点。
在这一年中,两个登山队一起试图登顶珠峰。
但是他们遇到了逆境。
第一支队伍由美国登山家安妮·克劳茨领导,她是第一位成功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女性登山家。
但是,在下山过程中,队伍遇到了严重的暴风雪。
克劳茨和另外两位队员在山上失踪,后来证实他们已经死亡。
第二支队伍由新西兰登山家罗布·霍尔和美国登山家史考特·费舍尔领导。
他们在山上停留太久,遇上了下山时的拥堵,加上耗尽了氧气,他们在山上也死亡了。
珠峰是被征服的高峰之一,而且它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高峰之一。
中国的登山历史中国最早的登山活动中国拥有举世无双的山峰资源,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在中国境内及其边境线上。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各式各样的理由登山,而且很早就对在高海拔的生存艰难有了深切的体会。
这里我们找到了《汉书》里的一份确切记载:公元前37年至前32年间,一位名叫杜钦的大将军详细报告了一支武装护卫队在通过当今阿富汗境内的克里克(Kilik)山口(海拔4827米)和乌鲁拉巴(UlughRaba)山口(海拔4200米)时所遭遇的困难。
他记述了杳无人迹的沙漠,食品的匮乏,得意与畏惧、痛苦并存的心情,诡计多端的土著居民,以及必须穿越“人头痛山”和“小头痛山”的艰难道路。
在头痛山上,人们开始发烧,脸色苍白,而且头痛欲裂、呕吐不已。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描述急性高山病的宝贵资料。
公元403年,佛教徒法显前往阿富汗和克什米尔地区取经。
在通过“小雪山”时,他的同伴胡林和尚咳嗽剧烈,最后口吐白沫而死。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典型的关于高山肺水肿的临床记录资料。
在唐朝,佛教盛行。
公元628年,唐朝高僧玄奘和徒弟西游取经。
途中,他门爬上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穆苏尔岭(海拔约6000米),观测到很多高山病的典型症状:头痛、厌食、恶心、呕吐、头昏眼花和呼吸困难。
根据这些体验,玄奘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使用“瘴疬”这个词语――“瘴”代表高山气体环境因素,“疬”即疾病。
而今,人们把它叫做“急性高山病”。
中国现在的登山运动1960年中国珠峰探险1953年5月,琼・哈顿带领的英国登山队队员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从南侧(尼泊尔)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这次历史性的胜利对现代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端无疑有着深重的影响。
1955年6月,由全国总工会召集,中国有了第一批职业登山队员。
次年3月,中国登山队组建。
1960年初,中国第一支珠峰登山队成立了。
3月19日这支214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珠峰进发。
5用25日凌晨4时20分,3名队员登上了世界最高峰。
高高的足迹14座8000米山峰攀登历史作者:陶瓷虾摄影孙成毅宋强来源:《户外探险》2017年第09期14座之路8000米,不仅是个数字,对很多登山者而言是道分水岭。
它意味着更稀薄的空气,更强劲的风,更低的温度,更严峻的环境。
世界上一共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独立山峰,能够全部完成它们,是很多极限登山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全部14座8000米山峰的人,是登山皇帝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第一位无氧完成14座攀登的也是他;而在今年5 月11日,意大利登山家Romano Benet和他的妻子Nives Meroi完成了安纳普尔娜峰的无氧登顶,成为了第一对全部采用阿尔卑斯式风格并无氧登顶 14 座 8000 米山峰的夫妇,创造了登山界的神话。
中国的14座之路,开启的相对较晚,目前只有西藏登山队采用团队的方式完成了14座的攀登。
民间攀登者在2013年杨春风和饶剑锋遇难后,14座攀登的脚步略有停顿,但在近几年迅速的进步有目共睹,14座的完成已近在咫尺。
14座,这是一条无比艰难,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路,走在这条路上的,都是坚定、执着、勇敢的人!近些年来,商业攀登的蓬勃发展,使得14座8000米山峰变得更具知名度。
副作用是,那些高水准的8000米攀登历史,很容易被湮没在愈发庞大的登顶数字中。
这14座8000米山峰的攀登史一一详述显然受篇幅所限,因此只能选取这段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闪光点与大家分享。
珠穆朗玛/海拔8844.43米这座地球之巅,无疑受到了登山者最多的关注。
1953年,希拉里的首登成功让登山者振奋。
1963年美国一支远征探险队从尼泊尔方向的C2营地登上珠峰西山脊,然后沿北壁横切,从北壁右侧的Hornbein沟槽登顶成功,并沿1953年的东南山脊下撤。
这是8000米登山历史上第一条非常规路线。
20世纪60年代末,尼泊尔再次开放珠峰攀登许可。
1975年,由博寧顿爵士为领队的英国登山队沿西南壁新路线登顶珠峰。
登泰山记内容概括登泰山,又称为泰山之行,是中国文化中开明的一部分。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因其灵秀而著名。
登泰山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传统活动之一,被视为士人修身养性,培养毅力和勇气的重要途径。
本文概括介绍了登泰山的历史背景、路径规划和装备准备、登山全过程以及心理感受等方面内容。
登泰山之行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中国史册。
在古代,登泰山被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是士人提升修养和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易经》中,泰山被称为“泰山雷”其象征着正义、公平和尊严。
尤其在秦汉时期,泰山更成为皇帝登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泰山的路径规划和装备准备也相当重要。
泰山的正面登山路线又称为“天主道”,是最常用的登山路线。
此外,还有其他几条辅助路线,如祝融台和中天门等。
在登山之前,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天气情况的查询、装备的选择和准备、身体素质的提升等。
登山装备包括合适的鞋子、防寒衣物、雨具、登山杖、背包等。
登泰山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出发、登顶、下山等。
出发时,应尽量选择清晨或黄昏时分,以避免大部分游客,同时可以欣赏到日出或日落的美景。
登山的过程中,会经历多个著名的山门和观景点,如黑龙潭、五龙潭、十八盘、天街和南天门等。
尤其是经过十八盘时,需要克服陡峭的台阶和随之而来的疲劳。
最后登顶泰山,可以俯瞰群峰和云海,感受壮丽和恢弘的自然景观。
下山时,要谨慎行走,避免滑倒和摔伤。
登泰山的过程不仅是体力的挑战,更是心理的考验。
在登山途中,需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克服困难和挫折。
同时,需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各种自然条件的变化,如气温的变化、风雨的突袭等。
登山的过程中,也需要克服对高度和悬崖的恐惧感。
而登顶的时刻,则是一种身心俱疲之后的胜利感和喜悦感。
登泰山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在登山的过程中,可以触摸到自然的力量和庞大的宇宙,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
登泰山也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是一种修行和修正自身的方式。
攀登历史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是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
马洛里的遗体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处被发现,而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故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岁来自新西兰的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 (Tenzing Norgay) 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是纪录上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有准确记录以来)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他们是王富洲、贡布、屈银华。
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首次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是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
其中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赖因霍尔德·梅斯纳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穆朗玛峰成功。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8年——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残疾人。
中国体育大事记(1960-1969)作者:来源:《新体育》2019年第09期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登上海拔8882米(当时高度)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北坡登上珠峰的创举。
1961年4月4-14日,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
这是新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大赛。
中国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庄则栋和邱钟惠分获男女单打冠军。
1963年11月10-22日,中国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14个项目的比赛,获66个第一名,56个第二名,46个第三名,2人2次打破两项世界纪录。
1964年2月11日,国家体委公布第一批43名围棋手段位称号。
1964年4月14日,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大力开展足球运动,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的决定。
6月1日,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在男少年中开展小足球活动联合通知”。
1964年6月16日,毛泽东、刘少奇和其他领导人在北京十三陵水库游泳,历时2个多小时。
毛泽东在游泳中对学生和解放军战士说:“游泳是同大自然做斗争的一种运动,你们应该到大江大海去锻炼。
”1964年12月4日-15日,国家体委在上海召开全国训练工作现场会,要求坚决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在运动队树立“三不怕”(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和“五过硬”(思想、身体、技术、训练、比赛过硬)的作风。
这些原则和作风成为我国运动员长期克敌制胜的法宝。
1965年1月12日,毛泽东对“徐寅生同志对国家女子乒乓球队讲话”做重要批示。
1月17日,人民日报等发表徐寅生《关于如何打乒乓球》。
人民体育出版社随后出版单行本,发行达600万册。
1965年9月11日-28日,第二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共有24人10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331人469次打破130项全国纪录。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再次畅游长江,历时1小时零5分。
他对陪同人员说:“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鍛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
中国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什么时候
中国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1960年。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北部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南部在尼泊尔北部境内,是中国和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是8848米,与中国测绘工作者1975年的珠峰测量值一致,中国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为8844.43米。
2005年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的精确测定和公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作为中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数据一直采用。
中国登山运动史:
19世纪,登山运动得到迅猛发展。
特别是1854年至1865年这段时间,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登山运动发展迅猛。
这期间人类登顶了阿尔卑斯山地区所有的4000米以下的高峰。
1857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登山组织--登山俱乐部。
1865年,一支登山队登上了当时被认为无法登顶的马特洪峰。
这一时期被称为登山运动的黄金时期。
19世纪后期,冰斧等攀登工具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人们攀登的能力,扩大了攀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进入20世纪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国家如德国、苏联等国都十分重视山地作战技能和战术,在战后他们的经验使得登山运动又产生了新的发展。
新技术的使用使得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成为可能。
1950年到1964年期间是登山运动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1950年6月3日,来自法国的毛里斯·赫尔佐格(Maurice Herzog)和路易斯·拉施纳尔在1950年6月3日登上安纳布尔纳峰,人类首次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
这期间人类前后登顶了全部14座8000米以上高峰。
这一时期的登山运动开始向几个方向发展:追求攀登高海拔山峰;阿尔卑斯式登山的复兴和低海拔技术型山峰的攀登;商业登山的出现和向导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