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70.40 KB
- 文档页数:4
《公共关系学》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探讨和研究社会组织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沟通与公众的双向联系,以提高自身形象和信息的管理科学。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公关原理、公关组织管理和公关实务三大部分。
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公关的原理、产生与发展、人员与机构,掌握公关的信息管理、调研、策划、传播及评估的方式或方法,熟悉CIS与名牌战略、企业文化建设、公关活动模式、礼仪、创造性思维以及CS等内容。
本课程涉及当代公关实践的各个方面,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是现代优秀商业、经贸人才整体知识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考核方式和试卷结构1、考核方式:本门课采取的是开卷考试的形式;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2、试卷结构论述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分析题,共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三、各题型解题技巧论述题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有关的重点理论、观点等提出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并能用相关理论来解释我国或现实的问题和状况。
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先把相关理论和重要概念解释清楚,在此基础上对题目所涉及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展开全面地论述,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案例分析题主要是根据所学的公共关系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案例,要回答好这类问题,需要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看案例中到底用了哪些公共关系学知识,分析要全面,阐述要到位,并且一定要在理论阐述完以后结合案例做具体的分析,否则就显得很空洞,没有说服力。
四、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识记: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的要素、公共关系的职能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重点把握:公共关系意识的含义和内容、公关人员的素质第四章公共关系的信息管理重点掌握:公共关系与知识经济、公关信息的作用及采集渠道第五章公共关系调研全面理解与把握:公关调研的含义及方法公关调研的程序第六章公共关系策划重点内容:公关策划的内容与程序,策划的方法、报告书的撰写。
学习-----好资料《公共关系学》考试大纲(模板)一、考试对象(年级、专业、层次)网络学院行政管理2012级,大一年级二、试卷结构与题型三、考试方式与时间1、考试方式:开卷考试2、考试时间:90分钟;四、样卷(或题型)示例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年一学期《公共关系学》2011-2012试题答案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A卷□ B卷□ C卷□ D卷□开卷□闭卷□(适用:专升本层次公共关系专业)⑤成绩姓名学号班级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关服务的组织是( B )A、组织内设公关部门B、公关公司C、公关协会D、公关委员会)2、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CB、公众形象、实际的社会形象A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3、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占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 A )A、魔弹论B、有限效果论C、适度效果论D、最低效果论B )4、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A、大众传播B、组织形象C、社会交往D 、传播沟通5、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D )A、《公共关系学》B、《舆论》C、《有效的公共关系》D、《公众舆论的形成》A )6、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是(B、人员形象的外显、人员形象的内涵 A DC、文化形象的内涵、文体形象的外显7、新闻发布会是一种(A )。
C、三级传播D、多级传播、直接传播A B、两级传播8、世界上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设立公关部的是(A )。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A、美国电话电报公司B、美国福特汽车公司C、日本本田公司D、日本松下电器公司9、公共关系本身是组织哪种行为的产物(D )A、经济行为B、政治行为C、行政行为D、传播沟通行为)D 10、公关活动要尽可能满足公众的(B、社交需要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D、优势需要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 1、公共关系观念包括(。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实务》考试说明及复习纲要《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实务》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
一、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通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双向沟通,树立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自觉活动。
3、进攻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摩擦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开创新的局面,采取的出奇制胜、以攻为守的策略。
4、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
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的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公共关系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包括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这种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种社会实践。
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是一个组织长期进行社会交往、沟通信息、广结良缘、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过程,它表现为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项公共关系活动两大类。
6、独立公众独立公众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
对于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来说,顺意公众是组织的基本依靠对象,逆意公众是组织急需转化对象,独立公众是组织值得争取对象。
7、宣传型公共关系主要利用各种传播媒介直接向公众表白自己,以求最迅速地将组织信息传输出去,形成有利于己的社会舆论。
这是最经常采用的公关模式,包括发新闻稿,登公关广告,召开记者招待会,举行新产品发布会,印发宣传材料,发表演讲,制作视听材料,出内部刊物、黑板报等等。
其特点是:主导性强,时效性强,范围广,能迅速实现组织与公众的沟通,获得比较大的社会反响。
但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传播层次浅,信息反馈少,使传播效果一般停留在“认知层次”。
《公共关系学》考试大纲(模板)一、考试对象(年级、专业、层次)网络学院行政管理2012级,大一年级二、试卷结构与题型三、考试方式与时间1、考试方式:开卷考试2、考试时间:90分钟;四、样卷(或题型)示例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1-2012学年一学期《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A卷□ B卷□ C卷□ D卷□开卷□闭卷□(适用:专升本层次公共关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⑤③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关服务的组织是( B )A、组织内设公关部门B、公关公司C、公关协会D、公关委员会2、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C )A、实际的社会形象B、公众形象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3、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占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 A )A、魔弹论B、有限效果论C、适度效果论D、最低效果论4、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B )A、大众传播B、组织形象C、社会交往D、传播沟通5、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D )A、《公共关系学》B、《舆论》C、《有效的公共关系》D、《公众舆论的形成》6、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是( A )A、人员形象的内涵B、人员形象的外显C、文化形象的内涵D、文体形象的外显7、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A )。
A、直接传播B、两级传播C、三级传播D、多级传播8、世界上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设立公关部的是(A )。
A、美国电话电报公司B、美国福特汽车公司C、日本本田公司D、日本松下电器公司9、公共关系本身是组织哪种行为的产物( D )A、经济行为B、政治行为C、行政行为D、传播沟通行为10、公关活动要尽可能满足公众的( D )A、生理需要B、社交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D、优势需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公共关系观念包括(ABCDE )。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指导,通过组织与公众间的信息的双向交流和分享,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接受和合作,在不断进化和生成共有文化系统的基础上,达到组织与公众之间共生、共赢、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
2.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公众对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组织的形象包括,组织的外在形象和组织的内在气质。
3.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
4.前馈控制法又叫超前控制法,是指在公共关系行动之前,充分调查分析影响实施的各种障碍因素,并采取控制措施,将可能导致产生偏差的原因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以保证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
5.政府失灵相对于市场失灵,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也不具备完全理想化的条件,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失误,导致资源配置的非优化结果。
6.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建立服务型政府,与其内外社会公众、社会组织与群体之间的公共关系。
7.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公共关系目标,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同组织的内外部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和过程8.公共关系评估是指公关专家或机构依据事先确定的某一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关系的整体策划,准备过程、实施过程及其实施效果进行测量、检查、评估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选择题:1 .公共关系之父是艾维·李。
2. 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是公众。
3. “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决策之前,应首先了解公众爱好什么,对企业和组织有什么要求或期望,在确定公众价值取向和态度之后,再有目的地着手宣传”的观点是伯尼斯提出的“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4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
(案例一)白兰地进军美国市场的公关妙棋1957年10月14日,华盛顿。
这天,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67岁生日。
华盛顿街道彩旗飘扬、标语醒目,白宫周围人山人海,华盛顿市万人空巷,等候着一个时刻的到来,这一刻,人们已经等了很久。
按照美国人的脾气,爱好自由、民主的公民们是不屑于为总统的一个区区生日而特意来凑热闹捧场的。
总统也好,国务卿也好,你过你的生日,与我山姆大叔何干?可是这一天,美国人却显得异乎寻常地热情、激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个月前,法国人就在各种媒介上广为宣传,为了感谢在二战中美军对法国人民的恩情,为了表示法美人民永远的友谊,法国人决定,在艾森豪威尔总统67岁寿诞之时,向美国总统敬赠两桶酿造已达67年的法国白兰地。
这两桶极品白兰地将由专机运送,并在总统生日这天,举行盛大的赠酒仪式,向全世界表明法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法国白兰地?!美国人似乎一下子想了起来,那不是扬名全世界的美酒佳酿吗?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起来尝一尝呢?一时之间,白兰地的历史、趣闻、逸事,陆续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久盼的时刻终于到了。
上午十时,四名英俊的法国青年,穿着雪白的王宫卫士礼服,驾着法国中世纪时期的典雅马车进入白宫广场,由法国艺术家精心设计的酒桶古色古香,似已发出阵阵的美酒醇香。
全场沸腾了,当四个侍者举着酒桶步向白宫时,美国人唱起了《马赛曲》,欢声雷动,掌声轰鸣,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各大新闻机构毫无例外地派出了记者。
关于赠酒仪式的报道文字、图片、影像,充斥了当天美国的各大媒体。
借白兰地唱法美友谊,缩短了白兰地与美国公众的感情距离,这是法国白兰地制造商们举行的极为成功的公关活动。
它直接地为白兰地进入美国市场扫清了道路。
赠酒仪式不久,一向不为美国人重视的白兰地酒,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在人人以喝上法国白兰地为荣的背景下,法国白兰地成为供不应求的俏销产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商品经济时代,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考试对象(年级、专业、层次)网络学院行政管理2012级,大一年级、试卷结构与题型三、 考试方式与时间1、 考试方式:开卷考试2、 考试时间:90分钟;四、 样卷(或题型)示例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1-2012学年一学期《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共关系学\\》 考试大纲(模板)A卷口B卷口C卷口D卷口开卷口闭卷口(适用:专升本层次公共关系专业)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③标准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关服务的组织是(B ) A 、组织内设公关部门 B 、公关公司C 、公关协会 D 、公关委员会2、 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C )A 、实际的社会形象B 、公众形象C 、期望建立的社会形 象D 、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3、 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占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 最流行的观点是(A )A 、魔弹论B 、有限效果论C 、适度效果论D 、最低效果论 4、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B )A 、大众传播B 、组织形象C 、社会交往D 、传播沟通5、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D )8、世界上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设立公关部的是(A )A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B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c 、日本本田公司 D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成绩(A 、《公共关系学》 C 《有效的公共关系》 6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是(A 、人员形象的内涵 C 、文化形象的内涵7、新闻发布会是一种(B 《舆论》D 《公众舆论的形成》A )B 、人员形象的外显 D 、文体形象的外A 显)。
A 、直接传播B 、两级传播C 、三级传播D 、多级传播9、公共关系本身是组织哪种行为的产物( D )A、经济行为B、政治行为C、行政行为D、传播沟通行为10、公关活动要尽可能满足公众的( D )A、生理需要B、B、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优势需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公共关系观念包括(ABCDE )。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公共关系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在大纲的考核中,提出了“识记”、“领会”、“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1.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释。
2.领会:要求应考者应该掌握的课程中的知识点。
3.应用: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第六版,周安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一、考核知识点(一)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与要素(二)公共关系的职能界定(三)公共关系的起源(四)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五)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六)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二、考核要求(一)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与要素1.识记:(1)公共关系;(2)公共关系学;(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4)公众;(5)传播的基本要素;(6)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
2.领会:(1)常见的公众分类;(2)公共关系传播媒介及传播活动的作用。
(二)公共关系的职能界定领会:(1)公共关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2)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联系;(3)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关系;(4)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三)公共关系的起源领会:(1)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哪几个主要阶段;(2)艾维·李、伯纳斯和卡特李普分别提出过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四)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领会:(1)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五)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识记:(1)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
(六)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识记:(1)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一、考核知识点(一)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二)公共关系人员二、考核要求(一)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1.识记:(1)公共关系部的职责;(2)公共关系部设置的原则;(3)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内容。
00182公共关系学复习笔记II、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一、考核知识点(一)什么是公共关系(二)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与现状(三)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兴起二、考核要求(一)什么是公共关系1、识记:(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我们将这种关系和为建立这种关系而展开的活动,统称为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具有管理功能。
它通过执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在公众中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以取得公众的了解、信任和支持,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这一定义的要点有:1、社会组织;2、公众;3、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4、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赖关系,这是公共关系的本质。
(2)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实务指的是,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公共关系实践。
也就是说,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而展开的活动,或某一组织公共关系的具体实施和进行过程,就是公共关系实务。
通常说的搞公共关系,实际上是指通过公共关系实务以获得良好的公共关系。
(3)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管理机制的,是关于传播、建立、维持良好组织形象的一门科学。
因此,公共关系学也可以称之为组织形象学。
“公共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工作(即公关实务)、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思想。
(4)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见2-2,P39)首要公众是指与组织的关系密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
次要公众是指虽然和组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起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的公众。
边缘公众是指和组织不发生直接的联系,但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力的公众。
(5)显公众与潜在公众(见第二章/P37)显公众:本书没有相应的解释。
潜在公众:也称为隐蔽公众、未来公众。
是指在组织活动中,可能在未来发生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是未来组织公共关系活动要加以考虑的对象。
《公共关系学》期末重点复习考试大纲doc公共关系教学大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考试大纲和复习题一.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期末考试,所列内容为出题范畴二.本次考试题型为六种: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定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三.以下是大伙儿在备考时的知识点,但请大伙儿不要只关注这些知识点,应该尽可能明白得讲义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否则做题时感到模棱两可,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定。
本课程期末考试就考第一章到第十三章。
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把握公共关系的定义、涵义、特点和要素,了解世界范畴的公共关系事业的产生和进展的历史条件和中国公关业的进展历程。
§1.1 公共关系的定义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二、公共关系的要素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2.公共关系的客体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三、公共关系的本质特点1.公共关系是一种软性经营治理艺术2.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3.公共关系是一种经常性的治理职能§1.3公共关系的产生和进展一、公共关系的产生和进展要紧让学生了解要紧讲述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产生和进展的历史过程。
二、公共关系兴起和进展的一样社会历史条件公共关系产生和进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和传播技术的条件。
三、公共关系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公共关系在我国进展的历程,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公共关系主体、机构和人员本章需要学生把握公共关系各类主体的特点、公共关系公司和公关部的要紧职能。
§2.1 公共关系主体一、组织机构的定义及其特点公共关系组织的涵义、社会组织的特点,包括目的性、整体性、变动性等。
二、组织的环境社会组织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性。
§2.2 公共关系公司和公共关系部一、公共关系公司1.公关公司成立的必要性和要紧类型2.公关公司的要紧职能和一样工作程序第三章公共关系传播理论与实务把握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和几种重要的媒体及事实上用价值。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2012—2013下)第一讲公共关系概述1.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为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一,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组织、公众和传播第二,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其中社会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
第三,公共关系是传播活动,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
第四,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其目的是使社会组织和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第五,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
其管理的内容是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2.了解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
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
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
公共关系有四种状态:第一种:高知名度、高美誉度,最理想第二种:高知名度、低美誉度,危机状态第三种:低知名度、低美誉度,原始状态第四种:低知名度、高美誉度,稳定和安全的状态,有很好的发展前程3.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如何?古代时期:简朴单一;规模影响较小;角色重叠,职能简单。
巴纳姆时期:公共活动已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的目的性;不局限于政治领域,逐渐与谋利愿望结合在一起。
艾维·李时期:公关服务范围的领域扩展,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爱德华·伯内斯时期:公共关系科学化、职业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简述巴纳姆、艾维·李、爱德华·伯内斯、卡特利普和森特对现代公共关系的贡献巴纳姆:客观上促进传播业的发展和现代公关的诞生。
艾维·李:5.了解中国内地公共关系传播与发展(P23—27)。
第二讲公共关系的组织1.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有哪些?公共关系部,公共事务部、公共信息部、公共广告部、社区关系部2.按目标特点分的社会组织类型有哪些?竞争性营利组织、竞争性非营利组织、独占性营利组织、独占性非营利组织3.什么是公共关系意识?它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公共关系意识也被称为“公共关系思想”、“公共关系观念”,是指一种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组织形象、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的观念和指导思想。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提纲课程介绍《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科的专业主干课程。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社会精神文化,产生于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繁荣,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剂良药,也是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取向的参照系,它能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引入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构建一种新的行为方式,营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通过传播沟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经营管理艺术的专门学科,其理论的研究及广泛的应用,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支突起的异军。
公关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公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市场的观念,一切活动都来自于市场,由市场来检验。
公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如市场营销、广告、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经济法、礼仪修养等在学公关知识前就先具备,还必须具有多种才能,要相信能力机制一定会战胜一切权威。
复习提纲:首先必须明确本课程围绕“一条主线,四个情景”展开。
主线:塑造组织形象。
四个情景:内部关系的协调、外部关系的把握、公关专题活动的开展、危机公关的处理。
其次,将上课的内容分别归入四条主线中。
最后根据上课的课时数,安排每条主线中所包括内容的复习。
当然,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本门课程的重点是第三章及第六章,即公关的要素(公关主体、客体和中介)和危机公关的技巧。
考试为闭卷,题型与分值:1、单选双选题:2*10=202、辨析题:203、论述题(400字上):204、案例分析题:20*2=40目录一、什么是公关?公关的特征? (3)二、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 (3)三、公关关系思想的演变?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与相关活动? (4)四、我国公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五、公关部的主要职能、设置原则、组织类型? (5)六、公关公司的优势及不足? (6)七、什么是公众?公众的类型? (7)八、组织内部和外部公众是哪些?如何处理与各种公众之间的关系? (8)九、传播的模式及其代表人物? (9)十、公关广告和商业广告的区别? (10)十一、公关广告的策划与制作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0)十二、公关广告媒介的选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1)十三、公关的一般程序?公关调查的内容? (11)十四、公关策划及公关策划的步骤与内容? (13)十五、什么是公关实施?公关实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3)十六、如何评估公关实施的效果? (14)十七、公关关系活动的模式包括战略型和战术型公关活动? (14)十八、什么是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的特点? (16)十九、公关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17)二十、什么是危机公关?危机公关的特点与类型? (18)二十一、危机公关处理的原则? (18)二十二、危机处理的一般程序? (19)一、什么是公关?公关的特征?(一)公关概念1、公关是公共关系的简称。
公共关系学课程考核大纲一、适应对象(黑体/小四)(一级标题,下同)修读完本课程规定内容的新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提出并获准免修本课程、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新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提出并获准副修第二专业、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非新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考核目的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公共关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识记、理解情况,以及运用公共关系学理论解决公关实题的能力,给出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成绩。
三、考核形式与方法1、考试方法:实题策划与闭卷考试相结合。
2、命题原则:实题性原则;基础性原则;百分制原则。
3、考试类型:实题策划分组进行,闭卷考试全封闭书面考试。
4、试卷类型:实题策划由委托单位给定,闭卷试题采用题库制。
5、考试时间:开课学期期末考试,闭卷部分60分钟。
6、评分原则:实题策划小组评分之后,参考组长建议对个人给出评分;闭卷考试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
四、课程考核成绩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实题策划+闭卷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4分者,不计平时成绩,总评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五、考核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论公共关系与公共关系学狭义的公共关系,广义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及它的五个层面,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学科性质,我国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与发展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艾维·李与伯内斯在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地位与建树,公共关系的发展特点,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基础。
第三章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社会关系的调节手段(刚性的、柔性的),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和调节法则。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涵义及社会组织的运行环境,社会组织的形象涵义,公共关系的工作目标(广义的、狭义的),公众涵义及特点,公众的分类(纵向),信息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第五章公共关系的职能与功能公共关系的职能与功能。
第六章公共关系的类型公共关系的三种类型:主体或部门公共关系、对象公共关系、功能型公共关系。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课程的性质《公共关系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公共关系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知识,熟悉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务,并用于指导公共关系的实践。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两篇,第一篇是公共关系理论部分,具体内容是: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公共关系的要素与程序;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公众心理分析;公共关系调查和公共关系传播。
第二篇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具体内容是: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和国际公共关系。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公共关系的知识,熟悉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公共关系实践。
最后特别提醒应考者的是,在学习本课程内容的时候,应结合大纲的要求,认真读懂教材,切莫押题猜题。
II、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一、考核知识点(一)什么是公共关系(二)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与现状(三)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兴起二、考核要求(一)什么是公共关系1、识记:(1)公共关系的定义;(2)公共关系实务;(3)公共关系学;(4)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5)显公众与潜在公众。
2、领会:(1)公共关系定义的要点;(2)公众的特点;(3)公共关系的职能。
(二)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与现状1、识记:(1)艾维•李的公关思想;(2)伯纳斯的公关思想。
2、领会:(1)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2)当代西方公共关系发展的特点。
(三)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兴起1、识记:(1)中国古代朴素的公关意识;(2)公共关系在我国传播的情况。
2、领会;(1)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对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贡献;(2)公共关系与拉关系等不正之风的区别。
3、应用:论述公共关系在我国兴起的原因。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要素和程序一、考核知识点(一)公共关系的主体(二)公共关系的客体(三)公共关系的程序二、考核要求(一)公共关系的主体1、识记:(1)社会组织;(2)侠义公共关系主体;(3)公关社团组织。
《公共关系学》复习大纲一、考试范围:本课程的考试范围不超过课程教学(教材和电子教案)和课程练习题(占考试题的70%)要求的内容,也不会超出本考试大纲的范围.第一章绪论1、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2、掌握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3、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4、掌握公共关系和庸俗关系的区别5、掌握公共关系状态的概念和内涵6、掌握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7、掌握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1、掌握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2、掌握巴纳姆的公关信条及这一时期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3、掌握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4、了解爱德华·伯纳斯的公共关系成就和公共关系思想5、了解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历程。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1、了解树立组织形象和建立组织信誉的意义2、掌握树立组织形象的基本原则3、掌握双向信息交流的含义4、掌握组织和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基本原则5、掌握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6、掌握全员全过程公共关系原则7、了解实现全员全过程公共关系思想的基本途径第四章公共关系的对象1、掌握公众的含义2、了解公众的特点3、掌握公众的纵向分类4、掌握按组织需求对公众进行分类的方法5、掌握按公众与组织关系对公众进行分类的方法6、掌握按公众对组织态度对公众进行分类的方法7、了解按组织好恶程度对公众进行分类的方法第五章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1、掌握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2、掌握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3、掌握公共关系公司的特点4、掌握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六章公共关系的一般程序1、掌握组织形象的含义2、掌握组织形象的四象限评价法3、掌握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4、了解公共关系调查的常用方法5、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五种模式6、掌握公共关系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障碍7、了解公共关系检测和评估的作用8、了解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方法第七章公共关系的传播1、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一般过程2、了解公共关系传播的载体3、掌握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优势和短处4、掌握传播方式的选择原则5、掌握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第八章公共关系的技术1、掌握制造新闻的概念2、掌握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3、掌握公关广告的概念4、掌握公关广告和商业广告的联系和区别第九章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1、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了解员工对组织的基本要求3、掌握处理员工关系的工作原则4、掌握股东关系的内容和目标第十章组织外部的公共关系1、掌握顾客关系的意义2、掌握顾客关系协调的基本原则3、了解顾客关系的沟通方式4、掌握新闻媒介与社会组织的矛盾第十一章重大公共关系活动与危机处理1、了解重大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工作程序2、掌握危机公关的概念和特点3、掌握危机公关的基本原则4、掌握危机事件处理的对策二、考试方式本次考试采用开卷考试方式三、考试题型1、问答题(第一题20分,第二、三题每题15分,共50分)样题:你是否认为人的气质类型对于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2、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满分50分)样题: 啤酒公司的滑铁卢并非任何针对特定公众的公关策划都会成功。
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卡特利普。
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
弗兰克.杰夫金斯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为达到与它的代表性的定义(5种.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和活动。
蔡尔滋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一般含义(重点)。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5个)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
公共关系的目的是。
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又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不同层次公共关系活动:既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是组织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组织管理职能。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还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现代的信息意识、整体意识、社会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
一、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既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公共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
个人、群体和组织构成了组织的公众环境关系传播和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与方式。
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概论关系主要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间的联系。
《公共关系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公共关系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重点掌握”四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了解: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沿革、区别与联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具体运用。
重点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1.公共关系的含义(重点掌握)
2.公共关系的要素(重点掌握):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形成原因与条件;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
3.公共关系的功能与地位,公共关系学的范畴与体系(了解)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1.公共关系的起源与未来发展趋势(了解)
2.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特征(掌握)
3.公共关系在中国(了解)
第三章公共关系主体、机构及人员
1.公共关系主体的含义。
(重点掌握)
2.公共关系机构、人员和礼仪:礼仪的功能与作用(重点掌握)。
3. 公共关系职业道德。
(了解)
第四章公共关系客体
1.公众的含义和特征(重点掌握);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对象(了解)。
2.公共关系社团:公共关系社团的特征(掌握);公共关系社团的类型(了解);公共关系社团的工作内容(重点掌握);公共关系社团的未来发展趋势(理解)
第五章:公共关系的三大目标
1.公共关系三大目标的内涵和意义:(重点掌握)
2.三大目标的分解与量化确定(掌握)
第六章:社会组织的形象塑造
1.组织形象的内涵与意义(理解)
2.组织形象的定位与设计(掌握)
3.组织与形象的建立与推广(理解)
4. 组织形象的巩固与矫正(重点掌握)
第七章:公共关系媒介与沟通管理
1.组织外部的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掌握);传播媒介分类(了解);传播媒介的的特点(掌握);传播媒介的的功能(掌握)
2.组织设置的公众传播媒介(掌握)
3.传播与传播方式(重点掌握)
4.整合传播管理(了解)
第八章: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协调
1.公共关系协调的意义、原则、内容与方法(了解)
2.不同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协调(重点掌握)
第九章:公共关系调查
1.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调查的意义(了解);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理解);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了解);公共关系调查的过程方法(重点掌握)
2.公共关系调查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掌握)
第十章:公共关系策划
1.公共关系策划的作用和原则:公关关系策划的意义(了解);公关系策划的基本要素(了解)。
2.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技法(重点掌握)
3.公共关系策划方案的价值与构成(了解);公关评估的程序(掌握)
第十一章:公共关系实施
1.公共关系实施的意义和特点:意义(了解);特点(了解)、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因素分析(掌握)
2.公共关系实施的原则与方法(重点掌握)
3.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和程序:公关评估的意义(了解);公关评估的目的(了解);公关评估的程序(掌握)
4.公共关系评估的标准与方法(了解)
第十二章:公共关系评估
1.公共关系评估及其作用(掌握)
2.评估人与评估标准(掌握)
3.评估的程序、步骤与内容(了解)
4.公共关系评估报告(了解)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题目类型
1、单项选择题20分
2、多项选择题20分
3、简答题20分
4、论述题 20分
5、案例分析题20分
二、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难易分布
较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20%
Ⅳ.参考书目
《公共关系学》李道平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