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年湛江城市规划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11
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大道东海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一、规划背景目前湛江正积极响应《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的政策引导,湛江作为粤西地区的“龙头”城市,城市的发展促使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发挥积极的作用,《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中对湛江尤其对于东海岛科学开发城市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建设目标及要求,因此东海岛在湛江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东海岛总体规划“一城、三区、三基地”的定位,为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工业新城,在东海岛工业发展的同时需发展配套相关商业、居住集中区域。
根据区管委会工作要求,东海岛东海大道南侧中部组团范围内近期计划建设中心商务区、星级宾馆、写字楼、东海中学及搬迁村庄村民安置区等重点项目,因此,该用地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后续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交通和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为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规划任务书。
二、规划名称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大道东海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规划范围用地位于东海岛东海大道南侧、规划东山大道西侧、规划湖东大道东侧,用地面积约5.44平方公里(以具体红线为准)。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5、《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7、《湛江市东海岛总体规划(2013-2030)》(正在报批);8、《湛江市东海岛新城竖向、排水、中水及防洪排涝专项规划》(正在报批)9、已批准实施的相关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它各类规划;10、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11、相关政策与政府文件。
五、规划阶段根据湛江市总体规划及东海岛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分两个阶段:(一)规划研究阶段1、功能定位研究东海中心商务区地块的功能定位和容量需求,进一步优化本组团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功能配置,确定合理的用地结构比例以及建设用地规模。
湛江市麻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湛江市麻章区人民政府2017年08月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和原因(一)规划调整完善背景201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召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一系列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的根本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统筹管控能力和加快建设法治国土的客观要求。
会议要求各地要深切认识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规划调整完善作为当前土地规划管理的中心任务推进,确保尽快保质保量完成该项工作。
为扎实做好全省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粤府函…2015‟45号)全面部署全省开展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指南》(粤国土资规划发…2015‟88号)和《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7‟59号),明确了规划调整完善的总体要求,成果编制要求,调整完善方案编制的内容等,并于2016年正式下达各地级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及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
2016年12月,经湛江市人民政府同意,湛江市国土资源局印发《关于下达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主要调控指标调整分解方案的通知》(湛国土资(规保)…2016‟748号),下达各县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
麻章区按照国家、广东省及湛江市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现行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总则 (1)2、建设用地与开发强度 (2)3、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 (12)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19)5、建筑间距与建筑退让 (27)6、建筑单体设计控制要求 (34)7、城市景观环境控制 (40)8、用地竖向与地下空间利用 (49)9、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 (54)10、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66)11、城市户外广告设置 (80)12、城市综合防灾 (85)13、附则 (91)附录1 计算规则 (92)附录2 名词解释 (98)附录3 用词说明 (101)建筑主体内外阳台类型示意图 (102)1 总则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提高湛江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1.2 本技术规定依据国家和广东省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参考国内先进城市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和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1.3 本技术规定尚未涵盖到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内容,应按国家和广东省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
1.4 为提高湛江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应贯彻落实住建部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
1.5 本技术规定作为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及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均应按本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
城市规划区内村民住宅(民房)的规划建设要求另行规定。
1.6 本技术规定在施行过程中如需增补或修订的,应按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
2 建设用地与开发强度2.1 建设用地分类2.1.1 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执行。
在规划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用。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全文摘要] 6月19日消息,国务院原则同意《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批复指出,湛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北部湾城市之一。
一、总则1、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
2、规划层次与范围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和城区三个层次,其中市域总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约715.7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507.23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示意图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1、城市发展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包括空港、深水良港等在内的全市综合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海洋经济产业、绿色钢铁石化产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为纽带,以海湾海岛景观塑造为特色,建成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适宜人居、创业、旅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更具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力的粤西地区城市,代表广东参与环北部湾和XXX合作竞争的区域性城市。
2、城市发展战略1)区域一体战略。
整合空间,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以湛江城区为辐射核,统筹协调周边的遂溪县、雷州市及经济、交通、生态等方面密切联系的区域,共同打造大湛江城镇圈,促进湛江与周边国家战略区域的协调对接。
量体裁衣,实现市域城镇差异化发展。
将湛江市域空间划分为城镇化指导地区、镇村协调发展区和生态控制区,针对各种地区制定响应的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XXX统筹战略推进海洋开发。
整合湛江海洋资源,构建海洋发展新平台,加快海洋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
统筹港城关系。
依托东海岛港区和宝满港区,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临港工业,形成“港工互动”格局;积极发展面向港口经济的城市生产性服务职能,形成“港城互动”格局。
3)魅力引领战略以平安、温馨、愉悦的空间塑造,实现魅力引领发展。
总体布局第一章市域概况1—1 地理位置1—1—1 湛江市是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东北与茂名市接壤,西北与广西省相邻。
介于北纬20º13′~21º57′、东经109º04′~110º58′。
全市辖吴川、廉江、遂溪、海康、徐闻五县和赤坎、霞山、坡头、郊区等四区,市域总面积12471平方公里,1992年总人口567.8万人。
1—2 自然条件1—2—1 地形地貌市域地势,北高南低。
北部为起伏的小丘陵,以双峰顶为最高峰,海拔393米,其余一般在30~80米左右。
自廉江市以南多为第四系沉积物和玄武岩喷出残积层,隆起中部和南部两个高顶,然后分别向沿海倾斜成台地。
中部以遂溪县罗岗岭为最高峰,海拔233米,其余是海拔20~40米的台地;南部以南渡河以南的大岭和石板岭为最高峰,大岭海拔259米,石板岭海拔245米,其余为起伏和缓的玄武岩台地和火山及火山口盆地,一般海拔30~50米。
沿海多为海蚀海积阶地和平原,一般海拔2~20米。
在总面积中丘陵占21.5%,台地占38.9%,平原占39.6%。
1—2—2 地质湛江市属雷琼地层区,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发育良好,新生代火山岩及近代鸟粪堆积发育。
1—2—3 全市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铁路及建、构筑物设计要考虑按规定设防。
1—2—4 气象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偶有霜冻,阳光充足,四季常青,台风暴雨较多,冬春有干旱。
1—2—5 水文湛江市内河流众多,总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干支河流有4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有1条,属独流入海的有22条。
值得注意的是,湛江因土壤渗透性大,径流系数小,常出现旱灾。
1—2—6 地下水经初步计算,多年平均地下迳流深402mm,蕴藏总量49.61亿立方米,其中浅层21.16亿立方米,深层28.45亿立方米。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湛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10.27•【字号】湛府办〔2014〕24号•【施行日期】2014.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湛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湛府办〔2014〕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湛江奋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湛江海东新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0月27日湛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目录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 (4)(一)现实基础 (4)(二)发展背景 (8)二、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9)(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 (10)(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11)三、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11)(一)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11)(二)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13)(三)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18)(四)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22)四、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 (24)(一)健全提升部门信用信息系统 (24)(二)加快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24)(三)推进商业征信系统建设 (25)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25)(一)加强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监管 (25)(二)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 (27)(三)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 (28)(四)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 (28)六、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教育 (29)(一)大力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和普及活动 (29)(二)全面加强诚信教育和培训 (29)(三)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 (30)七、保障措施 (30)(一)加强组织领导 (30)(二)加大政策支持 (30)(三)完善规章制度 (31)(四)实施专项工程 (31)(五)加强监督检查 (32)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保障,是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前提条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更是我市建设“幸福湛江”的有机组成部分。
湛江市麻章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湛江市麻章区人民政府2017年08月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和原因(一)规划调整完善背景201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召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一系列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的根本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统筹管控能力和加快建设法治国土的客观要求。
会议要求各地要深切认识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规划调整完善作为当前土地规划管理的中心任务推进,确保尽快保质保量完成该项工作。
为扎实做好全省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粤府函…2015‟45号)全面部署全省开展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指南》(粤国土资规划发…2015‟88号)和《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7‟59号),明确了规划调整完善的总体要求,成果编制要求,调整完善方案编制的内容等,并于2016年正式下达各地级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及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
2016年12月,经湛江市人民政府同意,湛江市国土资源局印发《关于下达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主要调控指标调整分解方案的通知》(湛国土资(规保)…2016‟748号),下达各县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
麻章区按照国家、广东省及湛江市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现行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湛江市城市建设近期规划(2006年-2010年)前言首届港澳与珠三角西部发展论坛于2006年1月11日闭幕,其中湛江市被评为港澳和海外华人眼中“最具后发优势的城市”。
2006年至2010年是湛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如何变内在潜力为外在优势,切实实现湛江在近期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建成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的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是极为重要的。
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实施新一轮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和近期安排,是近期城市建设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高水平编制、高标准实施近期建设规划,对于增强城市规划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对于发挥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促进多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科学指导近期建设项目的安排,推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在湛江市人民政府的委托下共同承担了本次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作为一种实施性规划,强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协调和结合。
为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本次近期建设规划本着开放规划、切实为民的原则,在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方式上,采取主动开放的工作方式,将湛江市各区、各部门目前已有的或正在开展的涉及城市建设的规划、计划与相关的实施性政策,放在全市“一盘棋”的角度进行整合与统筹,并充分听取各部门和专家、公众的意见。
同时,通过《湛江日报》和网站发放公众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前期的意见征集向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共发出征求意见表44份,回收反馈意见40份。
并通过《湛江日报》和网站发放社会调查问卷,回收反馈意见10份)。
湛江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多次召集各区政府、市各有关单位召开会议,就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2005年12月18日完成基础资料调查和意见收集工作,2006年1月25日形成《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第一稿),2月6日,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就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向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作了专门汇报。
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山大学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1 规划背景 (1)2 规划方案概述 (1)3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6)4规划合理性及与相关规划相容性分析 (8)5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 (9)6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1)7 环境风险评价 (14)8 总体评价结论 (19)附图一地理位置图 (21)附图二土地利用规划图 (22)附图三大气现状监测布点图 (23)附图四海水及地下水、土壤现状监测布点图 (24)附图五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 (25)附图六敏感点图 (26)1 规划背景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最短的口岸,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的战略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近年来,湛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集聚发展、率先崛起的战略部署,提出中心城区向海湾东岸拓展,并把海东新区作为湛江推动中心城区拥湾发展、加快构建“一湾两岸”生态型海湾城市新格局的重要抓手。
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海东新区列为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四个重点建设的新区之一,这对海东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加快湛江海东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广东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联系,深度参与北部湾经济区、海南以及大西南的开发建设,促进中国南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有利于南海战略的实施,促进广东探索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模式。
有利于完善广东沿海区域经济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有利于湛江市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完善产业体系。
2 规划方案概述2.1规划名称和期限广东湛江海东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
规划近期至2016年,中期至2020 年,远期至2030年。
2.2规划范围湛江海东新区位于湛江市区东北部,北起325国道、南至南调河、西起赤坎滨湖、东至省道S286线往东2公里,总规划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平方公里),包括坡头区官渡镇、龙头镇、坡头镇部分,赤坎区调顺岛,吴川市黄坡镇及遂溪县黄略镇部分。
湛江市城市更新政策1、关于湛江市“三旧”改造的实施意见(湛府【2010】49号)2、关于印发《湛江市区三旧改造项目开发强度核准细则》有关问题的通知(湛城规(办)【2011】48号)3、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规划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湛城规(规划)【2011】159号)4、关于加快我市三旧改造项目审批和建设工作的通知(湛府办函【2011】91号)5、关于实行湛江市区城中村改造优惠鼓励政策的通知(湛府函【2011】435号)6、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通知(湛府函【2012】338号)1、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湛府规【2019】9号)2、湛江市城市更新局关于印发《湛江市“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审查办法》的通知(湛更新函【2019】215号)3、关于规范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项目单元规划(含规划方案)文件编制及呈报的通知(湛更新函【2019】220号)2012年前1、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三旧改造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办理协议出让金计收问题的通知(湛府函【2017】198号)1、关于规范市区“三旧”改造项目单元规划和改造方案文本编制及呈报的通知(湛三旧办【2014】153号)2、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金计收办法的通知(湛府函【2014】162号)3、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三旧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湛府【2014】76号)2014年2017年2019年1、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湛江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湛府规〔2021〕5号)2、《湛江市“工改 M0”管理试行方案》(湛府规〔2021〕6 号)2021年前期准备年度实施计划单元规划改造方案用地手续调查摸底标图建库编制单元规划和报批利益测算确定申报主体拟订改造范围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确定改造主体协议出让公开出让下达用地规划条件改造方案和供地方案审批项目实施协议出让公开出让下达用地规划条件审批改造方案确定改造主体签订项目监管协议签订项目监管协议办理不动产权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办理用地手续缴交地价办理用地手续缴交地价征收补偿开工建设含土地评估、出让方案编制n 申报主体承担以下主要工作:① 土地、房屋、公共服务设施、人口等基础数据调查,现状历史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等;② 开展改造意愿调查;③ 完成基础数据核实和权属确认,确定改造模式;④ 开展有关土地房产评估,拟定搬(拆)迁补偿方案;⑤ 落实政府公共利益需求;⑥ 完成项目经济可行性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⑦ 编制招商策划方案;⑧ 申请标图建库;⑨ 申报年度实施计划。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和策略第三章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第四章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第五章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第六章社会服务设施发展规划第七章海岸带综合利用和保护规划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第九章区域空间管治第十章与外部区域的协调和合作第十一章重要问题的措施建议第十二章附则附录一湛江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表附录二自然保护区名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的要求,编制《湛江市城镇体系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的全面提升湛江市城镇综合竞争力。
(一)稳步推进湛江市城镇化,建构组合有序的城镇空间结构,引导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与建设,提升城镇人口、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能力。
(二)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区域与城镇间的协作能力。
(三)规范各项建设活动,制定区域空间管治措施,落实强制性内容,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提升政府对区域的管治能力。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为指导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第四条规划范围湛江市陆域和近海海岸带范围,陆上土地面积12741平方千米,近海海岸带为10米等深线以内。
本规划为湛江行政区所辖的四区五县,即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
第五条规划期限 2003~2020年。
其中近期:2003~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规划效能本规划是湛江市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编制市域以下层次区域规划、各类区域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服从本规划的要求。
第七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文本中下划线标注部分,即第三条、第十一条(一、三)、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二)、第四十五条(二)、第四十九条(一)、第五十条(一)、第五十一条(一、三)、第五十八条(一、二、三、四、五、六)、第五十九条(一)、第六十条(一、二、三、四、五)、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八十九条、第一百零一条(一)、第一百零三条(三)、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六条(二、三)、第一百零七条(一、二)、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七条(一、三、四)、第一百一十八条(二、三)、第一百一十九条(一)、第一百二十一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