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蒙古族在13世纪迅速崛起,建立了元朝,并探讨了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蒙古族及元朝的历史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元朝的建立过程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的过程,以及其间的历史背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过程,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历史事实;了解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蒙古族兴起的过程,元朝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难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元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文化发展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3.课堂讨论道具、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蒙古族兴起的过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历史事实。
引导学生关注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单项选择题1.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B.元世祖C.顺治帝D.渥巴锡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灭亡西夏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
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保机4.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
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的民族是(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回纥族5.元军南下的时候,组织军队抗元,写下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是( )A.寇准B.岳飞C.韩世忠D.文天祥6.电视剧《忽必烈传奇》首次浓墨重彩刻画了元世祖忽必烈励精图治、建立元朝的全过程。
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A.建立蒙古政权B.推行采用汉法的改革C.实行行省制度D.建立元朝政权7.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统一蒙古各部的是( )A.唐太宗B.宋太祖C.成吉思汗D.忽必烈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
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材料二见下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一代天骄”是指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2)通过观看材料二中的电视剧,你可以了解到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选项C符合题意;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A排除;618年汉族李渊建立唐朝,B排除;1368年汉族朱元璋建立明朝,D排除。
故选C。
2.如图历史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元朝时期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是A.西藏B.四川C.台湾D.腹里【答案】A【详解】考查点:宣政院。
解题思路:由题干的“宣政院”,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A项符合题意。
B项四川,当时设置四川行省,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对其管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是腹里,是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3.下列关于元朝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B.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C.元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才正式完成D.成吉思汗在位时陆续灭掉其他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故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1279年元朝统一了全国。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故B叙述正确,符合题意;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正式完成。
故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成吉思汗病逝后,完成了全国统一的是忽必烈。
故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如下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
所指的朝代分别是A.。
北魏。
南宋。
元B.。
北周。
陈。
西晋C.。
辽。
南宋。
元D.。
辽。
东晋。
元【答案】C【详解】根据图中。
同步练习: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A. 赵匡胤和铁木真B. 赵匡胤和忽必烈C. 赵构和铁木真D. 赵构和忽必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宋和元朝的相关知识。
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是960年赵匡胤建立的政权,赵匡胤是宋太祖,就是毛泽东笔下的“宋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并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也就是毛泽东笔下的“一代天骄”。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A。
2.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依靠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A. 推行重农政策B. 下令合并州县C. 重用汉族官吏D. 设立驻藏大臣【答案】C3.下列哪一项不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和建立大蒙古国后的贡献()A. 通过长期征战统一了蒙古各部落B. 实行军民合一的千户制C. 制定法律D. 命人创制蒙古文字【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和建立大蒙古国后的贡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
为了巩固政权,在军事上建立一支护卫军队,扩建防卫军;在政治上实行军民合一的千户制,制定法律,设置最高行政和司法官;创制蒙古文字,BCD符合题意;A项是统一蒙古之前的政策和措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4.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A. ①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B. 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C. ①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D. ①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元朝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可知,①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并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汉位,于1271年改年号为元,定都大都。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含达标测试题)一、课标要求1、内容要点: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2、认知提示:正确评价成吉思汗对蒙古和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正确看待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解读:元朝的历史;主要涉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统一全国。
虽然统一的过程伴随着不断的边境冲突和民族征服战争,使得中原农业文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和破坏,但与此同时,蒙古族又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等方面起到了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看待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2、教学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四、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提倡预习,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教师启发。
五、课时:一课时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准备:课件,教案,多媒体教室。
八、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同学们好,我们提前预习了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展示课题,我们先看几个关键词,根据你自己预习的情况,说一说你的了解的大体内容。
成吉思汗、忽必烈。
找学生回答,然后导入新课。
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和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
2.蒙古灭金:①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②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
2.提问:忽必烈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谁建议?他是如何做的?
3.合作探究:分析材料,思考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的相关内容,归纳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概况及其影响。
5.了解文天祥抗原斗争的事迹,感受民族气节。
6.思考元朝是第几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
三、课堂小结(见板书)
四、课堂反馈(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