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考试题B

《中医学》考试题B

《中医学》考试题B
《中医学》考试题B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名门

E.脑

2.下列选项,属于阴的是

A.面色晦暗

B.声低无力

C.脉象沉细

D.精神萎靡

E.以上均是

3.下列“五脏”中,五行属“木”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伤寒论》的作者是

A.张从正

B.刘完素

C.朱震亨

D.李杲

E.张仲景

5.“重阴必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6.五行相生关系中,木生

A.火

B.土

C.金

D.木

E.以上都不是

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阳的是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是

A.阳虚则寒

B.阳损及阴

C.阳盛则热

D.阴盛则寒

E.阴损及阳

9.五脏中被称为“先天之本”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0.五行特性中,金曰

A.曲直

B.炎上

C.稼穑

D.从革

E.润下

11.“中正之官”指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2.能促进脏腑功能活动的是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13.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主藏血

B.主神志

C.主运化

D.主统血

E.主疏泄

14.具有走息道以司呼吸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经气

15.心在体为

A.筋

B.脉

C.骨

D.肉

E.皮

16.脏腑的表里关系中,与“脾”相表里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7.“气之根”指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8.五脏对应五志中,心在志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19.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主运化水湿

B.主通调水道

C.主受纳

D.主腐熟水谷

E.主泌别清浊

20.最易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21.肺开窍为

A.舌

B.目

C.鼻

D.耳

E.口

22.巅顶头痛属于

A.少阳头痛

B.厥阴头痛

C.太阳头痛

D.阳明头痛

E.以上都不是

23.滑脉的特点是

A.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B.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C.往来艰涩,极不流利

D.往来流利,应指圆滑

E.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24.舌的特定部位与相应的脏腑相关,即舌根主

A.心

B.肺

C.脾胃

D.肝胆

E.肾

25.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

B.窜痛

C.灼痛

D.刺痛

E.重痛

26.“证”的基本含义是

A.疾病过程的症状总和

B.疾病过程的体征总和

C.疾病过程的病理概括

D.疾病过程的病因病性

E.以上均非

27.下列方剂中具有补肾作用的是

A.四君子汤

B.四物汤

C.六味地黄丸

D.补阳还五汤

E.二陈汤

28.反映药物对机体脏腑选择性作用的性能是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有毒与无毒

29.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正确的是: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 C.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

E.以上均是

30.导致亡阳的病因病机,错误的是:

A.阳气由虚而衰而欲脱

B.阴寒极盛而暴伤阳气

C.阴血消亡阳随阴脱

D.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

E.剧毒、严重外伤刺激

31.下列哪项属于表证的范畴:

A.太阳病证

B.阳明病证

C.太阴病证

D.少阴病证

E.厥阴病证

32.咳嗽、喘息无力、动则气短、声音低怯、自汗怕冷易感冒、面色苍白、舌淡脉虚弱

A.肾气虚

B.脾气虚

C.肺气虚

D.肝血虚

E.心气虚

33.五味中属于阴的是哪一组

A.辛、甘、咸

B.辛、甘、淡

C.酸、苦、淡

D.酸、苦、咸

E.甘、淡、酸

34.下列穴位中具有保健作用的穴位是

A.绝骨

B.太渊

C.足三里

D.大杼

E.膈俞

35.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A.肾气虚

B.脾气虚

C.肺阴虚

D.肝阴虚

E.心阴虚

36.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A.苍术

B.麻黄

C.厚朴

D.薏苡仁

E.藿香

37.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运动

B.阴阳二气的和谐状态

C.阴阳二气相互对立的状态

D.阴阳二气相互感应

E.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38.下列哪个方剂是解表剂?

A.麻黄汤

B.白虎汤

C.保和丸

D.瓜蒂散

E.逍遥散

39.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脉弦细,其证候是

A.气虚证

B.阳虚证

C.血虚证

D.阴虚证

E.气滞证

40.下列方剂中,具有和解少阳功效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

B.逍遥散

C.保和丸

D.川芎茶调散

E.乌梅丸

41.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剂是:

A.麻黄汤

B.独活寄生汤

C.银翘散

D.藿香正气散

E.白虎汤

42.麻黄的功效:

A.发汗、平喘

B.祛风解表、透疹

C.温肺止咳

D.祛风燥湿、消肿排脓

E.解痉

43.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

A.升降浮沉和有毒无毒

B.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C.功效与不良反应

D.药物的偏性

E.气味、归经

44.五味中具有渗湿、泻下作用的味道是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45.与脑髓充盈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6.中药配伍中,具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一种药物能够提高另一种药物作用的配伍叫

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相反

47.下列治法中属于反治的有

A.寒因寒用

B.热因热用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E.以上均是

48.小便短数、急迫不爽、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疼痛、或腰痛或寒热口苦呕恶、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A.大肠湿热

B.膀胱湿热

C.肝胆湿热

D.湿困脾胃

E.胃火炽盛

49.常用于镇痛作用的穴位是

A.内关

B.合谷

C.神门

D.三阴交

E.阳凌泉

50.被称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二、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辩证论治:

2.四气: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整体观念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作用。

四、病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患者李某,男,28岁。2012年11月16日就诊。自诉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受凉,当晚即出现头痛、恶风等症状,自服药物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刻诊:鼻塞声重,喷嚏频作,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轻微发热,无汗,伴有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有力。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西医病名,中医诊断、证型、治法及主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