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1长度单位第4课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 格式:pptx
- 大小:721.35 KB
- 文档页数:4
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内容及练习一第8、9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正确选取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1.使学生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体会选用合适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刻度尺、米尺、卷尺。
【复习导入】前面几节课中,我们认识了厘米和米,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了,那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如果我们用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去量教室的长、操场的长,用米这个长度单位去量铅笔的长、文具盒的长,你们觉得怎么样呢?【进行新课】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1)学生活动:将全班分成两组。
①一组用米尺测铅笔的长、文具盒的长(可选取其它较小物体);另一组用厘米刻度尺测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可选取其它较长物体)。
同学们分别交流感受。
②两组同学互换米尺和厘米刻度尺,再分别测量各组物体的长。
(2)看一看,想一想:两次测量的结果是否相同,哪种方法更简便呢?引导学生说出测较长物体的长度用米尺,测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刻度尺更好,并板书。
教师鼓励学生的发言,并总结。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先估量物体的长度,选取合适的单位,并用相应单位的尺子测量。
【课堂作业】1.帮助小明把日记上的()填上。
我的新家今天,我们搬新家了。
我的新家在十三楼,可高了,大概有40()高呢。
我最喜欢我的新卧室了,妈妈帮我买了一张长2(),宽180()的大床,旁边放了一张高80()的书桌,桌子上还有爸爸送我的礼物,一本厚5()的字典和一个长18()的文具盒。
以后,我每天都会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大树高12()课桌高75()床长2()橡皮长2()黑板长4(),宽1()洋娃娃高40(),小明高128(),小明高1()28()教室长9(),宽6(),高3()3.填一填。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的第4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感知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实践的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长度单位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系统。
他们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能够认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但距离、面积等单位的换算尚未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感知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提高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生活动材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感知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应用拓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运用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总结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