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
- 格式:docx
- 大小:28.77 KB
- 文档页数:23
长度单位中最常见的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
1千米(km)=1000米(m)=10000分米(dm)=1000 00厘米(cm)=1000 000毫米(m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分米(dm)=10厘米(cm)=100毫米(mm)1厘米(cm)=10毫米(mm)一、填一填1、直尺上6厘米到12厘米长______厘米。
2、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________和厘米。
3、直尺上2厘米到10厘米长_____厘米.4、从刻度2到8是_____厘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_______作单位。
6、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_______。
7、计算跑道的长度通常用______作单位。
8、从刻度0到7是_____厘米。
9、从刻度0到3是_____厘米。
10、直尺上4厘米到6厘米长______厘米。
二、选择题1、妈妈的鞋跟高3_____。
①米② 厘米2、一把牙刷长13____。
①米② 厘米3、钢笔长15_____。
①米② 厘米4、教室的长大约是10_____。
①米② 厘米5、一棵大树高10_____。
①米② 厘米6、升旗杆的高度约为18_______。
①米② 厘米7、图钉大约长1____。
①米② 厘米8、数学书长21____。
①米② 厘米9、小花身高120____。
①米② 厘米10、长颈鹿高4____。
①米② 厘米三、比大小1、29厘米()30厘米2、15米()500厘米3、120厘米()2 米4、2米3厘米()230厘米5、13米()130厘米6、1米50厘米()150厘米7、1米()100厘米8、3米()2米75厘米9、3米()3厘米10、40厘米()30厘米四、计算1、14厘米-8厘米=________厘米2、1米-12厘米=________厘米3、37厘米-18厘米=________厘米4、30米+15米=________米5、40米+5米=________米6、25米-8米=________米7、12米-7米=________米8、60厘米-16厘米=________ 厘米9、40厘米+26厘米=________ 厘米10、37厘米+60厘米=________ 米。
二年级数学第一课长度单位知识归纳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长度单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无聊?别急,咱们把它变得有趣起来!想象一下,今天你要带着你的小狗去公园遛弯,你需要知道怎么量一量这条小路有多长,对吧?那就得先了解一些长度单位了,快跟我一起看看吧!咱们有米,米可是长度的“大哥”啊!米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大树,挺拔又稳重,大家都很信任它。
比如,你的书包有多重?咳,那可能是用千克来算,不过你书包的长、宽、高可都是用米来量的哦!想象一下,你的书包有一米长,那可真是个大书包,能装下好多好玩的东西呢!再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书包变得比一米还长,那你得找一个大马车来拉了,哈哈!是厘米。
厘米就像是米的小弟弟,聪明又灵活。
厘米的身材可小多了,一米里面可是有一百个厘米呢!想想你的小铅笔,哈哈,它大概有十五厘米长吧?这可比你的书包小多了。
厘米就像是做事情的小助手,帮你量那些小东西,比如你的小玩具、小书本,甚至是你喜欢的零食包装袋,哦,这些都是小小的厘米世界!然后,咱们得说说毫米。
毫米就像是厘米的小侄子,真的超小!在一个厘米里面有十个毫米,想想一根细细的针,哈哈,那可真是个小家伙!当你想量一些特别小的东西,比如说,你的橡皮擦边缘,可能就得用毫米了。
看!长度单位真是个大家庭,各有各的特点,真是热闹!现在,让我们来聊聊这些单位的转换。
你知道吗?把米换成厘米可不是难事。
比如说,一米就是一百厘米,这个可真好记!如果你有两米,那就是两百厘米,想象一下,咦,两米的东西得多大啊?像一棵小树一样高,真是不得了!如果你有三米,那就是三百厘米,哇,那可是个巨无霸了!不过,小心哦,这可不是你能背得动的。
再说说反过来的,如果你有五十厘米,那又是多少米呢?嘿,这就得用上“化简”的功夫了,哈哈!五十厘米换成米,就是零点五米,也就是半米!这就好像你把一个大饼切成了两半,吃起来可真过瘾!想想看,你的半米长的尺子,能做很多事情呢,量量书桌,量量地板,都能用上它。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反思6篇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篇1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拟物体长短的根底上学习的。
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阅历和根底,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学问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力量来说,难了点。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熟悉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熟悉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适宜的单位时,一局部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展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的积存有肯定的关系。
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受中有所阅历积存。
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沟通的时机,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展沟通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展提高。
注意学生个体参加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加,全员参加,有效参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进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例如:熟悉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加到学习过程的始终。
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许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终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根底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拟、沟通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实行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比照,明白前一种方法便利且快。
【导语】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类为了规范长度⽽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符号“m”),常⽤单位有毫⽶(mm)、厘⽶(cm)、分⽶(dm)、千⽶(km)、⽶(m)、微⽶(µm)、纳⽶(n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知识点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知识点 【概念】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符号“m”表⽰。
分⽶:分⽶(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1分⽶相当于1⽶的⼗分之⼀。
厘⽶: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英⽂缩写为mm (1厘⽶=10毫⽶=0。
1分⽶=0。
01⽶=0。
00001千⽶) 【认识⽶】 (1)⽶是常⽤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作单位。
(3)⽶⽤字母“m”表⽰。
(4)1⽶=100厘⽶。
【认识厘⽶】 (1)厘⽶是常⽤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厘⽶”作单位。
(3)厘⽶⽤字母“cm”表⽰。
(4)1⽶=100厘⽶。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 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线段】 画线段的⽅法: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厘⽶长的线段就画到尺⼦的⼏厘⽶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厘⽶,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如:画⽐5厘⽶短2厘⽶的线段。
【篇⼆】⼩学⼆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练习题1 ⼀、计算下⾯各题。
(1)4厘⽶+35厘⽶=() (2)90厘⽶-55厘⽶=() (3)37⽶+40⽶=() (4)100⽶-38⽶=() ⼆、填空。
(1)33厘⽶-10厘⽶=()厘⽶ (2)()厘⽶+9厘⽶=39厘⽶ (3)()厘⽶-5厘⽶=38厘⽶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①你家⾥的床长3⽶。
() ②墨⽔瓶的⾼度是5⽶。
() ③⼩红⾝⾼150厘⽶,实际上就是1⽶50厘⽶。
1、常⽤的长度单位:⽶、厘⽶。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厘⽶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厘⽶。
4、⽶和厘⽶的关系:1⽶=100厘⽶ 100厘⽶=1⽶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法:先⽤笔对准尺⼦的’0”刻度,在它的上⾯点⼀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刻度,在它的上⾯也点⼀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明⾝⾼1(⽶)30(厘⽶)练习本宽13(厘⽶)铅笔长17(厘⽶)
⿊板长2(⽶)图钉长1(厘⽶)⼀张床长2(⽶)
⼀⼝井深3(⽶)学校进⾏100(⽶)赛跑教学楼⾼25(⽶)
宝宝⾝⾼80(厘⽶)跳绳长2(⽶)⼀棵树⾼3(⽶)
⼀把钥匙长5(厘⽶)⼀个⽂具盒长24(厘⽶)讲台⾼90(厘⽶)
门⾼2(⽶)教室长12(⽶)筷⼦长20(厘⽶)。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专项练习题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专项练题一、填空1千米=1000米,6000米=6千米,1米=10分米,70毫米=7厘米,8分米=80厘米,9厘米=90毫米,40分米=4米,70厘米=7分米,9米=900厘米,15米=1500分米,100厘米=1米,4分米=40毫米,3千米=3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57分米-17分米=40分米=4米,1米-6分米=94分米8千米=8000米+0米38米+54米=92米46厘米+54厘米=100厘米=1米=10分米二、在○里填上><或=8千米>6000米,1米>50厘米,5分米>6毫米,4厘米=4厘米,9分米<2米,32米+10米=42米,300分米=3000厘米,5厘米>7毫米,9毫米>3厘米,18毫米<1分米,1米=100厘米,6厘米<60毫米3分米>23毫米,5毫米<1厘米-2毫米,3分米<100厘米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1、跳绳长2米2、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毫米。
3、课桌高7分米。
4、粉笔长75毫米。
5、钢笔长14厘米。
6、XXX的身高是140厘米。
7、10张纸厚1厘米。
8、旗杆高9米。
9、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厘米。
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毫米。
11、课桌高65厘米。
12、跳绳长2米。
13、数学书的厚大约是7厘米。
14、我们测量学校东西长度是多少时,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四、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XXX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94厘米的线段。
六、算一算。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试题
姓名
一、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0厘米29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7厘米21厘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粉笔长是7()
2.铅笔盒长是23()
3.教室宽6()
4.一棵树高8()
5.小明的身高130()
6.操场长80()
7.手掌宽7()8.毛巾宽29()
9.筷子长15()10.妈妈身高165()11.铅笔长11()12.教室门高2()13.一张床长2()14.茶杯高10()
15.小刀长5()16.电视塔120()17.语文书长21()18.一张桌子高80()19.图钉的长是1()20. 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
()
三、小小会计师
20厘米—()厘米=1米
95厘米+5厘米=()米
100米—55米=()米
26厘米+8厘米=()厘米
10米—5米=()厘米
1米+4米+()=15米
250厘米=()米()厘米
1米—12厘米=()厘米
四、小小画师
1.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个四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知识专题】题目:探索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知识点丰富而广泛。
在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长度单位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长度单位,孩子们可以掌握长度的概念,提高对物体大小、长短的感知能力。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的角度,深入探讨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二、基本概念在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长度单位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个量度单位。
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对物体的大小、长短只是模糊地概念,通过学习长度单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长度的概念。
1. 厘米:在二年级,孩子们会首先学习到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厘米是一个非常短小的长度单位,用来度量一些小的物体的长度,比如铅笔、书本等。
2. 米:接下来,孩子们会学习到米这个长度单位。
米是一个相对较大的长度单位,用来度量一些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比如桌子、操场等。
通过学习这两个长度单位,孩子们可以开始了解不同物体的长度,以及如何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长短。
三、深入探讨在掌握了基本长度单位之后,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到更复杂的内容,比如单位换算、长度的加减法等。
1. 单位换算:在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单位换算的问题。
把10厘米换算成米,或者把5米换算成厘米。
这需要他们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灵活地应用在实际的问题中。
2. 长度的加减法:除了单位换算,孩子们还会学习到长度的加减法。
通过长度的加减法,他们可以计算物体的长度变化了多少,或者两个物体的长度差是多少。
通过深入的学习,孩子们可以逐渐掌握长度单位的灵活运用,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长度单位。
四、个人观点长度单位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长度单位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注重让孩子们通过实际的体验和操作来学习长度单位,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知识点
基础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3)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4)1米=100厘米。
(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6)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
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
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