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选择
- 格式:pptx
- 大小:188.71 KB
- 文档页数:24
导线选择口诀导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仔细挑选,科学、规范的选用,才能保证供电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由于涉及的技术问题复杂,工程师必须根据口诀正确选择导线。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常用的“导线选择口诀”。
一、电压比选择口诀1.线径越大,导线电压比越低。
2.电压越高,相同条件下导线电压比越高。
3.如果额定电压比小于或等于15的时候,可以选择抗断裂型铜导线。
4.如果额定电压比大于15的时候,一般使用高强度钢芯铝绞合线。
二、电流选择口诀1.电流越高,线径越大。
2.电压越高,相同条件下电流越大。
3.导线电阻不宜过大,阻抗要小于额定电压的1/3。
4.根据导线的额定容量,选择正确的线径大小。
三、绝缘选择口诀1.根据额定电压,选择适当的绝缘材料。
2.绝缘厚度越大,耐压性能越好。
3.外径小的电缆,要求其绝缘材料耐温性能高。
4.根据导线的工作环境,选择抗老化、抗氧化性能良好的绝缘材料。
四、固定安装选择口诀1.电缆固定安装要紧固牢实,做到固定可靠,防止电缆振动。
2.挂网架时,要考虑空气的散热,避免线路过热。
3.绝缘塑料管外壳要安装在墙面上,远离水源,以防潮湿。
4.金属管和管材必须安装在防潮的地方,以减少对电缆的损坏。
总的来说,以上四个口诀都是电力系统中导线选择的关键。
在挑选导线时,要充分考虑功耗、负荷、温度、环境等因素,并结合以上口诀,把控设计工程的质量,保证导线的选择正确,从而使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此外,选择正确的导线是构建安全电力系统的基本,但选择口诀只能提供技术参考,最终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技术规范来进行选择,并加强设计工程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导线电缆的选择(1)导体材质的选择导线电缆一般应采用铝芯线、架空线常采用钢芯铝绞线,低压架空线路常用裸铝导线,海边及有严重盐雾地区架空线路应采用防腐型钢芯铝绞线,低压电气动力设备及照明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
下列场所宜采用铜芯导线或铜芯电缆:1)电气系统的操作回路、二次回路及信号检测回路。
2)移动设备的线路及剧烈振动场所的线路。
3)对铝有严重腐蚀而对铜无腐蚀的场所。
4)爆炸危险场所有特殊要求者。
5)电流较大而保护管的截面积又不允许加大的场所。
6)一级负荷的重要场所及重要设备。
7)弱电系统,特别是火灾报警系统、保安系统、微机系统。
(2)绝缘及护套的选择1)塑料绝缘导线不宜在室外敷设,橡皮绝缘导线可在室外明设,氯丁橡皮绝缘导线可代替橡皮绝缘导线,但机械强度较差。
2)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耐热耐电压性能好,但弯曲性能差,不能在低温下敷设,电缆头制作工艺复杂。
铅包护套韧性较好,不影响弯曲,但价格高,比重大;铝包护套比重小价格低,但加工复杂。
3)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力电缆可代替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但电气性能差,含三氯乙烯、苯等化工场所不宜采用。
4)橡皮绝缘电缆适用了气候严寒地区和水平高差大或垂直敷设的场所,主要用于移动设备,但耐油性差、耐热性差。
5)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性能好、重量轻、电缆头制作简单、敷设不受限制,但延燃性差、价格较贵。
(3)外护层及铠装的选择在大型建筑物、构筑物附近、土壤可能发生位移的地段直埋电缆时,应选用能承受机械外力的钢丝铠装电缆,各种电缆外护层及铠装的适用敷设场所见下表。
注:1、“√”表示适用;“○”表示外被层为玻璃纤维时适用,无标记者不推荐采用。
2、裸金属护套一级防腐外护层由沥青复合物加聚氯乙烯护套组成。
3、铠装一级防腐外护层由衬垫层、铠装层和外被层组成。
衬垫层由两个沥青复合物、聚氯乙烯带和浸渍皱纸带的防水组合层组成。
外被层由沥青复合物、浸渍电缆麻(或浸渍玻璃纤维)和防止粘合的涂料组成。
导线规格选择
导线规格选择
导线有多种规格,各有各的用途。
1、进户线采用铜芯导线,普通住宅的截面积不应少于10mm2。
中档住宅为16mm2,高档住宅为25mm2。
2、分支回路采用铜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原在照明回路还可采用1.5mm2的铜芯导线,但据最新的相关规定,随着照明电器的发展,2000年后,城市装修即使是照明回路也必须选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导线。
3、厨房卫生间电源插座回路用2.5mm2的铜芯导线。
4、空调回路宜选择4mm2铜芯导线。
大功率电器如果使用截面偏小的导线,往往会造成导线过热、发烫,甚至烧融绝缘层,引发电气火灾或漏电事故。
因此,在电气安装中,选择合格、适宜的导线规格非常重要。
电线选择标准
选择电线时,有几个关键的标准需要考虑。
以下是选择电线的常见标准:
1. 电流负载:首先要确定所需传输的电流负载。
电线的直径和材料会影响其承载能力。
确保所选电线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所需负载。
2. 电压等级:根据使用环境和电气系统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电压等级。
电线的绝缘材料和结构应该能够承受所需的电压水平。
3. 环境条件:考虑电线所处的环境条件。
例如,室内还是室外使用、湿度、化学物质暴露等。
根据环境条件选择耐用、耐腐蚀和防水性能良好的电线。
4. 导体材料:常见的导体材料包括铜和铝。
铜导线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但价格较高。
铝导线相对便宜,但导电性略差,需要更大的直径。
5. 绝缘材料:电线的绝缘材料应能提供良好的电绝缘和耐热性能。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聚氯乙烯(PVC)、交联聚乙烯(XLPE)等。
6. 标准符合性:确保所选电线符合适用的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电线的尺寸、质量、安全要求等。
7. 预算考虑:根据项目的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电线。
不同材料、规格和品牌的电线价格会有所不同。
总结:在选择电线时,需考虑电流负载、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导体材料、绝缘材料、标准符合性和预算等因素。
如果不确定如何选择,建议咨询专业电气工程师或遵循适用的电气规范和标准。
1/ 1。
口诀: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解释:10下五是指10个平方以下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五倍,如6平方毫米的铝芯线,他的安全载流量为30A 100上二是指100平方以上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二倍,如150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300A 25、35四三界是指10平方至2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线径的四倍,35平方至70平方内的线(不含70)为三倍。
70、95两倍半是指70平方与9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方法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
若坏境温度超过25度的,按上面线径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
对于穿管温度两条件同时时,安全载流量为上面线径算得结果打七折算 裸线加一半是指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是绝缘铝芯线安全载流量的1.5倍。
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铝芯线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芯线条件计算,如:35平方裸铜线,升一级按50平方铝芯线公式算得50*3*1.5=225安,即225安为35平方裸铜线的安全载流量。
电缆截面估算方法一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导线粗细的选择依据
导线粗细的选择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流大小:导线的粗细应根据电流的大小进行选择。
较大的电流需要选择较粗的导线,以保证导线能够承受电流的负荷,不过热或过载。
2. 距离长度:导线的粗细还取决于电流传输的距离长度。
较长的传输距离需要选择较粗的导线,以降低电阻和功率损耗。
3. 电压等级:导线的粗细还要考虑电压等级。
高压等级的电流更大,因此需要选择较粗的导线。
4. 环境条件:导线的粗细还应考虑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
较恶劣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引起导线的腐蚀或损坏,因此需要选择相应粗细的导线。
5. 安全要求:导线粗细的选择也要考虑安全要求。
较大的电流通过较细的导线可能导致过热、短路等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导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的参考依据,具体选择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不确定导线粗细的选择,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根据相关标准进行选择。
导线的选择导线、电缆截面选择应满足发热条件、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等要求,以保证电气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
选择导线截面时,一般按下列步骤:○1对于距离L≤200m且负荷电流较大的供电线路,一般先按发热条件的计算方法选择导线截面,然后按电压损失条件和机械强度条件进行校验。
○2对于距离L>200m且电压水平要求较高的供电线路,应先按允许电压损失的计算方选择截面,然后用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条件进行校验。
○3对于高压线路,一般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然后用发热条件和电压损失条件进行校验。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经济电流密度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和投资效益等指标,来确定导线的单位面积内流过的电流值。
其计算方法如下:I=SJ式中:I—线路上流过的电流;S—导线的横截面积;J—经济电流密度。
我国现行的导线经济电流密度值见表1.1表1.1 我国现行的导线经济电流密度值/(A/mm²)(2)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在敷设时和敷设后所受的拉力与线路的敷设方式和使用环境有关。
导线本身的质量,以及风雪冰雹等的外加压力,会使导线承受一定的应力,如果导线过细就容易折断,引起停电事故。
在各种不同敷设方式下导线按机械强度要求的最小允许截面见下表1.2。
表1.2 按机械强度确定的绝缘导线最小允许截面积(3)按发热条件选择每一种导线通过电流时,由于导线本身的电阻及电流的热效应都会使导线发热,温度升高。
如果导线温度超过一定限度,导线就会加速老化,甚至损坏或造成短路失火等事故。
为使导线能长期通过负荷电流而不过热,对一定截面的不同材料的导线就有一个规定的容许电流值,称为允许载流量。
这个数值是根据导线绝缘材料的种类、允许升温、表面散热情况及散热面积的大小等条件来确定的。
按发热条件来选择导线截面,就是要求根据计算负荷求出的总计算电流I∑c不可超过这个允许载流量I N。
即:I N= I∑c若视在计算负荷为S∑c,电网规定电压为U N,则有I∑c=S∑c/√3U N,表1.3和表1.4给出了常用铜芯线和铝芯线在25℃的环境温度、不同敷设条件下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电路中的导线的选择与使用导线是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电流的传输任务。
正确选择和使用导线对于电路的性能和安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路中导线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导线选择原则1. 导线材料选择:常见的导线材料有铜和铝。
铜导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导热性能,适用于大部分低压和中压电路。
铝导线则比铜导线成本更低,适用于一些低压场合。
在选择导线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2. 导线截面选择:导线的截面决定了其通过电流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导线截面越大,承载电流能力越强。
选择导线截面应根据电路负载电流、长度和电流密度等因素计算。
避免截面过小导致电流超载、发热过大。
3. 导线绝缘材料选择:导线绝缘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
常见的导线绝缘材料有PVC、PE、XLPE等。
根据环境温度、导线所处位置以及使用要求等,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
二、导线使用注意事项1. 导线敷设:导线敷设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金属材料直接接触,并与其他电源线、信号线等分开敷设,避免干扰和短路。
导线应尽量保持平直、整齐并固定牢固,减少机械损伤和振动引起的松动。
2. 导线接头:导线接头应牢固可靠,接触电阻小,保证电流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连接导线时,应清除导线表面氧化层,使用合适的导线连接器进行连接,并进行良好的防潮措施。
3. 导线长度:导线长度对电路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过长的导线会引起电压降低和损耗,因此应尽量控制导线长度,适当选择更粗的截面以减小电阻。
在设计电路时,应合理规划导线长度,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情况。
4. 导线绝缘破损:定期检查导线绝缘是否破损,避免导线裸露导致触电和短路等安全隐患。
如果发现导线绝缘破损,应及时更换或修复,确保电路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总结: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和截面,注意导线绝缘材料的选择,合理敷设和连接导线,控制导线长度,并定期检查导线绝缘状态,都是确保电路性能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在电路设计和维护中,对导线的选择与使用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导线选择的要求与原则
说起这导线选择,那可不是随便拿根线就行的哈,得讲究些门道和原则。
首先,安全第一,这是咱四川人做事的底线。
你得看线子能不能承受得了那电流,别到时候电流大了,“嘭”一声,整个儿烧了,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得根据电路里头的电流大小,选个合适粗细的导线,就像挑担子,轻重要合适,不然累垮了可咋整?
再者,温度也是要考虑的。
导线工作起来会发热,得选个能耐高温的,不然热得跟火炭似的,不光自己遭不住,还可能把旁边的邻居也给“烤”了。
这就像咱们吃火锅,火大了,汤就咕嘟咕嘟冒泡,得调调火候,才吃得安逸。
还有啊,经济性和实用性也得兼顾。
别一味追求高大上,贵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关键是要合适。
就像咱四川人买东西,讲究性价比,好用不贵才是硬道理。
导线嘛,选对了,电路就顺畅,用得也长久。
最后,别忘了环保和可持续性。
现在提倡绿色生活,导线也得选环保材料做的,对环境友好点。
毕竟,咱们得为子孙后代留个好环境,对吧?
总之,导线选择这事儿,得综合考虑安全、温度、经济、实用还有环保等多个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选到称心如意的导线,让电路运行得既稳定又安全。
架空配电线路导线选择架空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导线的选择对于线路的安全、稳定(DL/T 5220-2021),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结合气象条件、经济电流密度及载流量、裸导线与绝缘线使用环境、电压降、弧垂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为您详细解读架空配电线路导线选择的重要性。
01气象条件对导线选择的影响气象条件是影响架空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导线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气温、风速、覆冰厚度等。
对于高温地区,应选择耐热性能较好的导线;对于覆冰较厚的地区,应选择具有较强抗冰能力的导线;对于风速较大的地区,应合理确定导线的安全系数,以抵抗风力引起的振动和风偏。
象条件对架空配电线路导线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气温: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选择导线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气象条件。
最高温度可以用来计算导线的最大弧垂,保证线路对地面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而最低温度则是确定导线最大应力的基本条件。
2.风速和覆冰厚度:风速和覆冰厚度对导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机械荷载和电气性能方面。
风速可能导致导线产生高频振动,影响导线的机械性能;覆冰则可能增加导线的垂直载荷,增大张力,甚至可能引发断线。
3.雷电日数:雷电日数也是气象条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用于防雷保护方面的设计考虑。
4.大气温度:大气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到导线的热胀冷缩,进而影响导线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在选择导线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耐热性能好、抗冰能力强、机械强度高的导线,以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长期运行。
同时,加强线路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02经济电流密度及载流量的考量经济电流密度及载流量是导线选择的重要经济指标。
经济电流密度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单位截面积的导线所允许的最大电流值。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应按照经济电流密度来进行,以降低线路的建设投资。
一、线截面选择原则从配电变压器到用电负荷的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种形式。
无论室内或室外的配电导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是一样的。
(一)选择导线截面的原则1、电力电缆缆芯截面选择的基本要求(1)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缆芯温度,不得超过按电缆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
(2)最大短路电流作用时间产生的热效应,应满足热稳定条件。
(3)连接回路在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4)较长距离的大电流回路或35kV以上高压电缆,当符合上述条件时,宜选择经济截面,可按“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
(5)铝芯电缆截面,不宜小于4mm2。
(6)水下电缆敷设当需缆芯承受拉力且较合理时,可按抗拉要求选用截面。
导线截面的选择应同时满足机械强度、工作电流和允许电压降的要求。
其中导线承受最低的机械强度的要求是指诸如导线的自重、风、雪、冰封等而不致于断线;导线应能满足负载长时间通过正常工作最大电流的需要;及导线上的电压降应不超过规定的允许电压降。
一般公用电网电压降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5%。
电力电缆芯截面选择不当时,造成影响可靠运行、缩短使用寿命、危害安全、带来经济损失等弊病,不容忽视。
电缆缆芯持续工作温度,关系着电缆绝缘的耐热寿命,一般按30~40年使用寿命,并依据不同绝缘材料特性确定工作温度允许值。
当工作温度比允许值大时,相应的使用寿命缩短,如交联聚乙烯工作温度较允许值增加约8℃,对应载流量增加7%,则使用寿命降低一半。
电缆缆芯持续工作温度,还涉及影响缆芯导体连接的可靠性,需考虑工程实际可能的导体连接工艺条件来拟定。
短路电流作用于缆芯产生的热效应,满足不影响电缆绝缘的暂态物理性能维持继续正常使用,且使含有电缆接头的导体连接能可靠工作,以及对分相统包电缆在电动力作用下不致危及电缆构造的正常运行,这就统称为符合热稳定条件。
否则会出现了油纸绝缘铅包被炸裂、绝缘纸烧焦、电缆芯被弹出、电缆端部冒烟等故障。
“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的评定方法,是参照原水电部82电计字第44号文颁发“电力工程经济分析暂行条例”,该文件推荐的年费用支出B的表达式如下:B=0.11Z+1.11N。
导线的截面选择计算公式一、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
1. 基本原理。
- 根据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热量不能超过导线的允许温升这一原则来选择导线截面。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I时,其产生的热量Q = I^2Rt(R为导线电阻,t为时间)。
- 为了保证导线的正常运行,通过导线的计算电流I_c应不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I_al,即I_c≤slant I_al。
2. 计算公式。
- 对于单相线路:I_c=frac{P_js}{U_Ncosφ},其中P_js为计算有功功率,U_N 为额定电压,cosφ为功率因数。
- 对于三相线路:I_c=frac{P_js}{√(3)U_Ncosφ}。
- 然后根据计算电流I_c查手册得到满足I_c≤slant I_al的导线截面S。
- 导线电阻R=ρ(l)/(S)(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l为导线长度,S为导线截面),在考虑发热条件时,主要关注的是电流与允许载流量的关系,但电阻公式在分析一些特殊情况(如长距离线路等)时也有一定作用。
二、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
1. 基本原理。
- 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线路的电压损失Δ U应不超过允许的电压损失Δ U_al。
电压损失过大,会导致用电设备端电压过低,影响设备性能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2. 计算公式。
- 对于单相线路:Δ U=(2Pl)/(γ SU^2)×100%,其中P为线路传输的功率,l为线路长度,γ为导线的电导率(γ = 1/ρ),S为导线截面,U为线路额定电压。
- 若已知允许电压损失Δ U_al,则可根据Δ U_al=(2Pl)/(γ SU^2)×100%推导出S=(2Pl)/(γ U^2)Δ U_al×100%。
- 对于三相线路:Δ U=(√(3)Pl)/(γ SU^2)×100%,相应的S = (√(3)Pl)/(γ U^2)Δ U_al×100%。
三、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等情况)1. 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