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重点工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工程前期准备1. 项目立项: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猪场项目可行性,进行项目立项。
2. 场地选择:选择适合猪场建设的场地,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远离居民区。
3. 设计方案:根据猪场规模、养殖品种、生产工艺等因素,制定猪场设计方案,包括猪舍布局、设施设备、环保措施等。
4. 报批手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猪场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5. 施工队伍选择: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猪场施工阶段1. 土建工程:包括猪舍、仓库、办公室、污水处理设施等土建施工。
施工过程中,确保地基处理、墙体结构、屋面防水等质量。
2. 设备安装:根据猪场设计方案,安装通风、供暖、降温、饮水、喂料等设备。
设备安装过程中,确保设备性能稳定、操作简便。
3. 猪舍内部设施:包括猪床、料槽、水槽、粪尿分离器等。
设施安装要符合猪只生长需求,便于管理和维护。
4. 环保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猪场产生的粪便、污水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5. 供电、供水、排水系统:安装供电、供水、排水管道,确保猪场正常运行。
6. 消防设施:安装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泵、消防器材等,确保猪场消防安全。
7. 防疫设施:建设防疫隔离区,设置消毒池、消毒通道等,保障猪场生物安全。
三、猪场验收阶段1. 工程验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猪场工程进行验收,包括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
2. 设备调试:对猪场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验收合格后,办理猪场投入使用手续。
四、猪场后期管理1. 设备维护:定期对猪场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环境卫生:保持猪场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污水,确保猪只健康生长。
3. 防疫措施: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定期进行消毒、防疫,防止疫病发生。
4. 生产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猪只生长规律,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种猪分娩舍日工作流程种猪分娩舍是猪场中最关键的生产环节之一,其工作流程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和养殖管理水平的高低。
在种猪分娩舍日工作中,需要进行的工作有很多,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分娩操作和后期管理三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种猪分娩舍日工作的重要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分娩操作和猪只生产效益。
首先应该检查饲料、水源等基本情况,确保猪只饲料和水足够充足,符合猪只分娩所需的要求。
其次,应当对分娩舍进行清洗、消毒,确保卫生环境良好。
另外,还需要检查分娩舍内部设施是否正常,如栏杆、分隔板等,以保证猪只在分娩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二、分娩操作分娩操作是种猪分娩舍日工作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对母猪进行监测,并注意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确保分娩舍的温度和湿度合适,为母猪提供良好的分娩环境。
分娩操作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循猪场的分娩操作规程,如如何使用器具、如何进行断奶、如何处理分娩脐带、如何护理新生仔猪等。
在分娩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分娩记录工作,详细记录母猪分娩的时间、每胎仔猪的数量和体重、母猪的状态等信息。
三、后期管理分娩操作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管理工作。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处理生活垃圾、喂养母猪等工作。
首先应当将产生的卫生垃圾进行清理,确保分娩舍的卫生和环境质量。
其次,需要为产下仔猪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仔猪的舒适和生长。
此外,还要对母猪进行适当的护理,加强其饲养管理,帮助母猪尽快恢复健康和体能。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需要,定期对猪只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疾病的发生。
总之,种猪分娩舍日工作流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猪场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卫生、管理、操作等方面都需做好,确保猪只身体健康、生产效益稳定。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猪场生产效益更是将会不断提升。
猪场工作内容
猪场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猪舍清洁:定期清理猪舍内部,包括猪栏内、地面和周围区域的清扫,确保猪舍
卫生。
2. 饲料配送:按照饲养计划,准确计量并投放猪舍内所需的饲料,确保猪只的正常
饲养供给。
3. 猪只喂养:按照规定的饲喂标准和时间表,定时给猪只投放饲料,并监测饲料的
摄入情况。
注意添加药品和添加剂,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长。
4. 畜牧管理:监测猪只的健康状况,包括饮食、体温、行为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
及时发现猪只的异常症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防控措施,包括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5. 繁殖管理:监测猪只的生殖情况,确保种猪的配种与怀孕,妊娠母猪的胎次和产
仔情况等。
同时对母猪进行配种、产仔及断奶的管理,以及仔猪的断奶后和断奶离场的后
续喂养。
6. 猪只转场:负责猪只的转场工作,包括猪只的选种、运输和装卸等。
7. 记录与报告:准确记录猪场的工作数据和相关指标,如饲料消耗量、猪只数量、
疫苗使用情况等。
定期生成和提交工作报告。
8. 消杀防控:参与猪场卫生的消毒和杂草的清除工作,定期巡查猪圈和周边环境。
9. 仔猪生产:监管仔猪的生产过程,确保仔猪的健康。
包括妊娠母猪的产仔前、产
仔以及产后管理。
10. 设备维护:对猪场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以上是猪场工作的主要内容,具体岗位职责可能会根据猪场规模和管理要求有所不同。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和补充。
时的成活率,体重⼤⼩和转⼊保育后饲养管理。
(2)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3)猪舍的卫⽣和消毒。
⼗. 《关于产房舍仔猪饲喂规范》要求如下:1. 新⽣仔猪7⽇龄开始使⽤添加开⼝料诱⾷,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饲喂时间:(1)07:30(2)11:00(3)14:00(4)16:00(5)19:30,不能低于5次,原则:保证95%仔猪断奶时会吃料;2. .断奶仔猪饲喂时间要求:(1)05:30(2)08:00(3)11:00(4)14:00(5)16:30(6)19:30饲喂不能少于6次,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原则:保证仔猪不掉膘,整齐度均匀。
3. 注意产房舍的通风换⽓⼯作,尽可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
做好⽣物安全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途径,进⼊产房需要脚踏消毒盆,更换内部专⽤靴,穿着产房内部专⽤⼯作服,戴上头套脚戴脚套.,⾛出产房需要将产房内部专⽤⾐服、靴⼦等留在产房内。
要保证每周消毒两次,最好⽤两种消毒药交叉消毒。
尽量不上产床,如果上产床,要求必须佩戴⼿套和鞋套,并且在进⼊其他产床之前更换⼿套和鞋套,保证同⼀双⼿套和鞋套只在同⼀个产床接触。
饲养员的主要⼯作流程有以下⼏点:1.喂猪:分娩舍采取⼀天两次的饲喂⽅法,早上5点左右进⾏饲喂,下午2:30左右进⾏饲喂(夏季采取下午4点左右),在喂料的时候要挨个料⽃看,看是否料下到料槽,从⽽确保每头猪都能吃到料。
每天都要对饮⽔器进⾏检查,保证正常通⽔。
2.观察猪群:在喂料后要挨个看猪是否都在采⾷,对于不吃的猪进⾏做标记,把不吃的猪的料,挖到其他猪的槽⾥,确保料不浪费。
在圈舍⾥要根据猪舍温度和氨⽓的味道进⾏合理开风机或者窗户通风,例如:冬季,关窗保温,开风机来调节舍内温度。
夏季,⽩天关窗,晚上开窗,⽩天开风机,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温度。
春秋季,主要通过开关窗户来控制温度和通风。
3.治疗:对于不吃的猪和有病的猪进⾏治疗,在每天技术员来查舍时进⾏诊治,技术员开⽅案,饲养员进⾏治疗。
种猪分娩舍日工作流程种猪分娩舍是养猪场中重要的场所之一,它承载着种猪分娩和新生仔猪的照料任务。
种猪分娩舍的日常工作流程对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种猪分娩舍的日工作流程,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管理分娩场所。
一、日常清洁与消毒保持种猪分娩舍的清洁和卫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关键。
日常清洁工作包括清除舍内的粪便、洗刷床面、更换干净的垫料等。
对于分娩舍的床面,可以使用草本、稻壳等材料,提供舒适的环境。
消毒是为了杀灭细菌和病毒,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喷洒消毒液,如石灰水、漂白粉等,定期对种猪分娩舍进行消毒可以大幅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二、饲喂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喂管理对种猪和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种猪分娩舍的日常工作流程中,饲喂管理占据重要的位置。
工作人员需定时给种猪喂食,并确保食物的种类和质量能够满足种猪的需求。
分娩期间,应给予种猪高能量和高蛋白的饲料以提高生产效益。
饮水设备也需要保持干净,并随时提供足够的水源。
三、分娩事务分娩是种猪分娩舍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分娩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种猪的行为和体征,以及胎盘的排出情况。
工作人员还需要随时记录每头种猪的分娩时间、产仔数量、仔猪体重等信息,以便后续的管理工作。
如有异常,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供适当的助产和护理等。
四、新生仔猪护理新生仔猪在分娩后需要得到妥善的照料。
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清洁仔猪身体上的羊膜和粪便,以促进仔猪的呼吸和吸奶。
同时,需要确保仔猪能够迅速找到乳头开始吸吮母乳,并防止仔猪之间发生踩踏。
保持舍内温暖和干燥也是确保仔猪健康的重要因素。
五、疾病监测与预防疾病是种猪分娩舍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和防控疾病,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监测种猪的健康状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异常症状。
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预防工作,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综上所述,种猪分娩舍的日工作流程包括日常清洁与消毒、饲喂管理、分娩事务、新生仔猪护理以及疾病监测与预防等。
猪场生产工艺流程
猪场生产工艺流程是指猪场在养殖猪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
生产技术和方法。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对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改善猪的品质、增加猪的产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猪场生
产工艺流程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
下面将介绍猪场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内容。
1. 猪场选址和场地准备
猪场选址是猪场建设的第一步,选址要考虑周围环境、交通便利、水源、排水和通风等因素。
场地准备包括场地平整、建筑物规
划布局、设施设备安装等工作。
2. 猪舍建设
猪舍的建设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猪舍的建设要考虑猪的舒
适度和生长环境。
合理的猪舍设计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效率。
3. 猪的选种和饲养管理
猪的选种是猪场生产的关键环节,选种要根据猪场的需求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配制、饲喂方法、生长促进剂的使用等,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需求来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4. 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要做好疫苗接种、疾病监测和隔离等工作,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
5. 猪的屠宰和加工
猪的屠宰和加工是猪场生产的最后环节,要做好屠宰环节的卫生和安全工作,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要进行猪肉的加工和包装,使猪肉能够更好地进入市场。
以上就是猪场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内容,猪场生产工艺流程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
希望猪场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猪场每日工作程序指南(共5篇)第一篇:猪场每日工作程序指南猪场每日工作程序指南制定每日工作程序,可以使每一个职工清楚自己一天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特别是对新职工,作用更明显。
下面是一个猪场的日工作程序,供参考:配种员工作程序:1、例行检查时间:上班前和下班前内容:温湿度、空气质量、通风状况、猪群动态、门窗关闭、猪栏是否关好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反映,并做好相应记录。
要求:这项工作必须认真、仔细进行,不得敷衍了事。
2、喂料时间:上下午例行检查完毕开始喂料要求:严格按饲喂标准供给,吃剩的料及时清理出去,不能在下次喂料时还有剩料。
3、清粪时间:上下午喂料后和下班前各一次,一天共四次。
平时发现有粪时及时清出圈外。
要求:公猪圈经常无粪便,不打滑,母猪圈无积粪。
4、清理卫生更换消毒液时间:清粪完毕后整理饲料间、过道、窗台、墙头,用水冲洗粪车过道,更换消毒液。
要求:饲料间、走廊保持干净、整洁;工具、饲料放置整齐有序;窗台、墙头无积尘;粪车过道干净不滑,消毒液一天一换。
5、发情观察时间:发情观察在上述几项工作过程或间隙顺便进行,另外在猪休息时进行重点观察。
要求:对母猪个个观察,对快到情期的猪重点观察。
6、配种、试情时间:上午喂料后一个小时开始,下午下班前一个半小时开始。
要求:将公猪驱赶到母猪栏,对空怀、妊娠、后备母猪进行查情。
配前对母猪阴部冲洗干净并消毒,配种时必须有人在场辅助,保证配种质量和公母猪安全。
7、公母猪舍外运动空怀母猪赶到舍外运动场集体活动;不常用或无活动空间的公猪进行舍外驱赶运动。
时间:母猪活动在喂料后,公猪在配种完后。
要求:母猪每天进行,公猪每猪每周至少一次,时间不少于20分钟。
8、转群时间:每天下午5点为固定转群时间要求:对转入转出猪交接清楚,同时办理交接手续。
9、其他工作时间:其他工作如维修、防疫注射、消毒等在上述工作间隙进行。
要求:消毒、防疫严格按兽医要求进行,工具设备损坏后及时维修。
妊娠母猪饲养员工作程序1、例行检查时间:上班前和下班前内容:温湿度、空气质量、通风状况、猪群动态、门窗关闭、猪栏是否关好等。
猪场生产工艺流程猪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家畜之一,猪肉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
为了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现代养猪业采用了科学的猪场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猪场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并进行规划。
猪场要远离居民区,选择空气流通良好、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
根据养殖规模和猪舍布局,确定场地面积,并建立完善的养殖设施,例如猪舍、饲料储存仓库等。
其次,猪场需要采购优质的种猪。
种猪是猪场养殖的基础,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健康状况良好的种猪,能够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
种猪需要经过繁育中心的选择和检疫,并做好隔离工作,以防止疫病传播。
接下来,猪场需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养猪要注意合理的饲料供应、卫生管理和疫病防控。
猪的饲料需要配制科学合理,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求。
猪舍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同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常规疾病检测,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
然后,猪需要进行生长管理。
根据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生长管理措施。
包括定期称重、测量猪只体温、观察猪只的生长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等。
根据生长情况,调整饲料配方,确保猪只健康快速地生长。
最后,猪场需要确定合适的出栏时机并进行屠宰加工。
猪的出栏时机根据市场需求和猪只的生长发育情况来决定。
出栏前,需要进行预屠宰检查和疫病检测,确保猪只的健康安全。
出栏后,将猪送往屠宰场进行屠宰加工,得到肉制品。
总结起来,猪场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址、规划、种猪采购、饲养管理、生长管理、出栏和屠宰加工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养殖方法,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并且获得安全、健康的猪肉产品。
同时,猪场也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公猪站工作流程1、当前已知情况下,执行力才是保证生产不断进步的根本,坚持先执行后改进的循序步骤。
2、各猪场、分场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操作人员熟练水平,快速精准掌握各项操作标准一、目标1. 种猪月死淘率小于0.5%2. 后备公猪调教成功率95%以上3. 提供精液符合精液质量标准4. 做好记录、记载及报表、工作总结、报告工作二、适用范围:猪场公猪站实验室三、环控1. 温度18-20度2. 湿度60-70%3. 氨气小于25ppm四、营养1. 每过半个月对公猪进行一次背膘检测,检测结果抄录到公猪站背膘检测档案上,并调整公猪饲喂量2. 背膘18饲喂2.2每少一个膘增加饲喂0.3kg/头五、调教1. 调教时间:7.5-10.5月龄体重140公斤2. 调教前准备①调教人员猪场公猪站采精3个月以上,并且有足够耐心,脾气温和②调教前每天熟悉公猪,做好人猪亲善工作③采精栏简洁、干净、各项设备牢固以减少对公猪分散注意力的影响3. 调教频率①每次调教不超过20分钟②调教成功后的猪只连续采精三次(前三次精液不能用于配种)③超过20分钟调教不成功猪只赶回定位栏第二天进行调教4. 调教办法①直接引导,将公猪引入采精栏内,不需要对公猪进行任何操作,使其自己熟悉假母猪台和采精栏环境,性欲旺盛公猪会自主爬跨假母猪台②诱导爬跨:公猪熟悉假母猪台后(5分钟后)部分公猪未及时爬跨,对后备公猪进行手势引导、逐步把注意力引导至假母猪台处,此时使用固定口令诱导公猪爬跨③在熟悉和诱导爬跨的基础上,若公猪尚未爬跨则使用公猪废弃精液、胶体或者发情母猪尿液涂抹假母猪台,并随着口令音调的高低和语速的快慢不断刺激公猪,诱导其爬跨④综上以上方法未调教成功的可用手刺激公猪包皮部。
提起公猪性欲,使其公猪阴茎勃起,并诱导公猪爬跨⑤药物使用:对于以上方法调教三天后公猪尚未爬台的则使用律胎素注射0.75-1ml/头,注射后10到15分钟公猪出现浑身发痒、四处摩擦症状则把公猪赶入采精栏内并对公猪进行诱导爬夸六、采精1. 采精前准备①采精杯:采精杯置于38℃的恒温箱中备用。
不同猪群的投料明细表一、种猪①投料图饲喂量6kg5kg4kg3kg2kg1kg断奶配种45天85天107天产仔5天断奶时间哺乳料怀孕料怀孕料哺乳料哺乳料怀孕料③注意事项A.按以上标准,根据膘体情况每天适量增减。
B.带仔头数1—5头的母猪,喂料3kg/天。
C.配种后的前3天喂1.5kg/天。
D.怀孕85天后的投喂量视仔猪初生重而定,仔猪初生重如能达到1.35kg/头以上,喂2.5kg,达不到则喂3kg。
3、公猪:饲喂公猪料,配种期3kg/天,休闲期2.2-2.5kg/天。
二、商品猪及自留种猪生产参考数据注:以上数据作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生产工艺管理流程(一) 生产工艺流程 配种期 妊娠期 产仔、哺乳期 保育期 生长、后备猪说明:1. 配种期:对断奶母猪和已达配种年龄和体重的后备母猪实施配种,至怀孕后3-4 周为配种期。
2. 怀孕期:将已怀孕的母猪集中饲养至产仔,此期为怀孕期,母猪怀孕时间为114 天,在怀孕舍饲养日为114-21-7=86天。
3. 产仔哺乳期:母猪临产前7天至母猪产仔哺乳、断奶为产仔哺乳期。
4. 仔猪哺乳期:仔猪生后至断奶日为仔猪哺乳期。
5. 仔猪保育期:仔猪断奶后5周内为仔猪保育期。
6. 生长、育肥期(小、中、大猪期):15—30kg 为小猪,30—60kg 为中猪,60kg —出栏为大猪。
(二) 按周工作安排1、 一周的主要工作量(万头生产线,供参考)2、工作重点提示2.1全场周一、更换消毒液。
全场消毒周四、更换消毒液。
全场消毒。
周日、根据各猪场情况、可安排员工轮休。
周日、由场长主持开好周末晚上7:00─9:00为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时间,分析本周生产情况,提出下周改进意见,制定下周药品和其它物资使用计划。
2.2配种舍2.2.1全周做好母猪发情鉴定配种工作及公猪、后备猪、空怀怀孕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2.2.2周一将已怀孕21-28天的母猪进行孕检后,转群至怀孕舍,对已空栏进行维修,并全面清洗、消毒。
育肥舍饲养员岗位操作流程指导书一、基本信息●岗位名称:育肥舍饲养员●所属部门:生技部●直接上级:育肥舍主任●直接下级:无二、主要职责1.负责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2.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
3.做好本舍内外环境卫生控制、疾病防治工作。
4.协助主任做好生长猪转群、调整工作。
5.协助主任做好育肥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三、工作目标1.成活率达98%以上;2.次品率低于2%。
四、日常工作事项1、周工作重点流程2、日工作重点流程备注: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调整。
五、工作程序一)进猪前准备1、空栏彻底冲洗消毒,用高压清洗机对空栏、墙壁、走道、粪沟、地面等进行高压清洗。
用泡沫清洁剂进行喷洒消毒,喷洒15-20分钟后用高压清洗,做到无粪尿残留,无污渍,不允许留有死角;再用1:500卫可对栏舍喷洒消毒。
2、等空栏干燥后,对舍内地面、走道、水厕所泼洒石灰水(15%~20%),地面干后熏蒸消毒,消毒后空栏不少于3天。
3、检查猪栏设备及饮水器是否正常,检查排插电源、开关等是否安全,水管是否漏水,饮水器是否畅通,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4、提前半天准备好饲料、药物等物资。
二)进猪调教1、进猪后的前3-5天不自由采食,因为保育猪在驱赶转栏后,猪群有应激反应,要采用少投勤添(3-4次/日)投料方式饲喂。
2、进猪当天及时清理睡卧区的粪便,把猪赶到排泄区排泄,提前在采食区加料诱食定位。
以后每天在清扫卫生时,及时清除猪栏内的粪便和脏物扫至水厕所内,留一小部分粪便于排泄区,引导小猪定点排泄。
3、经3-5天调教,猪可形成固定的睡卧区和排泄区,保持圈舍的清洁与卫生。
三)巡栏1、每次上班首先快速巡一次栏,下班前也要巡一次栏,尤其是每天午后2—3点钟,必须到猪舍巡视1—2遍,以防猪群相互咬斗,此时正是猪群易发生玩耍、打斗之时,若发现类似现象要想法分散其注意力(如:向猪舍扔木棒、石块、青饲料等),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尤其夏天更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规模化养猪场工作程序1、每日工作通常每天开始的工作都是按日进行的,这些工作是与观察家畜的表现和个体对生产的贡献分不开的。
每日工作必须每天都做,包括在星期六、星期天和法定假日。
每日工作包括:饲喂、饮水、清洁、配种、仔猪处理和猪群观察等。
尽管饲喂、饮水和清洁是单调枯燥的工作,但要使畜群表现出最佳性能,这些工作就必须做好。
这些方面在前面的相应章节中都已涉及,在本节将它们分项列出,以供农场对照使用。
1.2每周工作这些程序的执行可确保猪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地点,并且在猪转入时,该处正处于相应适合的条件。
这些工作主要涉及到猪的转栏、猪舍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的通常时间是在工作日的午前或下午。
每周的工作要在星期一到星期五完成,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不应在周末做。
配种单元的设计可使每个生产环节保持平衡。
这意味着猪舍建筑要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产仔猪和断奶猪一般要按间分布,各间的划分按一周的产品来进行。
工作模式按一周中猪群的转移、猪舍的清洁、消毒和仔猪的鉴定频度来进行。
这些工作应控制在星期一到星期五间完成,以便在周未只完成每日工作就可以了。
每周工作日要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1.母猪的转移a.断奶母猪转到配种区b•配种后的母猪与后备母猪转到妊娠舍c.待产母猪转到产仔舍d.淘汰母猪转到屠宰场e.将未怀孕的母猪重新分类,转移到配种间f.新引进的后备母猪转到后备母猪库2.产房、保育舍、肥育舍的清洁与消毒a.拆卸设备b.浸泡猪舍、地板和整个设备c.高压冲洗猪舍和设备d.消毒e.重新安装设备f.可能的话烘干猪舍3.猪群转移a.将选出的公猪和后备母猪出售给客户b.新猪群转移到选种区-遗传核心群和子代核心群(或得到的新种猪群-原种群和商品群)C.肉猪和淘汰种猪的出售d.商品种猪的分组出售e.断奶猪转到测定舍或肥育舍f.断奶母猪从产仔舍到配种间4.猪的鉴定与处理a.打耳号b.适时阄割公猪c.母猪标签丢失的重新加上标签d.配种四周后进行妊娠诊断5.建筑、设备维修和后勤工作a.电动设备、风扇叶片和输料管的检查和除尘b.墙壁、天花板的除尘和过道的清扫c.去虫d.设备、工具的修理和更新e.通风设备的调整,等等6.记录a.检查、定购供给b.总结每周产品和控制猪的存栏c.定配种计划d.从袖珍式记录中誊到永久性的配种、产仔记录上e.饲料分发与消耗的管理其它工作时间通常取决于每周断奶的工作。
猪场重点工作流程第一篇:猪场重点工作流程猪场工作流程1:配种前要足量饲喂557,2:母猪配种后3天限饲3斤,10天每天饲喂556,1.5-2公斤逐渐加至3公斤到90天3:产前25天饲喂557并逐渐加量至足量饲喂到产前5天后限饲2公斤。
4:母猪产前30天注射伪狂犬疫苗5:母猪产前一天用高锰酸钾消毒母猪乳房及阴部和地面,并备好剪牙钳、断尾钳、及酒精消毒绳6:母猪产后当天饲喂麸皮汤加红糖水并注射土霉素或青莲霉素 7:仔猪产后三天注射生血素8:仔猪产后15天阉割注射水肿副伤寒疫苗并开始诱食加料,母猪驱虫一次9:仔猪产后25天后,母仔猪分别注射猪瘟疫苗 10:仔猪断奶前母猪驱虫一次 11: 60日龄二次注射猪瘟苗并驱虫一次 12:75日龄注射口蹄疫苗第二篇:猪场标准化操作流程一、生产规程公猪舍操作规程一、实行单栏饲养,远离母猪圈舍,使公猪安静,减少外界干扰。
防止相互打架、爬胯和自淫现象的发生。
二、必须经常注意公猪的营养状况,使其全年保持肌肉坚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发现过肥应减少饲喂量,增大运动量;发现过瘦,必须调整配合饲料的比例或增大饲喂量并减少配种次数。
三.要求公猪每天至少要运动1 小时,速度不宜太快,距离不少于1000 米。
非配种期加强运动,配种期也要适度运动,运动时间夏天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冬季应在中午进行,遇到特殊天气,停止运动。
四、每天刷拭公猪皮肤2 次,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精液品质。
五、在配种准备期和配种期,每 10 天检查一次精液,根据精液品质的好坏,调整营养和运动以及配种次数。
六、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暖通风。
七、青年公猪每周配种 2~3 次,成年公猪每周配种五天休息一天。
八、做好配种记录,作为进行生产性能鉴定的依据。
九、每次喂前要清扫猪舍,每天清扫6 次,上午、下午各出粪一次。
十、凡有皮肤病的公猪,应及时治疗,定期用1% 有敌百虫溶液喷雾进行疥癣预防和消毒。
待配母猪舍操作规程一、由分娩舍转入后,按性情、体质强弱及品种分群饲养。
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流程班级:动科09级本硕姓名:程栩学号:20091066现代养猪生产,特别是种猪生产中以增加母猪产健仔数,提高仔猪成活率为关键,妊娠母猪产房的饲养管理是母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猪场产房的设计以及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后母猪的哺乳、恢复和仔猪的生长,只有从细节着手,结合生产实际改善产房管理,从而更有利于母猪断奶后的发情以及仔猪保育阶段的生长。
根据本地猪场和广东地区猪场的实际管理情况,从以下几个环节详细介绍种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的工作流程。
一、分娩到断奶阶段分娩到断奶大约25天左右,通常分娩完成时间为5-7天,分娩后5天左右一直饲喂药哺料,之后转哺料至断奶。
饲喂量后备母猪为3.5Kg/天,经产母猪为4.5Kg/天,从分娩开始逐渐增加喂料,饲喂时间通常春夏季早上7点左右,下午5点左右,秋冬季早上6点30左右,下午4点,每日饲喂两次。
母猪分娩由专门接生保健员负责,对出生仔猪进行及时清理、剪牙、打耳号以及伪狂犬苗滴鼻。
仔猪保温箱温度应控制在32-34度左右,可增加250W保温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接生保健员应及时记录母猪分娩情况,包括产仔数,弱仔,死胎,木乃伊及分娩时间,产程。
每日再由复核人员进行完整的数据统计记录。
接生保健员可根据母猪产仔情况及母猪具体体况进行调猪,可按大大小小原则,平均带仔数为10-12头,原则上不超过13个。
仔猪出生第二天进行断尾,用电烙铁断尾,仔猪不出血,应激较小。
仔猪出生第七天开始饲喂教槽料,少量多次。
仔猪出生7-8天开始阉割公猪。
仔猪按照产房保健计划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
母猪断奶前5天左右适当减少喂料,为断奶做好准备。
二、断奶到转保育阶段根据产房的使用情况,若紧张则断奶仔猪当天直接转入保育阶段,若时间较充足,仔猪则可断奶后在产床上继续喂养5天左右再转入保育。
断奶仔猪饲料由颗粒料和粉料混合使用,饲喂效果更佳。
每日多次添加,保证料槽内饲料充足。
除日常饲喂外,自仔猪断奶日第6天起,在仔猪饮水中添加拜固舒300PPM,转栏时添加阿莫西林400PPM,加康350PPM,转保育前应对每窝猪数量进行统计,若过栏时仔猪太小,可留下继续饲喂到可转保育为止。
养猪的工艺流程
养猪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猪舍准备: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猪舍,猪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卫生环境。
准备充足的饲料和饮水设备。
2. 猪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猪种。
常见的猪种包括大白猪、土种猪等。
3. 猪苗购买:从养猪场或养殖户购买健康的猪苗。
确保猪苗的体质健康,没有患病或传染病的症状。
4. 猪舍管理:定期清洁猪舍,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为猪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控制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猪的舒适度。
5. 饲养管理:根据猪的年龄和体重,科学合理地安排饲养计划。
定期给猪做体检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传播。
6. 饲料管理: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要,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应含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7.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疾病防控工作,如定期清洗和消毒猪舍、定期进行疫苗
接种和驱虫等。
8. 猪的屠宰和销售: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屠宰方式和时间。
进行屠宰后,对猪肉进行处理和包装,然后销售给消费者或食品加工企业。
以上是养猪的一般工艺流程,实际操作可能因地区和需求有所不同。
养猪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猪的健康和饮食,合理安排管理,以提高猪的生长效益和养殖效益。
猪场工作流程
1:配种前要足量饲喂557,
2:母猪配种后3天限饲3斤,10天每天饲喂556,1.5-2公斤逐渐加至3公斤到90天
3:产前25天饲喂557并逐渐加量至足量饲喂到产前5天后限饲2公斤。
4:母猪产前30天注射伪狂犬疫苗
5:母猪产前一天用高锰酸钾消毒母猪乳房及阴部和地面,并备好剪牙钳、断尾钳、及酒精消毒绳
6:母猪产后当天饲喂麸皮汤加红糖水并注射土霉素或青莲霉素
7:仔猪产后三天注射生血素
8:仔猪产后15天阉割注射水肿副伤寒疫苗并开始诱食加料,母猪驱虫一次
9:仔猪产后25天后,母仔猪分别注射猪瘟疫苗
10:仔猪断奶前母猪驱虫一次
11: 60日龄二次注射猪瘟苗并驱虫一次
12:75日龄注射口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