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奖专业组初评获奖-中国安全生产网
- 格式:doc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11
主题:2021年度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奖项设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设立了科学技术奖,以表彰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二、奖项设置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设立了若干个类别的奖项,包括但不限于:1. 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创新奖2. 职业健康管理技术奖3. 职业安全健康工程技术奖4. 职业危险源防治技术奖5. 职业安全健康信息化技术奖三、评选标准评选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采取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审,确定候选奖项;然后对候选奖项进行现场考察和终审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四、获奖单位和个人在2021年度的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共有来自各个地区和行业的单位和个人脱颖而出,获得了这一殊荣。
他们通过创新性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为推动职业安全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五、获奖项目介绍1. 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创新奖:某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有效提高了生产线的安全性能,大幅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实现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的双赢。
2. 职业健康管理技术奖:某职业健康管理公司在职工健康监测和干预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3. 职业安全健康工程技术奖:某建筑公司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通过引入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有效遏制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保障了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4. 职业危险源防治技术奖:某化工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开发了一套先进的危险源防治技术,有效降低了事故隐患,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5. 职业安全健康信息化技术奖:某信息技术公司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开发了一套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1 概述作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重要组织,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致力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是对协会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科学评估的过程,旨在评估科学技术成果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推动作用和实际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的重要性、意义,同时总结该协会的科学技术成果,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在全球范围内,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大国之一,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在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协会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可以客观地评估科研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对于协会的发展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价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加深对成果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评价也能够发现科学技术成果的不足之处,促使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
文章接下来将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详细介绍,探讨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性,并分析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的意义。
最后,文章将对协会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进一步推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概述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的背景和重要性。
其次,我们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安排。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的意义。
2023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1.引言2023年的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将继续成为行业内各界关注和参与的焦点。
职业安全健康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
科学技术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2.奖项设置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将设立多个奖项,包括科技创新奖、工程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等,以充分肯定和表彰各个领域内的优秀成果和人才。
3.评选标准本次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性、实用性、推广应用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量。
评选委员会将严格按照评选标准进行评审,确保评选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
4.参评条件参评者须为我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内的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其成果或项目须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意义。
参评者还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评选要求,并提交真实、完整的参评材料。
5.评选流程(1)报名阶段:参评者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申请书、技术报告、成果介绍、推广应用情况等。
(2)初审阶段:评选委员会将对参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并确定入围候选名单。
(3)评审阶段:入围候选名单将进行终审评审,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等优秀奖项。
(4)颁奖商会:通过专业评审,确定获奖名单,并在相关颁奖典礼上正式公布和颁发奖项。
6.奖项意义通过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和表彰,可以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加大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内的投入和创新,推动行业内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优秀的成果和项目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为促进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7.结语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对于行业内的科研创新和成果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各位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机构能够积极参与评选活动,共同为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的安全和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
2023年度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对在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进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认可和肯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次获奖作出解读和分析:一、奖项背景和意义:1.1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我国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之一。
此次获奖标志着获奖单位或个人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成果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1.2 职业安全和健康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社会的基石。
本次获奖将有力推动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技术创新和发展,有助于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获奖作品介绍:2.1 作品名称:《智能化职业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2.2 主要内容:该作品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套智能化职业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对企业生产环境、员工工作状态和职业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提前预警潜在的职业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2.3 创新之处:该作品在传统的职业安全监测和预警技术基础上,引入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复杂工作环境和多元化职业健康风险的全面监测和精准预警,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职业安全保障。
三、获奖单位或个人的贡献:3.1 技术创新:获奖单位或个人在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具有原创性和先进性的技术创新成果。
3.2 社会影响:获奖单位或个人的作品在行业内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3.3 未来展望:获奖单位或个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努力推动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的科技进步,为建设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贡献更多力量。
四、对获奖作品的评价和展望:4.1 评价:获奖作品在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具有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应用价值,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职业安全保障。
4.2 展望:通过此次获奖,希望获奖单位或个人能够进一步深化作品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提升作品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效益,为职业安全和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度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概述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由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设立的奖项,旨在推动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的发展,表彰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
二、奖项设置1. 本次科学技术奖设置包括一、二、三等奖,以及特别贡献奖。
2. 提名对象包括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单位和个人。
3. 提名对象的研究成果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社会效益。
三、评选标准1. 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技术先进性。
2. 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3. 研究成果对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推动作用。
4. 提名对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四、评选程序1. 提名阶段:相关单位和个人可提名符合条件的科学研究成果。
2. 评审阶段: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提名成果,并综合考虑相关标准进行初选。
3. 终审阶段:对初选结果进行深入评审,最终确定奖项获得者。
五、奖项荣誉1. 获奖单位和个人将受到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奖励。
2. 获奖成果将在协会冠方全球信息站和相关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
六、总结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对于激励并表彰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更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七、获奖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意义和价值,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获奖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021年度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案例:这个案例是关于一家专注于职业健康器械研发的企业,他们在职业健康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研发高效、安全的职业健康器械设备。
取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软件著作权。
这些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和建筑工地,有效提升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降低了职业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行业的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和团队。
其中一等奖是最高奖项,代表了最高的荣誉和最高的科技水平。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获奖项目:
1.涂布工人职业病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09
年):该项目通过针对涂布工人职业病防护技术进行深入研
究,开展了多项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涂布工人职业病防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高空作业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2013年):该项目开展了对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技术研究,通过开发一系列创新技术和设备,有效地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3.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18年):
该项目通过系统研究交通安全保障技术,提出了多项技术方案和措施,包括交通安全信息化、智能交通控制和交通安全监管等,有效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这些获奖项目代表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行业的最高科技水平和创新成果,对于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和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在2020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行业科研工作者的认可,更是对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持续发展的鼓励和推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奖项,以深入、全面地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2020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背景和意义作为我国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旨在推动职业安全与健康科技创新,引导科研工作者围绕行业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提高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含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获得这一奖项的项目和个人代表着对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认可和肯定,对他们的工作,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二、2020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和成果2020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了10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和30个三等奖。
这些获奖项目涉及到了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多个方面,如职业病防治、安全管理技术、健康监护技术等。
这些获奖项目的涉及范围之广,技术含量之高,不仅反映了我国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科研水平和成果丰硕,更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2020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启示和展望获得2020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个人,无疑都是行业的佼佼者,他们的成果和经验对于全行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提升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水平;这些优秀个人和团队的努力更是激励着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到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研究中来,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2020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成果展示与评选,既是对行业科研力量的肯定,更是一个促进全行业技术进步和共同发展的契机。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无疑将为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发展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1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一、简介2021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中的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或团队。
该奖项的设立,不仅鼓励了职业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推动了我国职业安全和健康事业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奖项的背景、获奖标准、以及获奖项目的特点和意义。
二、背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的设立和评选,是我国职业安全和健康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各种职业病、工伤事故频发,给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给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的设立,正是为了在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中树立典范,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三、获奖标准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ssociation (COSHA)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rst Prize的设立,意味着评选标准十分严格,获奖项目必须具备突出的科学性、原创性和实用性。
在评选过程中,专家学者将对申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从科学方法、技术创新、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权衡。
获奖项目需在职业安全和健康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四、获奖项目特点和意义获得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的项目,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领先性,能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项目研究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为提升职业安全和健康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获奖项目的实施有望显著改善相关行业的安全状况,为劳动者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获得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的项目,不仅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起到了激励作用,也为我国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奖课件2022年度“中煤能源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初评获奖项目一等奖(共16项)编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全安泰和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晋城市安全生产信息调度中心北京睿呈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人傅贵许启东张江石殷文韬公建祥高平杨春祝楷安宇于雷李丽绒樊运晓王秀明姜伟范付一吴宗之魏利军关磊于洋康荣学王建康吕灏田刚江柳王超孙鹏马良俊李剑刚王刚高伟黄迪南张兴凯王强吕亚臣曹俊曾愉刘光龙刘功智曾明荣任智刚王善文拜孝林孔群李一奇王利群李传贵张由泉李旭峰张力黄典剑王宝龙马跃龙张浚陈国华郭如贵王士威高井生程慧敏崔伟杰曲敏彰康荣学吴宗之王如君桑海泉多英全易高翔张英喆宋占兵阎露璐吴昊张晴杨国梁张圣柱谷海波李智张宝明徐会军马骏杨书宏王雪涛张岩松张建芳苏晓辉沈亚东李德文关砚生徐洋佟林全张鸽刘君沈功田吴占稳张君娇香勇胡斌刘时风李丽菲刘延雷孔详夷闫亚弟陈海云余兵1 煤矿事故预防的个人行为控制技术与信息系统2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研发3 大型企业集团“1+4”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安全管理模式顶层设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计及实践4 山西省孝义市安全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展示范城市建设规划中心与考核标准应用研究 5 油罐区安全动态监控及应急管理平台研发及应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6 煤矿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管理限值研究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7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铸铁设备声学安全检硕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测与评价技术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保定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北京声华兴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苑一琳高广兴刘亚萍8 WC40E铲板式搬运车雷煌张国栋丁仁政李文军柳小桐任建峰马艳卫任亚钢韩晓强杨新华吉强赵耀东姚志功屈平马凤苹赵旭生邹云龙张庆华王祺邓敢博刘文杰何亚波覃木广唐韩英岳俊张轶高原宋志强马国龙崔俊飞张兴凯王云海谢旭阳梅国栋李坤王垚卿付士根陈友良张剑尹永明胡家国李睿马海涛刘勇锋于正兴王凯陈辉牛建春周爱桃彭业升谢中朋陈彦飞吴雅琴代林聚刘斌牛金兴赵伟叶小三臧杰董海彬陈学习薛俊华余国锋张五一徐阿猛陈绍杰柏松齐黎明王志亮陈鹏张玉军李英辉张华兴张延彬胡炳南李世平徐乃忠陈胜伟张刚艳付宝发宋业杰古树海甘志超张振军韩科明王东曹兰柱薛应白润才东赵宝友高菲张雷涛李春林刘光伟范军富曹博刘峰王珍贾兰李首滨黄曾华牛剑峰魏文艳毕东柱何勇华刘清冯银辉李森李俊士田成金林恩强王凯李旭赵龙赵善坤邓志刚杨随木9 基于瓦斯涌出动态特征指标的突出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安和矿业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10 安全综合监测物联网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11 定性研究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复杂条件下煤层瓦斯12 压力快速准确测定装置及其技术研究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残采区突水溃泥防治13 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华北科技学院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梅河煤矿软弱倾斜基底排土场14 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蒙东能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15 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16 断层作用下冲击地压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发生机理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河南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大有能源股份限公司李晓璐孔令海欧阳振华李宏艳刘军王永仁汪东魏向志张宁博姜红兵杜建鹏齐庆新二等奖(共22项)1 国内航行海船安全检查标准一体化技术及示范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三维预防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北京地铁脆弱性及应急管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应急调度指挥系统设计与开发陆上石油长输管道泄漏情景构建海外项目社会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职业病护理评估方法与标准体系的构建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喷漆作业场所防毒技术装备应用示范炼化企业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海事局上海海事大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李表康周驰徐红儿胡甚平傅俊杰吴建军杜秉洲廖国礼王鹰鹏张兴凯王胜强程求林汪令辉谢旭阳胡家国梁玉霞宋守信袁朋伟潘显钟陈明利李森许葭林晓飞龙杭何倩卉刘志钢张凌翔柴晓冬吴强胡华何越磊黄远春丁小兵陈颖雪王其华马敬昆李占稳王雪梅张海云辛长云汪蓉纪烈兵李付海雷文章潘红磊陈默熊中浩张爽万又铖王劲松李笑笑李旭章一华李智民闫秋丽李芸刘健刘璐周宇燕张健杰李梅华陈建武刘宝龙周书林杨斌殷德山冯寿钦阮秀尧梁莎莎蔡姚军张岩武珊珊张茂东房师平马岩王晨黄秋明吴会王春胡仲春任高峰周洪文蒋海波刘军邹佳光侯立波尚亿军叶明峰凡东郝世俊冯达晖常江华祁玉宁波刘祺姚克孙保山李光海焦敬品业成陈杰王伟华邵珊珊焦阳方舟俞跃贾晋中陈海滨赵彦星2 3 北京交通大学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海外HSE 技术中心5 6 7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苏州天和家具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9 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10 控制与工程地质预报武汉理工大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60T车载钻机研制及11 应用大型常压储罐完整性12 管理技术研究13 铁路本质安全管理信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息系统北京东方坦达科技有限公司王安平刘志斌刘寿山陈维民刘淑芳张二田李青童仁园李全明方云中申屠南瑛韩建强李钢王燕杰胡斯源孙伟立黄献平魏树群毛国力尹尚先刘德民李金泉郝阜森武俊虎张光德凌文梁运涛罗海珠周勇贺明新杨波刘志忠赵永峰胡圣辉胡千庭舒桂德孟贤正甘宗滔王中华游楠岭陈国红黄清朱红青杨忠东李峰武建国谭波常明然沈浩天闫云汇沈静李春杰袁瑞甫高建良郭跃超杨明许跃强沈玲高红彬杜锋鲍庆国孙国光周刚苗传靠王思法许开泉聂文高玉成徐尚仲谢苗卢进南刘治翔陈洪月毛君温永民汪清波谢春雪张瑜吴继忠郑西贵张全平花锦波杨高干毕远志姚强岭李常玉张农岩土工程安全与地质中国计量学院14 灾害的监测传感技术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仪器系统及其应用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老空区突水模式机理15 及评估专家系统复杂灾变地质体影响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16 多类型自燃火灾防控技术深部单一严重突出煤17 层煤巷掘进卸压防突技术研究多源多汇漏风采空区18 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三软”煤层综放开19 采沿空留巷关键技术研究无尘化矿井清洁生产20 体系构建及成套装备研究华北科技学院山西冀中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丰城矿务局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国投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枣庄矿业集团高庄煤业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自动化掘进超前支护21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矿机械装备理论与关键技术分公司深井极脆围岩开采巷22 道失稳机理、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三等奖(共38项)1 公路水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全程监管体系研究安标评审管理信息系统云驾岭煤矿企业安全标识设置方法及效果研究安全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徐连胜曾亚梅耿杰哲侯志强胡玉昌潘红冉杰孔戈陈荣张磊姜伟李世波柴连银朱彤班寿滨王建光吕敬民肖健康毕于瑞张宝东杨俊燕伯志革赵善扬刘林刘雄2 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邯郸云驾岭矿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3 4 5 煤矿安全与救援虚拟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现实培训系统及应用司贵州安和矿业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 柳州市智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建设油气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石油企业HSE风险防控模式研究油气井井喷应急救援与非常规压井技术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柳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维抢修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华北科技学院淄矿集团岱庄煤矿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南开大学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大屯工贸实业公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中检希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黄典剑汪道应徐向东李传贵张力曾铮张旭靳鹏王钰彭其勇裴玉起杜民吴东平齐俊良彭其勇牛蕴罗方伟王增年彭其勇梁爽郝新伟夏国发陶伟莉王国超王瑞利蒋秀许述剑刘小辉柴永新黄贤滨刘玉德张洪鹏王广青高忠国王新梅王瑞张海东王辉张玮曲玮黄德寅刘茂宋从波李敏嫣张燕云吴继忠任宝宏于远成魏茂坤姚向东王雪涛佟林全张鸽刘君张岩松孙保山殷新胜张占强姚克张锐刘书贤魏晓刚刘魁星曹启坤白举科7 8 9 Φ1219mm系列规格10 管道应急抢修技术研究高酸性气田地面设施11 腐蚀和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与工业应用12 矿井粉尘综合防治及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13 促纤维化因子变化研究电焊烟尘职业暴露评14 估与风险分析技术研究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技15 术装备工艺及其装备示范16 17 煤矿粉尘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ZDY6000LD (B)定向钻机研制地震区煤矿采动建筑18 物双重保护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电站锅炉高温部件检19 测监测技术与系统及应用加氢反应器材料性能20 退化检测及评价方法研究21 大型游乐设施整体安丁克勤郭元亮赵娜陈光陈显锋谢国山汪逸安张峥邰珊珊郑宁肖原梁朝虎陈若蒙全评价技术及应用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陈彬张勇1000MW机组全过程、全范围自启停控22 制系统(APS)设计与应用研究可燃/有毒气体报警23 装置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安全生产网络舆情监24 测分析与事故信息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露天煤矿滑坡精确预25 报与处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6 神东煤矿通信一网一站研究项目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叶云云沈亚东吴永存刘卫国洪兵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吴珂黄武夏一峰赵敬张银东张瑞新孙健张展翁立伟黄宁陈凤阳张学徐晓惠王东田宇张子飞王海军杨俊哲贺安民贺海涛马国平尹尚先梁希峰李颜国乔晓纯白永明张玉军邓世龙胡炳南宋建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国电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露天煤矿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华北科技学院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安和矿业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中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安和矿业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同煤集团铁峰业有限公司华北科技学院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古开滦矿区岩溶陷落柱27 预测及防治研究28 澄合矿区复合水体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29 水城矿区主采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文光才王祺康建宁邹银辉蔡毅30 中岭煤矿综采工作面防突技术研究邹银辉王祺康建宁吕贵春杨秀科31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动态管理技术及系统赵旭生韩文骥宁小亮邹银辉张庆华宋卫华吕有厂李胜寇建新张宏伟刘金海郭信山张治高朱斯陶高林生潘俊锋赵宏毛德兵刘伟东刘少虹深部矿井动力灾害危32 险性分级预测与协调开采技术研究深厚表土综放工作面33 大面积异常来压控制技术研究高地压巷道动力荷载34 响应机制与卸支耦合防冲系统开发山煤矿长沟峪煤矿煤层注水35 技术与应用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沟峪煤矿李刚翟永胜王俊光梁冰马俊东王俊李伟艾畅马明周游张浪李宏艳王维华汪东刘学刘忠远刘德平李德学张永兵董敬源齐黎明徐阿猛梁为葛须宾李飞程根银魏志勇陈绍杰孙志海齐黎明神华准能黑岱沟露天36 煤矿阴湾排土场扩容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增高边坡稳定性研究采动影响煤系地层渗37 透率变化与裂隙演化规律研究38 复杂条件下极高应力区开采技术研究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与瓦斯突出深孔预39 测理论分析与装备研究40 华北科技学院矿井井下噪声引起的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事故的分析研究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最高荣誉之一。
该奖项旨在表彰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推动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促进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
该奖项覆盖范围广泛,包括职业安全、职业卫生、职业康复、职业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成果。
该奖项设置了多个奖项类别,包括科技创新奖、重大工程项目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奖等,同时也设立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奖项。
该奖项评选工作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评选结果将在每年的“中国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期间公布。
通过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的表彰和推广,将更多优秀的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成果推向市场,助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关于开展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公布日期】2009.04.21•【文号】中安健协文字[2009]2号•【施行日期】2009.04.21•【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关于开展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通知(中安健协文字〔2009〕2号)各有关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396号)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科技部令第3号)的有关规定,取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登记、备案的社会力量设奖,也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全国性科学技术奖项。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和调动广大安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方面的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决定于2009年开展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请各有关单位认真组织科学技术项目奖励的申报工作。
申报要求如下:1.2003年至2008年完成,通过国家部(委、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科技管理部门、成果完成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行业和省级相关社会团体组织鉴定、评估、验收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科学技术项目可以申报。
2.申报项目必须符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规定的申报条件,并按要求填写《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并提供有关材料。
各申报单位请于2009年7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3份寄送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同时提交申报书及相关附件材料电子文档光盘3张。
3.《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请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网站( )下载。
4.材料报送地址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地址:北京市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8室邮编: 100013电话/传真:************联系人:张超、牛和平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