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中联药膳专业委员会简介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45.92 KB
- 文档页数:5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简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4月3日经中国民政部批准,正式登记注册准予成立(民政登[2008]第1083号)。
她是世界中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目前世界上药膳养生领域内唯一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学术团体。
现将该专业委员会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一、工作基础1.目前,我们拥有创办两个药膳研究会的基础,即“国际(香港)药膳食疗学会”和“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
“国际(香港)药膳食疗学会”是在香港注册,包括亚太地区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于2002年在香港成立。
现有分会45个,其中海外13个,国内32个,共有会员1800余人。
学会总部设香港,学会常设机构设长沙,挂靠湖南中医药大学,由学校提供办公和办学场地,与“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合署办公。
执行主席和秘书长分别由湖南中医药大学谭兴贵教授、潘远根教授担任,主持学会日常事务。
会员单位涵盖中国大陆30余个省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国。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创办于1999年,至今仍在积极从事各项研究工作。
本学会的领导成员同时又是“国际(香港)药膳食疗学会”的核心成员。
2.学会自创办以来,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召开了五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东方食疗与保健》和《东方药膳》两份会刊,主编了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二本,《中医药膳学》、《中医养生保健研究》,出版药膳食疗专著100余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0项等,已成为国内和亚太地区很有影响和具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学会。
3.拥有国内知名药膳食疗养生方面的专家教授群体如孟仲法、翁维健、周文泉、窦国祥、彭铭泉、叶锦先、王世民、王者悦、谭兴贵、赵霖等100余人。
因此,我们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实力雄厚和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业绩1.主编两本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年(卷),期】2003(005)005
【总页数】1页(P38-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6
【相关文献】
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山庄温泉疗养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即将召开 [J], 太申;祥和
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王雪苔教授讲话 [J],
3.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王雪苔教授讲话 [J],
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蒙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蒙药学术高峰论坛在我校召开 [J],
5.提升大众亚健康认识推动亚健康产业发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J], 陈婷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顶级药膳大师焦明耀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2年第15期开栏语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饮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餐饮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在庞大的餐饮市場中,既有屹立百年的老字号,也有深受Z时代欢迎的新餐饮品牌;既有把传统烹饪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的餐饮巨匠,也有善于钻研和创新技艺的新派人物。
可以说,我国的餐饮行业正值鼎盛之时,各种烹饪技艺、人才、菜品百花齐放,是餐饮发展的最好时代。
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餐饮文化,展示新时期餐饮的勃勃生机,本刊特开设“寻味中国”专栏,旨在探寻餐饮行业的名厨、名店、名宴、名点、名人等的发展历程,揭秘他(它)们的成功之处,向世界展示大国餐饮的魅力,为打造中餐品牌助力。
焦明耀,中国药膳技术制作首席专家,现为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世界中餐联食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药膳评委大师审评员、中国药膳专业制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药膳研究会药膳技术标准委员会专家、谭家菜第四代传人、国家高级烹饪技师、法国国际厨皇协会厨皇、美国国际食品设计家协会资深顾问、国际餐饮协会副会长、北京工商大学兼职教授、东方美食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应用技术学院饭店旅游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焦明耀曾得晋菜泰斗金永泉、粤菜泰斗康辉、素菜泰斗林月生、清真菜大师马景海、京鲁菜大师孙仲才、鲁菜大师时广南、谭家菜传人陈玉亮、国宝级面点大师郭文彬、宫廷菜大师董世国,以及冷菜大师董玉崑等十余位国宝级大师的精心指点和传授,再加上自己多年在同仁堂御膳研究所的潜心钻研,以及坚实的美术功底、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使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
在30多年的烹调实践中,他以“博采创新”为信条、以“继承发展”为己任,不断探索研究,形成了以美味为基础、以古雅清逸的外形为外延、以养生为内涵的基本烹调风格。
他认为烹饪不仅是技术,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饮食文化。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章程(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名称本会的中文名称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简称“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为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special committee of medicated diet and dietotherapy,缩写为“WFCMS-SCMDAD”.第二条组织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下属的专业学术团体,由世界各国从事药膳食疗保健学术研究的食疗食养学会、药膳研究会、营养学会、保健食品协会、烹饪协会、食疗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世界性学术组织。
第三条宗旨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增进世界各国(地区)药膳食疗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药膳食疗保健学科的成果,加快中医药膳食疗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中医药膳进入各国卫生保健体系,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第四条常设机构本专业委员会总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常设办事机构: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湖南中医药大学院内),邮编410007。
第二章业务范围第五条制定标准:研究、制定、发布与推广中医药膳的国际标准、规范中医药膳管理。
提升中医药膳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医药膳在世界各国(地区)健康有序发展。
第六条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及各大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举办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会、高层论坛会。
第七条专业培训: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培训机制,举办中医药膳食疗理论和技能培训班,传授中医药膳名师经验和特色技法。
参加培训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由“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或联合其他职能部门颁布发的相关证书。
第八条人才培养:通过开办培训班、远程教育,或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校合作,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开展药膳人才的培养;凡表现突出、专业技术娴熟的会员或经本专业培训的学员,本会积极向国内外各有关用人单位推荐应用。
药膳养生补益美容
焦明耀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今天的消费者到餐厅吃饭已不只是解决温饱,饮食养生更为人们重视.药膳过去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带有治疗作用,使很多人敬而
远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厨师开始研究开发广义的养生药膳,更注意开发为大多数普
通人服务的养生膳食.北京天下一家总经理焦明耀经过多年努力,策划开发了系列养
生药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和管理特色.为让更多的人能够吃到养生、健身、补益、美容的美味,他们将寻求多方合作推广养生官府菜和养生药膳.下面介绍几款
具有补益美容作用的菜肴.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焦明耀
【作者单位】北京天下一家餐饮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药膳养生让人们眼睛亮起来——访中国药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沙凤桐教授[J], 左东黎
2.秋冬补益养生汤——养生菜品之官府养生汤 [J], 秋实
3.药膳食疗寓医于食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世界药膳养生学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J], 刘志学;黄建银
4.中国药膳研究会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药膳养生技术制作(烹饪)大赛的第二次通知中药膳(2008)032号 [J],
5.补益肝肾药膳联合轻断食疗法对围绝经期肥胖的改善效果 [J], 赵明靖;聂宏;马小迪;刘岚洁;华佳佳;王君琦;薛韵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药膳养生学会:从神农尝百草到药食同源让药膳养生学科再现活力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药膳作为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先贤的智慧、经验与哲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潜力巨大的资源。
“药食同源源自‘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主要是说药物与食物是相通的,是一本两支的关系。
药食同源可用‘三同’概括,即同源、同理、同功。
”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国医大师王世民介绍,“据记载,商初的政治家伊尹,最初为商汤的御厨,在为商汤王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其别出心裁地往其中添加了一些中药,商汤王享用完大喜,他因此备受重用,这是有据可考的至今最早的药膳源头。
”从殷商到明清,历经千年,《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大量经典医学史料证明:药膳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药膳为中国传统的医疗养生保健事业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卫生事业正处于初级阶段,是党和政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壮大起来的。
”身为我国第一批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王世民在谈到药膳养生科学发展文|邰丰 光阴如水般流逝,转眼间,山西省药膳养生学会(下简称“学会”)已走过10年的风雨历程。
学会从药食同源的思想理念出发,以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为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建设健康山西贡献自己的力量。
溯本追源、践行初心,挖掘研究、传承创新,服务民生、开放共享,这就是学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行业标准,或者说行业标准相对滞后;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以上这些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
”学会秘书长穆志明介绍道。
“山西是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产地,也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杂粮品种多样、品质优良,多数具有食药两用功能。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即药物,山西的很多小杂粮因其独特功效,常出现在药膳食疗中。
这些大自然赋予山西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为药膳产业在山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暨首届世界药膳养生学术研讨会参会回执
Name(姓名) Sex(性别) Position(职务)
E-mail Phone numder(电话) Institution(单位) Post code(邮
编)
Address(地址) Fax(传真) Submissionof(论文) Yes□ No□
您如果准备参加大会,请把回执于2009年4月28日以前寄回秘书处(中国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办公楼201室),您将收到内容详
细的会议邀请函。
本次会议正值北京旅游旺季,人多住房紧张,需提前订房,请
各位代表寄回执时,汇上人民币100元作订房费(包含在会务费内),否则恕不
接待。
回执可复印。
一、药膳行业的发展前景1、食疗药膳的运用、推广、普及是今后发展的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讲科学,食讲营养,已是群众的普遍追求。
药膳既能饱口福,又能防病强身,治病去疾,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应当顺应群众的这一需求,面向人民群众运用、推广、普及这一重要医疗保健方法,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药膳研究培训机构、药膳餐厅纷纷建立,部分医院、康复中心相继成立了药膳食疗科,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多。
3、但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药膳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低水平的重复,其应用价值也远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其中,存在的问题有:(1)对药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2)缺乏专业人才;(3)药膳知识的普及及宣传力度不够;(4)经营模式的不当;(5)消费定位的缺失。
二、未来的发展方向1、注重普及教育,提高民众认识:用科普书籍、音像制品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传授药膳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具体使用方法。
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普及性。
2、提倡学科分化,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兼具相关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是促进药膳学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3、规范整理存世文献,挖掘有效配方: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难以计数的药膳食疗配方,这是药膳学发展的不竭源泉。
4、药膳市场,进行资质认证:应该对药膳餐厅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资质认证才能上岗5、开展市场研究,开发药膳产品: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药膳食品的制作加工应该突破传统的方法,与时俱进,才能步入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行列。
传统的药膳食品可以通过创新剂型、改进加工方法、合理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组织大规模生产等方式适应社会需求。
总之,药膳学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学科特征,其发展是涉及多学科、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为继承、发掘和宏扬中国药膳事业,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科研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简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4月3日经中国民政部批准,正式登记注册准予成立(民政登[2008] 第1083 号)。
她是世界中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目前世界上药膳养生领域内唯一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学术团体。
现将该专业委员会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一、工作基础1.目前,我们拥有创办两个药膳研究会的基础,即“国际(香港)药膳食疗学会” 和“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 。
“国际(香港)药膳食疗学会”是在香港注册,包括亚太地区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于2002年在香港成立。
现有分会45 个,其中海外13个,国内32个,共有会员1800 余人。
学会总部设香港,学会常设机构设长沙,挂靠湖南中医药大学,由学校提供办公和办学场地,与“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合署办公。
执行主席和秘书长分别由湖南中医药大学谭兴贵教授、潘远根教授担任,主持学会日常事务。
会员单位涵盖中国大陆30 余个省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国。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创办于1999 年,至今仍在积极从事各项研究工作。
本学会的领导成员同时又是“国际(香港)药膳食疗学会”的核心成员。
2.学会自创办以来,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召开了五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东方食疗与保健》和《东方药膳》两份会刊,主编了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二本,《中医药膳学》、《中医养生保健研究》,出版药膳食疗专著100 余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0 项等,已成为国内和亚太地区很有影响和具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学会。
3.拥有国内知名药膳食疗养生方面的专家教授群体如孟仲法、翁维健、周文泉、窦国祥、彭铭泉、叶锦先、王世民、王者悦、谭兴贵、赵霖等100 余人。
因此,我们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实力雄厚和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业绩1.主编两本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
《中医药膳学》:为全国高等中医药本科统编教材,由谭兴贵教授担任主编,已于2002 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用于教学。
《中医养生保健研究》:为卫生部“十一•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由谭兴贵教授担任主编,2008年9月份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用于全国研究生教学。
2.创办两份药膳食疗期刊《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为“国际(香港)药膳食疗学会”——会刊,2003 年创刊,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刊登国内外药膳食疗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报告、各国家和地区药膳食疗应用现状、应用经验,以及具有特色的食疗理论与方法。
《东方药膳》杂志,为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会刊。
月刊,1995 年创刊,至2008 年底,共出刊113期。
本刊设有近20个栏目。
介绍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重点推介中医药膳的各种保健用法,面向广大群众。
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目前,两份期刊均获得广大群众好评。
3.召开了五次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2001年10月由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组织在中国张家界召开“首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正式代表63 人,共收到会议论文50余篇。
2002年8月由国际东方药膳食疗学会组织在中国香港召开“第一届(香港)国际东方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为我会与香港中医药学会共同举办,与会正式代表78 人。
内地代表48人,港澳台及国外代表30 人。
国外代表来自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等。
大会收到学术论文58 篇。
2004 年8 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第二届(上海)国际东方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共165 余人,除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国外代表分别来自日本、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等。
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8 余篇,近64名代表分别在会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成果。
2005年8月在中国香港召开了“第三届国际东方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共380人,国内代表83 人,国外代表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会议收到论文68篇。
2006年在中国云南(丽江)组织召开了“第四届国际东方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与会代表126人,国内有20 所中医药院校,16所西医院校的营养专业和12所医药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
国外代表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德国、意大利等。
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2篇,出版论文专辑一册,有48 名代表分别在会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4.出版100 余部学术性和科普著作以推广传统药膳文化五年来,主持和组织了众多著作的编写和出版。
如《中医药膳学》,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把它纳入中医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中医养生保健研究》,卫生部“ ^一•五” 全国高等中医药研究生规划教材,均由谭兴贵教授担任主编。
大型应用工具书《中国食物药用大典》由谭兴贵教授任主编;谭教授其他著作主要有:《百病食疗方》,《性保健药膳》、《吃精品文档出健康——保健食谱》、《家庭常用食物食疗方》、《孕产妇食疗方》,以及《中华食疗妙方佳肴》丛书共15本,药膳师培训教材一套共12本、《吃喝保健康》丛书一套共10本,何清湖教授的《吃治百病系列》丛书50 本等,共计100余本。
5.开展了中医药膳食疗师培训和资格认证2004 年经过本人申请、专家推荐、再经国际学术会议专家组严格审查和讨论,首批通过了7名国际药膳食疗大师和40 名国际高级药膳食疗师的认证。
2004 年已与海外中医学会签订举办药膳食疗专业研究生班的合同,奠定了培养高级中医药膳师的基础。
五年来我们共举办8 期药膳食疗师培训班,共有1180人培训结业。
6.拥有良好的海内外合作关系与国内各省市的药膳食疗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联系。
与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德国、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相关学者、学术研究机构专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研究关系,并开辟了定期交流的渠道与国内多家企业,如湖北四方御药膳酒家、长沙中华御膳园、长沙友友饮食文化服务公司、浙江康宝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南京苏鹤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食养食疗研究中心、天津杨柳青光德楼大酒店、上海益寿食品科技中心、浙江南方药膳大酒店、广西缸中缸汤馆、厦门九朝药膳酒家、湖南裕湘面业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并正在筹建与广州、香港多家企业的合作。
三、成立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后的工作任务今后三年,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1 加强药膳食疗产品的认证,依法规范管理市场。
目前,我国餐饮经营、食品加工、饮料生产等领域的药膳制品越来越多,市场也越来越火爆,而且大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然而,关于药膳食品,一般的餐饮经营者和普通的消费者并不真正了解,因此出现了餐饮经营者盲目以药膳养生菜肴招来客人的现象。
近年来,从南到北,从五星级宾馆到街头小餐馆,都有药膳菜肴饭食供应,导致药膳经营异常混乱的局面。
另一方面,消费者出于健康的需要,也视药膳为其理想饮食,甚至不分青红皂白,一概认为只要是药膳皆对人有补益强身功能,由此盲目进食药膳的现象极为普遍。
因此,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后,配合主管药膳的管理部门,严格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膳管理条例》的执行,加强对药膳餐饮和药膳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2 积极开展药膳食疗理论宣传,培养人材,搞好药膳食疗师培训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后,要组织专家对药膳食疗的定义、概念、内涵等理论性精品文档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使之规范化。
并对此加强广泛的宣传工作,使广大消费者对中华药膳的功能、产品能有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认识,彻底改变人们对药膳的一些模糊观点及错误认识,从而促进药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药膳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委员会将设立教育培训部,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药膳培训,包括举办高级药膳理论研修班、药膳师资格培训班、药膳临床实验研讨班等,以加强对药膳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骨干力量。
争取每年度内举办2〜3次高级药膳理论研修班。
3 拓展中医药膳养生在世界领域的宣传与推广我们在亚洲地区开展中医药膳养生研究已有一定基础,成立专业委员会后,将有利于这一研究推向更广阔更深入的国际范围。
①每年召开一次包含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药膳养生学术研讨会,推动本领域研究的深层次发展。
②每年举办一次国际药膳养生产业高层论坛及国际药膳养生产品信息交流会。
③每年组织一次国际药膳养生科技成果及药膳保健品博览会及经贸洽谈会。
④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药膳养生美食文化节。
4 筹建中国药膳食疗生产力促进中心,既作为药膳食疗产品的市场中心,又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药膳食疗生产企业提供咨询、评估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
5 搞好药膳食疗信息交流工作:①办好会刊《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增加英文版。
加大药膳宣传的外文版面及份量②编纂中英文对照的中医药膳专著,向世界其他民族推介中医药膳学。
③建立《世界药膳养生》网站,建立药膳食疗科技产业数据库平台、信息交流平台。
6 建立更广泛的国际研究协作①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组建药膳养生研究机构,扶植对中医药膳及多民族食疗的研究;②在各地区成立研究中心,建立药膳养生的科研和生产基地,使中医药膳养生直接为人民的健康服务;③建立国际性科研合作渠道,深化中医药膳食疗学的研究。
7 寻求与深圳市政府合作,每年在深圳市主办一次国际性的“世界药膳养生博览会” 力争三年内把深圳市打造成一个“世界药膳养生之都” 。
89 寻求海外集团或企业合作,精品文档①中华药膳研究院(目前已完成该项目工作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在深圳筹建:②中国养生职业技术学院(本科)③中华国际养生城(中国养生第一城)④中华药膳博物馆⑤中华国际养生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