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我想对您说》课堂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16.64 KB
- 文档页数:6
习作指导:《我想对您说》课堂实录
【课前准备】
提前几天通知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尽量不要让孩子知晓,老师收齐后统一在课堂上发给学生看,了解他们真实的感受。有了真实感受,才能说出真心话。
【设计理念】
本次习作基于单元要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来进行。本单元的主题是“舐犊情深”,围绕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父母之爱展开,阅读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从阅读中学习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阅读时通过场景、细节体会表达的感情,习作运用场景、细节表达感情的方法。本次习作需要学生在了解习作要求后,能根据习作表达的对象,选择恰当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目标】
根据习作要求,写一封书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重点】
1.确定习作对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
2.根据习作内容,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场景、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对象,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一、课前导入,板书课题。
1.师:上课前,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长这么大,你有没有想过会有一天,能够收到爸爸妈妈写给你的亲笔信?(没有)可就在前两天,你们却收到了,对吗?说说看你当时是什么感受?(生:意外、兴奋、感动……)
2.师:是的,书信就是用文字让我们的情感在纸上缓缓流淌,到对方手上就有一种见字如面的亲切感。写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些不好说的话就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书信的方式来完成我们第六单元的习作,生读《我想对您说》(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理解“恰当”。
【设计理念】对于教材里给出的习作要求,如果能在不同的契机里,阶梯状呈现,便是活用教材,而不是照搬。——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
1.师:你有想倾诉的人吗?(生:我想对爸爸妈妈。生:我想对老师说。生:我想对对警察叔叔说;我想对毛主席说;我想对袁隆平爷爷说……)
2.师:你们想倾诉的对象太多太多了,其实总结出来也就是我们的(PPT出示生齐:父母、朋友、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亲爱的、敬爱的人。现在想想,我们可以对他们说些什么?教材里给我们做了提示,请大家把书翻到88页,快速地阅读老师圈出来的中间部分,找出关键信息。
3.生反馈,师点评:你一下就找出了三点,真不错!还有没有?(生补充)人群不同,我们说的话也不同,总结起来也就是这四类(PPT出示诉衷情 谈看法 提建议 表敬意)现在想想,你有想说的话吗,想对谁说呢?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一分钟时间。(生反馈,师点评短短一句话包含了你的敬意;表达了对爸爸的关心;朴实的话却蕴含着深情……)
4.老师发现在你们说的话中,有很多是表达情意的。感恩父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情感,可如果就这么一句:“妈妈你辛苦了”似乎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我们对妈妈的爱,对吧?你们看在本单元习作要素(生读:PPT出示: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就特别强调了一个词‘恰当“(板书:)那什么是“恰当”?老师查了字典,这恰当的意思解释为,一起读(PPT出示:“合适、妥当、正好。”)在生活中,我们要说恰当的话,与人交往时,我们要有恰当的言行。那在这篇习作中的恰当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三、写法指导一:如何“恰当”地表达感恩
(一)以《慈母情深》为蓝本,关注场景和细节描写。
1.师:我们先来看看本单元学过的这篇课文(生:《慈母情深》)。课文内容还记得吗?好,那你们看屏幕,少年梁晓声给母亲买了罐头,这个时候就有了表达的冲动,他要给妈妈留一张小纸条,压在那个罐头下,你觉得在这张纸条上他会写什么呢?(PPT出示)
生1:他可能会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给您买了一个水果罐头。(师评价:嗯,他一定会这么说。)
生2:我觉得他会说,妈妈您每天那么辛苦,那么忙碌地工作,吃得又那么少,我给您买了一个水果罐头。
师:给他鼓掌。真懂事,老师听了特别感动。是的。他想要把自己对“妈妈怎么爱他的”理解写出来。
2.师:你们看,这就是少年梁晓声写给妈妈的话。(PPT出示)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少年梁晓声(蔡梓宸)你来。(这么长的一段第一遍就能读得这么流畅,真不错)
3.师随机点名回答:①想象一下,梁晓声的母亲看到这样的一封信,心里会怎么想?②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的?(PPT出示)生反馈。
4.师点拨:是的,梁晓声就是通过对母亲工作的场景描写,和母亲的外貌的细节刻画,来表现她工作的辛劳,挣钱的不易。也就是场景定格和细节放大(本单元语文要素)。PPT出示“场景定格”“细节放大”并板书。
5.师:除了这些场景和细节,信中还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就是我们说的“真心话”,所以和爸爸妈妈交流最恰当的就是真心话。这样去表达爱,就能字字敲进读者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所以,对于感恩的话,我们可以“暖暖说”(PPT出示“感恩的话,暖暖说”)用我们最温暖的文字,去表达你最真挚的心。
四、写法指导二:如何“恰当”地提出建议
1.师过渡:刚刚也有同学提到向爸爸妈妈提建议的,对吗?你们看,小明同学他的爸爸喜欢抽烟,于是他给爸爸写了这样一封信(PPT出示信的内容),你们觉得小明同学这封信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吗?与少年梁晓声写给母亲的信相比,少了一点什么呢?
生1:少了一点温暖的情感。师:哪里呢?生:那句“把我呛得不行”要把怎么呛得不行的细节写进去,就更能说服爸爸。(师:请坐,非常好)
生2:我觉得小明这封信太过生硬,爸爸看了可能不接受。没有尊称“您”,没有顾及爸爸的感受。(师:语言不够恰当,我们对长辈要尊敬对吗)
2. 师点拨:如果想让爸爸接受小明的建议,应该怎样修改呢?现在两分钟的时间,小组里讨论讨论,用上刚刚我们在少年梁晓声的信中学到的方法,帮小明改改这封信吧,开始。
【生小组讨论后,代表进行反馈:成昱泽、刘伽彤等分别从吸烟有害健康(品德课上老师刚刚讲到的烟酒的危害那个章节,和爸爸吸烟吞云吐雾的场景来说。】
3.师小结:就是说我们如果要给爸爸妈妈提建议,就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呢?对,商量的语气。因为我们所有的建议都是一个出发点,那就是爱。爱是化解一切的关键,所以对父母提建议的时候,我们可以【PPT出示“劝谏的话,好好说。”】
五、写法指导三:如何“恰当”地表达敬意
(一)学以致用:以防疫工作人员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里的场景和细节,进行写法迁移。 1.师过渡:刚刚我们提到的都是身边的人,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人士,你又想对谁说?(生反馈)那你了解他背后的故事吗?
2.师:想要向一个人表达敬意,我们不仅要知道他,我们更要深入地去了解他背后的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样说起来的话,你的敬意就不是空话了。你看,玲玲表达敬意的人是志愿者阿姨,那对于我们表敬意的人,怎样的语言才是恰当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如果要你来写,你会抓住哪些细节?PPT出示:一张防疫人员工作图片,生交流。所以,对于赞美的话,我们就要深情地说。)PPT出示:赞美的话,深情说。
六、课堂练笔,写出“恰当”
1.过渡:刚刚我们说的每一段话,每一段情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穿越时空,回忆起你感动的、记忆深刻的点点滴滴,快速地写写你最想说的内容。写之前,可以参考课上学到的方法。从第四行开始写,信的格式和开头可以先不写。(提醒坐姿:提笔即练字,练字即练姿,希望同学们都能用正确的坐姿来写。)
2.生课堂练笔。师边巡视边用笔批阅星级评价,圈出好词好句,然后有选择性投影点评。(PPT出示星级评价标准)
七、反馈点评:修改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恰当,希望同学们课后按书信的格式认真完善这封信,写完后好好修改自己的习作。
八、课后作业:完成整篇习作。
九、延伸:推荐阅读《傅雷家书》《林良爷爷的三十封信》。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