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总体情况.pptx
- 格式:pptx
- 大小:505.97 KB
- 文档页数:53
单选1、座地摇(平)臂抱杆分解组塔,抱杆采取单侧摇臂起吊构件时,对侧摇臂及起吊滑车组应()。
A.松开B.放松在地面固定C.悬浮空中D.收紧作为平衡拉线答案D2、起重机作业位置的地基应(),附近的障碍物应清除。
A.平整B.稳固C.松软D.清洁答案B3、流动式起重机组塔,分段分片吊装铁塔时,控制绳应()。
A.随吊车摆臂同步调整B.根据吊件重量决定调整速度C.随吊件上升加快调整速度D.随吊件同步调整答案D4、跨越架的搭设应有搭设方案或(),并经审批后办理相关手续。
A.施工作业指导书B.强制性条文执行措施C.质量通病防止措施D.施工组织设计答案A5、搭设跨越一般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架面至铁路轨道的水平最小安全距离为()m。
A.2.5B.3C.5.5D.6.5答案A6、搭设跨越高速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封顶网(杆)距铁路轨顶的垂直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m。
A.5.5B.6.5C.8D.12答案D7、搭设跨越高速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封顶网(杆)距铁路电杆顶或距导线的垂直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m。
A.0.6B.1C.2.5D.4答案D8、搭设跨越高速铁路跨越架时,跨越架架面距铁路附加导线的水平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m,且位于防护栅栏外。
A.5.5B.6.5C.7D.8答案C9、采用提升架提升跨越架架体时,应控制拉线并用经纬仪监测调整()。
A.水平度B.垂直度C.弯曲度D.高度答案B10、可能接触带电体的绳索,使用前均应经()并合格。
A.拉力试验B.烘干处理C.绝缘测试D.外观检查答案C11、使用悬索跨越架时,绝缘网宽度应满足导线风偏后的保护范围。
绝缘网伸出被保护的电力线外长度不得小于()m。
A.6B.8C.10D.12答案C12、毛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mm。
A.65B.70C.75D.60答案C13、木、竹跨越架立杆均应垂直埋入坑内,杆坑底部应夯实,埋深不得少于()m。
班组人员培训考核试卷单位名称:北京华厦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姓名:年月日成绩: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试行)》适用于公司系统()kV及以上新(扩、改)建及公司所属单位承揽的公司系统以外的电网工程。
A.10B.35C.110D.2202、下列选项不符合施工分包规定的是()。
A.分包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B.劳务分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纳入承包单位统一管理C.先签订分包合同,待人员全部进场后方可签订安全协议D.施工分包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3、已签发或批准的作业票应由()收执,签发人宜留存备份。
A.作业负责人B.专责监护人C.技术负责人D.安全负责人4、根据现场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和作业需要,增设(),并明确其监护内容。
A.作业人员B.作业负责人C.监理人员D.专责监护人5、作业票工作内容完成后,应清扫整理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检查作业地点状况,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并向()汇报。
A.安全监护人B.监理工程师C.作业票签发人D.作业许可人6、低压电力电缆中应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工作零线、保护零线的芯线。
其中()色芯线用作工作零线(N线)。
A.黄绿B.黄C.绿D.淡蓝7、施工用金属房内配电设备前端地面应铺设()。
A.绝缘橡胶板B.瓷砖C.地毯D.工业自流坪8、施工用电电源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专用变压器供电时,其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宜采用()。
A.TN-C-S接零保护系统B.TN-S接零保护系统C.TN接零保护系统D.N-C接零保护系统9、用电单位应建立施工用电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用电()。
A.技术负责人B.安全监护人C.安全负责人D.工作负责人10、末级配电箱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应大于()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A.35B.40C.50D.3011、凡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工程建设专业(单选题)-企事业内部考试电力试卷与试题二、单选题(65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 主要负责人B. 岗位负责人C. 分管安全领导D. 管理人员答案:A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 同时设计C. 同时施工D. 同时生产和使用答案: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A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
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的,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
A. 三个月B. 六个月C. 九个月D. 十二个月答案:B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招标发包的,发包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发包给依法中标的承包单位。
建筑工程实行直接发包的,发包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发包给具有()条件的承包单位。
A. 一般资质B. 较高资质C. 相同资质答案:D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通过施工作业路段时,应当注意警示标志,()。
A. 提示标志B. 前方车辆C. 警告标志D. 减速行驶答案:D7.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危大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费以及相应的()施工措施费,保障危大工程施工安全。
A. 质量B. 安全防护文明C. 安全D. 文明答案:B8.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方案。
A. 一般B. 专项C. 特殊D. 综合答案:B9.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国家电网“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解读“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核心●做实现场两级管理○做实施工单位作业现场管控○做实甲方现场工程项目管理●抓住两个关键因素○抓住项目管理关键人○抓住现场作业关键点●加强三个支撑保障○加强施工监理企业人力支撑保障○加强施工单位劳务支撑保障○加强施工技术装备支撑保障●健全两个管控机制○健全队伍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现场督查及量化考核机制“这是公司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影响施工安全的难题,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出台“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
国网基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12项配套政策着眼于推动基建队伍的改革发展,强化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针对性地解决施工安全难题。
12项配套政策涉及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劳动用工、薪酬分配、管控机制、市场机制、考核机制、技术装备、技术措施、管控手段等多个方面,归纳起来核心是做实现场两级管理、抓住两个关键因素、加强三个支撑保障、健全两个管控机制。
做实现场两级管理。
一是做实施工单位作业现场管控。
加强施工单位作业层班组建设,确保劳务分包作业在施工单位组织、指挥、监护下进行,从根本上解决“以包代管”问题.二是做实甲方现场工程项目管理。
整合建设管理和工程监理资源,统筹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抓住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抓住项目管理关键人。
通过统一建库、持证上岗、招标核实、现场监督、量化考核,进行全过程管控。
二是抓住现场作业关键点。
划出关键作业施工安全管理的底线、红线,作为强制性措施,落实“签字放行”要求.加强三个支撑保障。
一是加强施工监理企业人力支撑保障。
明确施工、监理企业长期职工、社会化用工补充渠道,重点补充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建立面向一线的薪酬激励机制,推动存量人员向一线流动,下决心解决一线“空壳化”、机关“贵族化”问题。
二是培育核心分包队伍形成施工单位有力劳务支撑保障。
国家电网“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解读“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核心●做实现场两级管理○做实施工单位作业现场管控○做实甲方现场工程项目管理●抓住两个关键因素○抓住项目管理关键人○抓住现场作业关键点●加强三个支撑保障○加强施工监理企业人力支撑保障○加强施工单位劳务支撑保障○加强施工技术装备支撑保障●健全两个管控机制○健全队伍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现场督查及量化考核机制“这是公司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影响施工安全的难题,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出台“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
国网基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12项配套政策着眼于推动基建队伍的改革发展,强化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针对性地解决施工安全难题。
12项配套政策涉及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劳动用工、薪酬分配、管控机制、市场机制、考核机制、技术装备、技术措施、管控手段等多个方面,归纳起来核心是做实现场两级管理、抓住两个关键因素、加强三个支撑保障、健全两个管控机制。
做实现场两级管理。
一是做实施工单位作业现场管控。
加强施工单位作业层班组建设,确保劳务分包作业在施工单位组织、指挥、监护下进行,从根本上解决“以包代管”问题。
二是做实甲方现场工程项目管理。
整合建设管理和工程监理资源,统筹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抓住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抓住项目管理关键人。
通过统一建库、持证上岗、招标核实、现场监督、量化考核,进行全过程管控。
二是抓住现场作业关键点。
划出关键作业施工安全管理的底线、红线,作为强制性措施,落实“签字放行”要求。
加强三个支撑保障。
一是加强施工监理企业人力支撑保障。
明确施工、监理企业长期职工、社会化用工补充渠道,重点补充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建立面向一线的薪酬激励机制,推动存量人员向一线流动,下决心解决一线“空壳化”、机关“贵族化”问题。
二是培育核心分包队伍形成施工单位有力劳务支撑保障。
科技风2019年11月水利电力DO/10.19392/ki.1671-7341.201932133深化电力基建队伍改革浅述付应龙国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湖北黄冈438000摘要:当前,国网公司全力推进“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措施'以下简称“12项配套措施”)改革,为推进改革落地,黄冈公司在全省范围內率先组建项目管理中心,按照做精项目建设管理、做实业主项目部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项目管理中心组建及运作,打造了由建设部履行职能管理、其他业务部门专业协同、项目管理中心着重项目统筹管理、业主项目部强化现场执行、属地公司有效协同的建管模式,进一步夯实了工程建设管控基础。
关键词:电力基建;改革浅述一、目前管理的现状及提升思路地市公司作为电网建设管理制度、标准和要求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辖区内电网建设属地协调和220千伏及以下工程建设管理任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电网基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建工程建设大规模铺开,地市公司层面基建管理力量在人员数量、结构层次、能力素质以及执行力等方面的欠缺,同国网公司高标准建设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大部分地市公司原建设部(项目管理中心)职能管理和项目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造成工程管理混乱,业主管理“层层衰减” $深入贯彻国网公司“12项配套措施”改革要求,在地市公司层面成立项目管理中心,对项目使用集中化、专业化、流水式管理,通过组织精简、人员优化、资源共享等手段进行管理,进一步夯实工程建设管理基础,最终达到项目管理的人员配置最优化、组织机构最简化、管理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主要管理做法及管控机制将项目管理中心定位为地市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支撑机构,直接负责现场工程建设过程管理。
通过引入安全责任量化考核、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引领、人才培养考核激励、党员引领群众跟进等管理方式,重在有效落实和强化执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单位“以包代管”、监理单位“形同虚设”、业主管理“层层衰减”、分包队伍“散兵作战”等重点关键问题,突岀项目管理中心实际运作成效,不断增强工程管控水平。
强化经营管理创新突破发展推动公司全面提质增效张世东【摘要】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重要部署,电力体制改革、集体企业改革、\"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构建\"五大\"管理新格局向纵深推进.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集体企业与主办国有企业要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同时按照上级主管单位的要求,大力推进集体企业突出核心业务、实施瘦身健体、深化改革改制.公司要准确把握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期刊名称】《中国经贸》【年(卷),期】2018(000)022【总页数】2页(P65-66)【关键词】企业发展;创新;分析【作者】张世东【作者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水力发电厂【正文语种】中文一、公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公司正面临着内外部改革相互交错、加快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我们在笃定心智谋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集体企业各层级安全责任需要进一步夯实,分包工程、电站运维、消防交通、食品安全、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二是改革改制面临机遇和挑战。
需要进一步把握改革机遇,优化内设机构,理顺职责界面,突出核心业务,强化经营管理;三是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突破发展、做大做优的难度不断增加;四是依法治企要求更高。
从巡视巡察工作来看,监管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公司还存在制度执行不规范、危机意识不强等问题。
五是全员经营意识有待加强,依法治企、创新发展、降本增效观念滞后,部分干部职工守摊子不作为等消极懈怠思想未能根治,人才队伍现状同“四自”运营目标还不匹配。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公司广大干部员工要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敢为人先的勇气胆略,准确把握形势,全面深化改革,科学谋划发展方向,抓住机遇、凝心聚力、迎难而上,推动公司实现全面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