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一、问题描述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饮食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基层监管机构设施设备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导致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展开;监管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执法结果不尽如人意;监管工作中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和联动机制,导致监管漏洞难以弥补;监管成本高企、监管资源分散、监管效率低下,都是制约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问题。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从而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应加大对基层监管机构的投入,提高监管机构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加大监管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确保监管工作有力的开展。
应加强对监管执法标准的统一规范,建立健全执法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监管执法的水平和效果。
应建立健全起来的信息互通和联动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能力,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应强化监管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集中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五、监督考评为了确保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
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构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机制,保证监管机构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要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管执法标准考核机制,对执法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确保监管执法水平的稳步提升。
要建立健全起来的信息互通和协同联动机制的监督考评机制,对监管机构的协同联动能力进行评估,确保监管工作的协同效能。
要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管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监督考评机制,对监管成本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确保监管工作的经济源流顺畅。
六、总结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但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推进措施、工作机制和监督考评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1、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检测检验、认证认可等方面。
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2、检测能力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投入,检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检测能力逐步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等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掌握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3、标准化生产有所推进一些地区和企业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消费者意识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绿色、有机、无污染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1、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部分农民为追求高产,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导致农产品中残留超标。
同时,一些违规使用禁用药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环境污染影响工业“三废”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对农产品产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生产经营分散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仍以小规模、分散化为主,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
4、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虽然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基层监管力量仍相对薄弱,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部分地区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满足监管需求。
5、追溯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难以迅速准确地追溯到源头,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责任追究。
三、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措施1、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对化肥、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禁用药物的行为。
简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效能。
一、问题分析1.监管力量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然而目前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比较普遍。
一方面是监管机构的资源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监管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不够,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2.监管手段滞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一些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产品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涌现,这就对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监管手段还比较滞后,没有及时跟上新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步伐,导致监管盲区的存在。
3.监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不够紧密,监管责任划分不清晰,导致监管漏洞的存在。
4.监管信息不透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及时公开透明的监管信息,让消费者能够获得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信息,但是目前监管信息不够透明,监管结果不够公开,这给了一些不法商家和生产者逃避监管的机会。
5.监管执法不严格在一些地方,监管执法不严格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给了不法商家和生产者逞凶的机会,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二、对策建议要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监管机构的资源投入,提高监管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提高监管效果。
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资源,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建议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同时可以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为了解决监管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信息公开制度,让监管结果及时公开透明,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管,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为了解决监管执法不严格的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执法制度,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保障广大消费者健康和利益的重要环节。
当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采取解决对策。
监管力度不足是一个主要问题,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和生产者存在违规行为。
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情况,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往往无法获得准确和及时的产品信息。
监管体系不够健全也制约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为了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必要在加大监管力度、加强信息公开与透明度、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2. 正文2.1 问题一:监管力度不足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着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层监管人员数量不足。
由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大量的监管人员来确保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然而,由于基层监管部门资源有限,导致监管人员数量不足,难以覆盖所有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市场,容易造成监管盲区。
其次,监管资源不足。
监管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监管人员的数量,还取决于监管的资源投入。
然而,很多基层监管部门在经费、设备、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不足的情况,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开展。
此外,监管力度不足还体现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在一些地区,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比较宽松,导致一些不法商家趁虚而入,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因此,解决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基层监管部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提高监管效率,确保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需要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不法商家,形成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强有力震慑,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2.2 问题二: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农民和农产品生产者对于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够充分,容易受到不法商贩的欺骗和误导。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本文将就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监管力量不足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着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一些农村地区,监管人员数量不够,监管力量薄弱。
这导致了一些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不到位,甚至监管空白,给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2.监管手段滞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相对滞后,很多地区还停留在传统的监管手段上,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较低。
这些都导致了监管手段不够灵活、不够高效,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3.监管标准不一在一些地区,由于监管标准不够统一,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不够规范和统一。
不同地区对于同一种农产品的监管标准不一致,这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4.监管体系不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职责不够明确,监管责任不够到位。
在一些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然停留在“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整体协调和统一管理。
二、解决对策应该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的建设,增加监管人员数量,提高监管力量密度。
还可以通过岗位轮岗、多部门联合等方式,加大监管力量的保障。
应该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监管水平。
应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的统一化,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要求。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遵守监管标准。
应该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监管范围,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强化各级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我们不可否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不断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1. 监管覆盖面不足当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覆盖面相对较窄,许多农村地区和小农场的监管措施不够到位,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侵害。
农村地区的监管力量和设备不足,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 监管标准不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标准相对较为分散,导致了监管工作的不统一。
一些地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执行不够严格,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
3. 监管手段不够科学化传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主要以抽检为主,而且抽检的频率和抽样的数量都较少,很难全面了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
一些监管部门对于监管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缓慢,导致监管手段不够科学化,难以满足监管的需要。
4. 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盲区和漏洞。
一些监管人员对于监管法规和政策的掌握不够全面,导致了监管工作的不力和不严格。
5. 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信息公开程度不够,导致了广大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的了解有限。
一些问题农产品的信息难以及时公开,导致了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二、建议1.加强监管力量和设备建设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小农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设备和设施,确保监管措施到位。
对于一些监管力量薄弱的地区,可以采取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方式,共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应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的投入,推广先进的监管技术和设备,以满足监管工作的需要。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情况。
1. 监管责任不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部门众多,监管职责重叠,导致监管工作的责任不明确,监管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每个监管部门都各自为政,导致监管工作的效率低下,监管漏洞多,监管责任不落实。
2. 监管手段不足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主要依赖政府监管,但监管手段不足。
相关监管部门监管的人员不足,监管设备不足,监管技术落后,无法有效监管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导致监管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3. 监管制度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环节的监管职责、标准和措施没有统一规划,导致监管工作的执行难度增加,监管漏洞多,监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4. 监管成本高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成本较高,监管部门的资金、人力、装备和技术投入都相对较低,导致监管的成本较高,但监管的效果不佳,导致监管成本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为了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不足的问题,应当增加监管投入,提高监管的技术水平和手段,推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3. 健全监管法律法规为了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应当加强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标准和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依法进行。
为了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本高昂的问题,应当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降低监管成本投入,提高监管成本的收益回报,减少监管成本的浪费,提高监管工作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工作,也是农产品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简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食品安全。
有必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一、问题分析1.监管责任不到位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监管责任不到位的问题。
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够重视,监管责任落实不力,导致监管工作的失职失责现象屡见不鲜。
2.监管标准不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着监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监管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可能会被判定为合格和不合格,严重影响了监管的公正性和公信度。
3.监管手段不足监管手段不足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监管手段不足,一些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给了一些不法商家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4.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着一些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一些基层监管人员缺乏监管知识和监管经验,导致监管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责任落实为解决监管责任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基层政府的监管和约束力度,明确相关的责任分工和监管标准,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监管责任能够到位。
2.统一监管标准为解决监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各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统一监管标准,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体系,以确保监管工作的公正性和公信度。
3.增加监管手段为解决监管手段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的投入力度,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食品快速检测设备、追溯系统等,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4.加强监管人员培训为解决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监管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监管工作。
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并加强监管措施。
本文将分析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一、问题分析1.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尚未充分完善,监管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不够到位,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监管法律法规方面也存在空白和漏洞,对一些不法分子的监管存在着不小的困难。
2.监测手段不够先进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中所使用的检测手段相对滞后,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农产品市场需求。
尤其是一些新型农药、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等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使用,需要更加先进的检测手段来进行监管。
3.监管能力不足一些地区基层监管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有限,这造成了一些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滞后和疏漏。
而且由于监管人员的不专业,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4.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大,主要表现在一些农产品中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监管和处理,将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不小的风险。
二、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为解决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应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在法律法规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增加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震慑可能的违法者。
2.提升监测手段水平针对监测手段滞后的问题,应不断加大对监测手段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以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水平。
积极开展新型检测手段的推广和应用,确保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加强监管人员培训为解决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加大对基层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监管水平和能力。
要倡导和支持专业人才参与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提升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简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问题分析1.监管不力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非常庞大,监管难度较大,导致一些地方监管不力、监管措施不够完善。
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不合格农产品流向市场。
2.监管信息不畅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不畅通,导致监管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监管信息不畅通可能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监管。
3.监管手段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滞后,技术设备更新不及时,导致监管手段不够高效,无法满足监管需求。
4.监管责任不明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监管责任不明,导致监管工作效果不好。
5.监管人才短缺监管人才短缺,导致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含量不足,无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求。
二、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力量应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的投入,提高监管力量的专业性和技术水平,确保监管工作运转良好。
2.加强监管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信息交换和联动,提高监管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3.加强监管技术设备更新加强监管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监管手段的高效性,确保监管工作跟上市场、技术的发展变化。
4.明确监管责任加大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确保监管责任的明确,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全面监管。
三、总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应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加强监管信息共享、加强监管技术设备更新、明确监管责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才的培养力度,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信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会更加顺畅、完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鲜食农产品安全问题较多,加强其安全监管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重点从鲜食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监管的主要措施方面进行探讨,希望通过交流能进一步加强对鲜食农产品的安全监管,促进农产品质量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样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切实搞好农产品食品监管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1高台县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
高台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高原夏菜和各类水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鲜食农产品的生产量、供应量逐年增多。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高台县已建成蔬菜示范大县,各类蔬菜生产面积达0.53万多hm2,瓜类面积670 hm2左右(包括制种),各类果树面积0.38万hm2,全县每年瓜果蔬菜等鲜食农产品总产量达到7亿多kg,其中,鲜食农产品4.67亿kg,加工农产品2.4亿kg,每年除供应高台县农贸市场外,鲜活农产品市场外销量在3亿kg以上,在这些直接供应农贸市场的鲜食农产品中,绝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但也有可能在个别农产品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如农药残留量超标、卫生状况不好等,安全问题相对比较突出。
2目前农产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点多、线长、面广,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涉及诸多环节,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安全生产的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产品安全生产观念淡漠
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是一种以家庭单家独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模式,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安全生产的水平。
由于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较差,容易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而忽视安全生产,使用违禁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安全生产的知识比较欠缺,在瓜果蔬菜等食用农产品上禁用什么农药、喷施农药多少天才能采收上市不是很清楚。
随着农药的乱用、滥用,还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加,生产中施药频繁,用药量越来越大,农残超标问题愈加突出,特别是为了追求新、鲜、奇、特等农产品,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越来越多。
2.2源头问题难以控制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 500万t,农药超过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
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较多,而硝酸盐会进一步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了消除病虫草害,有人滥用或不正确使用农药,有的甚至使用高剧毒农药,致使蔬菜、果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同样会造成巨大危害;生物激素、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其农产品经人们食用后,也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种植养殖中被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水体,会在农产品中富集,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农产品在包装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也会导致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2.3管理体制比较混乱
从法律法规上看,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安全方面的宣传培训教育,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知识普及,农药安全使用监督等职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综合监督检查,开展对食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处;质监部门负责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卫生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的日常卫生监督;安全检查部门负责农药、杀鼠剂等化学危险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但从监管效果看,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顺畅,责权不清,职能分散,缺乏协调,相互扯皮,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交叉重叠执法、重复检验或相互推诿、监管不力等现象,市场检查呈现运动式的查禁,漏洞较多。
特别是餐饮业,管理制度和卫生状况欠佳,自行采购农产品原材料的随意性很大,安全问题相当突出。
2.4农业投入品的经销渠道多,管理难度大
当前,农资市场十分活跃,农业投入品的经营渠道很多,特别是农药等危化品的经营单位多、乱、杂、小,造成禁用农药禁而不绝。
作为一个小县,仅农药经营门店多达100多家,加上各农药经销公司重心下移、直销基层农户的情况,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特别是已禁止生产经营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还有使用,部分限制使用范围的农药使用不规范,常规农药安全期间隔不够,是造成农产品安全的最大隐患。
2.5农产品安全检测水平不高
目前,生产和运转环节的质量检测结果尚无法律效力,仅能作为参照;农贸市场对瓜果蔬菜的农药残留量检测形同虚设,约束力不大;餐饮单位原材料不作检验的现象还很突出;消费环节对鲜食农产品抽样检测的覆盖面不够全面。
在县乡基层有检测职能的单位普遍存在仪器匮乏、设备陈旧落后的现状,鲜食农产品从源头检测监管的人力不足,经费缺少,就高台县来看,目前只能开展简单的农产品农药残留量速测工作,全面的检测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
3.1强化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知识教育
目前情况下,农产品生产不可能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农业环境中纯粹没有污染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将其控制在对人体健康无危害的剂量或者范围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因此,必须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农产品安全理念和科学生产知识,使农产品生产相关各方切实树立起安全理念,掌握相应的农产品安全知识,夯实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
要通过宣传农产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众参与农产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消费者依法维护农产品安全,做农产品安全的自觉维护者;特别要深入田间地头和农资市场,广泛宣传禁限用农药规定,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列入农民教育工程的重点内容,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基本安全知识,自觉抵制有害物质投入,按标准规范使用农药、抗生素、激素、添加剂等物质,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