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8工业与可持续发展学案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20
2024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模版秉持新课程标准及____年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本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法指导。
在教学策略上,本方案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及“综合测试结合”为核心,着重于知识间联系的把握,以实现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与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指导思想本方案依据新课程标准及____年考试大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学法指导,注重“专题复习”、“专题训练”与“综合测试结合”的整合,重点在于知识间的联系,以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和完善,提升学科思维能力。
二、具体教学措施1. 着重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的整合与提升紧密围绕考试大纲要求,既要扎实基础知识,又要系统掌握主干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避免知识盲点,同时也要避免无目的的知识泛泛学习,以主干知识带动支线知识,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 强化知识结构与内在联系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知识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实现知识的系统整合。
3. 提升地理图表理解与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图文转换、图图转换,从图表中归纳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
重视地理图表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读图、作图能力。
4. 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每周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练习的批阅与评讲,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鉴于二轮复习时间紧迫,本方案制定了详细的进度计划,以确保复习内容的全面覆盖与深入理解: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值线判读第三讲:地球运动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四讲:大气运动与气候第五讲:水循环与洋流第六讲: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第七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第八讲: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第九讲: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十讲:农业生产与地域类型第十一讲:工业生产与工业地域第十二讲: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十三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四讲:区域地理环境以及区域联系、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五讲:区域可持续发展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十六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八:自然灾害第十七讲:自然灾害及防治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专题九:区域地理第十八讲:中国地理第十九讲:世界地理2024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模版(二)依据我国新课程标准、近年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素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法指导。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四章区域农工业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
一、影响工业的因素
1.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
3.
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的角度加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
具体分析如下: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最大者
为其主导因素,如下图:
图中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关于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根据,复习时,不再寻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公道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
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全、完善而清楚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到达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门,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能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行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
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第二章区域可连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连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讲等值线的判读第三讲统计图表的分析第四讲地理数据分析与运算技能培养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讲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第三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第三讲人口、交通和城市专题六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区域空间定位第二讲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第三讲国土整治和可连续发展第四讲区域特点分析与差异比较专题七选修部分第一讲旅行地理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讲环境保护考前冲刺专题八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第一讲挑选题常用答题技能第二讲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专题九热门问题专题十规范答题要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2】一、学生基本情形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8工业区位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 点考 题考 情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考点一工业区位的判读与评价全国丙卷·T1~3全国卷Ⅱ·T7全国卷Ⅰ·T37全国卷T8~9、T36(2)全国卷5年考点考次统计命题预测:(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全国乙卷·T1~3、T36(3)全国甲卷·T3~5全国丙卷·T4~6全国卷Ⅱ·T6全国卷·T36(3)考点1| 工业区位的判读与评价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综合题五年5考1.(20xx·全国丙卷·T1~3)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xx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01252072】(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1)D (2)C (3)B [第(1)题,从材料可知,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因此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是利用当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区位优势,D正确;越南不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产国,因此A错误;K企业总部位于杭州,纱线要运回国内加工,说明市场在国内,无论在国外哪里建厂都不是考虑市场因素,B错误;美国经济发达,机械化水平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劳动生产率高,C错误。
学案18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联系【考纲点击】 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区域经济发展典例1(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答案(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
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发酵,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示意图表达):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解析第(1)题,陕北高原属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水土流失严重,过去种粮必然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使得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同时加剧该地的干旱状况,造成水资源短缺,使生态环境恶化。
第(2)题,分析该地种植苹果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四个方面去分析。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在最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结合资料,说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和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2.结合实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和主要途径。
必备知识梳理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采集—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社会尽管还不能________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工业革命时期进一步深化与发展,“________论”应运而生。
这种理论又称为人地协调论,它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人地关系的研究向________、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思维拓展]人地协调论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一方面,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________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含义公平性原则本代人之间、________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发展的总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参与,采取全球共同的决策和行动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由________型向________型、更多地依靠________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________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2)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构建________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形成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3)生态保护: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________和稳定性。
专题8 工业与可持续发展(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不同区域工业发展(含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主干知识。
(2)从命题形式看,一是具体分析某地的工业区位因素;二是以某一区域为背景综合考查该区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3)从能力要求看,本专题侧重考查区域认知能力、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归纳概况能力等。
2019年高考复习应注意:①工业区位条件是高考中的常见命题点,解答该类问题除了掌握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外,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结合具体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条件做具体分析,以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能够进行知识迁移,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③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热点事件,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工业中的新问题。
01工业区位分析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①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②考虑污染程度2.工业布局应坚持的四字方针——“风”“水”“宝”“地”(1)“风”:应注意风向条件,保证有污染的废气不吹向居民区。
除了上述环境因素提到的风向与工业布局关系外,还要使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应注意河流流向,保证有污染的废水不流向居民区。
产生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自来水厂及对水质要求高的工厂应分布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宝”:有好的经济效益。
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接近科研中心,靠近交通线,便于进行生产协作,便于工人上下班等。
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
(4)“地”:距离城市的远近、地形、环境、交通条件等。
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2018·全国卷Ⅰ)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
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质量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环境对工业的影响。
第1题,精密机械制造要求精度高,对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空气振动、地面震动等都有特殊要求;与地表相比较,地面10米以下受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影响较小,温度较为恒定,而且受地表干扰(如震动)小。
但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处于劣势,在储存原材料和产品方面没有优势。
第2题,大连的渗水、噪声和坍塌状况与日本岐阜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日本位于地震带,需要注意防震问题,而大连地震较少,无须考虑。
第3题,综合题干信息可知,上述企业建在地下,利用其特殊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仪器加工精度不受干扰,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答案▶ 1.C 2.D 3.B(2018·全国卷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
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下题。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解析▶本题考查以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的区位条件。
当地为大别山区,优势资源主要是农产品,农产品易腐烂变质,不适宜远距离运输,该类加工企业多为原料导向型,主要考虑资源的品质、产量及劳动力。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基础设施、资金及消费市场较弱,而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则更有优势。
答案▶ D毛笔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
元代以前,全国以宣笔最为有名。
宣笔,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早期以兔毛为主料,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
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湖笔逐渐取代宣笔。
湖笔在宣笔的基础上以山羊毛为主料,仍以竹为管。
浙江省湖州市是湖笔产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毛笔之都”。
据此回答1~2题。
1.元代以后湖笔逐渐取代宣笔而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运输便捷B.市场广阔C.政府导向D.品质优良2.湖笔精湛的制作工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湖笔技艺却受到很大冲击,其原因是( )。
①社会文化的转型②书写工具的革新③创新研发投入少④传承乏人的状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1题,湖笔在宣笔的基础上以山羊毛为主料,仍以竹为管,元代以后湖笔逐渐取代宣笔而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其品质优良,而运输便捷、政府导向不是根本原因,市场广阔是品质优良的结果。
第2题,湖笔精湛的制作工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湖笔技艺却受到很大冲击,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和传承乏人的状况。
答案▶ 1.D 2.C福建泉州市永春县山多地少。
宋元时期,阿拉伯人蒲氏家族来到泉州定居并经营香料生意。
明末清初,其后裔溯晋江而上来到永春县达埔镇制作和贩卖篾(劈成条的竹片)香,开启了该镇的制香史。
永春篾香是一种选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后供人点燃的名贵香料。
目前,全县共有制香企业近300家,制香人超过3万,产品有300多种。
据此回答(1)~(3)题。
(1)与泉州相比,永春县达埔镇生产蔑香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市场需求量大B.竹子和香料丰富C.劳动力充足且廉价D.制作工艺纯熟(2)近年来,香品研发生产、香文化展示等相关产业向达埔镇集聚,主要是为了共享( )。
A.政策和原料B.廉价劳动力C.信息和市场D.土地和基础设施(3)目前,该镇正积极推进“香品产业园”建设,下列产业最不可能...入驻的是( )。
A.运输物流B.检测化验C.辅料生产D.化妆品生产解析▶第(1)题,与永春县达埔镇相比,泉州城市等级高、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更大。
根据材料可知,永春县山多地少,适宜竹子和香料植物的生长,泉州市城市化水平高,地势平坦,农业用地较少,原料较少;泉州城市等级比永春县高,人口数量更多;根据材料可知,泉州市制作香料的时间更早,所以其经验丰富,工艺更为纯熟。
第(2)题,永春县制香企业较多,其原料供应、政策优势和劳动力供应在全县相似;永春县境内土地价格、基础设施差异较小;根据材料可知,达埔镇制香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技术较为先进,生产规模较大,所以香品研发生产、香文化展示等相关产业在达埔镇集聚的主要目的是共享信息和市场。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镇正积极推进“香品产业园”建设,将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运输需求;“香品产业园”建设将会促进篾香品质的提升,检验化验需求增多;“香品产业园”的建设将会促进篾香生产的相关产业入驻该园区;根据材料可知,篾香主要是用以燃烧的名贵香料,与化妆品无关。
答案▶(1)B (2)C (3)D(1)综合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分析。
(2)主导型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的主导因素不同,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导向型,其生产特点及主导区位因素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3)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区位因素的变化。
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超级锂电池。
2016年7月,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美国特斯拉在位于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首座超级电池工厂举行了揭幕仪式(如下图所示)。
整座工厂占地面积为3200英亩,足足有107个足球场那么大。
工厂2020年投产后,当满负荷生产时,超级电池工厂的员工将达到6500人,电池产量将达到2013年全球电池产量的总和。
制造电池所需的钴、石墨等原料来自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来自日本。
从原料到成品整个电池生产、电池回收过程将在一个工厂内完成,厂房顶全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
据此回答(1)~(3)题。
(1)特斯拉在内华达州建“超级电池”工厂,其考虑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技术B.能源C.原料D.市场(2)超级电池厂建成对内华达州的直接影响是( )。
A.提高电动汽车产量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C.增加大量就业机会D.促进电池技术进步(3)特斯拉选择整个电池产业链在一个工厂内完成,而不是全球最优布局各电池部件生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节省原料和能源,绿色环保B.节省交通运输成本的需要C.规模化生产,提升经济效益D.电池专业生产技术的需要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制造电池所需的钴、石墨等原料来自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来自日本,而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可以排除原料、技术、市场因素;整座工厂占地面积广,厂房顶部全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布局在内达华州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太阳能。
第(2)题,由材料“工厂2020年投产后,当满负荷生产时,超级电池工厂的员工将达到6500人”可知,超级电池厂建成可为内华达州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建超级电池厂不会提高内华达州的电动汽车产量;电动汽车的推广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但不是直接影响;电池生产技术来源于日本,对促进内华达州电池技术进步影响不大。
第(3)题,材料中提到“超级电池工厂2020年投产后,电池产量将达到2013年全球电池产量的总和”,说明规模大、产量高,所以大规模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对节省原料和能源作用不明显,节省交通运输成本和电池专业生产技术的需要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答案▶(1)B (2)C (3)C02工业地域形成1.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对比2.两个角度分析工业分散(1)区位选择的规律及目的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常见的规律如下表所示:(2)分散规律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强品牌效应。
1.(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
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
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