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1 吃穿住话古今人教版拔高训练三十四
- 格式:docx
- 大小:467.86 KB
- 文档页数:5
道德与法制2019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吃穿住话古今(一)同步练习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前。
A.70万-20万年B.20万-70万年C.10多万年D.50万年2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是()A.汉武帝B.李自成C.康熙D.秦始皇3 .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以()为主要生活方式。
A.过春节B.吃肉食C.狩猎二、填空题4 . 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___)。
5 . 人们可以通过考查_______、_________,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6 . 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建立(__________)朝。
7 . 远古时期,人类冬天只是穿(________)御寒。
8 . _________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9 . 在我们中华的(___)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它们向我们揭示了发生在(___)和当时人们的(___)。
10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始(__________)和丝织的国家。
11 . 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
我们的祖先把一些(___)培育成(___),把野生动物(___)成家畜,创造了(___)和(___)技术。
12 . _______ 是中国境内生存年代最早的直立行走的人。
13 . “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故事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________ 和________ 。
三、简答题14 . 中国人为什么被称为“炎黄子孙”?15 .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说课-吃穿住话古今(一)人教新课标说教材1.教材分析《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十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中的第一课,其目的是通过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2.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方面的)和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
(2).尝试运用搜集、推测、整理的方法。
学会主动参与,互相帮助。
(3).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漫长历史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生成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至于用哪方面的史料说明问题,更多地是从方法层面予以考虑,甚至于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去学习。
说教学准备:远古时代的生活与学生相距较远,课前布置学生充分收集资料,把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爱学、乐学,能运用查找资料,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探究,了解有关古代人的生活智慧与创造,培养民族自豪感。
)说教法、学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结合教材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法是:收集资料---激趣引入---课件辅助---点拨探讨---练习延伸。
“一个好的老师会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法具体如下:(1)勾画圈点(2)讨论(3)练习(4)汇报说教学过程:本课共有四个子话题,分别为走进远古时代、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古人的歌谣、中华食文化。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教课设计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第一课吃穿住话古今(一)教材内容:《吃穿住话古今(一)》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1课教材剖析:《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1课。
主要由生活中的“吃”切入、关系和拓展到农业生产以及长久积淀而形成的饮食文化这三个方面。
学情剖析:重在认识和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形成对先人如安在自然界中生计的基本认识。
教课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看今日话明日想明日,看中国想世界,不要就史实谈史实,让学生陷在对历史史实的求索中。
而要让学生经过学习看到发展,看到人在此中的作用,学会比较与联系地看问题。
教课目的:1.经过对太古时代人们生活情况的认识,感觉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积厚流光。
2.从食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领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感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骄傲感。
3.认识和赏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感觉饮食文化中闪耀着的先人的智慧和创建。
4.试试运用传说,文物质料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课理念: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必定的能力,因此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过历史学习,生成民族的归属感、骄傲感、使命感,至于用哪方面的史料说明问题,更多地是从方法层面予以考虑,甚至于能够让学生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去学习。
教课重难点:1.经过对太古时代人们生活情况的认识,感觉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积厚流光。
2.从食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领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感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骄傲感。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进太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活的呢?让我们一同去观察吧。
小组沟通自己采集的缘由的故事,全班沟通师:在太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磨难和危险生:报告自己的资料。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推测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知识:了解远古时候人们的生活状况;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相关农谚,了解中华食文化的有关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走进远古时代”“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古人的歌谣”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中华食文化”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走进远古时代1.[播放动画:远古人类的生活]引导学生结合情景讨论: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想象一下,早期人类是怎样生活的。
(板书:走进远古时代)2.[播放课件:获取食物过程中的困难和危险]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祖先们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呢?如果我们生活在远古时代,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困难?小结:远古时代,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毒蛇猛兽的袭击。
祖先们无法知道食用的野果是否有毒,对猎取的野兽也只会生吃,这样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正因为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和危险,祖先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学会了使用火。
考古学家通过一系列的考古发掘,为我们揭开了祖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如何使用火的。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回到远古时代,感受人类最初的生活。
】活动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1.[播放视频:考古资料的证明(一):火的使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些考古资料中,你发现了什么?祖先们是怎样学会使用火的?2.[播放动画:熟食的故事]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获取食物和饮食方式方面与最初的人类有哪些变化?3.[播放视频:考古资料的证明(二):种植和养殖]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祖先们是如何学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火的使用和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有何感受?小结:火的使用、养殖和种植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告别了饮血茹毛的生活。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吃穿住话古今(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一、引入1.看图片,说出图中农作物的名称。
2.这些农作物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二、导学活动一:走进远古时代1.看图,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谁知道我们祖先的有关资料?补充课件:北京人图片2.吃是人生存下去最基本的需要,你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么?可能会遇到那些危险和困难?3.学生交流(1)远古人类获取食物的方法,他们如何使用工具?(2)远古人类在饮食习惯上与现在人有什么不同?(3)如何发现火和使用火,火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小组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谋取食物的需求上在逐步发展。
板书:生---火-----熟师:还不满足。
课件:熟食的故事。
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
但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的摸索、开发,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使人类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
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禽,还创作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课件:耕做4.哪位同学知道杂交水稻之父是谁?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
活动二食物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1.出示书中的农谚。
2.学生交流农谚。
3.诵读二十四节气歌。
4.分享节气的资料。
5.现在处在什么节气?(清明节)要做什么?节前和节后会有什么变化?(天气、时间、穿着打扮)活动三食物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师: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的饮食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季节,我们的饮食也不同。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一、引入1.看图片,说出图中农作物的名称。
2.这些农作物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二、导学活动一:走进远古时代1.看图,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谁知道我们祖先的有关资料?补充课件:北京人图片2.吃是人生存下去最基本的需要,你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么?可能会遇到那些危险和困难?3.学生交流(1)远古人类获取食物的方法,他们如何使用工具?(2)远古人类在饮食习惯上与现在人有什么不同?(3)如何发现火和使用火,火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小组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谋取食物的需求上在逐步发展。
板书:生---火-----熟师:还不满足。
课件:熟食的故事。
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
但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的摸索、开发,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使人类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
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禽,还创作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课件:耕做4.哪位同学知道杂交水稻之父是谁?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
活动二食物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1.出示书中的农谚。
2.学生交流农谚。
3.诵读二十四节气歌。
4.分享节气的资料。
5.现在处在什么节气?(清明节)要做什么?节前和节后会有什么变化?(天气、时间、穿着打扮)活动三食物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师: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的饮食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季节,我们的饮食也不同。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1 吃穿住话古今人教版拔高训练三十四第1题【单选题】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前。
A、70万-20万年
B、20万-70万年
C、10多万年
D、50万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北京人生活在( )一带。
A、蓝田
B、大汶口
C、周口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 )。
A、火
B、瓷器
C、工具
D、钱币
【答案】:
【解析】:
第4题【多选题】
人类诞生之初,就一直受到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考验,比如:( )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
A、严寒酷暑
B、暴雨雷鸣
C、毒蛇猛兽
D、火山喷发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过着______的生活。
A饮血茹毛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______,把野生动物驯化成______,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______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A1700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中国人发明的______,已成了当今世界独具风格的重要餐具。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______发明了农耕技术,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______。
【答案】:
【解析】:
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A历史考察
B文献记载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______种,占20%以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A136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端午节是指每年的______,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______。
A五月初五
B诗人屈原
【答案】:
【解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和______的国家。
A栗
B稻子
【答案】:
【解析】:
第14题【问答题】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
A动物野果动物皮毛住山洞里
【答案】:
【解析】:
第15题【问答题】
火的使用和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A火的使用,使人们有了御寒,驱逐野兽的能力,同时将肉烤熟,减低了疾病的可能性.种植和养殖技术使人们不再过游猎生活,居无定所.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