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城市的一大特色。
然而,与此同时,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本文将结合我国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探讨相关对策。
一、现状1.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高层建筑的业主、使用人对于消防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甚至违法占用消防通道,影响消防安全。
2.消防设施不完善。
一些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无法正常投入使用。
部分建筑虽然配备了一定的消防设施,但缺乏定期检查、维护,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发挥作用。
3.消防安全管理混乱。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履行消防管理职责,导致消防安全管理漏洞百出。
4.火灾应急预案不健全。
许多高层建筑的火灾应急预案制定不科学、不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火灾发生时,往往无法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5.消防宣传教育不到位。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程度不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火灾的自救、互救能力较弱。
二、对策1.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提高高层建筑业主、使用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火灾自救、互救能力。
2.完善消防设施。
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升级改造,确保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建立健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使用人的消防管理职责,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制定科学的火灾应急预案。
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应急的组织架构、救援措施、责任分工等,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5.加强消防安全监管。
加大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的力度,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进行严厉查处,督促其整改。
同时,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检测、验收,确保消防设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像雨后春笋一样,几乎每个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拔地而起。
可是,你可知道,高楼大厦不仅让我们住得更舒适,享受了更好的景观视野,还带来了不少隐患,尤其是消防安全问题,真是让人捏把汗。
你想啊,要是火灾发生在高层,救援难度大、损失更大。
光是想象一下火灾发生时,那个可怕的场面,就让人心头发紧。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真的是一根刺在心里,怎么都拔不掉。
咱们就来聊聊这其中的一些问题和能做的对策吧,免得到时候真有个火灾,大家都手忙脚乱。
高层建筑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逃生通道的设计。
有些高楼为了节省空间或者追求所谓的“美观”,就把消防通道弄得狭小,甚至设置一些不必要的障碍物。
你想象一下,要是楼上着火,大家都急着逃命,这时候走道里塞满了杂物,门打不开,楼梯也被阻挡住,岂不是成了“火海中的铁笼”?而且有些楼层的消防电梯根本就不具备防火功能,平时一旦发生故障,大家也只能干着急,真到了关键时刻,可就麻烦了。
这种设计上的“短视”简直是拿命在开玩笑。
为了省一时的成本,最后反而可能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呀!再说说消防设备。
有些高层建筑,特别是老旧的高楼,消防设施根本就跟不上现代建筑的需求。
比如说灭火器不够,喷淋系统不全,甚至有些地方的消火栓都没法正常使用。
那该怎么办?消防员来了想灭火,结果水压不足,水枪都是空打——这种情况真的是让人想想就害怕。
而且啊,许多地方的消防设施还经常得不到定期检查,设备老化严重,万一真的发生了火灾,那就是“一旦出事,全盘皆输”。
所以,咱们常说的“安全第一”,不是空话,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如果设备跟不上,就得及时更新,不能等到火灾来了才追悔莫及。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哎呀,不就是消防安全嘛,平时不就检查检查,搞搞演习就行了?没错,消防演习是必须的!可现实是,有些地方的消防演习做得太“走过场”。
你看那些演习,大家站站队,排排队,然后装模作样地走几圈,完事了,大家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高层建筑消防工作情况,存在隐患及对策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高层建筑消防工作的经验。
先说这高层建筑消防工作的情况吧。
现在城市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消防工作真的是重中之重。
有些大楼设施看着挺齐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啊,消火栓系统啊都有。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呢,还是有不少问题。
就说存在的隐患吧。
第一点,楼道堆物真的是很头疼。
我就遇到过一个小区的高楼,那楼道里全是居民的杂物,什么鞋柜、旧自行车啥的都有。
这要是真着火了,那就是阻碍逃生的大障碍啊!我感觉这主要是居民消防意识淡薄,觉得火灾离自己很远。
再就是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
我之前检查一个写字楼,发现有的消火栓都锈住了,里面的水带像是好久没检查过,都有破损的地方。
这要是到用的时候,那不就成摆设了吗?还有消防通道被占用的情况,我看到有的高楼底下,消防通道停满了私家车,这要是消防车进不来,那可就耽误大事了。
那对策建议呢?我觉得首先得加强居民和物业的消防意识教育。
就比如有的小区管得好的,会定期请消防队来做演练和讲座,这个就很不错。
哦对了还有,可以在高层建筑里多贴一些消防宣传标语,提醒大家火灾的危害性。
对于消防设施维护,应该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规定多久要检查一次。
如果物业自己做不好,可以请专业的消防维护公司来做嘛。
这消防通道被占用,就得加大处罚力度。
一方面是对私家车车主处罚,另一方面也得对物业进行处罚,如果他们不管好的话。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有困难。
像有的居民就是不听劝,楼道里的东西不让堆就跟你吵。
这时候我觉得可以采取一些温和的办法,先和他讲道理,如果不行呢,再找找居委会大妈来帮忙。
居委会大妈在协调这种邻里关系上,有时候比我们专业多了。
不过我也知道这些建议不是万能的。
每个高层建筑情况不一样,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来调整。
不过只要有做好消防工作的决心,不断改进,我觉得会越来越好的。
之前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有些写字楼的消防线路混乱,这是在装修时候不注意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就得责令他们重新梳理线路,而且在后续装修的审批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防止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挑战与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一、挑战1.1 跨越高度限制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结构的特殊性,摆脱了传统建筑物的高度限制。
然而,高层建筑的高度对于消防安全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将变得困难,消防车辆的到达也受到限制,增加了火灾扑灭的难度。
1.2 逃生通道不畅高层建筑的逃生通道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保障,然而,在一些高层建筑中,逃生通道存在设计不合理、疏散能力不足等问题。
当火灾发生时,人们面临着逃生通道拥堵、疏散时间延长等风险,进一步加大了消防救援的难度。
1.3 外立面燃烧性问题一些高层建筑采用了易燃材料作为外墙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料将会加剧火势的蔓延,威胁到周围的建筑和人员安全。
此外,高层建筑外立面的保温材料也可能存在燃烧性能不达标的问题,增加了火灾风险。
二、措施2.1 完善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消防安全因素的考虑。
优化建筑结构,采用耐火材料,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建筑的结构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为消防救援提供更多的时间窗口。
此外,设置完善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疏散的畅通。
2.2 强化消防设施高层建筑应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消防设施的建设。
建立消防水系统,提供足够的消防水源,增强扑救火灾的能力。
并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提高火灾的检测和报警能力,减少火灾发生后的扩散。
2.3 加强维护管理高层建筑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维护各类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人员对火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加强消防演练,提高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反应能力。
2.4 严格材料选择和施工监管在高层建筑的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及技术运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高层建筑的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如何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技术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1.1 缺乏全面的消防设施高层建筑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往往对消防设施的设置存在一定的盲区和疏漏。
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源不足,消防通道设置不合理等,导致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和疏散。
1.2 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高层建筑楼层多、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建筑内部的疏散和逃生往往会受到重大影响,人员安全难以保障。
1.3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困难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困难是由于建筑高度和火灾位置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发生,由于楼层高,传统的消防设施和装备无法迅速到位,难以及时有效地扑救火灾。
二、技术运用分析2.1 智能化消防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消防设备的运用日益广泛。
其中包括智能感烟报警器、消防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化灭火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智能报警、自动灭火等功能,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性。
2.2 安全疏散系统安全疏散系统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高层建筑内的疏散通道、逃生设备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通过安全疏散系统,可以实现疏散通道的自动导航、楼层信息的快速传递等功能,提高了灾难事件中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2.3 空气净化系统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由于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存在,往往对人员的生存造成威胁。
空气净化系统的运用尤为重要。
空气净化系统能够通过过滤、循环等方式,将有害气体和烟雾有效清除,保障人员的呼吸安全。
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近年来,城市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与壮大不仅为城市形象与经济繁荣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消防安全问题。
城市高层建筑作为人员聚集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消防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现状分析1.1 消防安全风险城市高层建筑由于存在大量的人员聚集、电气设备、易燃易爆物质等因素,消防安全风险较高。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建筑高度和疏散困难等因素,往往导致消防救援的困难。
此外,高层建筑的火灾还可能对周边建筑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1.2 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国内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人员不专业、隐患排查不彻底等方面。
一些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设施维护不到位,消防通道被占用,消防演练不规范,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扑灭。
1.3 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群众安全意识淡薄。
大多数人对于火灾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火灾应急逃生措施了解不足,甚至存在一些不良的消防安全行为,如违规使用明火、擅自改装消防设备等。
二、解决方案2.1 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针对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力度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标准和要求。
同时,注重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监管,加强对建筑质量和消防设备的审核和验收工作。
2.2 培训专业的消防管理人员提高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培训专业的消防管理人员。
政府、消防部门应组织开展相关培训课程,提升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同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资质管理,确保其具备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2.3 加强隐患排查和消防设备维护加强对城市高层建筑的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消防安全隐患。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在当今社会,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它们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和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
然而,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也随之增加,消防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其在消防安全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高层建筑的垂直高度会增加人员疏散的难度。
其次,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多样化,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火灾风险。
而且,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火灾难以控制和扑灭。
同时,高层建筑内人员密集,安全疏散压力大。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分析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和隐患。
首先是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完善。
由于建筑高度和复杂性,一些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火灾应急需要。
其次是高层建筑内火灾烟气蔓延速度快。
高层建筑内的烟气密度较大,蔓延速度快,给人员疏散和扑救火灾带来困难。
另外,高层建筑外立面的阻燃性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高层建筑外立面装饰材料不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容易引发火灾并加剧火势。
而且,高层建筑内的火灾逃生通道设计不合理,也制约了人员疏散的效率。
三、改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措施为了改善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和建设。
在规划和建设高层建筑时,要充分考虑消防安全因素,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善与合理布局。
其次是提升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对于高层建筑,自动化的消防设备可以快速响应火灾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火灾风险。
另外,采用阻燃材料装饰高层建筑外立面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发生概率和火势扩大的可能性。
此外,优化高层建筑内的火灾逃生通道设计,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四、加强应急管理和培训为了应对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加强应急管理和培训也至关重要。
高层建筑应建立健全火灾应急预案,并开展定期演练,以确保人员疏散的迅速和有序。
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在现代城市中,高层建造的兴起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由于高层建造存在着特殊的消防安全风险,如火灾蔓延速度快、疏散难点等问题,高层建造的消防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因此,本文将对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1. 建造设计问题(1)消防设施布局不合理:由于高层建造的复杂结构和巨大体量,消防设施布局往往受限制。
一些高层建造存在消防设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消防设施难以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2)逃生通道不畅通:高层建造的逃生通道往往较窄,容易造成拥堵,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同时,在一些旧建造中,逃生通道的设计并不合理,甚至存在着封闭死角,给人员疏散带来更大的难点。
2. 消防设备问题(1)设备维护不及时:高层建造内的消防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但是一些单位对此意识不够,导致消防设备长期处于损坏状态,无法正常使用。
(2)设备配置不完善:一些高层建造的消防设备配置相对较少,无法满足火灾应急情况的需求。
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设备不足,难以对突发火灾进行有效控制。
3. 管理问题(1)管理责任含糊:在高层建造的消防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责任含糊的情况。
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导致消防管理工作无法有效执行。
(2)员工意识不强:一些高层建造内的员工对火灾风险认识不足,缺乏火灾自救和疏散的基本知识。
在火灾发生时,员工可能没有正确的应急反应,加剧了火灾的危害程度。
三、对策为了解决高层建造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1. 建造设计方面的对策(1)科学合理布局消防设施:在高层建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消防设施的布局问题,确保其彻底覆盖每一个区域,并便于使用。
(2)优化逃生通道设计:逃生通道的设计应考虑人员疏散的疏导能力,合理安排通道宽度和数量,同时避免封闭死角的存在。
2. 消防设备方面的对策(1)定期检查和维护:对高层建造内的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如何应对特殊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不断涌现。
然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与传统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面临着更多的火灾风险和疏散困难,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保障消防安全。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的特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火灾风险的增加在高层建筑中,火灾的蔓延速度更快、烟气更浓密,这意味着疏散时间更加紧迫。
此外,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使用和维护更加复杂,对消防人员的技能要求更高。
因此,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升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选择能够耐火、耐高温的建筑材料,减少火灾蔓延速度和烟气产生量。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确保消防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消防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3. 建立完善的消防控制室:通过监控、报警和自动喷水系统等手段,实时掌握建筑内外的火灾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二、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疏散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楼层间的高度差、人员众多等因素,疏散时间往往被大大压缩。
针对高层建筑的疏散困难,应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疏散通道:确保每层楼都有足够宽敞的楼梯,以容纳人员迅速疏散,并设立安全出口指示标志,方便人们迅速找到逃生通道。
2. 制定详细的疏散预案:建立高层建筑疏散预案,明确疏散路线和责任分工,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人员遇险时的应急反应能力。
3. 加强疏散救援能力:建立高层建筑疏散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的救援器材和装备,并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提高救援能力。
三、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被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中,以提高预警和救援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技术手段:1. 火灾智能预警系统:通过烟雾、温度等传感器感知火灾的存在,及时发出警报,迅速启动灭火系统,提高火灾的应对速度。
2. 人工智能智能疏散引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高层建筑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供精确的疏散引导和救援指导。
浅析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消防监督工作的一些体会,就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安全疏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土地资源将相对越来越少,城市建筑也日益向着大型化、多功能化、高层化、地下化趋势发展。
这些建筑往往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疏散困难、可燃物多、装修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猛烈并会迅速蔓延,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将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
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此类建筑应当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以利火灾的扑救和控制,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前几年,许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且有部分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因而问题不少。
本文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消防监督工作的一些体会,就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1、当前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1)消防设计未受重视
前些年,由于许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未审核先建设、未验收已投入使用,因而存在不少火灾隐患。
一是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由于部分设计
人员对《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规范掌握了解不深,对高层建筑中明确规定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不严格执行,导致建筑消防设计存在不足。
二是安全疏散不符合规范要求。
前几年,建筑设计未充分考虑到安全疏散的要求,一般情况是1栋楼1座电梯、1个楼梯,且楼梯为敞开式楼梯,楼层内走道也是“袋”形走道,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会沿着楼梯向上蔓延,给人员逃生和消防施救带来困难。
如市某商贸大楼,系集办公、经营、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公寓,地处繁华闹市。
由于大楼建设年代久远,在安全疏散方面存在“先天性”隐患:缺少一部消防安全疏散楼梯,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疏散困难甚至伤亡。
现在的建筑设计中大都已充分考虑到安全疏散的重要性,上述类似情况几乎很少出现。
但对多家较大规模的商场(位于高层建筑的裙房或地下、半地下室)验收发现,当相邻防火分区之间不是采用防火墙而是防火卷帘进行分区时,有的疏散楼梯正好被分隔在另一个防火分区内,这样该分区安全疏散就不能满足《高规》规定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的要求(符合其他条件规定的除外)。
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在旁边的防火墙上,采用耐火等级为甲级的防火门再开1个侧门。
2)消防审核困难重重
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会遇到种种难关。
一类是三边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
另一类是形象工程。
什么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火灾登高设置等都
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第三是停缓建工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停缓建项目往往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环行车道、无火灾登高面、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足、设置形式不正确等等诸多问题,而有些开发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消防安全的“隐性投资”,这样的建筑物,建成一个,就多一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3)装修材料易使火灾蔓延
大部分高层建筑尤其是高层公共建筑内部装修为了室内造型美观,装修中采用了大量木材、纤维制品和高分子材料等等可燃易燃材料,如吊项采用木龙骨及木工板外贴铝塑板,墙壁采用木工板、软包等,地面采用地毯。
大部分业主及施工企业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装修材料未作防火处理,擅自降低耐火等级,一旦引起火灾,就会使火势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气体,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4)施工单位素质不高
现在不少高层建筑是由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的,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差,业务水平低,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不相适应。
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
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
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5)消防管理制度落后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一般建设即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操作系统,有的还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雨淋或水幕系统、自动闭门装置系统。
而现在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
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上述各类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灭火器是否过期怎么判断也不懂。
有的高层建筑管理的另一隐患是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这种淡薄表现在单一使用主体的建筑物上要好一些,若是两家以上单位共租一座高层建筑时问题就出来了,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死,消防问题互相推诿,拖而不决。
2、有关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策略
1)严把设计源头关
一是强化建筑设计单位资质要求。
为了加强对从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国家特设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设计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证书,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
二是严格实行消防专篇自审制度。
消防专篇应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内容,专篇应在初步设计中体现完善,并应由设计院完成自检自审工作。
三是确定设计人员终身负责
制。
2)严把审核关
一是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
审核工作,应落实“谁审核,谁负责”的制度。
二是实施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必审制。
相关部门应出台细则,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将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
三是实行施工图审查签字制度。
对高层建筑消防施工图纸,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消防部门才给予受理审核。
四是提高消防建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
3)提高建筑结构的耐火等级
高层建筑尤其是高层人员密集场所吊顶和其他装饰材料,不得使用可燃材料吊顶,宜采用轻钢龙骨装饰材料,并应选用经过防火测试合格、核准销售的防火装饰材料和绝缘隔热材料,对原有可燃的木结构建筑和耐火极限较低的钢架结构建筑,以及可燃的吊顶等,必须进行改建,提高其耐火极限。
在钢屋架和钢柱上喷涂防火涂料或敷贴防火隔热材料。
安全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前室、避难区(间)等是生命之路,其墙面、吊顶、地面均应采用非燃材料装修。
对于高级旅馆,其客房的床罩、窗帘以及沙发的包覆材料等,应采用阻燃处理的织物。
高层建筑公共部位场所的地毯,应用阻燃型地毯,并在防火分区分隔的防火门处采取隔断措施。
必须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划分防火分区,进行防火分隔,阻止火势蔓延,杜绝和减少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4)严抓施工管理
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一是要制定严格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和紧急安全疏散方案。
高层建筑内设置公众聚集场所的单位,要严禁在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
在焊接切割作业时,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在落实防火措施后方能作业。
电器的使用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从事这些场所的重点岗位、重点工种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操作训练和消防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并要严格落实责任制,从而也就确保了高层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
二是实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
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既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又可以了解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的把关极有益处。
三是加强建筑施工检查。
现代综合性高楼,装修投资惊人,可燃物质数量巨大,必须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监督检查。
5)严抓后期管理
一是加强对已经验收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应急灭火疏散训练。
根据高层建筑的性质及火灾特点,消防安全工作要以自防自救为主,在做好火灾预防工作的基础上,配备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力量,以便在发生火灾时特别在夜间发生火灾时,能够正确处置,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公安消防机构应对高层建筑的物业管理公司经理和全体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
措施、方法和要求,掌握在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和扑灭初起火灾的方法,在火势扩大时能从容不迫地引导群众安全疏散。
二是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应由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拥有符合标准的先进检测设备,建立完善可行的检测规程,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运用科学手段,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三是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
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全部设施在内的消防设施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岗位责任制,从而保证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消防安全,人命关天。
做好消防工作,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这既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各部门乃至全社会成员的神圣责任,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一项基本举措。
笔者认为,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企事业管理单位和公安消防机构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它将对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