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给水工程
- 格式:pdf
- 大小:13.04 MB
- 文档页数:48
给排水工程1.给水系统施工方法及工艺1.1给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给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1.2给水管道施工方法1.预埋.预留给排水工程的预埋预留作业主要包括:地下穿外墙防水套管,穿墙.梁钢套管,卫生器具排水口预留洞,管道穿楼板孔洞,设备基础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等。
预埋预留作业主要是通过配合主体结构施工来完成,预埋预留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对整个安装工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采取如下措施:(1)施工前,对照土建施工图,找出所有预埋预留点,同时与土建.暖通.电气等其他专业沟通,查看今后安装是否有冲突.交叉现象,做到先期避免,减少今后不必要的返工。
(2)穿结构梁.剪力墙刚性套管安装:主体结构钢筋绑扎完成后,按照给排水施工图标高,坐标找准位置,然后将套管置于钢筋中,找准定位后焊接固定在钢筋网上,套管内要用废纸等物填塞密实,以防砼施工时流入套管内,土建拆模后及时找出所有套管,清理掉里边的填充物。
(3)穿砌墙套管安装:土建专业在砌筑隔墙时,按专业施工图标高.坐标将套管置于隔墙中,用砌块找平后用砂浆固定,然后移交给土建队伍继续施工。
1.3管道支架制作安装1.管架型式.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或现场管道布置.排列的实际需要;2.管架下料和组对时先点焊,检查合格后编号,然后正式焊接;3.管架制作完毕后及时进行防锈处理;4.管架的安装部位,设置要合理,各种管道尽量布置在同一管架上;5.施工原则:先大管后小管,有压管让无压管;6.管架应牢固紧密固定在墙上.柱子.顶板或其它结构物上。
管架安装应水平,吊杆应垂直,受力部件焊接牢靠;7.管架要在同一水平或垂直面上,使管架布置整齐.方向统一。
8.管道系统的坐标.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管道切割和预加工管材切割前应按配管图先标定管道外径和长度,其外径误差应在容许范围之内,管材切口端面应垂直于管道中心轴线,其倾斜偏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化物,并打磨光滑。
当管端沟槽加工部位的管口不圆整时应整圆,壁厚应均匀,表面的污物.油漆.铁锈.碎屑等应清除。
给水工程知识点归纳总结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水的利用和管理,水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工程。
它涵盖了水资源开发、水利工程建设、治理水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水工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水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分布不均衡。
在地理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缺水,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
2. 资源稀缺性。
水资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需求,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3. 可再生性。
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通过自然水循环不断得到更新。
4. 安全性。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存。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1.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开展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是了解水资源分布、数量、质量和特性的基础。
2. 水资源保护。
保护水资源是减少水资源污染、保持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3. 水资源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水资源,包括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等。
三、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是指为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目的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需进行相关规划设计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等。
2. 水库与水利工程建设。
包括地下水库、堰塞湖治理、河流水利工程、坝工程等。
3. 灌溉工程建设。
发展和建设灌溉工程,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4. 水资源利用工程。
包括水电站建设、供水工程建设等。
四、水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是指对水环境进行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整合资源,控制水污染,提高水环境质量。
水环境治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监测与评价。
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掌握水体的污染情况,为治理提供依据。
2.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是在隔板絮凝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得广泛应用。
折板絮凝常采用竖流式。
它是将隔板絮凝池的平板改成具有一定角度的折板。
析板的安装可以是波峰对波谷——“同波折板”,也可波峰相对——“异波折板”,按水流通过折板间隙数,又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
多通道指,将絮凝池分成若干格子,每格内安装若干块折板,水流沿格子依次上、下流动,在每一格内,水流平行通过若干个折板组成的并联通道。
举例:保定市地表水厂絮凝沉淀池。
如隔板池一样,折板间距应根据水流v由大→小而变,折板间流速也分段设计,分段设计,分段数不宜少于3段,各段流速:第一段v = 0.25~0.35 m/s第二段v = 0.15~0.25 m/s第三段v = 0.10~0.15 m/s折板夹角采用90°~120°,波高一般采用0.25~0.4m。
优点:1)虽然仍属隔板絮凝池,但由于折板改变了水流方向,在折板间,可视为CSTR型反应器,从总体上可看作PF型反应器(推流型),使絮凝效果提高了。
2)缩短了絮凝时间,最短只需6 min,但太短,效果不理想,建议10~15 min为宜。
3)时间短,减小了池容积,节省了投资。
(折板间距小,安装、维修困难,折板费用高,故适用中、小水厂)3.机械絮凝池根据搅拌轴安装位置,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式,水平轴的方向有与水流方向平行的,也有垂直的。
单个机械池接近于CSTR型反应器,故宜分格串联。
分格较多,越接近PF型反应器,效果较好,但不能太多。
每池设3~4格以上搅拌机,用隔墙(或称导流墙)分隔数格,以避免水流短路。
搅拌强度随絮凝体长大而逐格减小。
措施:① 调节搅拌机速度逐格递减;② 浆板数或浆板面积递减。
通常采用①方式。
优点:① 可适应水量变化;② 水头损失小;③ 易调节,如配以无级变速机械装置可使反应达到最佳状态。
缺点:① 需机械装置,加工困难。
② 维修量大,故国内采用尚少。
(1)设计要点:1)池数一般不少于两组。
给水工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引言在建筑物或城市中,给水工程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
它涉及到供水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维护,以确保人们可以获得安全、可靠和清洁的饮用水。
本文将对给水工程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了解这一领域。
二、给水系统概述1. 给水系统的定义:给水系统是一种通过管道将水从水源输送至用户点的系统,包括源水处理、水泵站、主管道网、分配管道网和用户终端等组成部分。
2. 水质要求:给水系统中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水质安全和卫生。
3. 给水压力控制:给水系统需要保持适宜的水压,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确保供水正常运行。
三、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水源处理:针对不同水源的水质特点,进行过滤、消毒、除垢等处理,确保水质达到标准。
2. 水泵站:通过水泵将水源抽送到主管道网,并对水压进行控制。
3. 主管道网:负责将处理好的水输送到不同区域的分配管道网,通常由大口径管道组成。
4. 分配管道网:将水从主管道网引入各个用户终端,通常由小口径管道组成。
5. 用户终端:包括家庭、商业和工业用户的水龙头、水表等设施。
四、给水系统设计与施工要点1. 管道布置:根据地形特点和用户需求,在建筑物或城市中合理布置管道,确保供水的均匀性和高效性。
2. 管道选择:根据水源类型和水质特点,选择适合的管材和管径,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水泵选择:根据水源高度、用户需求和管道布局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和流量,保证供水的稳定性。
4. 水质监测与控制:对供水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确保水质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5. 施工质量控制:在给水系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漏水、渗水和管道破损等问题的发生。
五、给水系统维护与管理1. 定期检查:定期对给水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检查,包括水泵、管道、阀门等,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维护保养: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更换阀门、润滑等,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一章给水系统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水源方式属于地表水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属于自流给水系统。
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
输配水系统。
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下可省去其中一部分设施?不是。
大城市通常不设调节构筑物;地下水水质好可以省略水处理构筑物;水源处于适当高程,可以省去一级泵站或二级泵站或同时省去;城市附近山上有泉水时,可建泉室供水系统不设泵站。
4.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统一给水: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
分质给水:水源经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
分压给水:根据水压要求不同而供水。
用得最多的是统一给水系统。
5.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①当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在城市上游或给水区内开凿管井或大口井。
②水源处于适当高程,能重力输水,可省去泵站;有泉水的,可建泉室。
③地表水为水源时,上游取水,加以处理。
④水源丰富,随用水量增长而发展为多水源给水系统。
⑤枯水季节、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时,采用跨流域、远距离取水方式。
6.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①循环给水系统,火力发电、冶金、化工等冷却水用量大的企业中。
②复用给水系统,适用于在车间排出的水可不经过处理或略加处理就可供其它车间使用的情况。
7.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查明水源水质和取水量,各用水部门的工艺过程和设备,现有计量仪表的状况,测定每台设备的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水温等,按厂区给水排水管网图核对,对于老的工业企业还应测定管道和阀门的漏水量。
了解工厂用水现状,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健全工业用水计量仪表,减少排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对厂区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都很有用处。
第二章设计用水量1.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①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给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给水工程是指为城市、乡镇、工矿企业以及农村等用户提供安全、稳定、高质量的饮用水供应系统的工程。
给水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合理的组织和设计方案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组织结构、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的选择等方面。
2. 施工组织结构(此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3. 施工工序选择3.1. 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是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包括项目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纸制作等。
3.1.1. 项目调研在项目调研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和分析,包括地质条件、地理位置、水质情况等,以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3.1.2. 方案设计根据项目调研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流程、物资需求等内容,确保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2. 施工工序选择在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施工工序,并且合理组织施工顺序,提高施工效率。
3.2.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给水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它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处理、地基加固等工序,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2. 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是给水工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
在安装管道前,需要对管道进行验收和试验,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功能完好。
然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
3.2.3.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是给水工程中涉及的另一个重要工序。
在安装设备前,需要对设备进行验收和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然后,根据设备安装图纸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3.3. 施工方法选择在给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3.1. 传统施工方法传统施工方法是给水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包括人工挖掘、人工铺设管道等操作。
传统施工方法成本较低,但效率相对较低。
3.3.2. 机械化施工方法机械化施工方法是给水工程施工中的一种高效、快捷的方法。
《给水工程》教学大纲学分:5.5 总学时:99理论学时:99 面向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大纲执笔人:王爱军大纲审定人:赵星明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给水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专业必修课。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取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的理论知识、设计原理和步骤,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先修完水力学、水分析化学、工程测量、工程力学、水泵与泵站等有关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宜安排在第6、7学期。
最好与《水处理实验教本》同时选修。
内容上注意与《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衔接。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
因内容多而学时有限,授课教师既要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又要注意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给水系统(3学时)第一节:给水系统分类第二节: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给水系统的组成:①取水构筑物;②净水构筑物;③泵站;④输水管渠和管网;⑤调节构筑物。
第三节: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1)城市规划的影响(2)水源的影响(3)地形的影响第四节:工业给水系统1、工业给水系统类型:①循环给水系统;②复用给水系统。
2、工业用水的水量平衡本章重点、难点:1.给水系统的组成2.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思考题: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
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况下可省去其中一部分设施?4.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5、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6、工业给水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第二章:设计用水量(2学时)第一节:用水量定额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定额;3、消防用水定额;4、其他用水定额。
给水工程施工的程序一、前期准备阶段1、工程准备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组建施工队伍、购置施工设备和材料、确定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等。
2、施工准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确定施工现场布置、制定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等。
3、材料和设备进场根据工程计划,施工单位应及时采购必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对其进行验收和储存,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4、现场勘察施工单位应派遣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施工许可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管理规定,申请相关的施工许可,并保证取得相关许可后才能正式进行施工工作。
二、基础工程施工阶段1、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勘察结果,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和基坑开挖质量。
2、基础浇筑在基坑开挖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基础浇筑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浇筑,保证基础质量符合要求。
3、排水系统施工在基础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排水管道铺设、排水井的构建等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4、防渗工程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进行防渗工程的施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防渗帷幕的设置、防渗墙的建造等工作,确保工程的抗渗性能符合要求。
5、地基处理在基础工程完成后,如有需要,施工单位应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基加固、沉降控制等工作,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三、主体工程施工阶段1、管道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图纸,施工单位应进行管道的铺设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铺设并确保管道的质量。
2、设备安装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水泵、管道连接件、阀门等设备的安装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调试试运行施工单位应对水工程设备进行调试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符合设计要求。
给水排水工程包括什么内容给水排水工程是指为满足城市、建筑物及工业园区的居民、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对清洁、安全、稳定的饮用水和排水的需求,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
它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给水工程给水工程是指将水源引入城市或建筑物,并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输送设施将清洁的饮用水供应给用户的工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水源工程:通过挖掘、建设水库、引入地下水或进行海水淡化等方式,获取供水所需的水源。
2. 净化处理工程: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物、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输水工程:将经过处理的水通过输水管网输送到城市不同区域或建筑物的给水终端。
4. 储水工程:建设水池或水塔,用于储存水源,保障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给水管网工程:建设一系列的管道网络,将清洁饮用水输送到用户的家庭、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
二、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指将污水从建筑物、城市及工业园区排出,并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排放设施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到环境中的工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排水系统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和用户需求,规划城市的排水系统,包括收集、输送和排放。
2. 室内污水排放系统:在建筑物内部设计和安装污水管道系统,将室内产生的污水排到建筑物外部的下水道或污水处理设施。
3.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规划和建设雨水排放系统,将城市内部产生的雨水排入河流、湖泊或处理设施。
4.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5. 排水管网工程:建设一系列的排水管道网络,将污水从不同区域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
总结:给水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饮用水的清洁、安全和排水的顺畅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给水工程包括水源工程、净化处理工程、输水工程、储水工程和给水管网工程;排水工程包括排水系统规划、室内污水排放系统、城市雨水排放系统、污水处理工程和排水管网工程。
给⽔⼯程7-8课时讲稿《给⽔排⽔⼯程》讲稿(第7-8课时)内容回顾主要内容清⽔池和⽔塔容积的计算⽤⽔量变化⽤⽔量计算给⽔系统的流量关系⽔塔和清⽔池的容积计算⽔塔或清⽔池等调节容积的计算,应根据供⽔量和⽤⽔量变化曲线来求得。
如果缺乏这项资料时,尤其是⽤⽔量变化曲线难于取得,可以按经验数字来估算。
调节容积1、根据供⽔⽤⽔曲线,可列表计算⽔塔和清⽔池容积。
分两级时,累计正值或负值其值相同。
(5)(6)(7)项累计的正负值相同,说明贮存的⽔量和流出的⽔量相等,因此由累计的正值(或负值)可确定⽔塔或清⽔池所需的调节容积,其值以最⾼⽇⽤⽔量的百分数计。
注意:累加时必须是连续正(或连续负)累计的最⼤段。
⽽不能将正(负)连续相加。
2、设计中如缺乏⽤⽔量资料时,可采⽤经验估算。
清⽔池调节容积:10%~20%Qd(⼤城取⼩值,⼩城取⼤值)。
⽔塔的调节容积: 2.5%~3%Qd ⾄5%~6%Qd清⽔池容积:W1——调节容积,可按最⾼⽇⽤⽔量的10~20%估算;W2——消防贮⽔量,按扑灭⽕灾平均时间为2⼩时计算;W3——⽔⼚⾃⽤⽔,⼀般采⽤最⾼⽇⽤⽔量的5~10%;W4——安全贮备⽔量。
为避免清⽔池抽空,威胁供⽔安全,清⽔池可保⼀定⽔深(0.5 m)作为安全贮量。
3.2.3 ⽔塔(⾼地⽔池)容积:W1——调节容积,可按最⾼⽇⽤⽔量的2.5~6%估算,⽤⽔量⼤时取低值;W2——消防贮⽔量,⼀般按10min 室内消防⽤⽔量计算。
4321W W W W W +++=21W W W +=3.3.1⽔泵扬程的确定:★⽔泵扬程等于静扬程和⽔头损失之和。
⼀泵站的净扬程等于⽔处理构筑物的最⾼⽔位与吸⽔井的最低⽔位之差;⼆泵站在⽆⽔塔管⽹的净扬程等于最不利供⽔点(控制点)的服务⽔头标⾼与清⽔池最低⽔位之差;有⽔塔管⽹的净扬程等于⽔塔最⾼⽔位与清⽔池最低⽔位之差。
4.1 管⽹布置形式给⽔管⽹的布置应满⾜以下要求:1.按照城市规划平⾯图布置管⽹,布置时应考虑给⽔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2.管⽹布置必须保证供⽔安全可靠,当局部管⽹发⽣事故时,断⽔范围应减到最⼩;3.管线遍布在整个给⽔区内,保证⽤户有⾜够的⽔量和⽔压;4.⼒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造价和供⽔能量费⽤。
给排水工程标准图集目录02S101 矩形给水箱98S102 卧式水泵隔振及其安装95SS103 立式水泵隔振及其安装02SS104 二次供水消毒设备选用与安装01SS105 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选用安装02S106 中小型冷却塔选用及安装04S107 游泳池附件安装及设备选用05S108 倒流防止器安装06SS109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05SS121 热水机组选用与安装01S122-1~10 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合订本)01S123 贮水罐选用及安装95S124 自控恒温装置01S125 开水器(炉)选用及安装01SS126 住宅用热水器选用及安装06SS127 热泵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06SS128 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06MS201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1S201 室外消火栓安装04S202 室内消火栓安装99(03)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04S204 消防专用水泵选用及安装98S205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选用与安装(隔膜式气压罐)04S206 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07S207 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04S301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01S302 雨水斗92S303 医院卫生设备安装99S304 卫生设备安装01(03)S305 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 03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03S402 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2S403 钢制管件02S404 防水套管02SS405-1 硬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安装02SS405-2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给水管安装02SS405-3 铝塑复合给水管安装02SS405-4 交联聚乙烯(PE-X)给水管安装96S406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安装03S407-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铜管04S407-2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薄壁不锈钢管03SS408 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04S409 建筑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安装97S501-1 井盖及踏步02S501-2 双层井盖05S502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90S503 格栅、格网及起吊架03S504 刚性接口给水承插式铸铁管道支墩03S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05S506-1 自承式平直形架空钢管06S506-2 自承式圆弧形架空钢管02(03)S515 排水检查井(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04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95(03)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含2003年局部修改版)05S518 雨水口04S519 小型排水构筑物04S52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5SS521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05SS522 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04S531-1~5 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2004年合订本) 94S602-1 地面式深井泵房94S602-2 半地下式深井泵房94S602-3 深井泵罩94S602-4 深井潜水泵井室94S602-5 附属设备及土建详图94S602-6 深井泵房电气设计图集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02S701 砖砌化粪池03S702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03SS703-1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一)04S801-1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保温水塔(50m3、100m3)04S801-2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保温水塔(150m3、200m3、300m3)04S802-1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不保温水塔(50m3、100m3)04S802-2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不保温水塔(150m3、200m3、300m3)04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总容积50m3~2000m3)05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04S901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S902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5SS903 民用建筑工程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给水排水专业)05SS904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给水排水专业)05SS905 给水排水实践教学及见习工程师图册07S906 给水排水构筑物设计选用图05SS907 小城镇住宅给水排水设施选用与安装07SS908 建筑给水排水常用设计参数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