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详解-给水处理概论
- 格式:pdf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13
给排水概论知识点总结一、介绍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排水系统和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而给水系统则是将水源输送到城市居民和工业使用地点的系统。
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卫生,还关乎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排水系统1.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中用于排除降水的系统。
它包括雨水管道、雨水篦子、雨水口等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将雨水从城市中排出,防止城市内涝。
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防洪、防渍、排泄及美化。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地形地势、雨水的流量、管道的设计及设施的设置等因素。
2. 污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是城市中用于排除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系统。
它包括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等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将污水清理后排出城市,保护环境和居民健康。
污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防臭、防根、防腐及防堵。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污水来源、管道的设计及设施的设置等因素。
三、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城市中用于将自然水源输送到居民和工业使用地点的系统。
它包括输水管道、水厂、水塔等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将水源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供水充足、水质优良、水压稳定及管网合理。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城市的用水需求、水源的质量、管道的设计及设施的设置等因素。
四、水泵及水泵站水泵是给排水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用于提升水的压力和流动。
水泵一般分为离心泵和排污泵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水泵。
水泵站是水泵的集合,用于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
水泵站一般分为生活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和给水泵站等类型,根据不同的系统选择适合的水泵站。
五、水质及水质监测水质是给排水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关乎着居民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
因此,对水质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水质监测主要包括对水源和排水口的水质监测。
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2给水排水系统概论给水排水系统是供水和排水设备的有机组合,将水源引入建筑物并分发给各个点位,同时将废水排出建筑并送入下水道或处理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水排水系统的概念、组成、分类及设计要点。
一、概念给水排水系统是指为满足建筑物内用户对水的需要而建立的水供应和废水排放的系统。
它包括供水管道、水泵、水箱、水表、阀门以及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设备等部分。
二、组成1.给水系统组成(1)水源:公共供水系统或私人水源。
(2)给水管道:将水源引入建筑物,通过水泵进行供水。
(3)水泵:负责将水源压力送入建筑物内供水管道。
(4)水箱:储存供水,平衡供水压力。
(5)水表:计量供水量,为用户收取水费。
(6)阀门:控制供水管道的通闭和流量控制。
(7)用户终端:如水龙头、洗衣机等。
2.排水系统组成(1)盲管系统:将废水从建筑物内直接排入下水道。
(2)抽水系统:当建筑物底部低于下水道时,通过污水提升泵将废水抽至下水道。
(3)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污水收集、沉淀、厌氧处理和气体处理等环节,以实现废水的净化。
(4)排水管道:将废水从建筑物引导到下水道或处理设备。
(5)人工排水:如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的下水道。
三、分类1.按用途分类(1)生活给水:用于日常饮用、洗涤、冲洗等。
(2)消防给水:用于消防灭火系统。
(3)工业用水:用于工业生产和冷却等用途。
2.按供水方式分类(1)直接供水:供水直接由水源进入建筑物。
(2)间接供水:供水先经水箱储存,再分配到各个用户。
3.按水源分类(1)自来水系统:直接从公共供水系统获取水源。
(2)非自来水系统:使用私人水源,如井水或天然水源。
四、设计要点1.水压保护:对供水管道进行合理布置和设计,以确保水压稳定,避免高低压区域。
2.供水量合理规划: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户数量,合理预测和设计供水量。
3.防火要求: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需满足建筑的防火要求,如供水稳定、消防栓设置等。
4.防止二次污染:在给水管道设计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给排水工程基础知识
给排水工程基础知识
本文档旨在提供给排水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相关概念、原理、设计与施工等内容。
以下是文档的详细内容:
一、给排水工程概述
1.1 给排水工程定义
1.2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部份
1.3 给水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1.4 排水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二、给水系统
2.1 给水水源
2.2 给水管道
2.3 给水设备
2.4 给水计量与调节设备
三、排水系统
3.1 排水管道
3.2 排水设备
3.3 排水泵站
3.4 排水处理与再利用
四、给排水工程施工
4.1 管道铺设
4.2 设备安装与调试
4.3 系统测试与验收
4.4 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五、相关技术及标准
5.1 给水工程技术
5.2 排水工程技术
5.3 相关标准与规范
六、附件
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附件1:给水工程设计图纸范例附件2: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模板附件3:相关设备选型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1. 法律名词1:注释
2. 法律名词2:注释。
注册给排水专业基础科目一、给水工程概论给水工程是指将自然界各种水源经过处理后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用水的工程。
给水工程概论是注册给排水专业的基础科目之一,它主要介绍了给水工程的基本概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质要求及处理技术等内容。
在给水工程概论中,我们首先了解到了给水工程的基本概念。
给水工程是指从水源地到用户用水点的整个供水系统,包括水源开发、水库调蓄、输水管网、水厂处理等环节。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掌握给水工程的整体框架非常重要。
我们学习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是给水工程的基础,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关键。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学习了水资源的分类、水量计算、水资源保护等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
我们还学习了水质要求及处理技术。
水质是保证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学习了水质的评价标准、常见水质污染物及其处理技术等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水质处理的效果和保障供水安全至关重要。
二、给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给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是注册给排水专业的另一门基础科目,它主要介绍了给水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在给水工程设计方面,我们学习了设计基本原理、设计计算方法和设计标准等内容。
设计基本原理包括了给水工程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设计计算方法则包括了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设计标准是指给水工程设计时需要符合的各项规范和标准,它们确保了给水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给水工程施工方面,我们学习了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等内容。
施工工艺包括了给水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施工组织则涉及到了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分工,施工管理则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三、排水工程概论排水工程概论是注册给排水专业的又一门基础科目,它主要介绍了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排水原理和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等内容。
在排水工程概论中,我们首先了解到了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
排水工程是指将建筑物和城市内部的雨水和废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去的工程,它包括了雨水排水工程和污水排水工程两个方面。
城市给⽔排⽔⼯程概论第⼀章给⽔排⽔场站⼯程结构与特点第⼀节场站⼯程结构与施⼯⽅法⼀、给⽔排⽔场站⼯程结构特点(⼀)场站构筑物的构成1.⽔处理(含调蓄)构筑物,是指按⽔处理⼯艺设计的构筑物。
给⽔处理构筑物包括配⽔井、药剂间、混凝沉淀池、澄清池、过滤池、反应池、吸滤池、清⽔池、⼆级泵站等;污⽔处理构筑物包括⽔闸井、进⽔泵房、格筛间、沉砂池、初沉淀池、⼆次沉淀池、曝⽓池、氧化沟、⽣物塘、消化池、沼⽓储罐等。
2.⼯艺附属构筑物:是指主体结构的⾛道平台、梯道、设备基础、导流墙(槽)、⽀架、盖板、栏杆等细部结构的⼯程。
各类⼯艺井(如吸⽓井、泄空井、浮渣井)管廊桥架、闸槽、⽔槽、堰⼝、穿孔、孔⼝等。
3.附属构筑物,分为⽣产辅助性建筑物和⽣活辅助性建筑物。
⽣产辅助建筑物是指各项机电设备的建筑⼚房如⿎风机房、污泥脱⽔机房、发电机房、变配电设备房及化验室、控制室、仓库、料场等;⽣活辅助性建筑物包括综合办公楼、⾷堂、浴室、职⼯宿舍等;4.配套⼯程:指为⽔处理⼚⽣产及管理服务的配套⼯程:包括⼚区道路、⼚区给排⽔、照明、绿化等⼯程;5.⼯艺管线:指⽔处理构筑物之间,⽔处理构筑物与机房之间的各种连接管线:包括进⽔管、出⽔管、污⽔管、给⽔管、回⽤⽔管、污泥管、出⽔压⼒管、空⽓管、热⼒管、沼⽓管、投药管线等。
(⼆)构筑物结构形式与特点1.⽔处理(调蓄)构筑物和泵房多采⽤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结构,特点是构件断⾯较薄,属于薄板或薄壳性结构,配筋率较⾼,具有较⾼的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少数构筑物次⽤⼟膜结构如稳定塘等,⾯积⼤且具有⼀定深度,抗渗性要求较⾼。
2.⼯艺辅助构筑物多数采⽤钢筋混凝⼟结构,特点是结构断⾯较薄,构件尺⼨要求精确;少数采⽤钢结构预制,现场安装,如出⽔堰等。
3.辅助性建筑物视具体需要采⽤钢筋混凝⼟结构或砖砌结构,符合房建⼯程结构要求;4.配套的市政公⽤⼯程结构符合相关专业结构与性能要求;5.⼯艺管线中给排⽔管道越来越多才哦你个⽔流性能好、抗腐蚀性⾼、抗地层变位性好的PE管、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
第1章给水工程概述水是人类及其它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在人们的日常及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给水工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以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手段,供给人们生活、生产以及消防用水,同时应满足其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
第1节用水对象及用水要求城市用水大致可分为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等。
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
1.1生活用水定额生活用水定额,在居民区是指每个居民每天的生活用水量,按L /(人.d)计;在工业企业是指每个职工每班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按L /(班.d)计。
居民的生活用水定额与室内给排水卫生设备完善程度、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地区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我国《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中规定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定额。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定额,根据冷车间或热车间而定。
一般冷车间采用25L/(班.人),热车间采用35L/(班.人)。
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40-60L/(班.人)。
1.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是:无色、无嗅、无味、不混浊、无细菌、无病原体,化学物质的含量不影响使用,有毒物质的浓度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范围内。
1.3生活用水水压要求城市给水管网应具有一定的水压,即最小服务水头。
其值的大小是根据供水区内建筑物层数确定的:一层为10m,二层为12m,从三层起每增加一层其水头增加4m。
2生产用水2.1生产用水量标准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标准应根据具体的生产产品及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确定。
可参照《工业用水量定额》执行。
2.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水质及水压水质要求与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种类有密切关系。
各类工业生产用水水质差异较大。
水压要求视生产工艺要求而定。
3浇洒和冲洗用水对城镇道路进行保养、清洗、降温和消尘等所需的水称浇洒道路用水,对市政绿地等所需的水称绿化用水,以上用水统称为市政用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__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对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进行介绍。
给水管道系统是将水源引入城市,并通过管道网络向各个用户供水的系统。
市区给水管道一般由市政部门负责建设和维护,而住宅区的给水管道则由物业公司或小区管理部门负责。
给水管道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源的稳定性和供水压力,以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给水管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库、水泵站、输水管道、配水管道和用户终端。
水源可以是自来水厂、地下水井或水库。
水泵站在给水管道系统中起到增压的作用,可以使水源送至高处或远处的地方。
输水管道负责将水源从水泵站输送至不同的区域,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直径和输水流量等因素。
配水管道则将输送至各个用户终端。
排水管道系统是将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及时、安全地排放出去的系统。
在城市建设中,污水的排放与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卫生和环境的污染。
排水管道系统主要由排水管道、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施等组成。
排水管道是将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从室内排放至下水道的管道,其设计应考虑到污水的流量,管道的坡度和排气等因素。
下水道则负责将污水从不同的区域集中起来,通过相应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确保污水排放符合相应的环保标准。
污水处理设施是排水管道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能够对污水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减少水体的污染。
除了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基础设施外,管道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检查和维修管道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水、堵塞等问题,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对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都需要高度重视,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健康生活。
环境工程给排水技术:给水工程概论前言给水工程是指向城市、乡村、工业和农业等供应生活水、工业用水、灌溉用水以及消防用水等的系统设施,其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都需要创新思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环境工程给排水技术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优化供水系统运行、提升供水效率和拓展供水领域的基础。
本文将从给水工程概论的角度,对环境工程给排水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给水工程的组成给水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水处理工程、输水工程、配水工程和用水工程五部分组成。
水源工程水源工程是保障供水的基础,它主要确定水源,并把水源收集、输送到水处理厂。
常见的水源包括河流、湖泊、山泉、地下水等。
在水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水源的可利用性、水源水质、水源的容量等因素。
水处理工程水处理工程是为了提高水质,消灭水污染物和杂质,保证供水水源的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工业供水水质也要达到相应的要求。
水处理常用的技术有混凝、絮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杀菌消毒等。
输水工程输水工程是指为了保证水源地的供水,将经过处理的水输送到各个用水单位,主要包括输水管网和输水泵站。
输水管网是指水源地到各个用水单位之间的输水管道,输水泵站是为了克服水源与用水单位间的地形差异而设立的,通过输水泵站把经过处理的水抽入输水管网中,保证水的畅通供应。
配水工程配水工程是指在水源地、水处理厂和用水单位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一定的方式向各个用水单位供应水的工程。
根据各个用水单位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合理的配水系统,可以实现水量、水压、水质的合理分配。
用水工程用水工程是指把配水系统与需要用水单位之间的连接,让水从配水系统送到各个水龙头、水池和冷却塔等处。
用水工程需要注意水质、水量、水压控制等问题,同时根据用水情况对水泵的运行进行调节。
环境工程给排水技术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的不断增加,都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高。
环境工程给排水技术作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