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羧酸类化合物
- 格式:docx
- 大小:19.96 KB
- 文档页数:5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邱建龙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能够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为空气的净化提供数据基础。
基于此,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空气测定;有毒物质测定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测定是对空气进行改善的重要根基。
运用气相色谱法则可以对具有良好挥发性能,具有较低蒸气压、热稳定性较好的、沸点较低的样品进行良好分析,从而对其中的有害物质予以测定并分析,从而探索有毒物质的成分,进而进行改善。
1 对苯二甲酸在GBZ/T 160.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的相关规定中,对苯二甲酸进行了相关规定,在其开展采样工作时,应当运用微孔滤膜予以进行,在开展相关分析工作时,应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来进行。
相关专家及学者,对玻璃纤维滤纸采样与HPLC进行了相关比较,在采样和洗脱效率实验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与玻璃纤维滤纸,都与相关要求及规定符合,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与流动相溶合后,所形成的吸收峰会比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色谱分离。
从方法学角度来说,在线性范围方面,HPLC范围比较广泛,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精密度,抗干扰性能也比较突出。
2 甲苯二异氰酸酯在GBZ/T 160.67--2004中,关于溶液采集方面,使用的是TDI,在分析过程中,采用的是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碱性环境中通过甲苯对水解产物进行萃取,通过衍生之后,利用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来开展监测工作。
利用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关专家及学者,对空气中2,4-TDI与2,6-TDI进行采集时,利用10%乙酸溶液来完成,同时开展采样和衍生工作,利用20min的时间,就能使形成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稳定性,通过HPLC来开展相关测定工作。
现场采样与检测简便手册(2009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采样1一、锑及其化合物1金属锑和氧化锑1二、钡及其化合物1金属钡、氧化钡、氢氧化钡和氯化钡1三、铍及其化合物1金属铍和氧化铍1四、铋及其化合物1铋及其化合物(包括碲化铋)1五、镉及其化合物2镉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镉和氧化镉等)2六、钙及其化合物2钙及其化合物(包括氧化钙和氰氨化钙)2七、铬及其化合物2铬及其化合物(包括铬酸盐、重铬酸盐和三氧化铬等)2八、钴及其化合物2钴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钴和氧化钴等)2九、铜及其化合物3铜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铜和氧化铜等)3十、铅及其化合物3铅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铅、氧化铅、硫化铅和四乙基铅等)3十一、锂及其化合物3锂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锂和氢化锂等)3十二、镁及其化合物3镁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镁和氧化镁等)3十三、锰及其化合物4镁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镁和氧化镁等)4十四、汞及其化合物4汞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汞和氯化汞等)4十五、钼及其化合物4钼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钼和氧化钼等)4十六、镍及其化合物4镍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镍、氧化镍和硝酸镍等)4十七、钾及其化合物5钾及其化合物(包括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等)5十八、钠及其化合物5钠及其化合物(包括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5十九、锶及其化合物5锶及其化合物(包括氧化锶和氯化锶等)5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十、钽及其化合物5钽及其化合物(包括五氧化二钽等)5二十一、铊及其化合物5铊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铊、氧化铊等)5二十二、锡及其化合物5锡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锡、二氧化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5二十三、钨及其化合物6钨及其化合物6二十四、钒及其化合物6钒及其化合物(包括钒铁合金和五氧化二钒等)6二十五、锌及其化合物6锌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锌、氧化锌和氯化锌等)6二十六、锆及其化合物7锆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锆和氧化锆等)7二十七、硼及其化合物7硼及其化合物(包括三氟化硼等)7二十八、无机含碳化合物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7二十九、无机含氮化合物7无机含氮化合物(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氰化氢、氢氰酸、氰化物、叠氮酸、叠氮化钠等)7三十、无机含磷化合物8无机含磷化合物(包括五氧化二磷、五硫化二磷、黄磷、磷化氢、三氯化磷、三氯硫磷和三氯氧磷等)8三十一、砷及其化合物8砷及其化合物(包括三氧化二砷、五氧化二砷、砷化氢等)8三十二、氧化物9氧化物(包括臭氧和过氧化氢等)9三十三、硫化物9硫化物(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硫化氢、二硫化碳、硫酰氟、六氟化硫和氯化亚砜等)9三十四、硒及其化合物10硒及其化合物10三十五、碲及其化合物10碲及其化合物(包括碲、氧化碲和碲化铋等)10三十六、氟化物11氟化物(包括氟化氢和氟化物等)11三十七、氯化物11氯化物(包括氯、氯化氢、盐酸和二氧化氯等)11三十八、烷烃类化合物11烷烃类化合物(包括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11现场采样与检测简便手册(2009年版)三十九、烯烃类化合物12烯烃类化合物(丁烯、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12四十、混合烃类化合物12混合烃类化合物(包括液化石油气、溶剂汽油、抽余油、非甲烷总烃和石蜡烟等)12四十一、脂环烃类化合物13脂环烃类化合物(包括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松节油等)13四十二、芳香烃类化合物13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对-特丁基甲苯、二乙烯基苯)13四十三、多苯类化合物14多苯类化合物(包括联苯等)14四十四、多环芳香烃化合物14多环芳烃化合物(包括萘、萘烷、四氢化萘、蒽、菲、苯并芘等)14四十五、卤代烷烃类化合物14卤代烷烃类化合物(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丙烷、六氯乙烷、溴甲烷、碘甲烷、1,2-二氯丙烷,二氯二氟甲烷)14四十六、卤代不饱和烃类15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包括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丁二烯、四氟乙烯、氯丙烯等)15四十七、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15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包括氯苯、二氯苯、三氯苯、对氯甲苯、苄基氯和溴苯等)15四十八、醇类化合物15醇类化合物(甲醇、丙醇、丁醇、戊醇、辛醇、丙烯醇、二丙酮醇、乙二醇、糠醇、氯乙醇、二氯丙醇、1-甲氧基-2-丙醇)16四十九、硫醇类化合物16硫醇类化合物(包括甲硫醇、乙硫醇等)16五十、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17包括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等173 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17五十一、酚类化合物17苯酚、甲酚、间苯二酚、β-萘酚、三硝基苯酚(苦味酸)和五氯酚及其钠盐17五十二、脂肪族醚类化合物17乙醚、异丙醚、正丁基缩水甘油醚18五十三、苯基醚类化合物18氨基苯甲醚(氨基茴香醚,茴香胺,苯基醚)18五十四、脂肪族醛类化合物18甲醛、乙醛、丙烯醛、异丁醛、糠醛、三氯乙醛18五十五、脂肪族酮类化合物19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双乙烯酮、异佛尔酮、二异丁基甲酮、二乙基甲酮、2-己酮19五十六、脂环酮和芳香族20环己酮、甲基环己酮和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等20五十七、醌类化合物20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氢醌等20五十八、环氧化合物20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等20五十九、羧酸类化合物20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氯乙酸和草酸等20六十、酸酐类化合物21包括乙酐、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等21六十一、酰基卤类化合物21光气(碳酰氯)等21六十二、酰胺类化合物21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丙烯酰胺等21六十三、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21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1,4-丁内酯、硫酸二甲酯、乙酸异丁酯、乙酸异戊酯21六十四、不饱和脂肪族酯22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等)22六十五、卤代脂肪族酯类22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22六十六、芳香族酯类化合物2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三甲苯磷酸酯等23六十七、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3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多次甲基多苯基二异氰酸酯(PMPPI)等23六十八、腈类化合物23乙腈、丙烯腈、丙酮氰醇(2-甲基-2-羟基丙腈)、甲基丙烯腈23六十九、脂肪族胺类化合物24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丁胺和环己胺24七十、醇胺类化合物24乙醇胺等24七十一、肼类化合物24肼、甲基肼、偏二甲基肼等24七十二、芳香族胺类化合物25苯胺、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对硝基苯胺、三氯苯胺、苄基氰等25七十三、硝基烷烃类化合物25三氯硝基甲烷(氯化苦)等25七十四、芳香族硝基化合物25硝基苯、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一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等25七十五、杂环化合物26吡啶、呋喃和四氢呋喃等26七十六、有机磷农药26现场采样与检测简便手册(2009年版)久效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内吸磷、甲基内吸磷、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氧化乐果、杀螟松、异稻瘟净、倍硫磷、敌百虫、敌敌畏、乙酰甲胺磷和磷胺等26七十七、有机氯农药27六六六、滴滴涕等27七十八、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27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27七十九、药物类化合物27考的松和炔诺孕酮等27八十、炸药类化合物28黑索金(三次甲基二硝基胺、硝化甘油、硝基胍和奥克托今(环四亚甲基四硝胺)等28八十一、生物类化合物28洗衣粉酶等28八十二、醇醚类化合物29醇醚类29八十三、铟及其化合物29气溶胶态铟及其化合物29八十四、钇及其化合物29气溶胶态钇及其化合物29八十五、碘及其化合物29碘及其化合物29附1: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29附2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3第二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37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37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38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3-2007)38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39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GBZ/T 192.5-2007)39附3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9第三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42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 189.1-2007)42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07)42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 189.3-2007)43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 189.4-2007)43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 189.5-2007)43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6-2007)44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44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45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 189.9-2007)47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0-2007)47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T 189.11-2007)48现场采样与检测简便手册(2009年版)第一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采样一、锑及其化合物GBZ/T 160.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金属锑和氧化锑第一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6.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6部分: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1 范围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二甲酯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三甲苯磷酸酯的溶剂洗脱-紫外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3 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的基本信息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的基本信息4 硫酸二甲酯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4.1 原理空气中蒸气态硫酸二甲酯用硅胶采集,丙酮解吸后,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与对硝基苯酚反应生成对硝基茴香醚。
经C18液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4.2 仪器4.2.1 硅胶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硅胶。
4.2.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500mL/min。
4.2.3 具塞试管,10mL。
4.2.4 分液漏斗,250mL。
4.2.5 微量注射器。
4.2.6 针头式过滤器,有机相,滤膜孔径0.45μm。
4.2.7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紫外检测器,测定波长305nm,仪器操作参考条件:a) 色谱柱:250mm×4.6mm×5μm,C18;b)柱温:55℃;c)流动相:甲醇:水=50:50(V/V);d)流动相流量:1mL/min。
4.3 试剂4.3.1 实验用水为双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3.2 对硝基苯酚。
4.3.3 丙酮,色谱鉴定无干扰峰。
4.3.4 乙醚,色谱鉴定无干扰峰。
4.3.5 氢氧化钠溶液,12g/L。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GBZ1GBZ 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02-04-082002-06-012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3869-1997、GB4200-97、 GB6773~8780-1988、GB10328~10439-1989、GB11516~11522-1989、GB11524~11532-1989、GB11719~11726-1989、GB16182~16250-1996、GB17052~17055-1997、GB18528~18563-20012002-0482002-06-013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2003-06-032003-12-014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WS1-1996、WS/T16-19962004-05-212004-12-01GBZ/T1GBZ/T160.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GB/T17063-1997GB8773-88附录A2004-05-212004-12-012GBZ/T160.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2004-05-212004-12-03GBZ/T160.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GB/T 16023-19952004-05-212004-12-014GBZ/T160.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5GBZ/T160.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GB/T 16016-19952004-05-212004-12-016GBZ/T160.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7GBZ/T160.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GB/T 16019-1995、GB/T 16020-19952004-05-212004-12-018GBZ/T160.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GB 11529-89附录A、GB/T 16022-19952004-05-212004-12-019GBZ/T160.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GB 11531-89附录A2004-05-212004-12-01定铜及其化合物10GBZ/T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T 16009~16011-1995、WS/T127-1999、WS/T126-19992004-05-212004-12-0111GBZ/T160.1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GB 8779-88附录A2004-05-212004-12-0112GBZ/T160.1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GB 16195-1996附录A2004-05-212004-12-0113GBZ/T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T 16018-1995、GB/T 16017-19952004-05-212004-12-0114GBZ/T160.1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GB/T 16012-1995、GB/T 16013-1995、WS/T 128-19992004-05-212004-12-0115GBZ/T160.1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T 16103-1995、GB/T 17087-19972004-05-212004-12-0116GBZ/T160.1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T 16103-1995、GB/T 17087-19972004-05-212004-12-0117GBZ/T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GB/T 16107-19952004-05-212004-12-0118GBZ/T160.1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T 16107-19952004-05-212004-12-0119GBZ/T160.1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锶及其化合物WS/T 131-19992004-05-212004-12-0120GBZ/T160.2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21GBZ/T160.2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GB 16183-1996附录A2004-05-212004-12-0122GBZ/T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GB/T 17062-1997、GB 16216-1996附录A、GB 16199-1996附录A2004-05-212004-12-0123GBZ/T160.2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T 16103-19952004-05-212004-12-0124GBZ/T160.2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GB/T 16105-1995、GB 11722-89附录A2004-05-212004-12-0125GBZ/T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GB/T 16013-1995、GB/T 16015-19952004-05-212004-12-0126GBZ/T160.2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GB/T 16108-19952004-05-212004-12-0127GBZ/T160.2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28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WS/T 173-19992004-05-212004-12-0129GBZ/T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T 16031~16033-1995、GB 16187-1996附录A2004-05-212004-12-0130GBZ/T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GB/T16037-1995、GB/T16036-1995、GB11516-89、GB/T 16110-19952004-05-212004-12-0131GBZ/T160.3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WS/T129-1999、GB/T 16034-19952004-05-212004-12-0132GBZ/T160.3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GB/T 16024-1995、WS/T 132-19992004-05-212004-12-0133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T16024-1995、GB/T16026~16028-1995、GB 8777-88附录A、GB 16184-1996附录A2004-05-212004-12-0134GBZ/T160.3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GB 16217-1996附录A、WS/T 130-19992004-05-212004-12-0135GBZ/T160.3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36GBZ/T160.3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T16030-19952004-05-212004-12-0137GBZ/T160.3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T16029-1995、GB/T 16109-19952004-05-212004-12-0138GBZ/T160.3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WS/T169-19992004-05-212004-12-0139GBZ/T160.3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T 16040-19952004-05-212004-12-0140GBZ/T160.4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 11532-89附录A、GB 11518-89附录A、GB 11719-89附录A、GB/T 16038-1995、GB/T 16039-1995、WS/T 141-19992004-05-212004-12-0141GBZ/T160.4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烃类化合物GB/T16041-1995GB/T 16042-19952004-05-212004-12-0142GBZ/T160.4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T16043~16053-1995、GB16182-96 附录A、WS/T 151~153-19992004-05-212004-12-0143GBZ/T160.4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GB/T 16055-19952004-05-212004-12-0144GBZ/T160.4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T 16056-1995、WS/T 172-1999、WS/T 171-1999、WS/T 15-19962004-05-212004-12-0145GBZ/T160.4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GB/T16078~16086-2004-05-212004-12-01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1995、WS/T 138-1999、WS/T 154- 199946GBZ/T160.4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T 16087~16091-1995GB/T17090-1997、GB/T16094-1995、GB 16204-1996附录A、WS/T 156-1999、WS/T 144-19992004-05-212004-12-0147GBZ/T160.4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T17070-1997、WS/T137-1999、WS/T 157-19992004-05-212004-12-0148GBZ/T160.4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49GBZ/T160.4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醇类化合物GB/T 17064-19972004-05-212004-12-0150GBZ/T160.5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T17084~17086-19972004-05-212004-12-0151GBZ/T160.5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T 16073-1995、GB 16249 –1996附录A、GB/T 16072-1995、GB 11519-89附录A、WS/T 145-1999、GB/T 17078-19972004-05-212004-12-0152GBZ/T160.5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T16071-1995、WS/T 136-19992004-05-212004-12-0153GBZ/T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T 16055-19952004-05-212004-12-0154GBZ/T160.5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T 16057-1995、GB/T 17074-1997、WS/T 150-1999、WS/T 135—19972004-05-212004-12-0155GBZ/T160.5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T 16058~16061-1995、GB/T 17091-1997、W/T 139-1999、WS/T 140-1999、WS/T 167-1999、GB/T 17073-19972004-05-212004-12-0156GBZ/T160.5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GB/T 17073-19972004-05-212004-12-0157GBZ/T160.5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 58GBZ/T160.58-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GB/T16074-1995、2004-05-212004-12-012004 定环氧化合物GB/T 16076-199559GBZ/T160.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GB/T17068-1997、GB 16233-1996附录A、GB/T 17069-1997、GB 16213-1996附录A、GB 16245-1996附录A2004-05-212004-12-0160GBZ/T160.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GB 16215-19962004-05-212004-12-0161GBZ/T160.6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GB/T 16077-19952004-05-212004-12-0162GBZ/T160.6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T16111-1995GB 11525-89附录A2004-05-212004-12-0163GBZ/T160.6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T 16066~16070-1995、GB/T 17079~17083-1997、WS/T 166-1999、WS/T 158-19992004-05-212004-12-0164GBZ/T160.6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 8773-88附录A、GB/T 17092-199、WS/T 161-1999、GB 8776-88附录A、GB 8773-88附录A、GB 11520-89附录A2004-05-212004-12-0165GBZ/T160.6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66GBZ/T160.6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WS/T 149-1999、GB 16243-1996附录A、GB 11530-89附录A2004-05-212004-12-0167GBZ/T160.6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WS/T 169-1999、GB 16234-19962004-05-212004-12-0168GBZ/T160.6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T 16095~16099-19952004-05-212004-12-0169GBZ/T160.6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 11517-89附录A、GB 16214-1996附录A、B、GB/T 17066-19972004-05-212004-12-0170GBZ/T160.7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2004-05-212004-12-0171GBZ/T160.7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GB 16221~16223-1996附录A、GB/T 17065-19972004-05-212004-12-0172GBZ/T160.7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WS/T 142-1999、GB/T 17088-1997、GB/T 17089-1997、2004-05-212004-12-01GB 16242-1996、GB/T 17072-1997、GB/T 17071-1997、WS/T 170-1999、WS/T 148-1999、WS/T 159-1999、GB/T 16100-199573GBZ/T160.7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T 16101-19952004-05-212004-12-0174GBZ/T160.7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T 16112-1995、GB/T 16113-1995、GB/T 16102-1995、WS/T 163-1999、GB/T 16115-19952004-05-212004-12-0175GBZ/T160.7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GB/T 16116-1995、GB 16235 -1996 附录A 、GB 16231-1996 附录A和B2004-05-212004-12-0176GBZ/T160.7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GB/T 16117~16122-1995、GB 11720-89 附录A、GB 16188-1996附录A、GB 16189-1996附录A、GB 16205-1996附录A和B、GB 16211-1996 附录A、GB 8778-88 附录A2004-05-212004-12-0177GBZ/T160.7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T 16093-1995、GB/T 16092-19952004-05-212004-12-0178GBZ/T160.78-2004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氮农药GB 16186-1996附录A、GB 16200-1996附录A、WS/T 146-1999、WS/T 147-1999。
申请资质认定检测能力表
第2页共5页
第3页共5页
第4页共5页
第5页共5页
注:①“检测产品/类别”按领域类别、产品类别、产品,或领域类别、参数类别、参数分类排序。
如申请项目既有产品又有参数须分别填表;
②具备检测产品全部参数能力的,不必注明所检参数;只具备检测产品部分参数能力的,在“说明”中注明能检或不能检的参数名称;
③申请资质认定的检测能力,依据标准一般为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其他标准或方法应在“说明”中予以注明;
④“限制范围或说明”指对采用的标准、方法、量程、客户等的限制。
⑤多场所的实验室,应按地点分别填写本表。
⑥★表示扩项的检测项目。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羧酸类化合物
(本方法引用国标:GBZ/T160.59-200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羧酸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羧酸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原理
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空气中的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用硅胶管采集,溶剂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仪器
4.1硅胶管,溶剂解吸型,内装300mg/150mg硅胶(用于乙酸、丙酸、丙烯酸和氯乙酸),或600mg/200mg浸渍硅胶(用于甲酸)。
4.2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和0~500ml/min。
4.3溶剂解吸瓶,5ml。
4.4反应瓶:具有螺旋帽的平底管,总体积为4.5ml,帽盖中央有一小孔,内衬聚四氟乙烯或橡皮垫,用螺旋帽扣压封口,不能漏气。
4.5注射器,1ml。
4.6微量注射器,10μl。
4.7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条件
色谱柱1(用于甲酸):2m×3mm,FFAP:6201=10:100。
柱温:80℃;
汽化室温度:130℃;
检测室温度:130℃;
载气(氮气)流量:17ml/min。
色谱柱2(用于甲酸以外的羧酸):1.5m×3mm,FFAP:H3PO4:ChromosorbWAW
DMCS=3:0.5:100;
柱温:140℃;
汽化室温度:200℃;
检测室温度:200℃;
载气(氮气)流量:50ml/min。
5.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5.1硫酸,ρ20=1.84g/ml。
5.2磷酸,ρ25=1.68g/ml。
5.3浸渍硅胶:将经过常规处理的硅胶于10.6g/L碳酸钠溶液中浸泡30min,倾去溶液,晾干,装管。
5.4解吸液:硫酸溶液(用于甲酸);甲酸(用于乙酸);丙酮(用于丙酸和丙烯酸),无干扰色谱峰;水(用于氯乙酸)。
5.5硫酸溶液,0.9mol/L:取10ml硫酸慢慢加入到190ml水中。
5.6硫酸乙醇溶液:将15ml硫酸慢慢加入到85ml95%(v/v)乙醇中,混匀。
5.7FFAP,色谱固定液。
5.86201和ChromosorbWAWDMCS,色谱担体,60~80目。
5.9标准溶液
5.9.1甲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479g甲酸钠,溶于水中,并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为1.0mg/ml标准贮备液。
置冰箱保存。
临用前,用硫酸溶液稀释成250μg/ml甲酸标准溶液。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5.9.2乙酸、丙酸、丙烯酸和氯乙酸标准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约10ml解吸液,准确称量后,加入数滴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再准确称量;加解吸液至刻度,由两次称量之差计算出浓度,为标准贮备液。
置冰箱保存。
临用前,用解吸液稀释成2.0μg/ml 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标准溶液。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6.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6.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3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用于甲酸和乙酸);以1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用于丙酸、丙烯酸和氯乙酸)。
6.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1-4h空气样品。
6.3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1-4h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硅胶管两端,置清洁容器中运输和保存。
室温下,甲酸样品可保存7d,其它样品至少可保存15d。
7.分析步骤
7.1对照试验:将硅胶管带至现场,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7.2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硅胶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甲酸、乙酸样品加1ml 解吸液,丙酸、丙烯酸、氯乙酸样品加0.5ml解吸液,封闭后,振摇1min,解吸30min。
解吸液供测定。
若解吸液中待测物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解吸液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7.3标准曲线的绘制:
7.3.1甲酸标准曲线:取0.0、0.10、0.20、0.30和0.40ml甲酸标准溶液,分别置于反应瓶中,各加硫酸溶液至0.5ml,配成浓度为0、50、100、150和200μg/ml甲酸标准系列。
加0.5ml硫酸乙醇溶液;将反应瓶放入55±0.5℃的超级恒温水浴中,加热90min。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操作条件,在保温下,从反应瓶中抽取0.1ml 顶空气进样,测定各标准系列。
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
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甲酸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7.3.2乙酸、丙酸、丙烯酸和氯乙酸标准曲线:用甲酸稀释标准溶液成0、250、500、1000和2000μg/ml乙酸标准系列,用丙酮稀释成0、500、750、1000和1500μg/ml丙酸或丙烯酸标准系列;用水稀释成0、20、40和80μg/ml氯乙酸标准系列。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1.0l(用于丙酸、丙烯酸和氯乙酸测定)或2l(用于乙酸测定),测定各标准系列。
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
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7.4样品测定:
7.4.1甲酸测定:取0.50ml样品和空白对照解吸液置于反应瓶中,加0.5ml硫酸乙醇溶液后,用测定标准管的操作条件测定;测得的样品峰高或峰面积值减去空白对照的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甲酸的浓度(μg/ml)。
7.4.2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的测定:用测定标准管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空白对照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高或峰面积值减去空白对照的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的浓度(μg/ml)。
8.计算
8.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293 P
Vo=V×—————×————— (1)
273+t 101.3
式中:Vo—标准采样体积,L;
V—采样体积,L;
t—采样点的温度,℃;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8.2按式(2)计算空气中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的浓度:
v(c1+c2)
C=―—————――――― (2)
VoD
式中:C—空气中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的浓度,mg/m3;
c1,c2-测得前后段硅胶解吸液中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的浓度,μg/ml;
v-解吸液的总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D-解吸效率,%。
8.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按GBZ 159规定计算。
9.说明
9.1本法的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按本法的采样体积计)、测定范围、相对标准偏差、穿透容量和解吸效率列于表2。
表2方法的性能指标
9.2本法的平均采样效率为100%。
必须测定每批硅胶管的解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