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冬病夏治受热捧
- 格式:pdf
- 大小:791.65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冬病夏治贵在坚持
*导读:渐入盛夏,又要开始一年一次的冬病夏治了,其治疗的原理已被大多数患者和家属所知晓,
渐入盛夏,又要开始一年一次的冬病夏治了,其治疗的原理已被大多数患者和家属所知晓,众观历年来的疗效,群众广泛受益,反映良好。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冬病夏治的病种在进一步扩大,适用人群也越来越广,包括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陈旧性肺结核、慢性鼻咽炎、风湿类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皮肤病、慢性疲劳综合征、退性型骨关节病、甲减、银屑病、冻疮等。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冬病夏治贵在坚持不懈。
医院要求冬病夏治患者至少穴位敷贴三年,但并不是三年后就一定停止冬病夏治。
如果是小儿,随着机体的发育,免疫力已接近正常,原有疾病完全得到控制,就可以停止敷贴治疗,否则仍需继续巩固。
而成人几乎均为慢性疾病,除了亚健康和反复感冒已
完全得到控制的人可以停止以外,其他病种均应该坚持该疗法,以控制病情和减少发作为目的,不可半途而废。
有些患者觉得三年仍未明显见效,于是放弃,这是错误的做法。
由于个体差异以及病种的不同,还有疾病的轻重程度和发展阶段不同等,都关系到疗效。
暂时没有明显反应,并不等于身体内部没有发生变化,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很多疾病本来就是数年、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发展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除掉病根。
只要认准方向,坚持治疗,就会有收获。
另外,中医专家提醒,冬病夏治不能代替其他治疗,如果病情变化,或出现急性加重,相关的对症治疗方案仍然要进行。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气喘的护理
郭文洁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2012(020)004
【摘要】冬病夏治是指将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利用人体在三伏天阳气易达于表,毛孔开放,将辛温发散的药物敷贴于选取穴位,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既除体内伏痰,又能温阳补肺。
我院自2008年开展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气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小儿气喘患儿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42±0.51)岁。
病程2个月至12年,平均(5.5±4.5)年。
【总页数】2页(P244-245)
【作者】郭文洁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优质护理干预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2.优质护理干预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3.个性化护理联合冬病夏治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
4.优质护理干预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病夏治的十大好处
冬病夏治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论,它认为人体在冬季易患一些疾病,如感冒、哮喘等,因此应该在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
下面是十大冬病夏治的好处:
1. 预防感冒:夏季进行锻炼和增强身体抵抗力,可以减少冬季感冒的发生率。
2. 改善皮肤:夏季阳光充足,适合户外运动和日光浴,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3. 提高免疫力:通过夏季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更好地应对冬季的疾病。
4. 治疗哮喘:夏季气温较高,适合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调理。
5. 时间短暂:夏季时间短暂,可以尽量利用这个时间进行预防和治疗,为冬季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6. 减少用药量:夏季阳光充足,气候宜人,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等调理方法,减少用药量和治疗时间。
7. 消除疲劳:夏季适合进行休闲和度假,可以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疲劳,更好地迎接冬季。
8. 促进新陈代谢:夏季气温较高,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可以
利用这个时期进行身体调理。
9. 改善心理健康:夏季阳光充足,心情愉快,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状态,更好地面对冬季挑战。
10. 多种方法: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有多种方法,如食疗、针灸、络脉、按摩等,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
烈日炎炎冬病夏治正当时文/达州市人民医院副主任中药师欧阳军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
寒邪属于中医所说的“阴邪”,在阴气上升达顶点的冬季,患者体质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也处于“不佳时期”,所以见效缓慢。
而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此时采取抑阴祛寒、补充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
不论是内服还是外治,冬病夏治常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
冬病夏治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即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和冻疮等,多采用贴膏药、针刺、艾灸、埋线、药膳食疗以及内服中药等方法,患者只要坚持治疗都会取得明显疗效。
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有内服药、中成药、药膳食疗、敷贴疗法等,每种病症都有具体的治疗方法,这里向读者介绍几种常见病的冬病夏治方法:内服法: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分别采用扶正祛邪、补肺健脾、化痰活血、益肾壮阳、温经通络等治法。
可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具体来说,如果患者平时怕风自汗,容易罹患感冒,经常喷嚏频作,鼻塞流涕,当以补肺固表为主。
如果患者面色萎黄、食少便滴、倦怠乏力、平时痰多,适宜健脾化痰法。
如果患者常感腰酸肢软、胃寒神疲、夜尿频多、稍动即呼吸短促,当用益肾纳气法,服用肾气丸或吞服紫河车粉。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可采用内服粉剂,白参、蛤蛤各等份,碾成细粉,早晩各服两克,连服一个夏季,可以补肺益肾,增强免疫力,控制冬季发作或减轻发作。
关节炎、风湿病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一般在冬春和秋冬交界时期较重,而夏季较轻,治疗应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内服方可用防风、独活、丿II茸、牛膝、杜仲、桂枝、白芍各6克,桑寄生、党参、茯苓、当归各8克,地黄15克,甘草、细辛各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天为一疗程。
“冬病夏治”三伏贴作者:贾文佳来源:《齐鲁周刊》2018年第28期近几年,“冬病夏治”三伏贴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就像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成为一种新民俗。
那么,“三伏贴”是否人人都能贴?伏疗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山东省中医院、济南市中医院的相关专家。
济南市中医院针灸一科副主任万红棉辨证施治提出个性化伏疗方案在万红棉的记忆中,“每年到了三伏第一天,我们都要停掉正常门诊,安排专人开展三伏贴的相关工作。
一般呼吸科队伍最长,从早上六七点钟就开始有市民排队,有的老人前些年自己过来贴敷,这两年又带着儿子和小孙女来了。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济南市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项目,已累计服务数万人次。
“三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主要方式。
”万红棉这样向记者解释“冬病夏治”: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慢性泄泻、宫寒痛经等,都是冬天常见的疾患。
“冬病”的人通常体质偏虚偏寒,比如阳虚、气虚、血瘀体质,往往有面色苍白、气短无力、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表现。
到了冷飕飕的冬天,体内的寒气只会雪上加霜。
而盛夏时节,天地暑热蒸腾,身体阳气在表,体内深藏的寒邪最容易被驱赶出来,所以说“冬病”最宜“夏治”。
三伏贴适用的最佳病种是慢性咳喘、体虚易感冒者、经常虚寒胃痛以及变应性鼻炎等。
尤其对肺寒症效果更佳,因伏日是庚日,庚日五行属金,与肺相配。
“可以说,三伏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养生方式。
只需在伏日按时贴敷,不影响工作生活,费用也相对比较低。
”据了解,中医体质说将中国人的体质分为9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
除第一种外,其余8种都属于偏颇体质。
“我们通过面色、舌象、脉象等信息进行体质辨识后,会给就诊者提出个性化的伏疗方案。
例如,对阴虚体质的人,会建议他们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木耳、霉干菜等,少吃韭菜、羊肉、荔枝等辛辣、油腻、性味温热等易损伤人体阴液的食物;在中医药技术干预上,做神阙穴的穴位贴敷、灸法治疗等。
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走俏马上就要入伏了,又到一年一度“冬病夏治”时。
伏天的高温阻挡不了市民治疗“冬病”的脚步,不少市民开始咨询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情况,许多社区医疗点、药房甚至连网上都开始卖敷贴的。
对此,张店区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向阳指出,“冬病夏治”是一种治疗手段,敷贴的药方及穴位都很有讲究,如果要进行冬病夏治最好到正规医院问诊后,再对症敷贴。
刘主任介绍,“三伏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所谓冬病夏治,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全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在机体内阳气充沛的时机,用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膏进行贴敷治疗,达到平衡阴阳,温阳利气,祛散伏痰,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短期即可改善慢支、哮喘等疾病的症状,远期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三伏贴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扁桃体炎、鼻炎、成人咳喘病以及慢性咽炎、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体虚感冒、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
”刘主任说,三伏贴治疗效果最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
3岁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老年人均可贴敷,最好连续贴敷三年,以巩固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皮肤贴出泡,影响后续治疗。
贴敷期间,最好配合清淡饮食,生冷、辛辣食物及发物要避免食用。
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减少出汗,避免空调直吹。
取下贴敷剂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
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不宜涂抹其他止痒药品,以防进一步刺激局部皮肤。
同时,刘向阳提醒广大市民,三伏贴不是万能的,并非所有病症都适合,必须因人、因病而贴。
对于火旺者和热性疾病而言,三伏贴相当于火上浇油。
“同时,敷贴穴位普通市民难以掌握,敷贴位置不对,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所以建议进行三伏贴的市民,尽量去正规医院,以确保疗效。
”另外,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以及皮肤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禁忌贴敷。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丁亭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又到一年三伏天。
7月13日是今年的头伏第一天,一大早就艳阳高照,热浪滚滚,湖北利川市中医院的呼吸科和儿科热闹非凡,一打听,都是来接受“冬病夏治”的市民。
笔者在医院看到,院内的LED大屏上反复播放着“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健康教育信息,医院服务中心的护士不厌其烦地给前来咨询的市民讲解,分发三伏贴宣传单。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丁亭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中医院宣传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1
【相关文献】
1.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其时 [J], 吴诗成;丁亭
2.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J], 高莹莹;谭奇纹
3.冬病夏治时间因素探讨与三伏天日期推衍 [J], 朱现民
4.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J], 本刊编辑部
5.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J], 李昊;张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病夏治正当时作者:来源:《祝您健康》2010年第07期冬病夏治与四季即治沈燕萍7月21日是今年的头伏。
从这一天开始,就进入了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
何为“冬病夏治”呢?冬病,简单地说,就是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神经痛等。
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疾病大多在夏天处于缓解期,此时,对其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是传统的冬病夏治。
在接受冬病夏治的病人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这关节炎冬天治疗效果不好,只有夏天治疗才对路。
”还有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病人,由于肩挑工作、家庭两副重担,平时无暇顾及自身。
偶尔有感冒咳嗽。
总是不以为然,进一步出现咽痛、咳嗽,也不认真治疗。
最后,咳嗽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就很难根治了。
此时,他们又寄希望于冬病夏治,期望有什么奇迹发生、其实,这是对冬病夏治的误解。
冬病夏治并不是说冬天有病可以不治疗,而一定要等到夏天才治。
冬病夏治与四季即治,即有病及时治疗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只有做好了早期治疗,冬病夏治才可能发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加强脏腑功能、温通关节经脉的作用,从而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办法多赵晓军(1)中药内服: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于久病会导致脾肾亏虚,所以针对个体情况,可以服止咳合剂、化痰合剂等多种对症的药物。
只要坚持服用3个月,就会有不错的疗效。
(2)穴位敷贴:这是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属于内病外治的方法,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教贴在病人背部的相直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脏腑,调整机体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这种方式需要有准确的敷贴时间,即每年每伏的第1天,一伏一敷,以皮肤有晓灼感为度。
(3)穴位注射:通常选用丹参、川芎等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以起到调节病人体内神经体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每月1次,连续3个月,此外,脱敏治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过敏性哮喘病人。
市中医院“冬病夏治”三伏贴场面火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高温、高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
今天上午,笔者在市中医院看到,众多市民朋友趁着三伏天气来院“冬病夏治”,其中近六成是“回头客”,大家希望通过传统中医贴敷、“冬病夏治”治好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
在市中医院针灸科、推拿康复科,前来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络绎不绝,比往年明显增多,“这是第三年带他来做穴位贴敷了。
”带着9岁儿子来贴三伏贴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以前老咳嗽,去年、前年三伏天贴了几个疗程,效果还不错,都说要坚持贴效果才好,这不今天带孩子又来贴了。
一个疗程仅200元左右就能解决问题,既经济又实惠而且孩子很乐意。
”记者发现,前来市中医院应诊敷贴的患者以老人和少儿居多。
50多岁的王阿姨说:“最近总是腰酸背疼的,尤其是遇上潮湿多雨的天气,都直不起腰来,都说三伏天贴中药有效果,所以来试试。
”确实,面对目前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现状,这种绿色、无痛苦、传统的贴敷疗法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
据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专家介绍,根据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冬病发作的根源,大半是冬季寒邪强盛、阳气亏损使然,而冬病夏治则是利用中医学“天人相应”及“治未病”的观念,赶在这些疾病未发前,即予压制,减少在冬季逞威的空间。
而三伏天里,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盛的日子,人体的皮肤腠理都已完全开泄,敷贴的药物也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患处,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较常见的冬病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若能赶在夏季治疗,通常可减少冬季发病的机率,或是降低发病时的严重程度。
专家特别提醒,在贴敷后,多数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部分人可能会起泡。
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
起泡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的小水泡可以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碘伏消毒,不需要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