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岩石
- 格式:docx
- 大小:12.95 KB
- 文档页数:2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
5.岩石的用途
教学目标
1.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够查阅岩石方面的有关资料。
2.知道人类的岩石开采活动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正反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交流岩石的用途
1.播放一些岩石用途的视频和文字资料
2.让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交流归纳总结出岩石的用途,并对岩石的用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并进行交流汇报、归纳整理。
二、调查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教师提出“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岩石有什么关系?
地质学家怎么利用岩石寻找矿藏?
岩石中含有哪些矿物?
岩石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岩石与地球文明、地球生命、地球历史的关系等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整理,形成汇报报告,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汇报展示。
三、
1.展示图片和播放录像资料了解人们乱开采矿产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岩石资源的破环现状和危害程度,并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保护岩石资源的建议。
拓展活动
课下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办剪贴报。
题目可以是岩石文化、岩石的用途、岩石资源的保护等。
也可以做岩石艺术品,参观地质博物馆等等。
达标测试:1.你知道的岩石用途有哪些?
2.对保护岩石资源你有什么建议?。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检测题( 1)A 花岗岩、页岩、石墨B 石灰岩、玄武岩、大理岩1、 常见的岩石有 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地球上的岩石种类繁多,形态、结构、颜色各异,岩石是组成—的基 本物质。
3、 花岗岩硬度 ______ ,内含—种不同的物质。
白色的是 _______________ ,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 _________ ,黑色的是 _______ 。
4、 岩石标本标签的内容包括 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等内容。
5、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 ________ 的简单仪器。
使用时要把放大镜—被观C 石灰岩、大理岩6、 下列岩石中,可以用来雕刻、磨制各种工艺品的最好的材料是()A 花岗岩B 石灰岩C 大理岩D 砂岩7、 下列岩石中,最坚硬的是()A 砂岩B 页岩C 石灰岩D 花岗岩&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是()(按先后顺序)A 做标签B 采集岩石C 分类编号D 砸新断面,洗净、晾干 9、在下列观察方法中,()是对岩石结构的分析二、选择正确的答案C 用小刀、指甲、铜钥匙刻岩石1、砂岩是(A 粗颗粒状 )结构。
t B 块状三、连线题C 层状D 细颗粒状大理岩 白色、肉红色或黄褐色、黑色、很硬2、页岩是()结构石灰岩纯白色、深黑色或化绿色,有花纹,较软,遇盐酸冒泡A 颗粒状B 块状C 层状D 细粉状砂岩 黄褐色或绿色,颗粒状结构,很硬 3、用盐酸进行岩石检测时,必须用( )取用盐酸。
花岗岩 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A 铝勺B 滴管C 小勺D 直接倒在岩石上页岩 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遇盐酸冒泡4、 卜列岩石,硬度最大的是()四、探究与实验察的物体A 用滴管向岩石上滴盐酸B 用放大镜观察5、下列岩石中滴上盐酸能冒泡的是(一、填空题A 石膏B花岗岩C金刚石D滑石1、写出测试岩石硬度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岩石的组成教案解析本节课的主题为《岩石的组成》,主要介绍了岩石的种类和组成。
在科学教育中,学生既需要了解岩石的分类和特征,也需要知道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因此,本课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正确辨认岩石的种类,如火山岩、沉积岩等;(2) 了解岩石是由矿物质、有机物或者两者混合而成;(3) 掌握初步判断岩石成份的方法。
2. 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心态;(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 岩石的分类和特征;(2) 岩石的组成。
2. 难点:(1) 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2) 学生分析岩石成份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预习:让学生阅读《岩石的组成》相关的知识点,了解各种岩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授课:(1) 导入环节: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并介绍学习的目标。
(2) 正文环节:(A)岩石的分类和特征:1. 让学生看图说话,认识各类岩石的特征。
2. 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如火山岩的形成与地壳的浸润作用。
(B)岩石的组成:1. 讲解岩石是由矿物质、有机物或者两者混合而成的。
2. 阐述各种岩石种类的成分,让学生了解成份的相关知识。
3. 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岩石样本中不同种类矿物质和有机物的比例,从而深入了解不同类别岩石的成份。
(3) 拓展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火山喷发、地壳演化等科普短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入理解地壳构造和地表景观的形成原理。
(4)归纳环节: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展开讨论和提问。
3. 作业:让学生自行找到一个岩石样本,自学样本的种类和成份,并描述样本外形、颜色、硬度及矿物质组成等信息。
四、教学方式、方法:1. 案例学习法:通过例子让学生了解和区分不同的岩石种类。
(封面)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和矿物》知识点总结新教科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2、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和用途。
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
3、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4、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5、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不同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不同的。
6、矿物的显著特征是描述和识别矿物的基础。
7、岩石和矿物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岩石和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很广,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岩石和矿产资源。
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
《岩石和矿物》有关知识:1、根据岩石成因,我们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3、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等。
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花纹、轻重、颜色、光泽、软硬、条痕、气味等来描述岩石。
4、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
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5、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第一课认识岩石1.我想研究的问题那种岩石比较坚硬?我需要的材料:放大镜、小刀、锤子等2.观察实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我的交流:把放大镜放在眼前,再用手根据需要移动,直到看清楚。
我的发现: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
3.测试岩石硬度的方法。
我的交流:测岩石的软硬程度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划。
我的发现:手指甲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软,用铜钥匙刻划后留有划痕的较硬,用小刀刻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划后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4.研究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我的方案:用看、摸、敲打、刻划、滴盐酸等方法研究岩石的特征。
看摸刻滴盐酸花岗岩花斑光滑很硬无反应页岩红褐、灰色粗糙较软无反应大理岩青灰色光滑较硬冒泡我的发现:有的岩石的颜色很漂亮,有的很硬、有的很光滑。
5.我的收获。
1.()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2.我们可以从()、()、()、()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岩石的特征。
3.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较软、()、()、()4个等级。
4.用盐酸检测岩石,必须用()取盐酸。
第二课做个岩石百宝箱1.我想研究的问题。
做岩石百宝箱应该有哪些步骤?我需要的材料:木板、三合板、采集的各种岩石等。
我的交流: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
岩石名称主要特征花岗岩花斑状,很硬,内含有三种不同的矿物。
砂岩黄褐色或灰色,颗粒状结构,很硬。
石灰岩青灰色或褐色,较软,遇盐酸冒泡。
页岩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较软。
大理岩纯白色,深黑色、花绿色、有花纹、颗粒较粗,较软,遇盐酸冒泡。
我的发现:岩石种类繁多,形态、结构、颜色各异。
2.将采集的岩石分类。
我的做法:通过对岩石进行观察、分析,根据岩石特征给岩石分类。
我的发现:常见的岩石有五大类,并认识了岩石的特征。
3.制作岩石百宝箱我的做法:把贴好标签的岩石装入盒内,做好岩石百宝箱。
我的发现:标签是岩石百宝箱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岩石的科学》在教材的第二单元,主要包括学会认识石头的研究方法,认识岩石的主要种类,了解岩石的形成,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岩石的利用,懂得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学会岩石标本的制作方法,进行采集、制作简单岩石标本等探究活动。
学生通过本单元地学习,可以激发对岩石的研究兴趣,并借此深入探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岩石的应用,进而使学生对地层以及地球生命进化中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如化石、地层万卷书、卵石的形成、地质变迁等,也为学生高年级的学习打基础、作铺垫。
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的石头这一熟悉的物质切入岩石的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岩石中的奥秘。
从而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岩石资源的利用,懂得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逐步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岩石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为今后探究岩石与人类生活、岩石与地球等方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2.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表达;3.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5.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自然界各种岩石提出不同的问题,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态度;2.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的情感;3.尊重他人劳动成果;4.在欣赏岩石中体验自然美。
科学知识:1.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2.了解各种岩石的用途以及人们对它的利用;3.制作和观察各种岩石标本;4.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
3. 认识岩石-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岩石,并能分辨出不同种类的岩石。
2.了解岩石的来源、特点和用途。
3.培养观察、分析和组织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岩石的种类和特点。
2.岩石的来源和用途。
3.岩石分辨方法的讲解和学生理解。
教学准备1.板书:岩石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2.教学工具:投影仪、岩石样本、白板。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岩石样本,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
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这些是什么?有哪些不同之处?”2. 概念讲解教师介绍什么是岩石,以及岩石的主要种类和特点,如何分辨不同种类的岩石。
3.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岩石的来源和特点。
教师给学生分发纸张,让他们观察岩石样本,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推测。
之后,教师讲解悬浮液的作用,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将一些岩石放入悬浮液中,观察是否有沉淀。
2.根据观察结果,讨论岩石的来源。
4. 知识拓展让学生探究岩石的用途。
1.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石头进行观察和讨论。
2.教师讲解岩石的用途,并分成工业、建筑和装饰用途。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对岩石的了解,并让他们讨论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分组作业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种类的岩石,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需要调查这种岩石的来源、用途、特点、分布等相关知识,并制作相关的PPT或海报展示出来。
课堂练习1.请列举常见的岩石种类。
2.岩石的来源有哪些?3.岩石的用途有哪些?总结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不同种类的岩石,知道了岩石的来源和用途,并培养了观察、分析和组织信息的能力。
这些知识可以应用到化学、地质学等领域,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科学。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3.认识岩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观察研究和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科学上的分类和初步了解岩石的用途,知道岩石具有硬度、遇酸的反应、纹理、形态、结构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岩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欲望。
★教学方法:本课以感性认知为主,对岩石进行一些定性的观察、实验测量和比较分类的探究活动。
学习浅显的岩石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岩石,并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准备:1.教师:岩石标本、实验表格、铁钉、放大镜、盐酸、滴管、水槽、水、铜钥匙、锤子、小刀。
2.学生:采集各种岩石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1.教师展示带来的岩石标本师:同学们请看,今天老师带来的什么?(石头)对,确实是石头,地质学家把石头叫岩石。
课前,老师也让你们采集一些石头,你们完成的怎样?谁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你采集的成果。
2.检查学生的采集情况提醒:同学们在汇报自己的成果时,请说明你是从哪里采集到的石头?教师要多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岩石,以便学生搜集不齐的情况下,分发给学生小组研究。
3.师:看得出,同学们此时对岩石非常好奇,感觉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岩石,走进岩石的世界,好吗?你想知道岩石的哪些知识?好我们就来研究岩石的一些初步知识。
(板书课题;3.认识岩石)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1.研究岩石的方法提出问题师:通过刚才汇报我们采集到的岩石,大家不难发现:岩石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那它们的特点肯定也会不同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岩石呢?(2)制定方案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结合手中的实验器材制定出自己小组的探究方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我会填:
1、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水流冲刷、风吹日晒、()
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岩石的()。
2、常见的岩石有()、砂岩、页岩、()、大理岩等。
3、滴盐酸后冒泡的岩石是()和()。
4、花岗岩中含有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肉红色或黄褐色
的是长石,黑色的是()。
5、在石灰岩上滴加盐酸后,冒的泡是()。
6、()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二、我会选:
1、下列岩石中,遇盐酸冒泡且硬度较大的是()。
A、石灰岩B、页岩C、花岗岩D、大理岩
2、下列岩石中,可以用来雕刻工艺品的岩石是()。
A、花岗岩B、大理岩C、石灰岩D、砂岩
3、手指甲刻画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有刻痕的岩石()。
A、较软
B、很硬 C 、较硬 D 、非常硬4、用盐酸检验岩石时,必须用()取盐酸。
A、铝勺
B、铁勺
C、直接倒在岩石上
D、滴管5、( )可以用来烧制石灰、水泥,同时还是玻璃的原料。
A、砂岩B、页岩C、石灰岩D、大理岩6、.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是:()
(1)做标签(2)采集岩石(3)分类编号(4)砸新断面,洗净晾干A、(1)—(2)—(3)—(4)B、(2)—(4)—(3)—(1)C、(2)—(1)—(3)—(4)
三、我会判断:
1、常见的岩石中,页岩是用来雕刻、磨制各种工艺品的最好材料。
()
2、风化会使高山逐渐夷为平地。
()
3、有的岩石遇盐酸冒泡,有的不冒泡。
()
4、岩石经过风化之后就会产生裂缝,最后变成了碎石或细沙。
()
5、不同的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不同的。
()
6、溶洞里的岩石大多都是大理岩。
()四、生活中的科学:一辆装载盐酸的车经过一座桥时洒了一部分,桥上的岩石直冒泡。
这座
大桥是用哪种岩石建造的?为什么?
五、有问必答:
用镊子夹住一块岩石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会儿,然后把这块岩石浸入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观察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六、自然探秘:
认识自然界的岩石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请写出你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岩石》
一、我会填:(10分)
1、植物生长风化
2、花岗岩石灰岩
3、石灰岩大理岩
4、石英云母
5、二氧化碳
6、放大镜
二、我会选:(12分)
1、A
2、B
3、C
4、D
5、C
6、B 三、我会判断:(6分)1、×2、√3、√4、√5、√6、×四、生活中的科学:(4
分)
这座大桥是用石灰岩建造的。
因为石灰岩遇盐酸冒泡并且较硬。
五、有问必答:(8分)岩石会出现裂缝或破裂的现象。
(2分)
因为岩石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收缩的程度不一样,导致岩石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以产生裂缝,就会破裂。
(6分)六、自然探秘:(10分)
主要从岩石的颜色、形状、结构、滴盐酸等方面进行研究。
(2分)研究方法:(8分)
1、看用眼睛观察岩石的颜色。
2、摸用手摸岩石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棱角是否分明。
3、刻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测试软硬程度。
4、滴盐酸在岩石上滴几滴盐酸,观察是否冒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