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4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393.69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第1课一天的气温1、气温计的构成: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2、在读取温度计或者气温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3、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的地方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
第2课风向与风力4、什么是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是风向。
5、什么是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6、一般风力可分为几级?风力的大小可以分为13级,最小是级,最大是12级。
(背诵风级歌P7)第3课观测云和雨7、什么是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8、我们怎样来判别天气?按照云量的几何,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阴。
9、什么是降雨量?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10、天空中的降雨有时大,有时小,怎样知道降雨的多少呢?下雨时,可以用雨量器将雨水收集起来,再测量降了多少雨。
11、按照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几何,景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细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品级。
11、漏斗式雨量器的结构?包括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
第4课天气和景象灾祸11、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平均气象情况。
天气总在发生着变化,气候却有一定的规律。
12、常见的自然灾害(P12)出现的季节和防御的措施。
第二单元养蚕蚕出生了用什么窥察蚕卵和蚁蚕?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窥察。
蚕卵的形态特点?约1毫米长、紫褐色、扁扁的、椭圆状形态。
了解蚕卵孵化需求的条件(P16)。
怎样养蚕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养蚕的?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蚕农、查阅书刊、上网搜索资料等多种方式。
蚕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5℃左右、通风的环境中。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文档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分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基本特征与区别,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学生应掌握不同类群生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 人体的生长与健康主要涉及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及保健知识,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认识合理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植物的生命周期学习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成长,再到开花结果的完整生命周期,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基本物质状态的特点,并学习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融化、凝固、蒸发、冷凝)原理。
2. 简单机械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并应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力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原因;同时,介绍月相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认识到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特点。
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风、雨、雪、霜等天气现象的成因,初步探究气温、湿度、气压等因素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本学期将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预测、推理、实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框架,培养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本册科学分为四个部分:生活中的科学,动物世界,小小植物园,物理小实验。
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中的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物体的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的重量:重的和轻的
- 气体的存在:气体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
-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 电流的产生和灯泡的发光
-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
动物世界
动物世界主要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例如昆虫、鱼、鸟类等。
学生需要了解它们的生活性、栖息地、特征等。
另外,本部分还介
绍了家禽、野生动物、昆虫的变态过程等内容。
小小植物园
小小植物园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形态、生长和繁殖方式。
学生需要研究不同植物之间的区别和特点,了解植物如何生长并繁
殖后代。
物理小实验
物理小实验是本册科学的重点部分之一,主要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
例如,学生可以制作电灯、风车、水轮机等
小实验器材,从实践中研究物理知识。
总的来说,本册科学内容丰富、生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很
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肘关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兴盛〕、〔体力充分〕、〔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打算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青黑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
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
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
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那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交换法等来破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13、电池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 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土壤的组成1.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小树枝、小草等生物。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3、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将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水?4、将湿润的土壤放入蒸发皿,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用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添加到土壤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6、列举提高土壤肥力的三种方法?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施农家肥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1. 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黏质土。
3.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4.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
它们在渗水性、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
沙质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西瓜、花生、红薯、仙人掌等。
5、壤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好,耐旱耐涝,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
如:月季、桂花树等。
6、黏质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大多数植物不适合在黏质土土中生长?黏质土沙粒含量少,质地黏重,透气性差,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较为缺乏,不利于植物的根向深处生长。
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芦苇、水稻、莲等。
7、黏质土有什么用途?黏质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
保护土壤资源1.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和场所,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栖息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
2.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黄土高原等地的部分土壤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内容一、电的基础知识。
1. 生活中的电。
- 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电灯照明、电视播放节目、冰箱冷藏食物等。
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它能使电器工作。
2. 电路的概念。
-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只有电路是通路时,电流才能通过,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二、电路元件。
1. 电源。
-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发电机。
电池有不同的型号,如1号、5号、7号电池等。
在电路中,电池的正极(通常用 + 表示)流出电流,负极(通常用 - 表示)流入电流。
2. 用电器。
- 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像灯泡、电动机、电铃等都是用电器。
灯泡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3. 导线。
- 导线的作用是连接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让电流能够在电路中流动。
一般导线由金属芯(如铜芯)和绝缘外皮组成,金属芯导电,绝缘外皮防止触电。
4. 开关。
- 开关是用来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当开关闭合时,电路接通,电流可以通过;当开关断开时,电路断开,电流无法通过。
三、简单电路的连接。
1. 串联电路。
-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例如,用电池、导线、开关和一个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依次经过开关、小灯泡,再回到电池负极。
如果其中一个元件损坏(如小灯泡灯丝断了),整个电路就会断路,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2. 并联电路。
-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
例如,有两个小灯泡与电池、开关组成并联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在分支点分成两条路径,分别经过两个小灯泡,然后在汇合点汇合,再回到电池负极。
如果其中一个小灯泡损坏,另一个小灯泡仍然能正常工作,因为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电流通路。
四、电路故障检测。
1. 电路故障类型。
- 电路故障一般有断路和短路两种情况。
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科学是一门广泛且深远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等。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科学学习中,他们会接触一些基础的科学概念和实践操作。
在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中,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动植物的特征:在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动植物的不同特征。
他们将学习如何区分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功能。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基础生态系统: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学习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将开始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3. 磁、电和声音:在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一些与磁、电和声音有关的基本概念。
他们将了解磁铁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电的产生和传导,以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探索这些概念,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部分的课程将重点介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物质的特征,并了解物质的三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常见物质的特性和用途。
5. 科学实践: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将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探究和实验,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他们将学习如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的学习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将能够扩展他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他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过程,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和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实践和探究来寻找答案。
总之,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涉及动植物特征、基础生态系统、磁、电和声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科学实践等方面。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花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它们能够帮助值物满足自身的需要,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由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花瓣、萼片雄蕊,雌蕊这四部份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
(油菜花就是完全花)四部份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5、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的花是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而两性花不一定是完全花,不完全花不一定是单性花。
6、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7、成熟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传送到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媒介主要有昆虫和风、水等。
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形式,自花传粉是指植物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并能正常的受精结果的过程。
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雌蕊接受另一朵花的花粉。
异花传粉的花,即是两性花,一般情况下同一朵花的雌蕊、雄蕊也不会一起成熟。
8、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调谢,雌蕊的子房长成果实,胚珠长成种子。
9、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份,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10、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份,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能帮助雌蕊更好的接受来自雄蕊的花粉,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调谢。
11、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重点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是学习生物、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地球与宇宙四个主题内容。
以下是四个主题的重点知识总结:1.生物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所有事物。
生物的特征:生物呼吸、生长、繁殖和变异。
生物的分类:植物和动物。
植物有树、草、花等,可以制造氧气和合成食物。
动物有昆虫、鸟类、鱼类、哺乳动物等,动物需要摄入食物、呼吸氧气、排泄废物。
生物的生活环境:陆地、水域、空气中。
2.物质和能量物质是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天然物质和人工物质。
物质的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存在三种状态的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能量是使物质发生变化或者产生运动的原因。
常见的能量形式:机械能、光能、声能、电能、热能等。
常见物质的变化:融化、冷却、凝固、熔化、汽化、结晶等。
3.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力的特征: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常见的力:推力、拉力、重力和弹力等。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往复运动和周期运动。
运动的规律:牛顿三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方向等。
4.地球与宇宙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生活的平台。
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地球的季节变化。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略扁球形。
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包括太阳、地球、其他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涵盖了生物、物质和能量、力和运动、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什么叫气温?答: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2、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一般有哪几类?答: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还有日匀温,月匀温、年匀温。
日最高气温在(14:00),日最低气温在是在日出前后3、用什么测量气温?答:气象人员一般用装在百叶箱时的(气温计)测量气温,气温计上有(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读温度计上温度时,眼睛一定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不同的温度计里分别装有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百叶箱的装置是什么样的?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在右。
百叶箱中除了安装着温度表外,还安装着测量大气湿度的湿度表。
5、什么叫风向?有几种风向?答:风吹来的方向就叫风向,风向有8种:东、西、南、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6、什么是风力?答:风力指风的强度,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分为13级,最小的0级,最大12级,(风力歌见书第七面)7、气象台一般用什么测量风向和风速?答:用风向风速仪测量,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
8、什么叫云量?答:云量是指云遮蔽的天空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据云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为晴云多云和阴。
云量为0-2之间为晴,云量在3-5之间为少云。
云量在5-7之间的为多云,在8以上的为阴9、什么叫降雨量?答: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雨、雪、冰雹等都属于降水。
10、漏斗雨量器的组成?答:有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另配有量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归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完整版知识归纳
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所涵盖知识的完整版归纳,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总结所学内容。
第一单元:科学常识
- 科学是什么?科学的特点和方法有哪些?
-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常识。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第二单元:天文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星星、太阳和月亮的特点和作用。
- 季节变化与地球的倾斜角度有关。
第三单元:植物
- 植物的基本特征。
-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
- 植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和保护植物的意义。
第四单元:动物
-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动物的生活性和生存方式。
- 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和保护动物的意义。
第五单元:环境保护
- 保护环境的意义和必要性。
-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环境?
第六单元:人体健康
- 健康的标准和重要性。
- 身体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如何保护和维护健康的身体。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完整版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复习和总结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2.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3.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5.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6.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7.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最小的种子——斑叶兰的种子,一亿粒种子重50克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Z J10.说说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Z J1.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3.光照不是种子的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4.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5.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6.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7.谈谈种植凤仙花的步骤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四年级科学下册1-4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力》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举例:小球击倒矿泉水瓶,用锤子砸核桃,用石子击穿纸,用橡皮把沙堆砸出坑等。
4.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第2课《小球的运动》1.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动;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是直线运动;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
第3课《运动的形式》1.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滚动、摆动)2.通过观察木块上标记点的连线,可以判断出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保持平行,如果连线始终平行,可以得出木块的运动形式为平动。
3.用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用力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可以发现钢尺上红色的标记按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这说明伸出桌面一端钢尺的运动形式是振动。
2、为了行人安全,道路是设置了哪些标线?答:斑马线、非机动车道、公交站警戒线、导向车道线和安全岛等。
3、我们应该怎样主要交通安全?答: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翻越护栏、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打闹嬉戏、不与机动车抢道等。
4、发生交通事故时,要拨打报警电话122。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第5课《声音的产生》1.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振动的结论,就是在归纳。
2.怎样让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答: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停止。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具有能量。
声能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能量形式。
5.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有什么现象?(水会溅起水花)这说明什么?(音叉在振动)6.敲击鼓面,为什么蜡烛火焰会来回晃动?答:发出的鼓声会使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进而振动了蜡烛火焰,这表明鼓声具有能量。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太阳系和地球运动:太阳系的组成和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季节变化的原因。
2.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匀速和变速运动,运动的三要素(方向、速度、位置),平衡和不平衡力。
3. 食物链和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组成和层次,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 用水与环保:水的重要性,水的循环过程,合理使用水资源和环保意识的养成。
5. 酸碱性和中和反应:物质的酸碱性,常见酸碱物质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6. 生物分类:生物的分类层级,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分类,了解生物多样性。
7.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方向,电阻的作用和计量方式,简单的电流电路。
8. 科学实验和观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同时培养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总结起来,《四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太阳系和地球运动、物体的运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用水与环保、酸碱性和中和反应、生物分类、电流和电阻、科学实验和观察等主题展开,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一、自然科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 状态变化的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性。
4. 动物的分类- 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常见动物的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二、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
2.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 主要的天气现象(如风、雨、雪)及其成因。
-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3. 太阳系和宇宙- 太阳系的构成,包括太阳和八大行星。
- 宇宙的基本概念,如恒星、星系、黑洞。
三、科学实验和探究1. 实验设计- 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 控制变量和实验的可重复性。
2. 科学探究- 观察、分类、推理和验证的基本方法。
- 实验安全和伦理。
四、科学、技术和社会1. 科学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新兴技术(如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2. 科学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个人和社区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一个概要,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差异。
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添加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具体的教学要求。
在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和表格等格式化工具来组织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四年级人教版科学下册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
作为四年级学生,我们学习了人教版科学下册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有关天文、地理、生物、力与运动、光与能源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总结和思考。
第一章:天地人这一章主要涉及天文知识,包括太阳、地球、月亮、星星等的认识。
我们从小就对太阳、地球和月亮非常熟悉了。
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比如,太阳是一颗恒星,它能够提供光和热能;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和地球一起绕着太阳运动。
第二章:大地中的人这一章主要涉及地理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球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它被大片的海洋和陆地所覆盖。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我们还学习了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和植被。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人类不能滥砍滥伐和过度开发,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第三章: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一章主要涉及生物学的知识,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生命的两个主要类别。
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到了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同样,我们也研究了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特点。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互相对应,使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第四章:力和运动这一章主要涉及物理学的知识,包括力、运动、力的作用等。
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到物体的运动是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这一章还涉及到了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包括斜面、杠杆、滑轮等。
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地了解到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光与能源这一章主要涉及光和能源的知识。
我们了解到光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传播、反射、折射等。
我们还学习到了光的三原色和光的分解。
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资源,它可以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
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并了解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油菜花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它们能够帮助值物满足自身的
需要,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由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花瓣、萼片雄蕊,雌蕊这
四部份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
(油菜花就是完全花)四部份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的花是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而两性花不一定是完全花,不完全花不一定是单性花。
6、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7、成熟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传送到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媒介主要有昆虫和风、水等。
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形式,自花传粉是指植物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并能正常的受精结果的过程。
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雌蕊接受另一朵花的花粉。
异花传粉的花,即是两性花,一般情况下同一朵花的雌蕊、雄蕊也不会一起成熟。
8、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
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调谢,雌蕊的子房长成果实,胚珠长成种子。
9、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份,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10、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份,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能帮助雌蕊更好的接受来自
雄蕊的花粉,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调谢。
11、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12、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同一种值
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13、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有以
下:
14、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当的温度,还需要一颗完整的种子。
15、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种皮是种子的“盔甲”,起到保护种子的
作用。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种子萌芽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16、鸟类的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
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
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胚是进行发育的部分。
17、鸡蛋可以分为(売、胚、蛋黄、蛋白、气室)几部分。
(1)蛋白的作用:1保护胚 2为胚胎发育提供次要营养;
(2)蛋黄的作用: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
(3)气室的作用:胚胎气体进出的场所;
(4)壳的作用:保护卵:
(5)胚的作用:形成胚胎的基础,后发育成小鸡。
敲开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就是胚胎。
18、像青蛙、鸡这样靠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青蛙卵能
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鸡蛋孵出小鸡大维需要3个星期,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如小鸡孵化需要具备适宜的温度、温度及通风条件,而且一定要是受精蛋。
19、像猫、狗、兔等这样的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0、许多动物为分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
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21、1972年,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克隆羊“多利”诞生了。
22、自花传粉是指什么?
答:自花传粉是指植物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并能正常的受精结果的过程。
23、植物果实和种子是怎么形成的?
答:果实和种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24、植物的种子是怎样形成的?
答: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种子。
25、动物是怎样繁殖的?
答: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26、怎样给花传粉?
答:(1)让柱头轻触纸上的花粉,观察它是否很容易沾上花粉。
(2)用棉签轻触雄蕊花粉。
(3)用接触过雄蕊花粉的棉签在雌蕊柱头上轻触。
(4)用放大镜观察雌蕊柱头上是否沾上花粉。
20、写出解剖一朵油菜花的方法和步骤。
答:正确使用镊子解部油菜花,要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用镊子时,镊子应夹在被撕部分的基部。
解部时,先撕下油菜花的萼片,数一数萼片的数量,看一看萼片的颜色,闻一闻萼片的气味,然后将撕下的萼片粘巾在纸上,接下来,依次解部油菜花的花瓣、雄蕊和雌蕊,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粘贴、记录观察结果。
21、看图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