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多维的大学外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doc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5
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情况汇报一、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为提升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管理的关键一环。
我校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多元评价体系,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校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情况。
二、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1.评价目标设定:我校明确评价目标,确保其与实际情况和需求相符,既不过于宽泛也不失之狭隘。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需求和教学特点,设定了以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目标。
2.评价指标制定:根据评价目标,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涵盖了学科知识、技能操作、情感态度、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
3.评价方法设计:我校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书面测试、实践活动评价、连续观察与面谈等。
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多元评价体系。
4.评价程序规定:我校明确了评价的具体流程和时间安排,确保评价过程的有序进行。
同时,明确了评价的参与者和责任人,提高了评价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情况1.教师培训:为确保多元评价体系的顺利实施,我校对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通过培训,教师掌握了多元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为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学生参与:我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让他们了解评价标准和要求,增强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3.家长配合: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多元评价体系的意义和目的,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四、实施成效与反思1.实施成效:通过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同时,评价结果的反馈也为教学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2.反思与改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对多元评价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评价指标的设定还不够科学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优化评价指标,不断完善多元评价体系。
五、未来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多元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探析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摘要:“122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是由分布在读写课、口语课和网络课三种课型中的多元评价指标组成的。
从评价主体看,它把授课教师、学生自己、同学、网络管理老师全都纳入到评价者之列;从评价方式看,它突出过程性评价,同时也没有忽视终结性评价应有的作用;从评价内容看,三门课程中的每一门都有若干个评价参数。
新型评估体系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是一种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122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评价体系一、评估体系改革的背景皖西学院是一所于2000年刚刚升入本科的普通院校,2005年,在吸取本院和第一批试点院校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院启动了教育部第二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122”模式。
新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估体系、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形成了具有皖西学院特色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122”模式下的评价体系改革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传统的教学评价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方法上,都难以满足促进学习者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本文介绍的评价体系主要指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为了行文之便,后面不再说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以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尽管这种评价有其优点,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外语教学方法、内容和相应竞争机制的改革”。
具体表现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是为了考试和升学,因此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忽视对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发展多样性,扼杀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师生对英语学习的关注点在于学习结果而不在于学习过程。
多元评价体系正是为了克服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适应新形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出的。
动态多维的大学外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体系是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在新的教育理念、和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动态多维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动态多维的大学外语教学评价体系之范文。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来探讨动态多维的大学外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内涵,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并指出动态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依赖网络和现代技术的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方向也由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方向发展。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在网络多媒体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不仅要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引导学生高效率的利用课堂授课,又要在课后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估。
在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更加具有立体、动态、多元等特点,因此必须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动态多维的大学外语教学评价
体系,来适应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转变促进了教学从以教师中心向以学生中心的转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这就意味着,首先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促进功能。
其次,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在学习风格、语言基础、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多方面提供不同教学策略。
因此,外语学习中的个体差异给教育与评价提出了多元教育与多元评价要求。
再次,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科学技能和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道德品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外语教学中不应只是强调外语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同样也必须考虑到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建立相应的动态多维的大学外语教学评价体系。
2.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借助教师或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
学习是由情境、合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组成。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
该理论认为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因此,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应建立在高度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将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构建过程。
三、评价目标
动态多维评价体系以需求评价作为前提,以了解师生、社会所需作为进一步评价依据。
通过对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者等多方面内容来评测检验教学效果,并提出建议不断改进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改变传统评价系统传统的评价侧重终结性评价,通常以测试为主要评价手段,这种评价系统,忽视对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系统、跟踪式评价,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和效果更无法检查和调控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
不能及时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的效度难以充分体现。
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动态多维评价体系打破传统单一、静止的评价方式,不以测试为唯一手段,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以实现有效的评价,依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
评价对象多元化,不仅是学生,还把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者视为评价对象。
测评方式多样化,出了把传统的测试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之一,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如在课程进行中,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学生学习档案记录、网上自学记录、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对学生、教学者、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评价并不断调整。
课程结束后,结合终结性评价,验证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新一轮评价的开展奠定基础。
不仅关注课堂学习,更关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以及语言实践活动的参与,最终形成全面的评价。
将动态多维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营造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学习气氛,能够调整、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五、结束语
评价体系是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在新的教育理念、和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动态多维的外语教学评
价体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学习的需求,不仅完善了现有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还为教师的评价活动提供了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