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晶体中电子的运动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605.50 KB
- 文档页数:34
本文是关于能带结构概念部分学习的小结,不保证理解准确,欢迎高中低手们批评指教,共同提高。
能带结构是目前采用第一性原理(从头算abinitio)计算所得到的常用信息,可用来结合解释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能带可分为价带、禁带和导带三部分,导带和价带之间的空隙称为能隙,基本概念如图1所示。
1. 如果能隙很小或为0,则固体为金属材料,在室温下电子很容易获得能量而跳跃至传导带而导电;而绝缘材料则因为能隙很大(通常大于9电子伏特),电子很难跳跃至传导带,所以无法导电。
一般半导体材料的能隙约为1至3电子伏特,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因此只要给予适当条件的能量激发,或是改变其能隙之间距,此材料就能导电。
2. 能带用来定性地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特点。
价带(valence band),或称价电带,通常指绝对零度时,固体材料里电子的最高能量。
在导带(conduction band)中,电子的能量的范围高于价带(v alence band),而所有在传导带中的电子均可经由外在的电场加速而形成电流。
对于半导体以及绝缘体而言,价带的上方有一个能隙(b andgap),能隙上方的能带则是传导带,电子进入传导带后才能再固体材料内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对金属而言,则没有能隙介于价带与传导带之间,因此价带是特指半导体与绝缘体的状况。
3. 费米能级(Fermi level)是绝对零度下电子的最高能级。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量子态不能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费米子(电子),所以在绝对零度下,电子将从低到高依次填充各能级,除最高能级外均被填满,形成电子能态的“费米海”。
“费米海”中每个电子的平均能量为(绝对零度下)为费米能级的3/5。
海平面即是费米能级。
一般来说,费米能级对应态密度为0的地方,但对于绝缘体而言,费米能级就位于价带顶。
成为优良电子导体的先决条件是费米能级与一个或更多的能带相交。
4. 能量色散(dispersion of energy)。
布洛赫定理的物理意义1.电子在晶体中的能带结构:布洛赫定理揭示了晶体中的电子波函数具有周期性的特征,这意味着电子在晶体中会形成能带结构。
具体来说,电子波函数可以看作平面波与周期性势场的乘积,而平面波表征了电子的运动特性,周期性势场则来自晶格中原子的排列。
通过施加不同的布拉格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的能带结构,其中包括导带和禁带,从而解释了固体的导电性质。
2.晶体中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布洛赫定理说明了在周期性势场中,电子的波函数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电子在晶格中传播时,会受到晶格周期性势场的周期性约束,波函数会出现截断和反射等现象。
这种周期性约束使得电子在晶体中传播时具有波动性,同时也保持了电子的粒子性,即电子在晶体中的定域性。
3. 电子在晶体中的散射:布洛赫定理还揭示了电子在晶体中的散射行为。
布洛赫定理中的能带结构和布拉格条件可以用来描述电子在晶体中的散射行为,可以通过分析能带结构和布拉格条件来理解导电性、磁性和热导性等性质。
此外,布洛赫定理还提供了计算电子在晶体中传播的方法,如使用Wannier函数描述电子的局域性。
4.电子在外界电场下的响应:布洛赫定理还可以用来描述电子在外界电场下的响应。
在周期性势场中,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沿着特定的能带传播,形成特定的电流和电荷密度分布模式。
布洛赫定理提供了计算电流和电荷密度的方法,从而使得我们能够研究材料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质等。
5.量子器件设计和量子信息处理:布洛赫定理为量子器件的设计和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可以通过操纵能带结构、修改晶格势场和施加外界电场来控制电子的行为,从而实现量子器件的性能优化和功能设计。
此外,布洛赫定理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能够控制和调控电子在晶体中的行为是实现量子比特的关键之一综上所述,布洛赫定理的物理意义主要体现在解释固体中电子行为、导电性质以及电子在晶体中传播的基础,以及在材料设计和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周期性势场中电子运动的特点·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是长程有序的,这种现象称为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
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可以用晶格来形象地描绘。
晶格是由无数个相同单元周期性地重复排列组成的。
晶格可以用基矢量来描述。
以任一格点为原点,沿原胞的三个互不平行的边为晶格一组矢量称为原胞的基矢量。
记作123,,a a a 。
晶格的任一格点的位置可以用晶格矢量31122331m i i i R m a m a m a m a ==++=∑ ( m 1,m 2,m 3是任意整数) (1)确定。
r 和'm r r R =+为不同原胞的对应点。
二者相差一个晶格矢量。
可以说不同原胞的对应点相差一个晶格矢量。
反过来也可以说相差一个晶格矢量的两点是不同原胞的对应点。
通过晶格矢量的平移可以定出所有原胞的位置,这个就是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
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意味着晶体内部不同原胞的对应点处原子的排列情况相同,晶体的微观物理性质相同。
比如,不同原胞的对应点晶体的电子的势能函数相同,即 '()()()m V r V r V r R ==+ (2)式(2)是晶体的周期性势场的数学描述。
图1给出一维周期性势场的示意图。
V 1,V 2,V 3,…,分别代表原子1,2,3,…,的势场,V 代表叠加后的晶体势场。
图1 一维周期性势场示意图根据周期性势场的形状不难想象,在周期性势场中,属于某个原子的电子既可以在该原子附近运动,也可以在其它的原子附近运动,即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
例如图1中具有能量E 1或E 2的电子在可以在原子1的势场中运动,既局域化运动。
根据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它还可以通过隧道效应越过势垒V 到势阱2,势阱3,…,中运动,既共有化运动。
而处于E 2能态电子受原子核束缚较强,势垒V-E 2较大,电子从势阱1穿过势垒进入势阱2的概率就比较小,既共有化程度低。
但对于束缚能较弱的状态E 1,由于势垒V-E 1的值较小,穿透隧道的概率就比较大,既共有化程度高。
晶体的特点有什么特征晶体是有明确衍射图案的固体,其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重复地排列。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晶体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晶体的特点(1)自然凝结的、不受外界干扰而形成的晶体拥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即晶体的自范性。
(2)晶体拥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4)晶体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
宏观上能否产生X光衍射现象,是实验上判定某物质是不是晶体的主要方法。
(5)晶体相对应的晶面角相等,称为晶面角守恒。
晶体的特性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
气体、液体和非晶物质在一定的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转变成晶体。
1.长程有序:晶体内部原子在至少在微米级范围内的规则排列。
2.均匀性: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
3.各向异性:晶体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4.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
5.自限性:晶体具有自发地形成封闭几何多面体的特性。
6.解理性:晶体具有沿某些确定方位的晶面劈裂的性质。
7.最小内能:成型晶体内能最小。
8.晶面角守恒:属于同种晶体的两个对应晶面之间的夹角恒定不变。
具体介绍:均一性和异向性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质点分布是相同的,所以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此即晶体的均一性;同一晶体格子中,在不同的方向上质点的排列一般是不相同的,晶体的性质也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即晶体的异向性。
最小内能与稳定性晶体与同种物质的非晶体、液体、气体比较,具有最小内能。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其内部质点作规律排列。
这种规律排列的质点是质点间的引力与斥力达到平衡,使晶体的各个部分处于位能最低的结果。
对称性晶体的对称表现在晶体中相等的晶面,晶棱和角顶有规律的重复出现。
这是由于它具有规律的格子构造。
是其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的体现。
既晶体的对称性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上,而且其内部构造也同样也是对称的。
电子空间运动状态和电子运动状态一、电子空间运动状态1、空间结构:电子空间运动状态表示电子在分子构型或晶体中的排列形式,最常见的是由球面和椭球对泊松波函数构成的空间结构,如典型的SOF解析函数。
2、电子运动能量:电子空间运动状态通过电子运动能量来表示,电子运动能量主要受哈密顿矩阵的影响。
哈密顿矩阵包含了原子的排列信息,有助于描述电子状态;同时,电子运动能量也受到斥和、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以及电子-核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3、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电子空间运动状态不仅受原子排列影响,也受到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电子-电子相互作用是由自旋、电荷和位置之间的耦合所决定的,它可以描述不同原子之间电子状态的变化。
4、电子-核作用:电子空间运动状态也受到电子-核作用的影响。
电子-核作用可以通过电无量纲的色散势函数来表达,这种势函数可以描述电子与核交互的化学键。
二、电子运动状态1、电子总能量:电子运动状态的最主要的表述形式是电子总能量,它不仅受到哈密顿矩阵的影响,还受到电子-电子和电子-核相互作用的影响,它可以用来评价电子运动状态的稳定性。
2、体系波函数:电子运动状态也可以用体系波函数来表述,除了描述电子在体系中的总能量和电子态外,体系波函数还可以用来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例如电子交换能量、电子-电子耦合能量等。
3、瞬时过程:电子运动状态还可以通过瞬时过程来表述,这是由瞬时的能级变化以及电子状态的寿命所决定的,能够详细描述电子的瞬时活动状态。
4、量子选择规则:量子选择规则可以用来评价电子运动状态的稳定性,它在描述电子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电子空间中的运动状态。
精品物理教案二:固体内部的电子运动固体内部的电子运动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万物运动规律的学科。
电子是重要的物理学研究对象之一。
固体内部的电子运动是电子在固体中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研究。
在固体内部,电子随着固体中原子的运动而运动,与自由电子不同,固体内电子的运动比较复杂。
了解固体内部电子的运动规律对物理学和工业制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固体内部的电子运动与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的区别固体内部的电子运动与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有所不同。
在导体中,电子可以自由运动,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相似,因此可以形成电流。
而绝缘体中的电子因为没有充足的能量,因此电子无法通过固体,形成电流。
当绝缘体被受热时,因为电子的能量加大,使得电子能够跨越能带,并形成电流。
半导体对电流具有特殊的控制能力,当电子在电子与空穴之间跳跃时,半导体内的电流即被形成。
因此,通过对固体内部电子运动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和应用这些不同材料的性质,提高电子摆设的效率和功率。
二、电子在固体内部的运动在固体内部,电子的运动是复杂的。
在晶体中,电子受到晶格结构的约束,而在非晶体中则没有这样的约束。
因此,固体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取决于晶格结构和电子的性质。
1.电子在晶体中的运动晶体是由一些基本元件构成的,这些元件的排列形成了晶体的结构,成为晶体的晶格。
晶体中的电子也受到晶格结构的束缚,因此电子的运动符合斯特恩-格拉赫定理:电子只能在基本单元内运动,并存储能量。
当电子能量增加时,电子从一基本单元的低能级跳跃到另一个基本单元的高能级。
在晶格结构中,电子的运动方式有两种:自由电子的运动和晶格振动。
自由电子和源电子分别符合不同的波长,当它们发生相互作用时,会发生衍射,导致自由电子的复杂运动。
晶体中的电子在永久锁定晶体内部的运动模式并存储了它们的能量。
因此,当需要存储电能或传输信息时,电子在晶体中运动的特性就需要被考虑到。
2.非晶体中的电子运动非晶体与晶体不同,没有晶格结构,因此电子的运动比较复杂。
《半导体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2221d Eh dk或2221d Edk2.A vE E- 3.Ap 4. p 5.()1()cEcc BEg E f E dEV'⎰三、简答题(共30分)1. 原子中的电子和晶体中电子受势场作用情况以及运动情况有何不同?原子中内层电子和外层电子参与共有化运动有何不同?(6分)参考答案:原子中的电子所受的势场为原子核势场以及核外其它电子势场的作用。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在具有一定能量的轨道上运动。
(2分)晶体中的电子所受的势场为与晶格同周期的势场以及晶体中其它电子的平均势场。
晶体中的电子做共有化运动。
(2分)相对于内层电子,外层电子共有化运动更强。
(2分)2. 简述硅的能带特征,包括能带极值位置、能带极值附近等能面形状、室温带隙大小。
并回答什么是间接带隙半导体?(6分)参考答案:硅的导带极小值(导带底)位于6个等效的[100]位置(在0.85 ΓX处)。
导带极小值附近的等能面为旋转椭球面。
(2分)硅的价带极大值(价带顶)位于布里渊中心Γ处(或波矢K = 0处)。
价带顶附近等能面为球面。
(2分)硅的导带底和价带顶不在同一波矢K处,这样的半导体叫间接带隙半导体。
(2分)3. 从实际硅晶体角度和能带角度说明,什么叫本征激发?产生本征激发所需的能量必须符合什么条件?(6分)参考答案:从实际硅晶体角度来说,本征激发就是共价键上的电子被激发成为自由电子的过程。
(2分) 从能带角度来说,本征激发就是价带电子被激发成为导带电子的过程。
(2分) 产生本征激发所需的能量必须大于等于带隙宽度。
(2分)4. 简要回答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产生载流子的途径有何差别? 参考答案:本质半导体产生载流子的途径是依靠本征激发。
(2分) 杂质半导体产生载流子的途径有本征激发和杂质电离。
(2分)5. 以n 型半导体为例,与非简并半导体相比较,简述简并半导体及其特征,包括杂质浓度、费米能级位置、导带中电子服从的统计分布、杂质电离情况、杂质电离能和禁带宽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