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9.03 MB
- 文档页数:93
从油水井动态分析模式剖析PEOffice应用效果张雪松刘伟薄家训(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临盘采油厂)摘要:本文从油水井动态分析角度分别对PEOffice软件中四大模块的主要功能和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列举许多现场常用资料,软件结合实际,阐述和分析了事例的规律特点和应采取的生产措施内容,全面应用该软件对进一步加快建设数字化采油厂的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PEOffice 动态分析、应用效果1 PEOffice模块与油水井动态分析模式的关系PEOffice八大模块概括起来讲分为工具模块和实用模块两种,其中四种工具模块为ProdAna生产动态分析、WellMap井位图制作、WellInfo油气井信息管理、WellString管柱图制作;四种实用模块为ProdForecast生产动态预测、FieldAssis宏观生产状态评价、ProdDiag生产故障诊断、ProdDesign生产参数优化设计。
油水井动态分析一般包括油藏和工程两个方面的分析。
油藏分析模式常用的四个程序是前辈们一生心得总结。
一是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二是阶段生产动态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三是存在问题及潜力分析,四是下步调整措施及效果预测。
前三项需要用大量的图形和表格来反映所分析的问题,主要通过微机制作实现,PEOffice软件中的工具模块就是在开发这一方面的地质领域。
工程分析中需要通过计算机诊断技术来了解抽油系统的全部工况及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加强措施的针对性,减少作业的盲目性,提高措施的成功率;而PEOffice的四个实用模块就在开发这一方面的工程领域。
下面重点阐述一下工具模块ProdAna、WellMap、WellInfo和实用模块ProdDiag在现场的应用效果。
2 工具模块应用效果2.1 ProdAna生产动态分析模块它依托灵活的数据接口,主要解决油藏动态分析中的曲线绘制和表格应用。
2.1.1在曲线设计内容上,通过完成我们所需总采油曲线、单井采油注水曲线、井组总采油曲线和井组分析对比曲线,把从单元到井组再到单井的层层深入的动态分析思路体现得相当充分,大大减少了平常分析时整理数据和图件的工作量。
水平井产能动态预测分析引言:水平井是指采用水平钻探工艺而完成的油气井,因其具有长水平段、大井径、大产能、高单井产等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手段之一。
随着现代油气工业技术的持续不断发展,水平井产能的预测、评价和优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水平井产能的动态预测方法1、传统预测方法——生产月份累计重心法传统的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是以生产月份累积出油量为时间坐标,以各个生产月份累积出油量的重心位置作为预测值所在位置的时间轴,得到的预测值即为该井下一生产周期总出油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计算精度较低,且不能进行动态调整。
2、基于渗流理论的动态产能预测方法为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很多学者采用曲线拟合法、神经网络法、模糊推理法、遗传算法及粒子群算法等中低精度模型,基于这样的模型,通过子区间数据,用渗流理论模拟水平井动态产能。
3、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模拟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它综合了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模型识别方法在处理模糊问题方面的不足。
该方法采用了三角函数,高斯函数和sigmoid 函数等进行模糊化处理,针对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利用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进行训练,通过其处理得到水平井的产能瞬时变化大致趋势,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
二、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1、地质条件水平井的产能与油藏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油藏砂岩层的孔隙连通和渗透率是影响水平井产能的重要因素。
孔隙度高、孔隙连通性好的储层,具有较高的水平井产能。
2、水力压力水力压力是指注水压力的大小,是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注水的情况下,水力压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油水分离,从而对水平井的产能产生影响。
3、钻井技术钻井技术是保证水平井高产的关键。
合理的钻井技术可以提高水平段的有效长度,增大井壁的开采半径,提高水平井的产能。
4、井距和井距比井距和井距比直接影响到储量的开发效益。
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分析一、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分析**采油作业区是由以前的采油生产队演变而来,中心工作是生产原油。
目前管理机构不健全,经营管理人员少,业务素质不高,各级干部员工成本意识不强,只重使用资金不重后期控制与分析,成本管理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
如何才能使**作业区的经营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在当前的“降本增效”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前段时间的几项工作实践,按照“财务管理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的原那么”,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油田作业区成本管理体系, 培养一批既熟练掌握以经济运行程序为主线的规章制度,又能了解、熟悉各项生产流程的基本常识的管理人员。
通过这只“懂经营、擅管理”的经营管理团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分析,进行经济活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为全年业绩指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分析就是根据作业区的油水井数量、生产液量、原油产量、井下作业措施工作量、各类设施维修、动力消耗等生产数据动态变动情况,结合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开展动态分析,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成本、开发生产与成本之间的辨证关系。
我们不能因为安全而不顾成本,也不能为了上产而上产,忽略成本的概念,要算好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帐。
1、动态分析的目的采油作业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分析,一是为了满足经营管理者的生产决策需要,一是为了满足财务管理的分析评价需要。
2、动态分析的作用(1)、能够及时掌握各项生产、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数据;(2)、能够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3)、能够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4)、能够对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5)、能够很好的体现经营管理人员向生产流程延伸的工作理念。
二、制定动态分析相关制度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分析的及时性、有效性、完整性,作业区制定、下发相关制度:1、**采油作业区生产经营活动动态分析管理办法;2、**采油作业区预算指标考核办法;3、**采油作业区激励类指标考核办法;4、**采油作业区成本核算员管理制度;5、**采油作业区台帐管理制度等。
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及在油气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孙贺东1 邓兴梁2 常宝华1 李世银2 江杰2(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34000)摘要: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是利用日常生产数据!通过典型曲线拟合等方法定量确定储层储渗参数、预测油气井生产动态的一种新技术。
本文系统介绍了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的发展史以及与试井分析的异同。
论述了油气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主题词: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油气藏,动态监测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in Dynamic Reservoir Surveillance Sun Hedong1 Deng Xingliang2 Chang Baohua1 Li Shiyin2 Jiang Jie2(1 Langfang Branch,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Langfang 065007;2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Tarim Oil 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Korla 841000) Abstract:Advanced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APDA), or Rate Transient Analysis or Production Analysis, is a procedure to process and interpret daily production data of wells for obtaining parameters of such wells or reservoirs. The history of APDA and its similarities to and differences with well test analysis is introduced. The process of dynamic analysis using advanced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methods is introduced. Furthermore, we also present several case studies and expounds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APDA.Key words:Advanced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Reservoir,Surveillance1 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发展历程当油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单井日常生产数据分析就成为油气藏动态分析研究的重点,一是确定生产井未来最可能的寿命,二是评估其未来产量,三是确定井间连通关系及加密潜力。
毕业论文油田产量递减规律与动态预测油田产量递减规律与动态预测摘要油气藏产量衰减曲线是油气藏工程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往在许多重要文献和著作中,一直把产量衰减曲线作为经验方法加以应用,本文通过不同的方法分析衰减曲线,以便更好的研究油田产量衰减规律。
在三点配线法中,通过插值确定c,再建立线性关系确定参数;在典型曲线拟合法中,根据实际曲线与理论图版的拟合确定最佳拟合曲线,从而确定参数N进行计算;后面三种的线性方法则是根据公式变形推导出可采储量Q的不同形式与t的线性关系,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该直线的斜率、截距即为所求,公式变形中可采储量Q的不同形式决定了该方法的准确程度。
总之,通过建立修正的衰减曲线的三参数方程中的线性关系,来确定其参数,以此最后确定油气田可采储量或进行动态预测。
而修正的衰减曲线的三参数方程难以直接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求解,为此相继出现了多种分析方法。
基于精度分析,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便于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递减阶段衰减曲线线性分析线性回归目录中文摘要 (iii)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油田产量变化规律 (2)2.1 产量递减规律 (2)2.2 递减率的定义 (2)2.3 Arps提出的三种递减规律 (3)2.4 产量衰减规律 (3)第三章研究油田产量衰减规律的理论基础 (7)3.1 三点配线法研究产量衰减曲线 (7)3.2 典型曲线拟合法研究产量衰减曲线 (8)3.3 诺模图法研究产量衰减曲线 (10)3.4 线性分析法1研究产量衰减曲线 (12)3.5 线性分析法2研究产量衰减曲线 (13)3.6 线性分析法3研究产量衰减曲线 (15)第四章现场实例分析 (16)4.1 油田递减阶段开发数据 (16)4.2 方法一(三点配线法) (16)4.3 方法二(典型曲线拟合法) (18)4.4 方法三(线性分析法1) (18)4.5 方法四(线性分析法2) (19)4.6 方法五(线性分析法3) (20)4.7 结论 (21)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 前 言一个油田的产量一般都要经历上升、稳定、和下降三个阶段,当油田进入后期,也都要经历递减生产阶段。
油⽥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法指标及计算⽅法1.井⽹密度油⽥(或区块)单位⾯积已投⼊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密度。
f=n/A02.注采井数⽐注采井数⽐是指⽔驱开发油⽥(或区块)注⽔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
3.⽔驱控制程度注⽔井注⽔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
⽔驱控制程度=注⽔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由于⾯积注⽔井⽹的⽣产井往往受多⼝注⽔井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井⽹对油层的⽔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向。
不同注⽔⽅式,其注采井数⽐不同,因⽽注⽔井对油层的⽔驱控制程度也不同。
⼀些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在选择注⽔⽅式时,应选择注⽔井数⽐较⼤的注⽔⽅式,以取得较⾼的⽔驱储量控制程度。
该指标的⼤⼩,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含⽔上升率,最终采收率。
中⾼渗透油藏(空⽓渗透率⼤于50*10-3 um2)⼀般要达到80%,特⾼含⽔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渗透率⼩于50*10-3 u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油⽥(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开发层系的油⽔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井总井数的⽐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油⽥(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开发层系的油⽔井射孔总厚度与油⽔井总井数的⽐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6.核实产油量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产油量进⾏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
7.输差输差是指井⼝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产油量之⽐。
K=(q ow-q or)/q ow8.核实产⽔量核实产⽔量⽤井⼝产⽔量和输差计算。
q wr=q ww(1-K)9.综合含⽔油⽥(或区块)的综合含⽔是指采出液体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f w=(100*q wr)/(q wr+q or)-1- 低含⽔期(0<含⽔率<20%):该阶段是注⽔受效、主⼒油层充分发挥作⽤、油⽥上产阶段。
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简介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油气井产量、压力、温度等生产参数的监测与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油气井的生产效率和开采效果。
本文将介绍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应用。
一、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意义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够提供对油气井生产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油气田的管理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油气井生产动态的分析,可以预测油井的产量变化和压力变化,帮助工程师做出相应的调控措施,有效延长油气井的寿命,提高油气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此外,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还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油气井的异常情况,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
根据异常情况,工程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避免油井的意外停产或损坏,提高油气井的运营稳定性。
二、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方法1. 数据采集与处理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实时监测系统、传感器、测井仪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获取到油气井的产量、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数据。
在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融合和数据建模等。
数据的清洗可以去除异常值和冗余数据,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数据融合是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
数据建模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建模,从而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2. 生产数据的分析对采集到的油气井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是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的核心步骤之一。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是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产量、压力、温度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推导出井筒内流体的运动状态和井底产能等信息。
时域分析常用的技术包括趋势分析、周期性分析、波动分析等。
频域分析是指对数据的频率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产量、压力、温度在不同频率上的分布规律,推测井底产能、井筒内流体的运动状态等。
用采气曲线划分生产阶段采气曲线是描述气井产量随时间变化的一条曲线。
它是石油工程中常用的工具,用于分析油气井的产能和动态变化。
通过分析采气曲线,可以有效划分气井不同的生产阶段,对油气井的生产管理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开时间段初开时间段是指气井开发初期的生产阶段,也是气井产能大幅度下降的阶段。
在刚开始生产的初期,井头压力高,能够产出较高的气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气井的压力逐渐下降,导致产量逐渐降低。
在这个阶段,气井的生产压力较高,产率较大,但受到开采初期油藏压力的制约,使得气体的产量逐渐下降。
通常情况下,气井产量在初开时间段会有一个高峰出现,之后逐渐下降。
二、稳定生产时间段稳定生产时间段是指气井在初开时间段之后,逐渐调整到稳定产能状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气井压力趋于稳定,产能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产量变化不大。
气井产能稳定以后,开发单位可以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进行长期稳定的产量供应。
三、衰退时间段衰退时间段是指气井压力进一步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气井的产量开始显著减少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由于油藏压力的进一步下降,气井产量明显减少,不再能满足需求。
通常情况下,气井初开一段时间后,由于油气藏压力的不断下降,气井产能开始明显衰退。
四、辅助措施时间段在气井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维持井底油气藏压力,提高气井产量,常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辅助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人工注气、增加水平井或多井互汇等。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延长气井的生产寿命,提高采收率。
综上所述,利用采气曲线可以有效划分气井的不同生产阶段,包括初开时间段、稳定生产时间段、衰退时间段和辅助措施时间段。
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对气井的生产管理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采气曲线,生产单位可以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延长气井的生产寿命,提高产能和采收率,进一步提高油气开采的经济效益。
因此,合理划分气井生产阶段并进行相应的生产管理,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