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贵州财经大学第二轮专业技术岗位聘期任用条件及职责为了进一步规范和聘期岗位任用条件,有利于各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明确聘期岗位职责,根据上一轮聘期考核办法,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特制订本轮专业技术岗位聘期任用条件好及职责。
一、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为人师表,与时俱进。
(二)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具备岗位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近三年必须独立为本科生上课1-2门,科学研究能力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三)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五)上一轮聘期考核达到“合格”。
(六)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学历。
(七)教授和副教授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
二、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一)一级至四级岗位的任职条件1.一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按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2.竞聘二级岗位应在三级岗位上任职五年以上,任现职以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含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或省部级重大课题2项,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所列条件以省人社厅最新文件为准(包括四级跨级直聘二级岗位),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1)在管理期内的省管核心专家。
(2)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在管理期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省管重点专家。
(5)国家级教学名师。
(6)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或等同奖项)第1、2名,或二等奖(或等同奖项)第1名。
(7)近五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或国家级的其他重大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2项,按期完成后,应通过相应组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大学岗位聘任与考核办法大学岗位聘任与考核办法一、聘任范围我校事业编制在职人员和参照事业编制在职人员管理的人员。
二、聘任原则1.一人一岗、自主申报;2.按岗聘任、竞争上岗;3.明确职责、合同约束;4.聘期管理、分类考核。
三、上岗条件(一)基本条件1.遵守宪法、法律和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3.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业绩条件上一聘期内完成的工作业绩情况及考核结果作为下一聘期竞争上岗的业绩条件,如聘期内出现教学事故或年度考核不合格(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职工年度考核),下一聘期降低岗位等级聘任。
四、聘任办法(一)基本程序1.公布岗位、上岗条件和岗位职责;2.个人提出聘任申请;3.各聘任组织根据聘任条件提出拟聘人选;4.拟聘结果报学校审批;5.公示拟聘人员;6.签订聘任合同。
(二)岗位控制岗位设置方案一经公布,原则上不再进行因人调整,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学校核定的各级各类岗位限额内竞争上岗,部分业务性特殊的岗位和特设岗位由学校统一调控。
(三)申报要求按照一人一岗的要求,每人只能在所在单位设置的岗位内申报一个岗位。
个人申请聘任岗位层级要与职称(职务)级别条件相对应。
在党政管理部门申请业务管理岗位者原则上不得跨越相应的层级,即高级职称原则上对应处级、中级职称原则上对应科级。
聘期考核业绩特别突出人员可以申请低职高聘,不合格人员只能按照完成业绩状况申请相应层级岗位。
(四)聘任权限与方式1.聘任权限专业技术岗位:四级及以上岗位由单位推荐,学校聘任;五级及以下岗位由各二级单位聘任,报学校审核备案。
管理岗位:按干部管理权限,五、六级岗位由学校聘任;七级及以下岗位由各二级单位聘任,报学校审核备案。
工勤岗位:由各二级单位聘任,报学校审核备案。
2.聘任方式短期聘任和长期聘任相结合。
原则上三年一个聘期,聘期内在相应岗位有空岗的前提下,只对因职务(职称)和工勤技能等级变动的人员重新聘任;新进人员由单位提议,学校即时聘任。
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条件附件1:武夷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条件(2015年7⽉)(⼀)教学科研岗位具体任职条件在本职级岗位任职期间德能勤绩聘期考核或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且符合如下相应的具体任职条件:1、教学科研正⾼⼆级或专业技术⼆级⑴直聘条件①在正⾼级岗位任职满8年,在正⾼级岗位任职期间具备附表1选项条件1项,并且(并列不重计)具备附表2选项条件(B项不计)1项。
②在正⾼级岗位任职满4年,在正⾼级岗位任职期间具备附表1选项条件1项,并且(并列不重计)具备附表2选项条件(B项不计)2项(次)。
③在正⾼级岗位任职满4年,在正⾼级岗位任职期间具备附表2选项条件(B 项不计)3项(次),并且(并列不重计)具备附表3选项条件1项。
⑵选聘条件①在正⾼级岗位任职满9年,在正⾼级岗位任职期间具备附表1或附表3选项条件1项,且综合积分名列全校教学科研正⾼级岗位聘岗⼈员前2名或名列经批准延聘的教学科研正⾼级岗位聘岗⼈员前2名,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同意可确定为教学科研正⾼⼆级⾸聘时的聘岗候选⼈。
②在正⾼级岗位任职满9年,在正⾼级岗位任职期间同时具备(不重计)附表2选项条件(B项不计)和附表4选项条件各1项,且综合积分名列全校教学科研正⾼级岗位聘岗⼈员前2名或名列经批准延聘的教学科研正⾼级岗位聘岗⼈员前2名,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同意可确定为教学科研正⾼⼆级⾸聘时的聘岗候选⼈。
⑶在正⾼级岗位任职满5年,在正⾼级岗位任职期间具备附表2选项条件(B 项不计)2项(次),并且(并列不重计)具备附表4选项条件1项,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同意可确定为教学科研正⾼⼆级⾸聘时的聘岗候选⼈。
(不含分会)主办的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刊物,或国外相当上述级别的学术刊物,或国内知名⼤学学报(共13种,即北京⼤学学报、清华⼤学学报、中国⼈民⼤学学报、武汉⼤学学报、浙江⼤学学报、厦门⼤学学报、南京⼤学学报、同济⼤学学报、北京师范⼤学学报、复旦学报、南开学报、中⼭⼤学学报、新美术)。
附件3山西财经大学教辅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为做好教辅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首次聘用工作,根据《山西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和《山西财经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制定本聘用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一)具有良好的学风、学术道德和合作精神,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基本条件。
(四)符合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近三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
二、聘用条件(一)教辅正高级岗位1、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参照教授三级岗位聘用条件执行。
2、专业技术四级岗位现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
(二)教辅和其他专业技术副高级岗位1、专业技术五级现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9年,且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工程技术推广项目3项,并经省级以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或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6篇者,可申报竞聘五级岗位。
现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6年,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竞聘五级岗位:(1)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2)获得省级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五)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三);(3)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一负责人;(4)获校级以上技术能手或行业表彰等专业技术类荣誉称号(个人排名前三)。
现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二者,可申报竞聘五级岗位:(1)获得省级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2)参与国家级项目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并经省级以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3)参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或有关部委教材审定机构批准立项的规划教材1部,独立完成1章;(4)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级论文2篇;(5)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与本人学科方向一致的专著1部,理科字数不少于10万字,文科字数不少于12万字;(6)获得与本人学科方向一致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一发明人)。
福建医科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为做好我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根据根据《福建省人事厅关于福建医科大学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意见的函》(闽人函〔2009〕64号)和《福建医科大学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专业技术岗位类别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附设专业技术岗位。
1、教师岗位指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具备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是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2、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辅助性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实验技术、图书资料、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
3、附设专业技术岗位是本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专门为“双肩挑”人员增设的岗位,岗位总量为学校管理岗位总量的50%。
二、岗位等级及结构比例(一)岗位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包括4个等级,即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3个等级,即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两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二级;十三级为员级。
(二)结构比例按照闽委办〔2008〕7号文件要求以及我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校专业技术高级职务岗位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42%。
首次岗位职级评定各级控制比例原则为:二级、三级、四级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比例为5:5。
学校将根据学科结构和发展需要对结构比例进行适度微调。
三、组织机构(一)学校成立专业技术岗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对各单位(部门)推荐的专业技术六级及以上岗位、十级及以上附设专业技术岗位的拟聘人选进行评审,确定拟聘人选,结果报学校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中,担任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需要满足的条件和要求。
专业技术岗位是指需要特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位,包括教师、科研人员、工程师等。
为了保障聘用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对人员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学历要求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中学历要求是基础且关键的一项。
一般来说,研究生学历是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学历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
硕士研究生学历是许多专业固定的进入门槛,而博士研究生学历则对于高级岗位、重点岗位或者科研岗位来说是更高的要求。
二、专业背景要求除了学历要求,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还对人员的专业背景提出了要求。
专业背景要求主要包括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相关性以及学术或者专业成果等。
对于特定岗位,需要求职者具备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能力。
在评估专业背景时,通常会参考求职者的学术论文、专利发明、竞赛获奖、学术交流等成果。
三、工作经验要求工作经验是评价岗位应聘者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的关键方面。
不同岗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会根据具体职位的需求而定。
一些高级职位或者管理岗位通常需要候选人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对应更高层次的职业要求。
四、综合评审及考核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评审通常会包含综合评审和面试考核两个环节。
综合评审会综合考量求职者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以及学术或者专业成果等。
而面试考核则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问答,对求职者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估。
总之,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是确保招聘流程的公平公正、提高岗位人员素质的重要一环,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和综合评审等方面的要求都是聘用岗位人员的关键指标。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申请者才能有机会获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机会。
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在当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些条件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水平。
本文将就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学历背景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首先是学历背景。
一般来说,申请人至少需要拥有硕士学位,有些岗位还要求博士学位。
学位的类型和专业的相关性也是公司考虑的因素之一。
此外,有课程开发、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评估经验的候选人会更有竞争力。
二、工作经验在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中,工作经验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大学通常要求申请人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
申请人应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教学评估报告和科研成果等。
此外,对于一些高级岗位,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三、学术成果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还包括学术成果。
这些成果可以是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也可以是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的成果。
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将是评价申请人能力的重要标准。
此外,申请人还可以提供专利、获奖证书和其他学术荣誉作为参考。
四、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中,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发挥出色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还包括申请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申请人能够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提出新颖的想法、方法和模式。
而团队合作能力是指申请人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六、专业发展规划最后,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还需要考虑申请人的专业发展规划。
申请人应该在聘用材料中提供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展望,说明他们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和目标。
这可以体现申请人对专业技术岗位的重视和认可。
综上所述,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条件包括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学术成果、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以及专业发展规划等方面。
河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为做好我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和组织实施工作,根据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冀人发[2007]76号)和《河北省教育厅转发省职改办<关于做好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冀教人[2009]13号),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聘用范围全校按事业编制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教师(教学、思政两个系列)和实验、工程、会计、审计、图书、档案、博物、出版编辑、中、小、幼教和医疗卫生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二、基本原则(一)实行总量和结构比例控制。
在核定的岗位总量中,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
(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以教师队伍为主体,向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倾斜,重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学校在不超出规定的最高控制目标比例的前提下,对各单位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进行调整。
三、岗位结构比例首次聘用时,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二级、三级、四级比例原则上为1:3:6。
一级岗位为特聘岗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三级岗位由学校统筹掌握,其中二级岗位的聘用由省职改办统一管理。
五级、六级、七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5:5。
按照河北省教育厅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的要求,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按照职称主系列所占比例高、等级高,辅系列所占比例低、等级低的原则进行聘用。
辅系列原则上比主系列低1个等级。
三、四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4:6,六、七级比例为5:5,八级、九级、十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为5:5。
四、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申请各类专业技术岗位者,均须满足以下基本任职条件:(一)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二)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三)具有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四)达到岗位要求的身体健康条件;(五)近五年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
台州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做好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工作,根据《台州学院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制度暂行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岗位聘任的原则1、坚持稳定骨干、吸引人才的原则。
岗位设置与聘任必须有利于学科建设,要把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聘任到学科建设的关键岗位,以稳定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吸引高层次人才。
2、坚持教师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
教师是教学科研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岗位设置与聘任必须向教学科研队伍倾斜,同时兼顾其他专业技术队伍,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的原则。
强化岗位意识和竞争意识,明确竞岗条件与岗位职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
4、坚持教书育人、师德首位的原则。
强化对教学育人和优良师德的要求,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
5、坚持分级管理、严格考核的原则。
学校和各学院(部门)要根据管理权限加强各层次人员的聘用管理和考核。
第三条组织机构与职责1、学校成立岗位聘任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校聘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与聘任工作。
岗位聘任委员会下设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其职责是根据学校确定的校聘专业技术岗位数提出校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审核各学院(部门)提交的校聘专业技术岗位拟聘人选,审核各学院(部门)的院(部门)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
2、各学院(部门)成立院(部门)聘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其职责是负责本学院(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的设置与聘任工作,包括对应聘本学院(部门)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进行面试和考核、向学校推荐拟聘校聘专业技术人员名单、确定院(部门)聘专业技术岗位拟聘人员名单。
3、学校成立岗位聘任监督协调小组,其职责是全程监督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受理教职工关于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的投诉,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意见,报岗位聘任委员会。
第四条岗位设置1、实施范围各二级学院、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校医务室、心理咨询中心、学报编辑部、结算中心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
东北师范大学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实施办法一、实施范围学校各单位的教师以外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以下简称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涵盖实验技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编辑出版及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系列。
二、岗位设置我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总数按照学校本部岗位总量的16%核定,包括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四个层次岗位,各层次岗位的控制比例分别为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总数的3.5%,20.4%,56.4%和19.7%。
各层次及内部不同等级岗位设置比例按《东北师范大学岗位设置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正高三级及以上岗位由学校统一设置;正高四级及以下岗位设置到各单位。
首次分级聘用(简称首次聘用,下同)工作中,学校将充分考虑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现状,确定岗位设置总量和层次比例。
各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如下:实验技术系列:高级工程师一、二、三级岗位;工程师一、二、三级岗位;助理工程师一、二级岗位,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五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系列:研究馆员二、三、四级岗位;副研究馆员一、二、三级岗位;馆员一、二、三级岗位;助理馆员一、二级岗位,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二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编辑出版系列:编审二、三、四级岗位;副编审一、二、三级岗位;编辑一、二、三级岗位;助理编辑一、二级岗位,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二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医疗卫生系列:一、二、三级主任医师岗位;一、二、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一、二、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一、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和医(药、护、技)士岗位,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二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三、各层次岗位基本职责(一)正高级岗位1.熟知行业发展动态,主持或参与制定本单位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凝聚行业专家及专门人才,开展研究合作,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并能为学校整体发展、科(教)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工作提供高水平服务,推动本部门业务工作不断进步。
2.公开发表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学术报告或论著;开展专业理论研究与业务实践;积极争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及奖励。
附3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一、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一)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教师工作以外的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经济会计、工程实验、图书档案、新闻出版、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岗位.(三)各单位、部门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按照学校编制与岗位管理的相关规定核定,首次岗位聘用不涉及岗位的增减。
(四)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坚持统筹兼顾、优化结构、服务教学、提高质量的基本原则。
兼顾各类人员结构现状,合理确定各类人员岗位,优化队伍结构比例,促进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教师岗位全面协调发展。
以岗位设置和聘用为基础,促进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更好的服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一)受聘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要符合《中央财经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各类岗位的基本上岗条件。
(二)受聘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要遵从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有关规定。
(三)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还应包括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条件。
三、其他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聘用条件(一)正高级三级岗位聘用条件1. 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最新动态,学术研究处于国内前沿,科研成果丰硕,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10 年;专业技术工作任务饱满,服务质量良好;近5 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及以上排名第一获奖人或第一作者;(2 )省部级D 类(以学校审定的课题分类为准,下同)及以上纵向科研课题主持人;(3 )近10 年发表本专业B 类(以学校审定的刊物分类为准,含思想政治教育类,下同)及以上学术论文5 篇以上者;(4 )本专业技术领域主要学术(业务)带头人.2. 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最新动态,学术研究处于国内前沿,科研成果丰硕,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满5 年,专业技术工作任务饱满,服务质量良好,近5 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两条及以上:(1 )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及以上排名第一获奖人或第一作者;(2 )省部级D 类及以上纵向科研课题主持人;( 3 )近5 年发表本专业B 类及以上学术论文5 篇以上者;(4 )本专业技术领域主要学术(业务)带头人。
贵州师范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根据《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等级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贵州省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
应聘专业技术岗位,除具备规定的基本资格和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职业道德。
2.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实践技能。
3.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4.应聘教师岗位应未出现过二级以上教学事故。
5.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专业技术条件
(一)一级至四级岗位的条件
6.一级岗位条件,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执行。
7.应聘二级岗位应在三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首次应聘应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十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管理期内的省核心专家;
(2)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在管理期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省重点专家;
(5)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同等奖项)第1、2名或二等奖(或同等奖项)第1名;
(6)全国教学名师;
(7)任现职以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达300万元以上;
(8)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省内同行业公认的一流人才,同等条件下任现职以来的教学科研成果积分应达到优先标准。
8.应聘三级岗位应在四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首次应聘应担任正高职务五
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3)博士点负责人;
(4)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同等奖项)第1名;
(5)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项目的;
(6)全国优秀教师和省级教学名师;
(7)任现职以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达150万元以上;
(8)任现职以来贡献突出,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员,同等条件下任现职以来的教学科研成果积分应达到优先标准。
9.四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条件,按现行我省正高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执行。
(二)五级至七级岗位条件
10.应聘五级岗位应在六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首次应聘应担任副高职务十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同等奖项)第1、2名或地、厅级二等奖(或等同奖项)第1、2名或地、厅级三等奖(或等同奖项)第1名;
(2)省级以上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
(3)任现职以来完成省级科研项目、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及重大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
(4)校级精品课程主持人;
(5)任现职以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达120万元以上;
(6)任现职以来,业绩突出、在本专业领域学术研究水平造诣较高的优秀人才,同等条件下任现职以来的教学科研成果积分应达到优先标准。
11.应聘六级岗位应在七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首次应聘应担任副高职务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任现职以来,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同等奖项)第一、二名;
(2)硕士生导师;
(3)校级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
(4)任现职以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达80万元以上;
(5)同等条件下任现职以来的科研成果积分应达到优先标准。
12.应聘七级岗位的条件,按现行我省副高任职资格评审条件执行。
(三)八级至十级岗位条件
13.应聘八级岗位应在九级岗位任职三年以上(首次应聘应在担任中级职务六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含同等奖项)或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含同等奖项)排名前五名者或地、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含同等奖项)排名前二名者;
(2)任现职以来获校级以上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
(3)任现职以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或主持完成过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并通过评审鉴定的;
(4)任现职以来的教学科研成果积分应达到优先标准。
14.应聘九级岗位应在十级岗位任职三年以上(首次应聘应担任中级职务三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受校级及以上表彰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个人;
(2)任现职以来的教学科研成果积分达到优先标准的。
15.十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条件,按现行我省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执行。
(四)十一级至十二级岗位条件
16.应聘十一级岗位,应在十二级岗位任职三年以上(首次应聘应在初级岗位任职六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公开发表论文3篇以上;
(2)获校级科研成果奖或教学成果奖;
(3)系统完成助教岗位的各项任务,并能在主讲专业技术指导下独立讲授1门课程;
17.应聘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应能完成助教岗位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直接聘用条件
18.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学者和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不受任职年限的限制,由四级岗位直接聘入二级岗位。
19.符合第7款(1)-(5)条之一者,不受任职年限的限制,由四级岗位直接聘入三级岗位。
20.副高级职称,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不受年限限制,直接聘入五级岗位:(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或省级劳动模范获得者;
(2)符合第8款(1)-(6)条、第10款(1)-(3)条之一或任现职十五年以上,兢兢业业从事本职工作的,不受任职年限限制直接聘入专业技术五级岗位。
2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不受任职年限限制,由专业技术十级或九级岗位直接聘入专业技术八级岗位:
(1)市(州、地)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2)市(州、地)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3)市(州、地)级人民政府授予的先进工作;
(4)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因缺岗未被聘任到副高专业技术岗位的。
22.在专业技术九级岗位,连续三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直接聘入专业技术八级岗位。
23.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任职十二年以上,兢兢业业从事本职工作的,受学校表彰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科技人才、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直接聘入八级岗位。
24.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连续三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直接聘入专业技术九级岗位;
25.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任职八年以上,兢兢业业从事本职工作的,直接聘入专业技术九级岗位。
26.获得讲师任职资格,因缺岗未被聘任到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直接聘入专业技术十一级岗位。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
27.当符合某一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的人员多于实际岗位数时,符合直聘条件的人员优先聘,再聘用符合其它条件的人员。
符合岗位基本条件人员多于岗位数时,按科研积分高低择优聘用。
28.除研究系列外,非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经学校同意应聘教师岗位的,最高只能应聘同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下一级最高级教师岗位,并在首个聘期内
转评为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否则,在下次应聘时不能再次应聘高校教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