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七年级下说明文单元作文教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我国节气,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加以说明。

2、在说明过程中,能有意识地运用引用、举例子、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

二、、教学过程: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天气由热转凉。

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会感到“秋老虎”的余威。

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所以,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