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容量和地址方法摘要:在不久的将来,低压配电网络中将纳入大量可再生能源的,即配电网中的非线性分量将进一步增加并复杂化,这也使得复杂的低压配电网电压崩溃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幅度提升。
无功补偿装置能够为配电网络的鲁棒性提供有效的支撑,从而使配电网能够稳定高效地供电,成为未来配电发展计划过程的关键设备。
目前,由于配电网络架构复杂,在多类型故障工况下对无功补偿设备的定容和选址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
如何在配电网络中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精确的定容与选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容量和选址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功补偿;低压配电;定容;选址引言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网络中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配置电能的作用,进一步影响电能供应质量。
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做好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从而控制电能消耗,在配电网功能正常发挥下,可实现电力安全运行。
当前低压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分散配置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不能保证电力资源充分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相应的分散配置优化方式,在这些措施有效落实下,促进电力行业良好发展。
1、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分析1.1、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是唯一的有源无功补偿设备,一般都装有电压检测装置,通过对反馈信号的处理自动调节励磁电流,以使其平滑的在过励磁和欠励磁两种运行状态间过渡,在过励磁状态下,向系统中注入无功;在欠励磁状态下,吸收系统中过剩的无功。
同步调相机具有有源无功补偿设备独特的优势,即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平滑调整输出无功的值,以维持电压稳定。
但旋转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且复杂,又会产生大约1.5%~5%有功损耗,且容量越小,比重越大。
故同步调相机宜大容量集中使用。
作为传统的无功补偿设备,同步调相机也因其较慢的响应速度越来越不适应电网的高速发展,因此,其补偿容量的比重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1.2、静止电容器静止电容器可按三角形或星形接线方式连接在低压变电所母线上。
低压配电无功补偿容量选择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低压电网的无功补偿一般都选择在各电力用户装设电容器装置。
同其他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相比,并联电容器无旋转部分,具有安装、运行维护简单方便,有功损耗小以及组装增容灵活,扩建方便、安全,投资少等优点,因此,并联电容器改善功率因数可获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并获得广泛应用。
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一般分为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和单机补偿三种。
关键词:低压配电;无功补偿容量;选择引言低压电网主要采用并联电容器组进行无功补偿,其补偿方式一般分为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和个别补偿。
补偿容量的确定与补偿方式有关,应考虑选用最优的补偿方式和合理的补偿容量,以提高电网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
1无功补偿最优方式的选择1.1 集中补偿集中补偿方式是将电容器组装设在用户专用变电所或配电室的低压或高压母线上,这种补偿方式中的电容器组利用率较高,能补偿变配电所低压或高压母线前的无功功率。
其接线如图1中的 C1所示。
集中补偿的效益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可以就地补偿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
由于减少了变压器的无功电流,相应地可减少变压器容量,或者说可以增加变压器所带的有功负荷。
可以补偿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
可以就近供应380V 配电线路的前段部分本身及所带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损耗。
但这种补偿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减少装设点以上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所造成的损耗,而不能减少用户内部配电网络的无功负荷所引起的损耗。
正是由于用户内部的无功线损没有减少,其降损节电效益必然受到限制。
集中补偿的容量再多,其作用仅限于减少变压器本身及其以上输配电线路的无功功率损耗。
凡是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仍然要经过线路的电阻和电抗,低压配电线路上产生的无功损耗并未减少,因此集中补偿的容量选择不宜过大,应为平均所需无功容量的 13% ~23% 为宜。
为了弥补这种补偿方式的不足,对生产车间内的用电设备最好采取分散补偿方式。
浅析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摘要】无功补偿对电网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电网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是提高电压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电网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稳定电网电压,提高功率因数和设备利用率,减小网络有功功率损耗,提高经常效益,从而达到降耗的目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含义和重要意义,论述了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原理、方法,并阐述了对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及应用。
【关键词】电网配置原则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应用1 引言随着我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已成为国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的工业、农业和民用用电量大幅增加的用电负荷中,整流和变频设备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无功电流成为一大障碍,不仅增大供电系统的损耗,而且还可能引发通信系统的故障。
因此减少无功电流的损失成为诸多专家和学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其实,无功并非无用之功,依靠它才能在电路的电感、电容元件中建立变化的电、磁场,从而建立电压,传递和转换有功功率,成为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正常运转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无功功率不足,会导致系统电压及功率因数降低,因而损坏用电设备,甚至会造成电压崩溃,使系统瓦解,从而造成大面积停电。
2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含义及重要意义(1)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是对低压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的措施,旨在提高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低压电网的供电环境。
所谓无功补偿是因为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通过选择合适的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低压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减少电压波动和降低谐波,从而提高电压稳定性。
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分析摘要:无功补偿的配比和作用是维持低压电网中电流通顺畅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核心因子,对提高电网工作效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供电过程中对无功补偿进行合理的运用,这样才可以使供电企业达到最佳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收益。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用电设备和各级变压器都属于感性的,但是在电网进行无功功率时会消耗大量的电能。
本文通过对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对电网等影响以及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加大了电力运作的高效和可靠性。
关键词:低压电网;无功补偿;分析前言:电压质量不仅是电能质量的指标,也是与电网中无功功率有着密切联系。
对于低压电网,其中大多数用电设备都是感性负载,造成其功率因数特别小,容易对线路和配电变压器造成影响,要想提高功率因数,需要理由无功补偿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损耗。
在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中,无功功率都会产生损耗,而低压电网中的损耗最为大,合理使用无功补偿设备可以将这种损耗降低,大大提高了电能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含义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主要是针对低压电网供电设备功率因数低,无功功率损耗大而进行的补偿,以此减小损耗,提高供电设备的供电效率,改善用户用电环境。
对于不同情形的低压电网应用不同的无功补偿方式和补偿设备,可以极大提高供电效率,减低电能损耗,提高电网质量和稳定性。
二、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的必要性1.无功补偿是稳定低压的必然选择在电网传输过程中的重要条件是电压的稳定,同样也是电力输送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如果利用无功补偿进行电流的输送,就可以达到电压稳定,降低输送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2.无功补偿是企业开支节流的有效途径我国电价的制定主要根据企业功率因数规定达到的数值大小并按照数值的大小进行电费收取。
许多企业对供电机器设备的节能保养也特别注重,这样可以达到减少开支的目的。
无功补偿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企业对运行的机器设备进行保养,减少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损耗,极大的减少了供电企业不必要的开支,加大了经济效益。
低压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运用,可以很好的维持电流的顺畅流通,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我们要学会将低压无功补偿合理的运用到低压配电系统中,这是一门很好的技术,应该大力的推广这种技术,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研究了低压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运用,讨论了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和无功补偿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低压无功补偿运用目前在配电系统中普遍采用低压无功补偿的方式对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的补偿,利用微机控制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并投入一定量的电容器,对用户进行跟踪补偿。
这种无功补偿的方式可以使用户的功率因数得到明显的提高,它能够减少配电网的损耗,对用户的电压水平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运用,可以很好的维持电流的顺畅流通,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我们要学会将低压无功补偿合理的运用到低压配电系统中,这是一门很好的技术,有助于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我们从一些电力运行规律中可以发现,利用无功补偿的方式在供电过程中进行电流的配送,使电压更稳定的同时还降低了损耗。
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电力损耗,使得电力系统的发展更加健康。
1、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无功补偿装置是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及高精度为原则的,它可以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各种负荷的无功功率补偿方面,并能够对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进行自动的调节。
它以其独特的形式使得配电系统中的所有无功补偿都能保持在一种高精度的状态,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能耗,起到了很好的节能作用。
它作为各种负荷的无功补偿被广泛的用在额定电压400V、频率50Hz的电力系统中,同时它还能够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能够使功率因数有所提高达到减少电费、降低系统能耗以及减少线路压降的效果。
2、使用低压无功补偿的重要性2.1 无功补偿能够很好的稳定低压电力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电压的稳定性,稳定电压也是提升配电系统电力质量的一个前提。
低压电网的无功补偿摘要:近年来,电力负荷增长迅速,造成电力供应紧张的现象,部分省市甚至出现拉闸限电,这对供电公司来讲,尽可能提高输配电设备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电力用户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减少电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始终是电力用户一个目标。
这些都对提高功率因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功率因素是反映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有效利用程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用电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
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对于提高电力运行的经济效益和节约电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目前我国在配网中普遍采用的变电所低压母线集中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等方式,不能补偿低压电网中大量的无功损耗。
本文针对低压网的特点,从工程实际出发,提出了低压线路无功补偿方式及灵敏度分析法与无功分量直接分析法两种计算方法,以确定补偿电容的最佳安装位置和容量,并讨论了实际应用中电容器的在线动态控制。
计算表明,在低压线上投入无功补偿后,大大降低了线损,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推广采用。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导致电网中出现大量的无功电流。
无功电流产生无功功率,给电网带来额外负担且影响供电质量。
因此采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减少运行费用、提高电能质量是很有效的措施。
本文对无功补偿的种类、特点、作用以及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低电压;无功补偿;节电技术;功率因数;经济效益论文类型:调研报告1 绪论1.1 电力客户功率因数的现状在数值上,功率因数就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既cosΦ=P/S。
要提高功率因数,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无功功率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耗。
功率因素提高后,可以减少输送电流,减少设备的成本,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而功率因数降低,会使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加,结果负载端的电压下降,严重影响电动机、空调及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特别是在用电高峰季节,功率因数太低,会出现大面积的电压偏低,对工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并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浅谈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电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电网技术工作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本文利用技术改造创新,采用无功补偿技术,能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电能损耗。
基于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旨在分析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电网;配置原则;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应用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低压电网来说其中大部分用电设备为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很低,这就影响了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通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提高功率因数,从而达到节约电能降低损耗的目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电网中的电动机所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无功总量的60%~65%,变压器所消耗的无功功率约占20%~25%。
对电网采取合理有效的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损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随着无功补偿装置越来越先进,无功补偿技术的不断提高,会给用电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1 无功补偿设备发展状况正是由于无功补偿有太多的作用,在人们的高度重视下,近十年来无功补偿设备发展迅速,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传统的无功补偿设备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交流无触点开关scr、gtr、gto 等的出现,将其作为投切开关,速度可以提高500 倍(约为10μs),对任何系统参数,无功补偿都可以在一个周波内完成投切电容器,不但投切速度快,而且不会引起严重的冲击涌流和操作过电压。
控制器能快速跟踪负载无功功率的变化,而且可以进行单相调节。
现今所指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一般专指使用晶闸管的无功补偿设备,主要有:饱和电抗器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r);晶闸管控制无功补偿装置(svc);采用自换相变流技术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asvg)。
asvg 在改善系统电压质量,提高稳定性方面具有svc无法比拟的优点。
低压无功补偿方案引言在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是保证电能质量和提高电网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低压无功补偿的根本概念、作用和常见的无功补偿方案。
低压无功补偿的根本概念低压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是电网负荷对电网造成的负面影响之一。
在无功功率存在的情况下,会降低电网的功率因数,增加线路和设备的损耗,降低电网供电能力。
因此,进行无功补偿是必要的。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主要由电感性负载产生,如电动机、变压器等。
这些负载在工作过程中会消耗无功功率,导致电网出现电压波动和电能损耗。
低压无功补偿的作用低压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电能质量和电网的稳定性。
具体来说,低压无功补偿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提高电网功率因数:通过补偿隐性负载的无功功率,使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减少无功功率对电网的负面影响。
2.减少线路和设备的损耗:无功补偿可以减少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流动,减少线路和设备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
3.提高电网供电能力:通过无功补偿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供电能力,减少电压波动,保证电力负荷的稳定供给。
常见的低压无功补偿方案在低压电网中,常见的无功补偿方案包括:恒定无功功率装置(SVC)、静态无功功率补偿器 (STATCOM)和电容补偿器。
1. 恒定无功功率装置 (SVC)恒定无功功率装置 (SVC) 是一种通过可控的电抗器和电容器组成的装置,用于补偿电网的无功功率。
SVC能够通过调节电抗器和电容器的容值,实现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通过控制SVC的输出,可以保持电网的功率因数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 静态无功功率补偿器 (STATCOM)静态无功功率补偿器 (STATCOM) 是一种可以快速响应电力系统需求的电力设备,能够调节电网的电压和无功功率,到达稳定电网电压的目的。
STATCOM通过控制其输出的电流和电压,实现对电网的无功功率补偿。
它具有快速响应的优势,可以迅速调整电压水平,以适应电网的需求变化。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实践分析摘要: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电能的分配和供应质量,然而,在低压配电网中,无功功率因数问题一直存在,导致电网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通过在电网中引入智能无功补偿装置,自动调整电能中的无功功率,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耗,改善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鉴于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实际应用,探究其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和效益,分析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案例,并评估其在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和改善电网稳定性方面的效果。
关键词:智能无功补偿技术;低压配电网;应用优势;应用途径智能无功补偿技术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高级电力电子装置,旨在管理和调整电能中的无功功率,优化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提高电能质量,强化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动态控制电容器和电感器的接入或断开,实现电网中无功功率的补偿和调整,使其适应电能需求的变化。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实践应用,对于提高电网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改善电能质量、增强电网稳定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供高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电力供应,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优势(一)电网稳定性提高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实时监测,这些技术可以精确检测电网的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如使用无功功率补偿技术,某城市的低压配电网成功维持了功率因数在0.98—1.0之间,而无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情况下,功率因数波动范围更广,处于0.90—1.0之间,这表明,无功补偿技术在提高功率因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功率因数波动,稳定了电网。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满足电网的功率因数要求,如某工业生产厂家的电网中,智能无功补偿技术每月平均减少了20%的功率因数波动,这种精确的调整有助于降低电网的不稳定性,减少电压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400V低压配电线路无功功率补偿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时期,各类基础设施蓬勃发展,对我国电网的要求逐渐提高,用电负荷也日益增加。
因此,本文结合相关理论,选取电网建设实践中最常见的400V低压配电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无功补偿的原理、方式和相关方案,以期找到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为相关研究提供相关参考,最终促进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400V低压配电线;无功率补偿;优化方案前言无功补偿概念源于应用三相交流电路,旨在通过适当的电力设备提高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力设备的功率因数,从而充分利用电力并满足用户的需要。
无功补偿主要是补偿电力容量和增加电力设备的功率因数。
电力补偿能力是指通过安装各种容量设备稳定电流和正确控制功率因数。
这使得各种电流能够相互转换,感知设备和体积设备能够协同工作,通信线路也能得到不必要的补偿。
本文选择了实践中最常见的400V低压配电线路,分析了相关的无功补偿理论、方法和方案,以减少线损,确保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
1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概述网络中的过大电力负荷可能导致网络功率因数降低,甚至电压不稳定。
此时,为了使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将无功补偿装置连接到同一个电路,使电力在两个负荷之间循环,以调节系统的稳定运行。
因此,感应负载所需的无功可由无功装置正确补偿。
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促进低压配电网的经济可靠运行,但也有补偿可能损害电网、增加电网电压、增加电网损坏、降低电压合规率,并可能导致电网运行异常;另一方面,采用大量电子和电气部件可能产生大量谐波,造成谐波污染,并影响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应添加过滤电路,如无源电力滤波器(PPF)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PF)。
低压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可更有效地将无功转换为有功功率,大大提高有功功率利用率,提高有功功率效率,充分利用电能,使能源资源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摘要本文介绍无功补偿装置,此装置分三相六路采集电压和电流信号经多路开关送到A/D进行模数转换,利用S3C2440计算无功功率,根据电压和无功两个判别量对系统电压和无功实行综合调节,以保证电压在合格范围内,同时实现无功基本平衡。
在补偿方式上,选用了并联电容器补偿。
并联电容器是一种提供无功功率的非常经济的电力装置,并具有价格低廉、安装灵活、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
以晶闸管作为无触点投切开关,使用编码投切方式,实现对电容器的无过渡过程快速投切。
S3C2440进行控制,通过检测电压和无功功率,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分相投切,补偿效果快速准确、安全、洁净及易于控制。
关键词:无功补偿S3C2440 电压并联电容器分相投切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this device is divided three six road collecting voltage and current signals by a multichannel selective switch to A/D conversion. S3C2440calculation of reactive power, according to the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two discriminant volume on system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fied voltage, while realizing reactive power equilibrium. On compensation way, selection of the parallel capacitor compensation, shunt capacitor is a reactive power economic power device, shunt capacitor with low price, flexible installation, simple operation, stable running,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so on. And to the thyristor as a non-contact switch, use of code switching mode, realize the capacitor without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fast switching. Using S3C2440control, by detecting the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the multistage capacitor group split-phase switching, compensation effect quickly and accurately, safe, clean and easy to control.Key word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3C2440 voltage shunt capacitor phase switch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2)1.2.1 无功补偿方式的发展现状 (2)1.2.2 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5)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第2章无功补偿的原理及调节判据 (7)2.1 无功补偿原理 (7)2.1.1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8)2.1.2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的选择 (10)2.2 并联电容器补偿 (10)2.3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配置原则 (12)2.4 调节判据的选择 (13)2.5 电容器组的投切对系统电压和无功的影响 (14)第3章主系统设计 (17)3.1 工作过程 (17)3.2 电容器投切接线方式选择 (19)3.3 电容器组投切方式 (20)3.4 晶闸管电压过零触发电路 (23)3.5 器件的选型 (25)3.5.1 晶闸管的选型 (25)3.5.2 电抗器的选型 (26)第4章硬件电路设计 (29)4.1 主控制器 (29)4.2 电源电路设计 (31)4.3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33)4.4 功率因数角检测电路设计 (35)4.5 按键电路设计 (38)4.6 显示电路设计 (39)4.7 投切控制电路设计 (40)第5章软件设计 (42)5.1 电网参数采集模块 (43)5.2 按键模块部分 (44)5.3 显示模块 (44)5.4 投切控制模块 (45)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47)结论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3)CONTENTSAbstract (Chinese) (I)Abstract (English) (II)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1)1.1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11.2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condition (2)1.2.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ctivepower compensation (2)1.2.2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trend (5)1.3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5)The second chapter The principle of reactive compensation and control criteria (7)2.1 Reactive compensation principle (7)2.1.1 The main role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8)2.1.2 Reactive compensation capacitor capacity selection (10)2.2 Parallel capacitor compensation (10)2.3 Shunt compens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principle (12)2.4 The choice of regulation criterion (13)2.5 Capacitor on system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impact (14)The third chapter The main system design (17)3.1 Working process (17)3.2 Capacitor wiring mode selection (19)3.3 Capacitor bank switching mode (20)3.4 Thyristor voltage cross zero trigger circuit (23)3.5 Device selection (25)3.5.1 Thyristor type selection (25)3.5.2 Reactor type selection (26)The fourth chapter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29)4.1 Master controller (29)4.2 Power circuit design (31)4.3 Voltage and current detecting circuit design (33)4.4 Power factor angle detection circuit design (35)4.5 Key circuit design (38)4.6 Design of display circuit (39)4.7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design (40)The fifth chapter Software design (42)5.1 Power grid parameter acquisition module (43)5.2 Key module (44)5.3 Display module (44)5.4 Switching control module (45)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analysis (47)Conclusion (48)Thank (49)Reference (50)Appendix (53)第1章绪论1.1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用电量的需求大大增加。
浅析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
【摘要】无功补偿对电网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电网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是提高电压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电网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稳定电网电压,提高功率因数和设备利用率,减小网络有功功率损耗,提高经常效益,从而达到降耗的目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含义和重要意义,论述了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原理、方法,并阐述了对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及应用。
【关键词】电网配置原则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应用
1 引言
随着我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已成为国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的工业、农业和民用用电量大幅增加的用电负荷中,整流和变频设备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无功电流成为一大障碍,不仅增大供电系统的损耗,而且还可能引发通信系统的故障。
因此减少无功电流的损失成为诸多专家和学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其实,无功并非无用之功,依靠它才能在电路的电感、电容元件中建立变化的电、磁场,从而建立电压,传递和转换有功功率,成为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正常运转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无功功率不足,会导致系统电压及功率因数降低,因而损坏用电设备,甚至会造成电压崩溃,使系统瓦解,从而造成大面积停电。
2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含义及重要意义
(1)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是对低压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
偿的措施,旨在提高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低压电网的供电环境。
所谓无功补偿是因为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通过选择合适的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低压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减少电压波动和降低谐波,从而提高电压稳定性。
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
因此,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无功负荷的最优补偿,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降低网损,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的运行。
(2)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能够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性,从而提高电压质量,有效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提高供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因此,工矿企业内部供配电系统需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通过无功补偿,不但可以提高低压电网的电压质量和配电设备的利用率,还可以为企业的节能低碳作出贡献。
企业的功率因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电价,企业若想降低电力费用,不但要在电力设备的节能保养上下功夫,还要提高企业用电的功率因
数,而无功补偿正是企业提高功率因数,实现节能低碳的有效手段之一。
另外,无功补偿有利于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
我们可根据的计算公式来测算无功补偿降低电力系统能耗的作用情况,根据计算线损p减少的百分数:也就是说当功率因数从0.75提高到0.90时,由上式可求得有功损耗将降低25%-40%,这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并且,《全国供用电规则》规定:高压供电用户,其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其他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85,功率因数低于0.7时,不予供电。
若达不到以上要求,应装设必要的无功补偿装置,否则要加收电费。
因此,低压电网中的无功无论是对低压电网还是对于用电企业和供电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原理
配电网中的用电设备(如感应电动机、变压器、电抗器、电焊机等)大部分是感性负荷,通常感性无功功率的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相位,而容性无功功率的电流相位超前电压相位。
故常用容性无功功率补偿感性无功功率,以减少电网无功负荷,由于超前电流与滞后电流的互补作用,也就是电容性负荷的无功功率补偿了电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
当电网容量一定时,使无功功率减少,从而达到了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4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形式
(1)跟踪补偿: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
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
偿方式,补偿效果好。
1)随机补偿。
随机补偿主要是对电磁感应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常用于电动机的无功补偿。
随机补偿伴随着电动机的开启与关闭同时补偿与消失,能够自动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不需反复进行补偿调整,因此具有简单方便,灵活的优点。
2)中间同步或静止补偿。
这种补偿方法主要是在无距离低压电网线路中间安装同步调相机或静止补偿装置来完成无功补偿工作。
此种方法在线路输电过程中,能够稳定电压,同时对多条输电线路进行降耗补损,并具有较强的调节性能。
3)终端分散补偿。
用户终端分散补偿能够在低压电网终端进行有效的补偿,提高用户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还能提高电压利用率。
此外,在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方法还有等网损微增率补偿法、无功经济当量补偿法、低压集中补偿法、跟踪补偿等,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的对低压电网进行无功补偿,保证电压的稳定性,提高利用率。
(2)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1)静态补偿装置。
静态补偿装置一般为机械式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组,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小的场合。
2)动态补偿装置。
动态补偿以晶闸管作为执行元件,通过跟踪监测负荷的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分组投切,适用于负载变化大,情况复杂的低压电网。
5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有效的实施无功补偿,是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的主要手段,能够提高无功功率因数,降低损耗,
稳定电压,因此,在电网中应用无功补偿装置是最为有效的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情况安装不同的补偿装置,在选择随机补偿方法时,就要用到就地无功补偿装置,实现最方便的无功自动补偿。
而对于需要在多条线路节点上实现自动投切要求,并减少变压器无功负载时,就要应用集中无功补偿装置。
目前在农网中应用的还有静止无功发生器,这些无功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低压电网的性能。
5.1 静止补偿装置
静止补偿装置主要由并联电容器和饱和电抗器组成,能平滑无级地调节无功功率和电压,可实现在几个周波内进行快速调节,适用于有较大无功功率冲击负荷的大型工矿企业或超高压输电线路。
5.2 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可根据电网无功功率的要求调整运行状态,过激运行在额定电压下可发出无功功率,欠激运行时可吸收系统多余的无功功率,还可在系统故障时强励运行提高无功出力,以维持电网电压和系统稳定性。
同步调相机作为一种不带机械负载的同步电动机,调节其励磁,可发出无功功率,又可吸收无功功率,它在过激运行时间系统供应感性无功功率,欠励运行时从吸收感性无功功率。
其缺点是设备投资和占地大,维护难,反应慢。
优点是在系统发生故障引起电压降低时,同步调相机可以提供电压支撑,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强行励磁,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好处。
5.3 移相电容器
移相电容器的优点是投资少,功损小,容量搭配灵活,维护容易,不会增大系统的短路容量等。
其缺点是只能发出而不能吸收无功功率,只能分级补偿,对环境温度及运行电压要求较高,而且当它开始投入电力网时,由于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而产生频率高、幅值大的合闸涌流,一般为正常电流幅值的一倍。
5.4 同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欠激运行时可吸收系统的无功功率,过激运行时可发出无功功率,其优点是能明显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缺点设备投资成本高,维护难。
因此只适用于转速较低且恒定运行的大容量电力拖动设备。
5.5 按网络类型分类
此外,无功补偿还可按网络接线方式进行分类。
可分为输配电网络的无功补偿优化和配电线路及用户的无功补偿优化。
配电网的基本结构是树状的,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在中压系统中,通常把不同的两回中压配电线路的末端或中部连接起来构成环式网络。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产生电磁环路,简化继电保护,网络一般开环运行。
6 结语
低压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能够优化电网系统,提高电压质量,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对于不同的无功功率,需要根据其无功功率的原理,选择不同的无功补偿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无功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和配电变压器以及用户端的损耗。
因此,低压电网中的
无功补偿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电气工程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孙频东.静止无功补偿系统的研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2(1).
[3]戴晓亮.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电网技术,
1999.23.
[4]曹光祖.应系统的重视分散和终端无功补偿.电压电器,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