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细则(pdf 8页)
- 格式:pdf
- 大小:238.85 KB
- 文档页数:8
非金属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细则1总则1.1 目的:为了保证非金属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一)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不含液体静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2.5MPa·L的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非金属压力容器,包括石墨制压力容器、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以下简称玻璃钢)制压力容器、全塑料制压力容器、移动式非金属压力容器(不包括气瓶)等;(二)与上述非金属压力容器相关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表等安全附件;(三)非金属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粘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粘接)缝的焊(粘)接坡口、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与压力容器直接相连的吊耳、支架、裙座或其他支承结构的第一连接点及其支承结构;(四)非金属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五)非受压元件与非金属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焊接(粘接)接头。
与非金属压力容器组合或联接的金属部件或装置还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2检验工作的主要依据本细则引用标准未注年号的,应使用最新版本。
2.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2.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2.4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20042.5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及相关标准2.6 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7HC20640《塑料设备》3检验前准备3.1检验时机非金属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全面检验周期为1年。
当定期检验发现有缺陷需要监控使用时,下次内外部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内外部检验情况与使用单位协商确定后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2004年6月23日发布 2004年9月23日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属于《容规》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
其中,在用汽车罐车、铁路罐车、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罐车)的定期检验,除符合本规则正文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当遵照本规则附件一《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的规定。
在用医用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的定期检验应当按本规则附件二《医用氧舱定期检验要求》进行。
第三条年度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
第四条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一)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
全面检验应当由检验机构进行。
其检验周期为: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定按本规则第五章进行。
(二)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
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原则上应当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当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在同一年度进行时,应当依次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其中全面检验已经进行的项目,年度检查时不再重复进行。
对无法进行或者无法按期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按照《容规》第138条规定执行。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细则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重要设备,具有储存和输送气体、液体的作用。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检验资格与程序(1)监督检验机构应具备国家认可的检验资格,并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检验程序。
(2)监督检验机构应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并接受上级监管部门的抽查。
二、检验内容(1)压力容器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单位、型号规格、设计压力等。
(2)材料验收检查,包括材料出厂合格证明、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3)焊接工艺评定,包括焊工资格试验、焊接材料试验等。
(4)外观质量检查,包括容器表面情况、涂层质量等。
(5)密封性能检查,包括静态密封试验、泄漏检验等。
(6)安全附件检查,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
(7)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包括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气密性试验等。
三、检验方法与标准(1)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如GB/T 150、GB/T 151、GB/T 152等。
(2)检验过程中应使用合格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并进行校准和验收检查。
(3)检验结果应与产品技术规范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4)如发现问题或不达标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检验。
四、检验记录与报告(1)监督检验机构应编制检验记录,详细记录检验日期、地点、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2)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机构的名称、检验结果、合格证书等信息,并由负责人签署。
五、检验结果处理(1)符合要求的产品应获得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证明,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签章。
(2)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检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管理部门。
六、监督检验的监督与评估(1)监督检验机构应接受上级监管部门的评估和监督,并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供检验结果和数据。
(2)监督检验机构应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高检验水平和服务质量。
2023年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使用,依法加强对压力容器产品的监督检验,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的监督检验活动,包括对设计、制造、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第三条压力容器产品监督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压力容器产品监督检验由相关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验机构负责具体检验工作。
第五条压力容器产品监督检验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验制度,完善相关管理规定,确保监督检验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第六条压力容器产品监督检验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不得推诿、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
第二章设计和制造环节监督检验第七条对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环节进行监督检验,应当按照以下要求:(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二)建立健全设计审核机制,对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三)制定合理的制造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符合要求,并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四)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使用的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经过必要的检验和试验。
(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对制造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和检验,确保产品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八条对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环节进行监督检验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监督检验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监督检验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二)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对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产品材料、结构、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三)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对压力容器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质量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四)监督检验机构应当进行对原材料的抽样检验和试验,检验内容包括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R7001-2004-11-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Pressure Vessels Periodical Inspection Regul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4年6月23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年度检查 (3)第三章全面检验 (9)第四章耐压试验 (17)第五章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19)第六章附则 (24)附件一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 (26)附件二医用氧舱定期检验要求 (34)附件三安全阀校验要求 (47)附录1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 (52)附录2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 (55)附录3 耐压试验报告 (75)附录4 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 (76)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属于《容规》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
其中,在用罐车(以下简称罐车)、在用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罐式集装箱)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除符合本规则正文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当遵照本规则附件一《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的规定。
第三条年度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
第四条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一)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
全面检验应当由检验机构进行。
其检验周期为: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2024年进出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加强对进出口压力容器的监督检验工作,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第三条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进行,确保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合法性。
(二)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确保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
(三)严格把关,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条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
第五条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应当根据压力容器的种类、用途和技术要求,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二章监督检验范围和周期第六条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检验。
(二)压力容器密封性能的检验。
(三)压力容器的承压试验。
(四)压力容器的爆破试验。
(五)压力容器的外观检验。
(六)压力容器的标识和防腐处理的检验。
第七条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周期应当根据压力容器的等级和用途确定,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执行。
第八条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三章检验机构的资质要求第九条从事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相应的法定资质和认证。
(二)具备完备的检验设备和技术手段。
(三)具备独立、中立、公正的态度。
第十条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定期进行内部自评和外部第三方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整改。
第四章监督检验的流程和要求第十一条进出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接受申请。
压力容器的进出口企业应当向检验机构提出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申请。
(二)评估审核。
检验机构将根据申请企业的资质和相关信息进行评估审核,确定是否受理申请。
(三)检验计划制定。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性能,制定本监督检验细则。
本监督检验细则依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监督检验细则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的监督检验。
第三条检验单位对于压力容器产品的监督检验,由国家压力容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检验单位)进行。
第四条检验依据压力容器产品的检验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技术规程》2.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检验方法》3. 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4. 产品设计文件和制造文件第二章检验内容第五条检验范围压力容器产品的监督检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材料和焊接质量检验2. 压力容器结构形式和尺寸检验3. 容器壁厚测定和非破坏检测4. 试验压力和试验介质的选择与确定5. 试验过程和结果记录6. 安全装置的安装和调试7. 技术文件、合格证及标志的齐全性检验8. 其他必要的检验项目第六条样品选取1. 根据相关规定,从生产企业的产品中,按照一定的比例选取样品进行检验。
2. 样品应当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进行。
第七条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执行。
第三章检验要求第八条技术文件审核对于压力容器产品的监督检验,检验单位应对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审核,确保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九条材料和焊接质量检验1. 对于压力容器产品的材料和焊接质量,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金相检查等。
2. 对于焊接接头,应进行焊缝的无损检测,确保焊缝的质量。
第十条压力容器结构形式和尺寸检验对于压力容器产品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应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第十一条容器壁厚测定和非破坏检测1. 对于压力容器产品的壁厚,应进行测定和非破坏检测,确保其达到要求。
2. 非破坏检测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执行,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
第十二条试验压力和试验介质的选择与确定1. 对于压力容器产品的试验压力和试验介质,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确定。
2024年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细则第一节总则1.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相关要求,对2024年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
2. 本细则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节检验频次1.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频次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 大型储罐:每3年进行一次检验;(2) 中型储罐:每4年进行一次检验;(3) 小型储罐:每5年进行一次检验。
2.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初次检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定期检验频次的一半。
3.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时间应提前3个月进行申请,并根据检验机构的安排确定具体的检验日期。
第三节检验内容1. 外观检验(1) 检查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腐蚀、裂纹等情况。
(2) 检查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附件、阀门等部件是否完好,是否有松动、渗漏等情况。
2. 内部检验(1) 检查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内部是否有腐蚀、积垢等情况。
(2) 检查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是否有裂纹、疲劳等情况。
(3) 检查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历次维修记录,确认维修质量是否合格。
3. 确认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材料和焊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抽样分析。
第四节检验报告1. 检验机构应当根据检验情况出具详细的检验报告。
2. 检验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1)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基本信息,包括容器型号、容积、制造单位、使用单位等。
(2) 检验过程中的各项检测数据和结果。
(3) 检验结论,包括对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使用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评估。
(4) 检验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3. 检验报告应在检验完成后的3个工作日内出具,并提供给使用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
第五节处理措施1. 如果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
2. 对于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应及时予以报废,避免进一步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