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栽培管理上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1.扦插生根。
主要用于葡萄、猕猴桃、苹果矮化砧。
常川药剂是生长素类中的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萘乙酸钠。
使用方法:①高浓度快速浸蘸法。
将插条基部在高浓度的溶液中(500~1000微升/升),快速浸泡约5秒钟,然后立即插于插床。
②低浓度浸泡法。
一般用50~200微升/升的浓度,浸泡时间为8~24小时,浓度高,浸泡时间短。
③沾粉法。
先将生长调节剂溶解于酒精,再将滑石粉或黏土泡在含有生长调节剂有效成分1000~5000微升/升的酒精中,酒精挥发即得到粉剂。
插条沾粉前要先将基部用水浸透,蘸后抖掉多余的粉。
2.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主要是多效唑。
①使用范围。
主要用于仁果类、核果类、柑橘类,效果明显,能使苹果幼树花芽增多,桃树成花节位降低,花芽节数增加,但在葡萄上不明显。
②使用方法。
树冠喷布和土壤撒施。
其中土壤施用持效期长,可达2~3年,用药量少,操作方便省工。
另外也可用树干涂抹。
此法只能对2~3年生幼树采用,方法是将药剂溶于无毒的有机溶剂或高浓度溶液(1000微升/升),然后涂抹于尚未老化的主枝和主干上,每株用药0.1~0.25克。
③注意事项:只有旺树才能用,过弱树、1~2年生幼树不能用;最多连续用2年,若还需使用应停用1~2年后再恢复使用;用药量可小而不要过量;栽植过密果园不应寄希望于多效唑。
应根据砧木和接穗品种的矮化程度确定合适的栽植距离。
3.幼树整形,增加枝量。
①促发新梢增加枝量。
用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苄基腺嘌呤)或普诺马林(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在新梢旺长的6~7月喷150~600微升/升,5~7天副梢即萌发,一般可发5~7个,最多可发18个副梢。
②圃内整形,培育带分枝大苗。
用150~600微升/升苄基腺嘌呤或普诺马林在苗长到合适高度(满足定干高度时)喷布可培育出基角较大的带分枝的苗木。
③定点定向使隐芽发出角度大的长枝。
生长期用苄基腺嘌呤与羊毛脂配制的100微升/升的软膏涂抹在所需发枝的隐芽下方,可促使该隐芽萌发成芽。
赤霉素在葡萄上应该怎么用用法汇总赤霉素(G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低浓度在花前花后各处理1次可诱导形成无核果粒,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提早成熟。
葡萄花前适当的时期以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液处理花穗,可以形成无核果粒。
葡萄开花后果粒细胞迅速分裂增殖,细胞数量增加,但在极短时间内就结束,果粒的增大是细胞的拉长、膨大及内含物的增多。
用赤霉素在花后处理果粒细胞中生长激素增加,促使细胞拉长、膨大。
同时调动有机养分向果粒运输与积累,迅速增加果肉细胞的内含物,从而使果粒增大1~2倍,明显的提高商品价值。
用低浓度赤霉素液浸渍,可使葡萄浆果成熟期大幅度的提前,经赤霉素处理果穗可以提前近1个月上市,其经济效益必然大大提高。
用赤霉素处理后果粒中激素含量增加,引导植株的有机养分迅速向果粒运转,促使果肉细胞内含物快速的增长,表现在糖度提高,酸度减少。
赤霉素处理花穗常用塑料大杯逐个浸渍的方法。
这样用药量少,效果最好。
浸渍法处理夏黑的浓度花前为100毫克/升,每穗用药量约0.5毫升,每亩大约需5~6升。
花后处理果穗膨大用药增多每穗约1.5毫升,每亩用药14~15升,实际操作由于操作不熟练、滴洒等原因,需增多一些。
赤霉素液装在大塑料杯中,一穗穗浸渍花穗,需要较多的劳动时间。
若每亩处理需18~21小时,花后处理需20~24小时。
如果每天6小时工作,花前需3~4天,花后需4~5天。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天气、树势、花期不一致,往往需2~3次才能处理完毕,其用工量超出这个标准量。
保证无核果率达到商品化要求,花前处理用人工花穗浸渍法,花后用手动喷雾器对准花穗进行淋浴喷雾,用药量超过浸渍法2~3倍,却能节省劳力。
春末夏初应选择在晴天上午12时前或下午3时以后到落日之前,避开气温高于30度的时间段。
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并能维持2天。
天气干燥,易造成药害,阴雨天处理效果不好。
园间操作时应避开这种天气。
如果在处理8小时以后降小雨可不再处理,雨量大冲刷强烈则要再进行一次赤霉素制剂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使用时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将赤霉素粉剂溶解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而水溶性赤霉素制剂可直接用水稀释使用。
2023-11-10•农药种类及用途•农药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农药施用安全防护•葡萄栽培常用农药品牌及使用方法目录01农药种类及用途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葡萄上的蚜虫、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
吡虫啉与吡虫啉类似,也是葡萄上常用的杀虫剂,对蚜虫、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啶虫脒可用于防治葡萄上的鳞翅目害虫,如葡萄螟、卷叶蛾等。
高效氯氰菊酯主要用于防治葡萄地下害虫,如葡萄根瘤蚜。
辛硫磷杀菌剂广谱性杀菌剂,可用于防治葡萄多种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
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三唑酮广谱性杀菌剂,可用于防治葡萄多种真菌病害,如炭疽病、黑痘病等。
非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葡萄的真菌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等。
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防治葡萄的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等。
杀螨剂,可用于防治葡萄上的螨类害虫,如葡萄红蜘蛛。
苯丁锡炔螨特螺螨酯杀螨剂,可用于防治葡萄上的螨类害虫,如葡萄短须螨。
杀螨剂,可用于防治葡萄上的螨类害虫,如葡萄红蜘蛛。
03杀螨剂0201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果实成熟和着色,提高产量和品质。
乙烯利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加快茎秆伸长和果实发育。
赤霉素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
脱落酸植物生长调节剂02农药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将液体农药按一定比例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出雾状的药液,使植物表面均匀着药。
喷雾法定义覆盖面广,药效高,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植物和生长条件。
优点易受雨水冲刷,需要定期重喷。
缺点优点药效持久,不受雨水冲刷影响。
定义将固体农药研磨成粉末,用喷粉机喷洒在植物表面。
缺点用药量较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不适用于小型植物。
喷粉法利用熏蒸剂在密闭的空间内产生有毒气体,使植物受害而死亡。
定义对隐藏在叶片背面的害虫有效,且药效持久。
优点对人体和环境有较大危害,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亚磷酸钾在葡萄上的运用
亚磷酸钾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在葡
萄种植中,亚磷酸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亚磷酸钾在葡萄上的运用。
一、提高葡萄品质
亚磷酸钾是植物的重要代谢产物,可以提高葡萄的品质和口感。
研究
表明,使用亚磷酸钾喷施可以改良葡萄果实的色泽、香味和口感,提
高葡萄的甜度和总酸度,使葡萄酒更加浓郁。
二、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
亚磷酸钾还可以作为生长调节剂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
在葡萄的开花
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亚磷酸钾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增强
葡萄的生长力和抗病能力,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三、防治葡萄病虫害
亚磷酸钾还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抗病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治葡萄病虫害。
研究表明,亚磷酸钾可以抑制葡萄灰霉病、葡萄黑致病菌等多种病害
的生长繁殖,同时还可以提高葡萄的细胞壁厚度和保护酶活性,增强
葡萄的抗病能力。
四、降低土壤的酸碱度
在使用肥料喷施的同时,亚磷酸钾还可以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促进土壤健康生长。
亚磷酸钾可以中和土壤中过度酸性的部分,提高
土壤pH值,促进根系的吸收和养分的供应,增强葡萄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亚磷酸钾在葡萄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善于运用亚磷酸钾可以促进葡萄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土壤肥力,为葡萄的高产高质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CATALOGUE目录•葡萄园地管理•葡萄枝蔓管理•葡萄叶片管理•葡萄花果管理•葡萄肥水管理•葡萄病虫害防治•葡萄采收与贮藏总结词详细描述杂草防除总结词土壤松土是提高葡萄园地通透性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促进葡萄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详细描述在七月份,应该对葡萄园地进行松土处理,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松土深度应该根据葡萄植株的根系分布情况而定,通常为10-20厘米。
松土后要及时浇水,以促进葡萄植株的生长。
土壤松土总结词详细描述水分管理修剪方法短截将枝条从基部剪去,主要用于过密枝、病弱枝、冗长枝等。
疏剪回缩结果枝摘心在开花前3-5天,对结果枝进行摘心,去除顶端优势,促进开花和坐果。
营养枝摘心在生长旺季,对营养枝进行摘心,促进枝条充实和花芽分化。
全部去除部分保留避免日灼高温天气下,葡萄叶片易受日灼伤害,可以通过合理灌溉、保持叶片清洁、适当遮阴等措施预防。
防止病虫害定期检查葡萄叶片,识别并防治病虫害,如葡萄斑叶蝉、葡萄虎蛾等。
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叶片健康。
防止机械损伤在葡萄园操作时,注意避免对叶片造成机械损伤,保持叶片完整。
叶片保护叶片施肥合理施肥喷施叶面肥平衡营养叶片喷药病虫害防治调节生长提高抗逆性花序修剪030201果实套袋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加强肥水管理1施肥方案23秋季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等,可加入适量的复合肥,以提供持久的营养供给。
基肥在开花后30天左右,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5-20公斤,以满足果实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膨果肥在生长期间,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喷施含有铁、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产量。
补充微量元素浇水时机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在浇水时,应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板结和水分过多引起裂果等问题。
肥水比例在施肥时,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同时注意与水分的配合使用,以充分发挥肥效。
葡萄使用乙烯利的技巧乙烯利对葡萄的应用技巧1. 了解乙烯利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于促使葡萄植株提前开花、坐果、成熟等过程。
掌握乙烯利的使用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2. 选用合适的品种乙烯利对不同葡萄品种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乙烯利前,应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试验。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对乙烯利的反应更好,后熟品种对乙烯利的反应较弱。
3. 控制剂量和施用时间乙烯利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葡萄植株发育异常或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葡萄的开花期和坐果期是使用乙烯利的关键时机,在这个阶段,适量喷施乙烯利可以促进花粉活力和控制果实数量。
4. 喷雾技巧在喷施乙烯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喷雾技巧:•使用喷雾器时,要确保喷雾均匀,尽量避免产生雾状物。
•喷雾角度要合适,将药液均匀喷洒到葡萄树叶和果实上,避免药液流失。
•避免在高温或阳光直射下进行喷施,以免药液挥发或受到光解而影响效果。
5. 特殊情况处理在使用乙烯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天气突变、葡萄长势不一致等。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天气突变:如果突然遇到低温或高温天气,需要适时调整乙烯利的剂量和施用时间,以避免不良影响。
•葡萄长势不一致:若发现部分葡萄植株长势落后于其他植株,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乙烯利处理,帮助其追赶。
6. 定期观察和记录使用乙烯利后,及时观察和记录葡萄的生长情况是必要的。
记录包括观察葡萄的开花、坐果情况、果实大小和品质等方面的变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乙烯利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便下一次使用时作为参考依据。
结语乙烯利在葡萄的种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掌握乙烯利的使用技巧,合理选择品种、控制剂量和施用时间,喷施技巧得当,处理特殊情况并定期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乙烯利的优势,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注意使用乙烯利时的安全操作,确保自身和葡萄植株的健康。
7. 安全操作在使用乙烯利时,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戴上防护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
葡萄生产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哪些?葡萄生产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和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1、生长素类。
生长素有促进生根、诱导单性结实、促进开花和防止采前落果等作用。
常见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D(2,4二氯苯氧乙酸),2,4,5-T(三氯苯氧乙酸)等。
2、赤霉素(GA)类。
赤霉素能显著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和分化,加速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早熟,可有效地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诱导植物抽墓开花,促进坐果和果实的生长,还可以促进无核化,是葡萄无核化生产中常用的主要调节剂。
常见的赤霉素类生长调节剂主要有GA1、GA3、GA4,和GA7,等几十种。
3、脱落酸(ABA)类。
主要是抑制细胞的分裂、生长、核酸的合成,诱导植物的休眠,促进果实和叶片产生离层而脱落,增强植物的抗寒性。
对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具有调控成熟与着色的功能。
4、乙烯类。
它是一种能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乙烯的化合物,可以使植物组织发生很多生理上的作用,并能用来调节植物的代谢、生长和发育的各种趋向。
例如乙烯利可促进葡萄着色。
当前应用最广的乙烯类生长调节剂有乙烯利(Ethrel),又称乙基膦(ACP、CEP、CEPA等)。
5、细胞分裂素类。
它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如芽的发育、顶端优势及光形态发育等多方面,还与果实发育有关,是葡萄无核化生产中保证果实膨大的调节物质。
常见的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有膨大剂(CPPU)和噻苯隆(TDZ)等。
6、油菜素甾醇类(BRs)。
它是最新发现且具有调控果实成熟功能的植物激素,被称为第六大激素,其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应激反应的功能。
常见的有油菜素内酯(BL)。
多效唑在葡萄上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低毒,在果树上使用能使树体矮化、枝条缩短,控长促花坐果,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果树使用多效唑具有以下优点:施入土壤中后易被根部吸收,有效期长,使用一次可维持3~4年,对根系有促进作用,可降低树冠比。
使用后可提高果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及果实品质和着色度。
尤其在控制树体生长、控制徒长枝、简化夏季修剪和促进幼树提早结果、提高坐果率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果树施用多效唑,副作用小,对果实增大几乎没有影响,但如果使用浓度过高,易影响果树生长和结果。
一、多效唑在果树上的施用方法1、土施法为促生短枝和花芽分化,一般在4月上中旬进行;为控制秋梢生长,防止越冬抽条,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
适宜用量为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0.5~1克多效唑。
具体操作是:先在树冠外围挖一深、宽各20~30厘米的环状浅沟,将要求剂量的多效唑均匀撒入沟内,浇水后覆盖。
或将多效唑粉先溶解在水中,然后将药液浇到挖好的环状沟中,覆土盖好。
土施法主要是通过果树根系吸收药剂而起作用,作用效果较慢,一般在施药后30天左右起效。
施用方便,持效期长,施药后不仅对当年有效,而且对下年,甚至第三年果树生长结果仍有作用。
2、叶喷法花后4周开始进行,若控秋梢生长,宜在9月下旬进行,浓度为500~1000ppm。
将照需要浓度配成药液,喷布于叶片上。
这种方法见效快,一般喷后7~10天即起作用。
3、涂干法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
若控秋梢生长和防止越冬抽条,一般在9月中旬进行,适宜浓度为2000~3000ppm。
进行时在树干上选一光滑处,将老皮轻刮一下,露出绿色嫩枝,一般刮成10厘米左右宽的涂药带,然后将要求浓度的多效唑药液涂在树干上,并用浸过药液的旧报纸包扎在树干涂药带上,通过树干韧皮部吸收而起作用。
二、葡萄施用多效唑主要用于生长旺期的中幼年葡萄树,不宜在生长衰弱的树上应用。
一般在新梢生长前期喷施,作用显著。
㊀㊀2021年第62卷第6期1113收稿日期:2021-04-13基金项目:浙江省水果产业技术项目(浙农科 2018 3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三农六方 项目(CTZB-F170623LWZ-SNY1-16)作者简介:庞钰洁(1994 ),女,浙江天台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pangyujie0422@㊂通信作者:李斌(1980 ),男,山东泰安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dguali@㊂文献著录格式:庞钰洁,俞慧明,吴胜祥,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省力化栽培技术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6):1113-1115.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617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省力化栽培技术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庞钰洁1,俞慧明2,吴胜祥2,张海鹏2,吴剑3,李斌2∗(1.海宁市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㊀314400;2.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浙江嘉兴㊀314050;3.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㊀314016)㊀㊀摘㊀要:为探究阳光玫瑰葡萄适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省力化栽培技术,通过测定粒重㊁果形指数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空心率㊁有核率㊁果梗粗度㊁总酸含量㊁硬度等外观和风味品质指标,对不同来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同修剪方式和施肥方式的用工时间进行比较㊂结果表明,在进行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处理时,使用日本产药剂果实品质最佳,同时采用短梢修剪技术和肥水一体化技术结合的生产方式,可实现阳光玫瑰葡萄高效省力化栽培㊂关键词:葡萄;阳光玫瑰;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核化处理;修剪;肥水一体化;省力化栽培中图分类号:S663.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1)06-1113-03㊀㊀我国是葡萄的生产大国,以鲜食葡萄为主(占84.1%)[1],2018年葡萄总产量1349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17%[2]㊂近年来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成为受消费者喜爱的鲜食葡萄品种之一㊂阳光玫瑰属二倍体欧美杂交种,亲本是安艺津21号和白南,由日本果树研究所育成[3-4],具有果皮薄㊁果肉硬脆㊁抗病㊁丰产㊁耐贮运等优点,尤其以糖度高和浓郁的麝香风味著称[5],是品质优良的鲜食葡萄品种㊂阳光玫瑰葡萄在自然坐果条件下,有核,果粒较小,果穗稀疏,且果皮易出现锈斑[6]㊂生产上通常使用以赤霉素(GA 3)和氯吡脲(CPPU)为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进行无核化和膨大处理,从而改善果实品质㊁提高经济效益㊂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种类多,具体成分㊁浓度均不明的市场配方药剂在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因此,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㊂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过程中,修剪方式繁多,肥水管理措施落后,用工量大㊂以开沟施肥㊁沟灌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效率低,肥水资源浪费严重,容易产生土壤板结㊁盐渍化㊁养分失衡等问题[7]㊂探索既能提高肥料使用率和灌溉效率,又能节省人工的栽培技术是目前生产上面临的重要问题㊂本试验针对浙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生产现状,研究适用于阳光玫瑰的无核化处理药剂和高效修剪方式㊁肥水一体化技术,以便总结一套省力化栽培技术,从而为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试验于2019年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庄史村清清农场进行,农场位于嘉兴市域东南,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E 120.87ʎ,N 30.63ʎ)㊂试验田块株行距5m ˑ2.5m,全园实行避雨栽培,果园管理正常㊂以3a 生的阳光玫瑰为试验材料,选择生长正常㊁树冠大小和树势一致的植株㊂1.2㊀方法1.2.1㊀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试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进行无核化处理,设3组处理方法,对国产药剂(T1)㊁日本产药剂(T2)和市场配方(T3)进行比较㊂第一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在盛花后3天内进行,T11114㊀㊀2021年第62卷第6期和T2使用浓度为GA325mg㊃kg-1+CPPU2mg㊃kg-1,T3按包装说明处理,浓度未知;第二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在盛花后10~15d进行,T1和T2使用浓度为GA325mg㊃kg-1,T3按包装说明处理,浓度未知㊂成熟后分析葡萄的主要品质指标,包括粒重㊁果形指数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空心率㊁有核率㊁果梗粗度㊁总酸含量㊁硬度㊂粒重以每处理随机选取90个果粒,分成3份后称其质量,计算平均值㊂果形指数通过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的纵㊁横径,计算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用手持折光仪测定㊂空心率和有核率根据每处理随机选取10粒葡萄进行纵切和统计㊂果梗粗度使用游标卡尺测量㊂总酸含量采用NaOH滴定法进行测定㊂硬度使用质构仪对未去皮果实赤道两侧果面进行测定,探头直径为2mm,刺入深度7mm,读取最大值,计算平均值㊂进行果实香味㊁涩味和皮是否可食的感官评价试验,随机选择15人对3组处理的果实进行品尝和评分㊂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分析㊂香味最高为5分,无香味为0分;无涩味为5分,涩味重为0分;皮可食得1分,皮不可食得0分㊂1.2.2㊀省力化修剪试验试验采用长梢修剪㊁短梢修剪和主蔓结果等3种方式进行冬季修剪,分别统计剪枝㊁绑枝和刻芽所需的用工时间㊂萌芽后统计结果枝率㊂长梢修剪:按保留8~11个芽对结果母枝进行短截㊂短梢修剪:按保留2~3个芽对结果母枝进行短截㊂主蔓结果:将1a生枝保留2~3mm从基部剪除,并于发芽前20~30d且保证不伤流的情况下,在主蔓上的腋芽前端0.5cm左右处进行刻芽㊂1.2.3㊀肥水一体化试验以667m2为施肥单位,施入羊粪为2000kg㊁水溶肥(乌金绿有机水溶肥)30kg㊁复合肥(挪威产)50kg㊁K2SO4(德国产红牛)4kg㊁叶面肥(先正达益施帮水溶肥)2kg㊂以常规的放射状沟施为对照,肥料施用量一致㊂成熟后分析葡萄的主要品质指标包括粒重㊁果形指数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总酸含量㊁硬度㊂分析方法同上㊂1.3㊀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13记录和整理试验数据,使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做统计分析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表1显示,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组的果实粒重最大㊁总酸含量最低㊁硬度最大,但与国产药剂处理组和日本产药剂处理组的差异不显著㊂从果形指数看,3组处理无显著差异㊂日本产药剂处理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组,空心率显著低于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组,果梗粗度显著小于国产药剂处理组,但有核率极显著高于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组㊂表1㊀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果实品质比较处理粒重/g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空心率/%有核率/%果梗粗度/cm总酸/(g㊃kg-1)硬度/(kg㊃cm-2) T113.12a 1.27a19.33AB0.08ab0.16AB0.70a 2.51a 3.25aT213.17a 1.32a20.80A0.01b0.26A0.61b 2.58a 3.41aT313.79a 1.30a16.86B0.19a0.04B0.67ab 2.35a 3.47a㊀㊀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㊂㊀㊀经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3组处理香气的P 值为0.22,涩味的P值为0.68,皮是否可食的P 值为0.07,表明3组处理在香气㊁涩味和皮是否可食的感官评价中无显著差异㊂2.2㊀不同修剪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结果性的影响由表2可知,长梢修剪的合计用工时间最长,短梢修剪最短㊂3种修剪方式中,长梢修剪的结果枝率最高,主蔓结果最低㊂由此可见,短梢修剪可明显降低用工时间,约为长梢修剪的30%,且结果枝率不受明显影响㊂主蔓结果的用工时间也较短,约为长梢修剪的47%,但结果枝率降低㊂表2㊀不同修剪方式的用工时间及结果枝率比较修剪方式667m2用工时间/h剪枝绑枝刻芽合计结果枝率/%长梢修剪 2.54 3.17 5.7195.0短梢修剪 1.71 1.7193.9主蔓结果 1.21 1.46 2.6790.9 2.3㊀不同施肥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表3显示,肥水一体化与放射状沟施处理的果实在粒重㊁果形指数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总酸含量㊁硬度等果实品质表现上无显著差异㊂表3㊀肥水一体化处理与放射状沟施的果实品质比较施肥方式粒重/g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酸/(g㊃kg-1)硬度/(kg㊃cm-2)肥水一体化13.15a1.29a19.68a 2.57a 3.42a 放射状沟施13.14a1.34a20.18a 2.52a 3.33a 3㊀小结与讨论结果显示,使用日本产药剂处理阳光玫瑰葡萄,糖度较高㊁空心率较低,果实品质提升,对比之下,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的果实品质较差,且具体成分㊁浓度均不明,难以保证葡萄质量安全㊂日本产药剂和国产药剂在果实品质方面无显著差异,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中建议选用正规厂商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㊂短梢修剪技术简便,可人为调节留芽量,萌芽率和成枝力较高,而且抽枝健壮;长梢修剪后结果母枝不同芽位的萌芽率和成枝力差异较大[8]㊂本研究显示,阳光玫瑰葡萄采用长梢修剪结果枝率高,但用工时间长,达不到省力化栽培的效果;主蔓结果用工时间短,但结果枝率低,利用主蔓多年结果后,枝条过于粗大,刻芽导致伤口较多,运输水分养分能力下降,芽眼不能正常萌发,瞎眼多,产量下降;短梢修剪兼具用工时间短㊁结果枝率高的特点,适合省力化栽培㊂肥水一体化技术采用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系统运行期间无需人工直接参与即可同时完成施肥与灌溉操作㊂与常规的放射状开沟施肥㊁大水漫灌相比,使用肥水一体化技术大棚内湿度降低,叶面病害减少,土壤不易板结[9]㊂肥水一体化通过灌溉系统把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有利于作物吸收,施肥精准度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草莓㊁番茄㊁黄瓜㊁芦笋㊁葡萄等作物上减肥增产效果明显[1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肥水一体化与放射状沟施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一致,但每667m2可减少劳动投入96h,节省劳动力成本1200元,达到节本增收的效果㊂综上所述,在进行无核化处理时,使用日本产药剂果实品质最佳,同时采用短梢修剪技术和肥水一体化技术结合的生产方式,可实现阳光玫瑰葡萄高效省力化栽培㊂参考文献:[1]㊀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ne and wine.2019Statisticalreport on world vitiviniculture[R/OL].2019[2019-06-20].http://www.oiv.int/public/medias/6782/oiv-2019-statistical-report-on-world-vitiviniculture.pdf.[2]㊀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DB/OL].http:///faostat/en/#home.[3]㊀SUEHIRO Y,MOCHIDA K,ITAMURA H,et al.SkinBrowning and expression of PPO,STS,and CHS genes in thegrape berries of shine Muscat [J].Journal of the Japanese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14,83(2):122-132.[4]㊀俞丹萍,俞才澜.夏音马斯卡特和东方之星葡萄在浙江金华的引种表现[J].山西果树,2013(1):45. [5]㊀MASAHIKO Y,HIROYASU Y,AKIHIKO H,et al.Newgrape cultivar Shine Muscat[J].Bulletin of the NationalInstitute of Fruit Tree Science,2008(7):21-38. [6]㊀李海燕. 阳光玫瑰 葡萄香气物质积累规律及其调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7]㊀王瑛,郭奎龙.不同施肥模式对葡萄营养元素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200-204.[8]㊀晁无疾,张伟,姚林启.不同修剪方式对红地球葡萄成花效应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9(1):31-33.[9]㊀叶汉志,章日亮.果蔬应用肥水一体化技术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3(10):1287-1288.[10]㊀孔海民,刘晓霞,陆若辉,等.浙江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135-2137.(责任编辑:张瑞麟)。
pbo在葡萄上的使用方法
PBO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葡萄上的使用方法如下:
1. 确定使用时间:PBO最好在葡萄开花前或果实膨大期使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芽、叶、根的生长,并增加果实数量和质量。
2. 确定使用浓度:一般来说,PBO的浓度为500mg/L时效果最佳。
不过具体浓度还要根据葡萄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
3. 溶解PBO:将PBO加入适量的水中,并充分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4. 喷洒叶面:将溶解后的PBO液体均匀喷洒在葡萄叶面上,注意要避免喷到花朵和果实上。
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以避免高温时对葡萄造成伤害。
5. 根部施用:也可以将PBO液体注入到葡萄根部土壤中,在根系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层,促进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
需要注意的是,PBO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但过量使用
会对葡萄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操作,并注意观察葡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使用方法。
总之,正确使用PBO可以促进葡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要注意适量使用,并在正确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喷洒或根部施用。
【葡萄种植技术】葡萄怎么使用赤霉素?赤霉素在葡萄上有什么作用?赤霉素在葡萄上的最佳使用方法是怎么样?赤霉素如何引起无子葡萄的形成?葡萄的赤霉素最大用量是多少?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赤霉素的作用赤霉素又叫九二0,是农、林、园艺使用极为广泛的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水,水溶液在60℃以上易分解失效,与碱易分解。
对人畜低毒,使用安全。
赤霉素可促进细胞分裂、茎秆伸长、叶片增大和侧芽的生长,并能促进果实生长,打破种子休眠,减少花果脱落,促进无子果形成,可延缓衰老及保鲜作用。
尤其对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产生无核果和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和品质作用最大。
二、葡萄使用赤霉素的方法1、促进葡萄茎叶生长:在葡萄苗期用50~100毫克/千克药液喷叶片1~2次,每次间隔10天,可促进茎叶生长。
2、对葡萄果实无籽化处理:对玫瑰香在盛花末7~10天,用200~500毫克/千克药液喷果穗,可使无核果率达60%以上。
日本试验表明,对玫瑰香和康拜尔用赤霉素10~15毫克/千克,在花前2~5天浸蘸花序进行第一次处理,使其葡萄果实无核;第二次在盛花后10~15天再用20毫克/千克浸蘸果穗,以增大果粒。
目前,生产上大多数用该方法处理巨峰等品种,前期用赤霉素处理收到无核目的,后期用膨大剂、大果宝等,浸蘸果穗实现大粒的目的。
3、促进葡萄转色:通过赤霉素处理的花序,一般提早开花,提前上色10~20天,糖分积累迅速增加,而后期逐渐缓慢,当浆果充分成熟时处理,对糖分增加不明显。
三、葡萄施用赤霉素的注意事项1、赤霉素不要与碱性物质接触,因为遇碱易分解。
2、赤霉素纯品水溶性低,配制时应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溶解,再加水稀释至所需要浓度。
要严格根据使用说明的使用浓度、处理方法和时间进行,不同品种、不同用药时间其反应不同,通过实验找出适宜的浓度和施用期。
3、赤霉素用于促进葡萄坐果和刺激生长,因此要加强肥水管理,否则会使叶色变浅,生长细弱,使用效果不佳。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栽培管理上的应用
杨碧富
葡萄在栽培管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在种子育苗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枝条扦插育苗可使快生根,提高成活率,同时还能保持母本高产稳产等优良性状;在管理上可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增进果实品质,促进果实提早成熟。
及早应市销售,增加果农经济效益。
具体有:
应用于葡萄枝条扦插育苗
葡萄繁殖能很好保持优良性状的枝条扦插育苗,当应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就能够提高成活率,增加育苗数量,供果农种植。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葡萄扦插繁殖是经过吲哚丁酸浸插条基部。
(2)使用时间:扦插选择在三月中旬、(3)操作步骤:葡萄扦插繁殖,扦插蔓要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成熟,芽眼要好,没有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接着剪成2-3芽一段,上端离顶芽2厘米平剪,下端紧靠节下剪呈马蹄形,插前将插条的基部浸入25毫克/升的吲哚丁酸溶液中,经12小时取出,插时呈30度角斜插,并使顶芽露出土面1厘米,插后将土稍压实,注意做好保温保湿。
经这样做即可生根成苗。
以培育更多优质、高产的葡萄苗供应种植。
(杨碧富)
应用于葡萄种子育苗
在旧传统的葡萄种子育苗,是要将种子放在约5摄氏度的低温下层积90天,以打破葡萄种子休眠。
用该方法育苗大大延迟时间,误了农时,对葡萄栽植不利。
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代替冷藏处理,就能打破休眠,对葡萄种子育苗有利,加快育苗速度和数量。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浸。
(2)使用时间:播种前。
(3)操作步骤;葡萄种植者,在种子育苗,要打破休眠的。
方法是用8000毫克/升赤霉素浸种20小时取出,并稍晾干后播种。
(杨碧富)
应用于抑制副梢生长
玫瑰香葡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副梢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喷施全株。
(2)使用时间:主梢摘心后。
(3)操作步骤:要抑制玫瑰香葡萄副梢生长的,应该选择在主梢摘心后进行全株喷施,喷施取用浓度为400毫克/升的青鲜素为宜。
应用于控梢保果
葡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起到控梢保果。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喷施全株。
(2)使用时间:花前。
(3)操作步骤:要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梢保果的,是选择在葡萄花前10天,用浓度为1000毫克/升的多效唑喷施全株一次即可。
应用于提高座果率
要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座果率的。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喷施。
(2)使用时间:新梢、花前。
(3)操作步骤:要使葡萄提高座果率的,有如莎巴珍珠、龙眼、玫瑰香等葡萄,选喷施时间是在花前,喷施比久的浓度为500-800毫克/升。
又如巨峰葡萄,喷施是在新悄展
6-7叶时,在花序和叶背上喷施3000毫克/升的比久,喷湿至不滴液即可。
(陈改)
应用于形成无核葡萄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玫瑰露葡萄,能够抑制种子发育,形成无核葡萄,使果实品质提高。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浸蘸花序。
(2)使用时间:花期。
(3)操作步骤:要使玫瑰露葡萄形成为无核,是在盛花期前14天第一次用1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蘸花序;第二次于盛花后,10-14天,用同样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再次浸蘸即可。
(杨碧富)
应用于葡萄果粒膨大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于葡萄,能够有效地使葡萄果粒膨大迅速。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浸。
(2)使用时间:花后。
(3)操作步骤:种植葡萄者,要使葡萄果粒膨大,方法是在谢花后10-12天,配制浓度,取量为1克粉剂加水100-200公斤的6-苄基腺嘌呤液浸果穗,以浸湿为度。
(杨碧富)
应用于减少落果
新疆无核白葡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减少落果,增大果实。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喷洒果穗。
(2)使用时间:幼果期。
(3)操作步骤:新疆无核白葡萄存在落果严重,果粒也很小,为了克服这些弊端,生产实践表明,当新疆无核白葡萄经过赤霉素喷洒后,就能够减少落果,使果实变大。
方法是在幼果横径2-3毫米,用赤霉素喷果穗,喷赤霉素的浓度为200毫克/升为宜。
(杨碧富)
应用于葡萄提前成熟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葡萄,能使葡萄果提早着色提前成熟。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喷果穗。
(2)使用时间:在成熟前。
(3)操作步骤:要使葡萄提前成熟。
在使用乙烯利的浓度,由于品种的不同而应有所选择,有如玛热子、龙眼等品种是在大部分果粒进入变色期,用浓度为800毫克/升的乙烯利喷在果穗上最适宜。
又如玫瑰香品种合适的浓度为250毫克/升,于成熟前二周左右喷在果穗上。
至于对塑料大棚条件下的巨峰葡萄品种,喷于果穗上的乙烯利浓度为50毫克/升为好,以采收前14天进行喷洒。
(杨碧富)
应用于提高品质
葡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葡萄的维生素和含糖量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叶面喷施。
(2)使用时间:初花期、幼果膨大期。
(3)操作步骤:要提高葡萄品质,方法是对葡萄叶面喷施三十烷醇,喷施选择在初花期喷施第一次,喷施浓度为0.1毫克/升;第二次在葡萄幼果膨大期进行喷施三十烷醇的浓度为0.15毫克/升即可。
(杨碧富)
应用于增加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红鸡心葡萄,能够使产量提高。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浸。
(2)使用时间:花后。
(3)操作步骤:红鸡心葡萄使用赤霉素使增产的,方法是在红鸡心葡萄开花
后果粒长到绿豆大小时,用浓度为2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湿果穗即有效。
(杨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