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应用价值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8.43 KB
- 文档页数:2
硼替佐米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硼替佐米是一种口服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本文将介绍硼替佐米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硼替佐米的药理作用硼替佐米是一种选择性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内的蛋白酶体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此外,硼替佐米还可以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和增强细胞凋亡的效果,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硼替佐米的临床应用硼替佐米已被广泛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尤其是难治性和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通常与激素类似物、化疗药物或其他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增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硼替佐米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针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硼替佐米具有以下优点:1. 老年患者通常难以耐受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式,而硼替佐米可以口服使用,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2. 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调整,从而降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3. 硼替佐米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骨痛、贫血、胃肠道反应等症状。
一项临床研究表明,硼替佐米联合激素类似物和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老年患者,可以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同时减轻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总之,硼替佐米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应作为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两种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近期疗效分析艾国【摘要】目的对比分析P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与VAD方案(长春新碱+表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以早期肾损伤为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以期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初次诊治为多发性骨髓瘤(以早期肾损伤为主)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PCD组及VAD组,其中PCD组100例,VAD组8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PCD组GFR[(98.12±8.88)mL/min]与VAD组[(78.98±9.650)mL/min]比较明显升高,PCD组Crcl>50mL/min(60.00%)与VAD组(35.00%)比较明显增多,Crcl<30 mL/min(5.00%)与VAD组(18.00%)比较则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组治疗后部分反应及以上有效率(50.00%)明显高于VAD组(12.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组毒性总反应率(55.00%)略高于VAD组(4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D组周围神经炎发生率(40.00%)明显高于VAD组(15.00%),而VAD组血细胞减少或缺乏率(30.00%)高于PCD组(5.00%),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D方案治疗以早期肾损伤为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VAD方案,但须注意控制剂量,谨防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side effects of PCD scheme (Bortezomib/Cyclophos-phamide/Dexamethasone) and VAD scheme (Vincristine/Epirubicin/Dexamethasone) for multiple myeloma with early kidney injury, and provide better treatments for them. Methods A total of 180 cases of multiple myeloma with early kidney injury first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s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from December 2012 to March2016 were di-vided into PCD group (n=100) and VAD group (n=80)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plan.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n change of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side effects were explored. Results Changes in renal function in the PC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ose in the VAD group:when compared with VAD group, the PCD treated patients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with (98.12±8.88) mL/min vs (78.98±9.65) mL/min, increases in creatinine clearance (Crcl)>50 mL/min group (60.00%vs 35.00%), and decreases in Crcl (<30 mL/min) group (5.00%vs 18.00%); all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s on different treat-ment showed overall response rate (PR+VGPR+CR) with PCD 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 VA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50.00%vs 12.50%, P<0.05). Analysis of side effects showed total toxicity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CD group than VAD group (P>0.05), but 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neuritis in PCD group (40.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VAD group (15.00%), and the RBC reduction or absence rate in VAD group (30.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PCD group (5.00%, P<0.05. Conclusion The short-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PCD treating multiple myeloma with early renal damage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VAD, bu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control the dosag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7(028)016【总页数】3页(P2612-2614)【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PCD方案;VAD方案;早期肾损伤;效果【作者】艾国【作者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血液科,青海西宁 8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大多数国家其发病率占整个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10%,但我国尚无该疾病的详细流行病学资料[1]。
21 000 IU/5 ml)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
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用法与单一组患者相同。
贝复舒滴眼液的用法为:2滴/次,4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治疗7 d 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泪液的分泌量及泪膜破裂的时间。
泪膜破裂时间的计算方法:使患者取端坐位,将浓度为2%的荧光素钠滴入其结膜囊,嘱其直视前方并眨眼,然后用裂隙灯观察其泪膜破裂的情况,记录从泪膜破裂至最后一次眨眼间隔的时间。
泪液分泌量的计算方法:使用5 mm×35 mm 的过滤纸条测定患者泪液的分泌量。
在患者眼睑中外部的三分之一处放置过滤纸条,放置5 min 后取下,观察过滤纸条的湿润情况。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4]。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泪膜破裂的时间显著延长,其泪液的分泌量明显增多。
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泪膜破裂的时间延长,其泪液的分泌量增多。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泪膜破裂的时间和泪液的分泌量均未发生改变。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泪液的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的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泪膜破裂的平均时间和泪液的平均分泌量相比,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的平均时间均长于治疗前,其泪液的平均分泌量均大于治疗前,其中联合组患者泪膜破裂的平均时间长于单一组患者,其泪液的平均分泌量大于单一组患者,P <0.05。
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泪液的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的对比(s x ±)组别例数泪液分泌量(mm/min)泪膜破裂时间(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单一组175.72±1.326.45±2.073.58±1.018.25±2.54联合组185.78±1.3310.95±3.223.56±1.0211.23±3.28t 值0.1756.4390.0763.934P 值0.8610.0010.9390.001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联合组18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单一组17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5%,二者相比,P <0.05。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采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的毒副反应和临床疗效。
方法:试验数共50例,疾病均为MM,均在2018.01~2020.12内治疗,按排号均分为2组(25例/组),分别对应甲组(单号)和乙组(双号)。
2组用药均为地塞米松及硼替佐米,同时甲组联用沙利度胺,乙组联用环磷酰胺。
对比毒副反应和疗效结局。
结果:试验后对病情缓解率予以对照,乙组该项结论为84.0%高于甲组52.0%(P<0.05);但2组毒副反应率的差异较小(P>0.05)。
结论:MM采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后,可有效缓解病情,且毒副反应较少,疗效可靠安全,可推广借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硼替佐米;毒副反应;疗效在血液系统病变中,多发性骨髓瘤(MM)较为常见,该病症属于恶性病变,多发于老年、男性群体,诱因为骨髓中浆细胞增生繁殖所致,主要表现为出血、贫血等[1]。
MM一旦发生,则治疗难度较高,且化疗后只有<10%的完全缓解率,尤其是对于身体技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其病死率高,且化疗并发症多,所以普遍认为MM难以治愈[2]。
因此本文则研究了MM采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联合硼替佐米治疗的毒副反应和临床疗效,现做以下阐述: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次试验数共50例,疾病均为MM,均在2018.01~2020.12内治疗,按排号均分为2组(25例/组),分别对应甲组(单号)和乙组(双号)。
性别资料:甲组男女为23/27,乙组为22/28。
年龄资料:均处于25~67岁内;均龄资料:甲组(±)岁,乙组(±)岁。
2组前述对比显示同类数据P>0.05。
试验获伦理批准,各组均以自愿方式参与试验。
1.2方法2组用药均为地塞米松及硼替佐米,其中地塞米松d1,d2,d8,d9,d15,d16,d22,d23,剂量20mg,行静脉滴注;硼替佐米d1,d8,d15,d22,剂量1.3mg/m2,行皮下注射。
经验交流99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张仁鹏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邵通 657000)摘要: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以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实验组采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M 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β2微球蛋白水平、M 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VR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好,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骨代谢,值得推广。
关键词: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是血液系统第二高发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血液肿瘤的13%。
MM 是恶性浆细胞单克隆增殖性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这一疾病的病因与机制[1]。
MM 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占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10%[2]。
MM 治疗可分为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三类,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VRD )方案和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VTD )方案是临床治疗MM 的常用方案。
本研究旨在对比VRD 方案和VT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0年8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13May 2021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米虹燕1杨秋安1▲孙延庆2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疗科,山东济南250012;2.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BD)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2月~2020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及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M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BD 组(50例)与TD 组(50例),BD 组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TD 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
结果BD 组的总有效率及初治患者的有效率高于T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BD 组的血红蛋白增长值、血清肌酐下降值、血β2微球蛋白下降值及骨髓中浆细胞比例下降值高于T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随访4~50个月,BD 组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高于T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BD 组乏力、周围神经病变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TD 组,便秘、皮疹、嗜睡、头晕、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T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腹痛、腹泻及带状疱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老年MM 患者采用BD 方案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5(a)-0012-05Clinical effect of Bortezomib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MI Hong-yan 1YANG Qiu-an 1▲SUN Yan-qing 21.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e,Ji′nan 250012,China;2.Department of Hematology,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Gansu Province,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ortezomib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BD)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multiple myeloma (MM).Methods A total of 100elderly patients with MM who were admitted to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Gansu People′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to February 2020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n,they were divided into BD group (50cas⁃es)and TD group (50cases).The B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ortezomib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regimen,while the T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regimen.The clinical efficacy,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survival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newly treated patients in B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D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P <0.05).The increase value of hemoglobin,decrease value of serum creatinine,decrease value of serum β2microglobulin and decrease value of plasma cell proportion in bone marrow in B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D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After 4-50months of follow-up,the survival time and survival rate in B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D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incidence of fatigue,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myelosuppression in B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D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rash,drowsiness,dizziness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TD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abdominal pain,diarrhea and herpes zost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BD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MM is significant,and the safety is high,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Multiple myeloma;Bortezomib;Dexam⁃ethasone;Curative effect;Safety[作者简介]米虹燕(1986-),女,山东济南人,硕士,主要从事血液恶性肿瘤的研究▲通讯作者:杨秋安(1964-),男,山东济宁人,博士,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东院区肿瘤科主任,研究方向:肿瘤综合治疗12多发性骨髓瘤(MM)是目前仍不可治愈的一种恶性克隆性血液病,因其骨髓内浆细胞恶性增殖、广泛浸润、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产生并在多脏器沉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肾脏损害、反复感染及多部位骨质破坏等临床表现[1]。
综上所述,给予阴道炎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赵品红,徐琳,李楠,等.保妇康凝胶与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2):1949-1950.[2]何光秀.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5,35(1):96-98.[3]冯文莲.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8,9(8):98-101.[4]罗敏.药物和臭氧联合治疗对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环境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7,4(4):28-29. [5]Zhang Jieqiong,Zhang Yiqun,Zhou Rui.Effect analysis of o-zone lavage therapy for vaginitis[J].Chinese Sex Science,2016,25(2):57-60.[6]Fan Zhongyan.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Lactobacillus vaginalis capsule combined with metronidazole suppositor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pecific vaginitis[J].Chinese Rural Medicine,2017,24(1):18-19.[7]王雪黎.不同给药方案对阴道炎患者阴道乳酸菌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8(10):119-121.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克隆性浆细胞增殖性的骨髓恶性疾病,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M蛋白,引发靶器官或相关组织损害[1]。
流行病学报道[2]显示,我国MM发病率1/10万~2/10万,仅次于血液恶性肿瘤中的淋巴瘤。
海峡药学2021年第33卷第5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朱伯满,成红青,朱万寿,刘小莲,黄增艺,吴韦龙,陈家良(高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广东高州525260)摘要:目的将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对其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
方法从224年2月〜2619年5月抽取5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分成研究组及参照组各29例,参照组行传统化疗,研究组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疗效及肾功能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4%,与参照组60.27%相比相对更高(P<2.25);两组治疗前SCs、BUN指标差异不显著(P>2.2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2.25);研究组感染、腹泻、乏力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2.25),研究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34%、12.34%,与参照组41.38%、44.85%相比,相对更低(P<2.25)O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治疗效果理想,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关键词: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中图分类号:R99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4070725(2201)-25-2110-20多发性骨髓瘤(MuPuPmyePma,MM)为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MM 患者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会岀现大量增生,可伴肾脏损害、多发性溶骨性损害等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骨痛、出血、肾功能障碍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2。
目前临床对本病主要以传统化疗为主,目的为延缓疾病恶化,尽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传统化疗治疗过程中,仅有小部分患者可完全缓解。
近年来硼替佐米出现为MM治疗带来新的思路,本研究对MM患者实施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旨在评价其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0期•药物与临床*153评分均更高,其PSQI的评分更低,P<0.05o这说明,为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卡巴拉汀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其认知能力,改善其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1]王晓丽,路美,张艳军.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5(2):258-262.[2]杨德民,常文利,唐鹏.丁苯酞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12(8):1041-1044.[3]刘舒,李永秋,刘桂玲,等.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7(7):538-541.[4]吴俊.尼莫地平联合卡巴拉汀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8):1257-1261.[5]高聚,姜华,肖展翅,等.卡巴拉汀联合高压氧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t-tau、p-tau181蛋白和A042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7,7(16):665-668.[6]王亚男,张瑞莲,王俐滢,等.美金刚联合卡巴拉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9,28(13):66-68.[7]焦琳娜,郭艺华.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5(10):1237-1240.[8]张荣阁.丁苯酞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3(1):94-95.不同剂量的硼替佐米联合醋酸地塞米松及比阿培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对比冉俊丽S韩伟2(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中心医院1.血液肿瘤科2.质管办,山东淄博255120)[摘要]目的:比较用不同剂量的硼替佐米联合醋酸地塞米松及比阿培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研究谢先顺;丁婷;陈艳华;王柏琦【摘要】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方案)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更好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V D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H D)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7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轻链蛋白定量水平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30.00%vs5.00%)(P<0.05).结论:VD方案联合HD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9(016)009【总页数】4页(P39-41,54)【关键词】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血液透析;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临床价值【作者】谢先顺;丁婷;陈艳华;王柏琦【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血液内科,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血液内科,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血液内科,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血液内科,湖南衡阳 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3多发性骨髓瘤为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侵犯骨髓,产生异常免疫球蛋白,导致肾功能不全、溶骨性病变、高钙血症及贫血。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5T12:14:55.2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钟娜娜
[导读]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
钟娜娜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贵州毕节 551700
摘要: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10例多发性脑髓瘤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1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6例,轻微缓解1例。
患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对症处理后全部接触。
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增生性疾病。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深入,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病例总数的10%左右。
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仅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患者的复发率较高,病情进展较快。
硼替佐米是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体内外试验结果均显示该药物治疗多发性肿瘤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本次临床实验对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10例多发性脑髓瘤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8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5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0.4)岁。
患者的Durie-Salmon肿瘤分级结果为:ⅡA、ⅡB期分别为1例,ⅢA期3例,ⅢB期4例,髓外浸润合并骨髓移植后复发1例;IgA型3例,IgG型5例,轻链型1例,不分泌型1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化疗,沙利度胺、VAD、M2和MP等方案均效果不佳,甚至无效。
1.2方法
9例患者连续14d应用100至200mg/d沙利度胺,在第l、2、4、5、8、9、11、12天,使用20mg/m2地塞米松,同时第1、4、8、11天应用应用1.3mg/m2硼替佐米;另外l例年龄偏大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MP联合硼替佐米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治疗前4d应用60mg/m2泼尼松,治疗前4d应用14mg/m2美法仑,第l、4、8、11天使用1.3mg/m2硼替佐米。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所有10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临床治疗后β2微球蛋白、肾功能、免疫球蛋白、骨髓中浆细胞比例和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患者的骨痛症状显著缓解。
1例患者治疗 2个疗程后,转为VAD方案进行治疗,其余患者均治疗3至8个疗程。
10例患者临床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如表1所示。
2.2不良反应
临床治疗后1例患者发生乏力症状,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发生带状疱疹,2例血小板减少,4例发生周围神经病变。
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症状是周围神经病变,其主要原因在于,多发性骨髓瘤本身就伴有一定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同时,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中,长春新碱和沙利度胺等药物自身就会对患者的神经产生毒性作用,硼替佐米应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通常属于感觉性的,与手部相比,足部病变更加多见,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灼热感、迟钝、麻木和感觉异常等。
加重或新发的周围神经病变均可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该症状的发生与剂量的累积有关。
本次临床实验中患者治疗至第3个疗程是发生率较高,在治疗第5至6个疗程后进入平台期。
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治疗前便存在这一症状,带状疱疹主要发生于多次化疗因而抵抗力较低的患者和老年患者。
患者的乏力和胃肠道反应症状较轻。
上述各项不良反应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后均显著改善,未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造成营养。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一直以来都是血液学临床治疗的难题,该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包括淀粉样变、肾衰竭、贫血、骨髓破坏及感染等。
硼替佐米是一种可逆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该药物能够对泛素蛋白酶体过程中的部分目标蛋白的降解过程起到抑制作用,属于选择性的细胞毒药物。
硼替佐米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中,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二者分别使用的有效率分别为43%和18%,硼替佐米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同时,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反应率分别为18%和33%,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总反应率能够达到66%左右。
医学实验资料证实,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与硼替佐米单独用药,不会提高血小板减少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且无法改变其发生程度。
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2个疗程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的有效率与硼替佐米单独使用的发生率相近,对于重度肾功能
障碍和中度肾功能障碍患者的整体缓解率分别为30%和25%,且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受以前的治疗、疾病的阶段、β2微球蛋白水平、血清清蛋白、疾病类型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医学研究和报道的结果较为相似,且临床治疗2个周期后患者的M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云芳.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3):2151-2152.
[2]杜国新.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回顾性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1):45-46.
[3]李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30(8):543-544.
[4]金鑫.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2,31(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