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税制教学大纲

中国税制教学大纲

中国税制教学大纲
中国税制教学大纲

中国税制》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要求】

《中国税制》是以中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税种的具体要素规定、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应结合校内、校外实验,使学生能够在了解现行税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熟练处理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有关税收业务。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见表1)

表1

第一章增值税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增值税的的定义,明确我国增值税的意义,重点掌握增值税征收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在掌握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税款抵扣制度的

基础上,加深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及其范围

增值税的纳税人

现行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出口退税办法

〖教学方式和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增值税的概念

一、增值税的定义

从理论上讲,增值税是对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现行增值税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二、增值税的特点

(一)增值税具有就增值额征收税,税务不重征的特点。

(二)增值税实行多环节征税,从而具有普遍性和连性的特点。

(三)增值税具有收入稳定性和税收负担合理性的特点。

(四)增值税具有价外征税,扣除税额明确的特点。

三、增值税的作用

(一)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有利于促进专业化生产和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交往,增强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体现中性原则,鼓励公平竞争。

第二节增值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及其范围

(一)增值税以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为其征税范围。

(二)视同销售货物的范围。

(三)混合销售销售行为。

(四)兼营非应税劳务。

二、增值税的纳税人

(一)增值税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其纳税人。

(二)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

三、增值税的税率

(一)税率设计的原则

增值税税率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中性简便。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设计的具体原则还包括连续、差距适度、按货物品种确定税率等原则。

(二)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分为以下三档:

1. 基本税率为17%,适用于除低税率货物和出口货物以外的货物和应税劳务;

2. 低税率为13%,适用于销售和进口规定的货物;

3. 出口货物税率为零。

另外,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及一般纳税人简易征税办法的征收率为6% 或4%。

第三节增值税计税方法和类型

一、增值税的计税方法直接计税法和间接计税法。现行增值税统一采用间接计税法。

二、增值税的类型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对购置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金额或已纳税金扣除的处理不尽相同,形成了“消费型”、“收入型” 和“生产型” 三种增值税类型。我国目前实行的增值税属于“生产型”。

第四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销售额的确定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含增值税额等三项金额。

(一)视同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

(二)混合销售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

(三)兼营非应税劳务销售额的确定;

(四)折扣方式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

(五)以旧换新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

(六)还本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

(七)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

(八)其他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等。

二、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一)销项税额的确定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当期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其销售额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防收取的增值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X增值税税率

(二)进项税额的确定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荡起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1.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2.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3. 从当期转出的进项税额等。

(三)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4%或6%)

(四)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1.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2.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增值税税率

第五节增值税的出口退税

一、出口免税并退税的适用范围和计算

二、出口免税不退税的适用范围和计算

三、出口免税也不退税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消费税〖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消费税的概念,懂得在我国开征消费税的意义,

纳环节和计税依据的规定,特别要学会准确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并且要学以致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消费税的税目、税率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学方式和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消费税的意义

一、消费税的概念.

消费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

口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

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二、消费税的特点

(一)征税项目具有选择性

(二)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

(三)征收方法具有多样性。

(四)税收调节具有特殊性。

(五)消费税具有转嫁性。

三、消费税的作用

(一)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重点掌握消费税简单地说,消费

(三)体现国家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第二节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一、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及其范围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进口的特定消费品。

其具体范围包括列举的特殊消费品、奢侈品、高能耗消费品;不可再生稀缺资源消费品等五大类消费

品。

二、消费税的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人。

第三节消费税的税目、税率

一、消费税的税目消费税按照对税源大、界限清楚的消费品单设税目,对种类繁多的消费品按类设置税目,并兼顾历史习惯的原则,共设置11 个税目。其中对烟、酒、小汽车三个税目还按照一定的标准详细设置了13 小子目。

二、消费税的税率

消费税遵循了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正确引导消费方向、照顾财政随能力、考虑纳税人税收负担等税率设计原则,设计了三类税率:一类是从价计征的应税消费品;采用3 %——45%十档比例税率;一类是从量计征的应税消费品,采用四档定额税率。另一类是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计算应纳税额的复合计税办法。

第四节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和计税依据

一、境内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的纳税环节和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确定在销售环节,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二、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纳税环节和计税依据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凡用于其他方面的,纳税环节选在移送使用环节,计税依据为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或移送使用数量。

三、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纳税环节和计税依据纳税环节为委托方向受托方提货环节,计税依据为受托方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或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四、进口应税消费品的纳税环节和计税依据

纳税环节确定在报关进口环节,计税依据是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进口数量或以关税完税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包含消费税在内的组成计税价格。

五、代包装销售应税消费品的计说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