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醚甲环唑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168.9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三大类农药年度市场现状与热点品种分析中国农药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市场之一,主要分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大类。
这三大类农药的市场现状和热点品种相互关联,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是杀虫剂市场。
杀虫剂是用来控制和杀死农作物害虫的药剂,其市场需求主要受害虫种类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某些有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呈增长趋势,因此对杀虫剂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农民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在提升,对环境友好型、低毒性杀虫剂的需求逐渐增加。
其次是除草剂市场。
除草剂是用来控制杂草的药剂,主要应用于农田、果园和草地等地。
随着土地开发和农作物种植的不断扩大,杂草的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除草剂的市场需求也在上升。
另外,随着农药技术的进步,遗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加高效的除草剂被研发出来,这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最后是杀菌剂市场。
杀菌剂主要用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
目前,中国农作物病害较为严重,尤其是水稻、小麦和水果等作物,因此杀菌剂市场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对安全、高效、低残留的杀菌剂需求也在上升。
在热点品种方面,对于杀虫剂来说,近年来以吡虫啉类、菜单内酯类和噻虫嗪类为代表的新型杀虫剂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性和长效性等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对于除草剂来说,以草甘膦、烟草酸类和吡唑酮类为代表的广谱除草剂备受关注,它们可以同时控制多种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对于杀菌剂来说,以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等为代表的广谱杀菌剂是当前的热点品种。
这些杀菌剂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可以控制多种病害。
总结来说,中国农药市场的三大类农药需求与市场现状紧密相关。
随着农作物病虫害的不断出现和加剧,对农药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农民对产品质量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提高,推动了新型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快速发展。
苯醚甲环唑简介苯醚甲环唑(Trade name:Prothioconazole 布菌净)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属于三唑酮类化合物。
它对多种病原菌有效,特别是对植物真菌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将介绍苯醚甲环唑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化学结构苯醚甲环唑的化学名称为(2RS,3AS)-(2-Chlorophenyl)-2-(1,2,4-triazol-1-ylmethyl)-1,3-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其化学式为C14H15ClN4O2S,相对分子质量为348.8。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溶解度较好,可在水中稳定分散。
作用机制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酵素ergosterol合成酶(sterol 14α-demethylase)的活性,从而阻碍真菌细胞膜中ergosterol的合成。
ergosterol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维持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导致真菌细胞膜结构受损,使细胞内质子泵活性下降,细胞壁合成受阻,最终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应用范围苯醚甲环唑在农业上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中。
它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锈病、褐斑病、白粉病、灰霉病等。
苯醚甲环唑对小麦、水稻、水果树等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效果显著。
它可以通过种子处理、叶面喷雾或灌根等方式使用,具有长效性和广谱性的特点。
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剂量和使用方法。
2.注意苯醚甲环唑对人体的毒性和危害,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3.使用时应佩戴防护服、手套、眼睛防护器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4.使用苯醚甲环唑的农作物应按照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5.注意药物的存储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6.使用结束后应进行药容器的正确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总结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农作物的真菌病害。
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质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是一种常用的农药剂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是一种由苯醚甲环唑作为活性成分,通过悬浮剂的形式制成的农药产品。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的残杀剂,对多种作物上的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随着农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作为一种农药剂型,其质量标准也变得愈发重要。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能够有效保证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质量标准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从产品的理化性质、外观要求、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稳定性、毒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全面提出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质量标准所应包含的要求和指标。
同时,本文还将重点关注市场上已有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农药生产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通过对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质量标准的研究,旨在推动该剂型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论述,我们对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指标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提供科学参考,为我国农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以帮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主题,方便读者查阅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质量标准。
首先概述了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定义、用途和重要性。
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研究和分析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质量标准,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大揭秘一天不学习,你就退步了,作为经常在农资市场上走的人,应该对于市场会成为热点的产品有一定的关注,最近很多次听到有人在谈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的话题,就搜集了一点资料,分享给各位农资人朋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综述:谈起这两个成分,不得不说说先正达这家公司!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本来都属于先正达的产品,嘧菌酯叫阿米西达,苯醚甲环唑叫世高,这两个产品的单品可以说是在市场上都获得很大的认可度,但是先正达在2012年5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登记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的复配,而后引起了国内农资企业的相继模仿跟进!可以说现在的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目前在市场上是炒的火热!我们先来看下中国的登记情况: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LS20120303 苯甲·嘧菌酯 30% 悬浮剂2012.08.27 2013.08.27山东省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S20120371 苯甲·嘧菌酯 40% 悬浮剂 2013.11.08 2014.11.08成都皇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LS20130076 苯甲·嘧菌酯 32% 悬浮剂2013.03.06 2014.03.06北京富力特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LS20130098 苯甲·嘧菌酯 35% 悬浮剂 2013.03.11 2014.03.11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LS20130199 苯甲·嘧菌酯 32.5% 悬浮剂 2013.04.09 2014.04.09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PD20110357 苯甲·嘧菌酯 325克/升悬浮剂 2011.04.11 2016.04.11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PD20110357F070054 苯甲·嘧菌酯 325克/升悬浮剂 2013.05.16 2014.05.16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PD20130420 苯甲·嘧菌酯 325克/升悬浮剂 2013.03.18 2018.03.18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PD20130499 苯甲·嘧菌酯32.5% 悬浮剂2013.03.20 2018.03.20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作用机理:嘧菌酯可以抑制细胞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而且抗早衰,有增产功效,苯醚甲环唑能抑制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合成,所以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加在一起绝对是一个绝配!它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并且非常适于抗性管理和病害综合治理。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芝麻茎腐病的田间药效评价作者:邵欣欣张建李波闫振领倪云霞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3年第12期芝麻莖腐病又名芝麻茎点枯病,病原为菜豆壳球孢,全国各芝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等主产区较严重。
河南省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为60%~80%,是影响芝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该病主要发生在芝麻开花结蒴期和苗期。
苗期发病根部变褐,地上部萎蔫枯死;开花结蒴期发病,多从根部或茎基部开始,后向茎扩展,有时从叶柄基部侵入后蔓延至茎部。
当前,国内防治芝麻茎腐病正式登记的药剂只有一种,即30 g·L-1(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登记药剂比较缺乏。
为了探索苯醚甲环唑对芝麻茎腐病的防治效果,于 2022 年在河南省新乡市、湖北省黄冈市、安徽省合肥市进行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芝麻茎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大面积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1. 试验地点与品种:河南省新乡市(商芝158)、湖北省黄冈市(黑芝五号)、安徽省合肥市(中芝7号)。
2. 试验对象为芝麻茎腐病。
3. 供试药剂。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河南田丰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市售品),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股份有限公司,市售品,对照药剂)。
(二)试验条件1.河南省新乡市:土壤为潮土,pH 为7.1,有机质含量为 1.25%,直播,每667 m2用种量0.5 kg,定苗1.1万株。
于芝麻茎腐病发病前第1次施药(2022年8月4日),天气晴,气温26~36 ℃,施药时南风,风速为0.3 m·s-1;第2次施药(2022年8月12日)时天气多云,气温28~36℃,施药时南风,风速为0.5 m·s-1。
2.湖北省黄冈市:土壤为中壤土,pH为6.6,有机质含量为1.5%,直播,每667 m2用种量0.5 kg,定苗1.1万株。
引用格式:舒 春,蒲庆龙,田达凯,等. 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树炭疽病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23(4):70-72,81.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04.014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兼具保护性和治疗性作用的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安全广谱,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吡唑醚菌酯为广谱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1]。
桃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桃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幼果染病后即萎缩、硬化、脱落,也侵害叶片和新稍,对桃的产量影响极大。
为了筛选出用于桃树炭疽病防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笔者对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的复配产品40%苯 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树炭疽病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舒 春1,蒲庆龙1,田达凯1,田家顺2,曹友仁2(1. 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芷江 419100;2. 湖南禾益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125)摘 要:为了寻找有效并且安全的桃树炭疽病防治药剂,对不同稀释倍数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桃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7 d时,以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达95.27%,其次是2 500和3 000倍液处理,其防效分别为92.94%和90.07%,均显著高于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 500倍液(CK1)的84.16%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250倍液(CK2)的87.28%;末次施药后14 d时,对桃树炭疽病叶片的防治效果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均以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3.25%和96.63%,其次是2 500和3 000倍液处理,均显著高于CK1和CK2;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供试桃品种安全。
《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在辣椒生长及加工过程中的残留降解与膳食风险评估》一、引言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作为常用的农药,广泛应用于辣椒的种植与加工过程中。
农药残留问题是农产品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特别是对人们的膳食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对辣椒中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降解及膳食风险进行评估,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降解1. 生长过程中的残留降解在辣椒的生长过程中,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的施用是为了防治病虫害,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
然而,农药的施用必然会导致作物表面及内部的农药残留。
随着辣椒的生长与发育,一部分农药被作物的生长过程自然分解代谢,另一部分则随水份和气候等因素进行消解。
在合理的农药使用情况下,经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后,辣椒的农药残留量会逐渐降低。
2. 加工过程中的降解辣椒在加工过程中,如清洗、切分、腌制等,会对农药残留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清洗环节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表面农药残留,且切分后使内部残留农药接触环境变化等加工操作都能进一步降低辣椒中农药的残留量。
三、膳食风险评估1. 评估方法对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的膳食风险评估主要基于农药的残留量、人体摄入量及潜在健康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暴露评估、危害识别及风险特征描述等。
2. 评估结果通过分析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合理使用农药的前提下,辣椒中的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在生长与加工过程中均会逐渐降低,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
然而,如果过量使用农药,可能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增加人们的膳食风险。
因此,对农药的使用需进行合理控制。
四、结论与建议对于辣椒中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降解与膳食风险评估,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业部门的规定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保证农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 加强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行严格处理。
3. 提高加工环节的卫生标准:在加工过程中加强清洗与处理,以进一步降低农药残留。
苯醚甲环唑原药标准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杀菌效
果和安全性。
为了规范苯醚甲环唑原药的生产和使用,制定了苯醚甲环唑原药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苯醚甲环唑原药标准对原料的要求非常严格。
原料应选择优质的化工原料,并严格按照配方进行配比。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不含有有害物质,并且保证原料的纯度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苯醚甲环唑原药标准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
生产工艺应该科学合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纯度。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此外,苯醚甲环唑原药标准还对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外观、
纯度、含量、水分、杂质等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
只有符合这些指标的产品,才能够被称为合格的苯醚甲环唑原药。
最后,苯醚甲环唑原药标准还对产品的包装和储存进行了规定。
产品的包装应
该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和损坏。
同时,产品的储存条件也有详细的规定,确保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变化。
总的来说,苯醚甲环唑原药标准对苯醚甲环唑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苯醚甲环唑原药,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苯醚甲环唑的结构与特性苯醚甲环唑,化学名为1-(4-氯苯基)-3,3-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丁-1-醇,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内吸性杀菌剂。
它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谷物等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
一、苯醚甲环唑的分子结构苯醚甲环唑的分子式为C15H17ClN2O,相对分子质量为262.76。
其分子结构中,1位氮原子上的氢被三唑环取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五元杂环;在四号碳上有一个氯原子,这个位置的取代增强了它的活性和选择性;此外,还有两个甲基位于三号碳上,使得苯醚甲环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二、苯醚甲环唑的理化性质苯醚甲环唑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特殊气味,熔点为89-90℃,水中溶解度为20mg/L(20℃),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二甲基亚砜等。
三、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机制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膜的形成,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阻止14α-脱甲基酶的活性,阻断麦角甾醇的合成,导致细胞膜破裂,使真菌死亡。
四、苯醚甲环唑的应用领域由于苯醚甲环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因此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苹果黑星病、葡萄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等。
另外,苯醚甲环唑还可以作为种子处理剂使用,可以有效预防种子带菌,提高农作物的出苗率和生长势。
五、苯醚甲环唑的安全性虽然苯醚甲环唑的毒性较低,但是长期接触或者过量使用仍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同时,苯醚甲环唑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施药时要避免污染水源。
总的来说,苯醚甲环唑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成分,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优点,减少其负面影响。
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本词条由陈正发最近更新于2020.06.23 16:37 ,并经过2位同⾏评审,查看全部2个编审记录苯醚甲环唑是⼀种⼴谱⾼效的杀菌剂,主要抑制病菌细胞麦⾓甾醇的⽣物合成,从⽽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主要⽤于果树、蔬菜、⼩麦、马铃薯、⾖类、⽠类等作物,对蔬菜和⽠果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
但在⼟壤中移动性⼩,降解缓慢。
中⽂名苯醚甲环唑展开英⽂名difenoconazole 展开别称恶醚唑展开化学式C19H17Cl2N3O3 展开分⼦量406.26 展开熔点76℃展开沸点220℃/4Pa 展开外观⽆⾊固体展开基本介绍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效、⼴谱、低毒、⽤量低,是三唑类杀菌剂的优良品种,其内吸性极强,作⽤机理独特。
其作⽤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细胞麦⾓甾醇的⽣物合成,从⽽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主要⽤于果树、蔬菜、⼩麦、马铃薯、⾖类、⽠类等作物,对蔬菜和⽠果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且具有 “三不“(不污染环境、不污染农产品、不杀伤天敌)的特点,是⽬前我国乃⾄世界各国防治柑橘疮痂病、斑点落叶病等作物抗性病害的理想杀菌剂[1]。
作为⾼效⼴谱低残留的内吸性杀菌剂,与常规杀菌剂相⽐,苯醚甲环唑弥补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酮和代森锰锌等常规杀菌剂杀菌范围窄、防效较差等不⾜。
由于常规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及滥⽤,造成了绝⼤多数病害对其产⽣抗性,致使其对靶标病害的防效⼤幅下降,只有⼤剂量使⽤时才有效,加⼤了防治成本,且农药残留超标。
⽽苯醚甲环唑⽤量低、亩使⽤成本⼩、对环境污染的压⼒也⼤为减轻[2]。
苯醚甲环唑⽔乳剂和微乳剂都是以⽔为介质的⽔包油乳液,均为替代乳油剂型⽽发展的新剂型。
尤其是⽔乳剂因其使⽤乳化剂少 , 经⽪毒性低 , ⼜不使⽤任何亲⽔性极性溶剂 , 较之微乳剂可谓是真正的环保和安全的剂型。
徐妍等⼈[6]研发的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配⽅重复性好,制剂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对应的CIPAC标准要求。
苯醚甲环唑目前市场上主要剂型多种多样,主要有可湿性粉剂(WP)、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DG)、乳油(EC)、水乳剂(EW)和微乳剂(ME)。
从剂型发展前后来说分别为WP-SC-WDG和EC-EW-ME,应该说存在就是必然,发展就是进步,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各种剂型都有它自己的优缺点。
先说下EC-EW-ME这条线,乳油的优点自然不用多说了,它的市场份额就能说明很多问题,同种原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在相同剂量下,乳油的效果是最佳的,药效是最好的,但缺点也同样明显,乳油含有大量溶剂,在喷施过程中,易污染果面,在蔬菜和果实上,易造成品相差,不易卖出价格,因此在蔬菜和果实上,农户不喜欢用乳油类药剂;水乳剂以水为介质,解决了乳油污染果面的问题,对环境安全,但是水介质的缺点也很明显,稳定性是一个大问题,使用起来效果也一般;而微乳剂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环保,效果又好于水乳剂,但是微乳剂市面上一般有效成分含量较少,不能满足一些需求含量高的要求,活性成分较多,成本自然也高一些。
再说说WP-SC-WDG这条线,可湿性粉剂发展历史比较长,研究技术也比较成熟,其剂型适用的原药也较多,较为宽泛,但是毕竟也是粉剂,避免不了粉剂的劣势,那就是粉尘的污染,储藏也不太安全;悬浮剂在我国登记的农药品种涉及250个之多,我觉得数量就可以说明它的好处了,它有效解决了粉剂污染问题,药效优异,稳定,但悬浮剂同样有缺点,那就是它的物理稳定性较难保障,尤其是在国内混乱的农资市场,较易产生沉淀,但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个很好的剂型。
说了这么多,终于我们的WDG要登场了,WDG是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农药开发的新剂型,是FAO推荐的环保剂型之一,在1979年,WDG出现第一个商品化的产品为90%莠去津WDG,与WP和SC相比,占尽了两者的优势,悬浮性好,分散性好,稳定性和药剂效果优异,没有溶剂,没有粉剂,它的优点大家猜也能猜到了,和WP相比,流动性很好,便于量取,和SC相比,物理稳定性还非常好,避免了沉积结块,低温结冻等现象,其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便于储存,成本自然也稍微高一些。
苯醚甲环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用量将升竞争愈猛
王爱娥
【期刊名称】《农化市场十日讯》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苯醚甲环唑因其高效、安全的特性,自1989年商品化以来,每年的销售额都以平均20%的速度增长,近日,山东东泰农化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赵进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苯醚甲环唑用量稳中有升,目前市场供需平衡,是一个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品种,但这个产品已经进入或很快就会进入一个产能较快扩张的时期,值得关注。
【总页数】1页(P21-21)
【作者】王爱娥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631
【相关文献】
1."政绩观"助推"大石化风"愈刮愈猛 [J], 储国强;傅丕毅;郭嘉轩
2.新型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孙娟
3.30克/升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研究 [J], 石凤梅
4.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统一升级、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J], 杜娟
5.销售略升竞争愈烈——上半年收割机销售市场的形势、特点和展望 [J], 葆青;启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