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醚甲环唑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的用途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治农作物上的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它们还被广泛应用于农药生产、植物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
首先,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可以用于制造农药杀虫剂,如杀虫剂楔丰、杀威梵等。
这些杀虫剂能有效防治多种作物上常见的害虫,如棉铃虫、稻飞虱、蔬菜害虫等,对害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减轻农作物的损失。
同时,这些杀虫剂还具有长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其次,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还可以用于制造农药杀菌剂,如杀菌剂嘉力达、喷真菌等。
这些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锈病等,对真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能够保护作物不受真菌侵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与此同时,这些杀菌剂还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效果持久等特点,可以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使用,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除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还被广泛应用于农药生产、植物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农药生产中,它们可以作为重要的原料和中间体,用于生产各种农药产品;在植物保护中,它们可以用于制造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保健剂等产品,帮助植物应对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在食品加工中,它们可以用于防腐保鲜、防霉防蛀等方面,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总的来说,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治农作物上的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它们还被广泛应用于农药生产、植物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对于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其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科研力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推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产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苯醚甲环唑简介苯醚甲环唑(Trade name:Prothioconazole 布菌净)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属于三唑酮类化合物。
它对多种病原菌有效,特别是对植物真菌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将介绍苯醚甲环唑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化学结构苯醚甲环唑的化学名称为(2RS,3AS)-(2-Chlorophenyl)-2-(1,2,4-triazol-1-ylmethyl)-1,3-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其化学式为C14H15ClN4O2S,相对分子质量为348.8。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溶解度较好,可在水中稳定分散。
作用机制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酵素ergosterol合成酶(sterol 14α-demethylase)的活性,从而阻碍真菌细胞膜中ergosterol的合成。
ergosterol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维持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导致真菌细胞膜结构受损,使细胞内质子泵活性下降,细胞壁合成受阻,最终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应用范围苯醚甲环唑在农业上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中。
它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锈病、褐斑病、白粉病、灰霉病等。
苯醚甲环唑对小麦、水稻、水果树等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效果显著。
它可以通过种子处理、叶面喷雾或灌根等方式使用,具有长效性和广谱性的特点。
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了解剂量和使用方法。
2.注意苯醚甲环唑对人体的毒性和危害,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3.使用时应佩戴防护服、手套、眼睛防护器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4.使用苯醚甲环唑的农作物应按照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5.注意药物的存储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6.使用结束后应进行药容器的正确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总结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农作物的真菌病害。
治疗水霉病的九种药物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能够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水霉病的治疗是农民们在生产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水霉病类型,有不同的药物可以进行治疗。
本文将介绍九种治疗水霉病的药物。
一、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是治疗水霉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它能够快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且施用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由石灰和磺酸铜的混合物制成,它是一种低毒、广谱的药物,可用于防治多种病害。
施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使用,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三、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水霉病的药物,它可以快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由于其成本较高、不良反应较大,因此需慎重使用。
四、代森锰锌代森锰锌是一种低毒、广谱的药物,可以用于防治多种水霉病。
它施用后可以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五、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是一种治疗水霉病的重要药物,它可以在植物组织中迅速吸收,对病原菌产生杀菌作用,同时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免疫力。
六、三唑酮三唑酮是一种杀菌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水霉病。
它能够在植物中渗透到细胞内部,迅速杀灭病原菌,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由于其具有毒性,使用时需注意控制用量和浓度。
七、醋酸铜醋酸铜是一种广谱、低毒的杀菌剂,施用后能够杀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
但由于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大,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和浓度,避免超量使用。
八、辛硫磷辛硫磷是一种杀虫剂,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水霉病。
它能够快速杀灭病虫害并防止其繁殖,在治疗水霉病时起到重要作用。
九、恶露烷恶露烷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具有广谱、低毒的特点。
它可以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抵御病原菌和虫害的侵袭,从而起到治疗水霉病的效果。
总的来说,针对不同的水霉病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农民们也需要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避免对植物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苯醚甲环唑防治什么病苯醚甲环唑的作用苯醚甲环唑防治什么病?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是什么?据悉,苯醚甲环唑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可被植物内吸,渗透作用强,也是杀菌剂中的热点产品。
苯醚甲环唑的作用苯醚甲环唑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形成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分生孢子成熟,从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的C14脱甲基化作用,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使甾醇滞留于细胞膜内,损坏了膜的生理作用,导致真菌死亡。
苯醚甲环唑防治什么病苯醚甲环唑对许多高等真菌性病害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黑星病、叶霉病等病害。
防治柑橘疮痂病、砂皮病、草莓白粉病轮纹病等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柑橘在秋梢期使用,能有效减少未来疮痂病和砂皮病等严重影响商品性病害的发生,同时对能促进柑橘秋梢老熟。
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克喷雾,持效期7~14天。
防治菜豆、豇豆等豆类蔬菜叶斑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每亩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克,持效期7~14天,防治炭疽病最好和代森锰锌或百菌清混用。
防治辣椒炭疽病、番茄叶霉病、叶斑病、白粉病、早疫病,从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连喷2~4次。
一般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80克,或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8~22克,或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或25%乳油25~30毫升,对水60~75千克喷雾。
防治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次左右。
一般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50克,或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13克,或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或25%乳油15~20毫升,对水60~75千克喷雾。
防治草莓白粉病、轮纹病、叶斑病和黑斑病,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防治草莓炭疽病、褐斑病、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防治草莓灰霉病为主,兼治其他病害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苯醚甲环唑对斑马鱼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共3篇苯醚甲环唑对斑马鱼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1苯醚甲环唑对斑马鱼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作为一种常见的杀虫剂,苯醚甲环唑(chlorfenapyr)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然而,苯醚甲环唑的大规模使用不仅会对有益生物产生影响,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斑马鱼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毒性测试的模式生物,在研究苯醚甲环唑的毒性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具有快速繁殖、易于养殖和通过外观观察等优点,是研究毒性作用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研究表明,苯醚甲环唑对斑马鱼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对其生殖发育和行为的影响。
在苯醚甲环唑暴露下,斑马鱼的生殖发育受到抑制,如精子和卵子的生成和受精能力明显下降等。
同时,苯醚甲环唑的暴露还会引起斑马鱼行为发生改变,如对光和声音的反应受到抑制,游动能力下降等。
针对这些毒性效应,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探究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苯醚甲环唑会影响斑马鱼的线粒体呼吸链活动、红氧酶活性和ATP生成等,从而导致斑马鱼生殖功能和行为受到抑制。
此外,苯醚甲环唑还可能通过影响斑马鱼神经递质的水平,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功能。
研究发现,苯醚甲环唑暴露后,斑马鱼体内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的浓度明显下降,这可能是导致斑马鱼行为和生殖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苯醚甲环唑对斑马鱼的毒性和作用机制,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一方面,需要对苯醚甲环唑对斑马鱼生物学多元性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揭示其对斑马鱼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程度。
另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苯醚甲环唑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以给出防治苯醚甲环唑毒性的更有效方法。
总之,苯醚甲环唑的大规模使用不仅会对有益生物产生影响,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开展苯醚甲环唑对斑马鱼毒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综上所述,苯醚甲环唑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已经被广泛研究。
农药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主要防治的病害及防治方法苯醚甲环唑是近几年比较好的一款杀菌剂,主要用于果树、苗木、农作物等植物真菌性病害的防治,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具有预防、治疗、铲除三大功效,耐雨水冲刷,药效时间长,可防治多种病害。
一、主要防除对象:苯醚甲环唑主要对黑星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叶斑病、网斑病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等病菌防效较好。
二、应用技术:(1)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
主要是铜制剂能降低苯醚甲环唑的杀菌能力,所有不能与铜制剂进行混用,如硫酸铜、氢氧化铜等铜制剂。
但如果需要与铜制剂混配使用,应加大苯醚甲环唑10%以上的用药量,并要现配现用,不可长时间放置。
(2)针对树木使用,要根据树木大小确定喷药量。
喷药时间以选择早晚气温低、无风的时间点进行喷施,在气温高于28度、空气湿度低于65%、风速大时,应停止用药。
(3)苯醚甲环唑虽然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但为了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尽量在防治的早期进行,早发现早防治,用药少,效果好。
三、使用方法:(1)黑星病:可在发病的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颗粒剂6000倍液,发病严重时,可提高使用浓度,建议3000—5000倍,间隔7—15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2)斑点落叶病:在发病初期用苯醚甲环唑2500~3500倍液,发病严重时苯醚甲环唑用1500~2500倍液,间隔7—15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3)炭疽病:用苯醚甲环唑1500~2500倍液,间隔7—15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4)疮痂病:用苯醚甲环唑2000~2500倍液喷雾,间隔7—15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5)白粉病:用苯醚甲环唑2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7—14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
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有什么不同防治什么病害
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有什么不同?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防治什么病害?据了解,苯醚甲环唑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也是杀菌剂中的热点产品。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述一下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一、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有什么不同
1、药品形态不同
代森锰锌纯品为白色粉末,工业品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苯醚甲环唑为白色固体。
2、溶解性不同
代森锰锌难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能溶于吡啶中。
苯醚甲环唑溶解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
3、注意事项不同
代森锰锌贮藏时,应注意防止高温,并要保持干燥,以免在高温、潮湿条件下使药剂分解,降低药效。
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
因为铜制剂能降低它的杀菌能力。
二、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防治什么病害
1、代森锰锌为保护性杀菌剂笨醚甲环唑属于保护和治疗性杀菌剂前者主要用于前期,后者用于前期和中期,
代森猛锌给植物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从而相对地起到杀菌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目前是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理想药剂,防效分别为80%和90%左右。
2、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
上文为大家介绍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的阅读与支持!。
引用格式:舒 春,蒲庆龙,田达凯,等. 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树炭疽病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23(4):70-72,81.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04.014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兼具保护性和治疗性作用的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安全广谱,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吡唑醚菌酯为广谱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1]。
桃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桃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幼果染病后即萎缩、硬化、脱落,也侵害叶片和新稍,对桃的产量影响极大。
为了筛选出用于桃树炭疽病防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笔者对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的复配产品40%苯 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树炭疽病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舒 春1,蒲庆龙1,田达凯1,田家顺2,曹友仁2(1. 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芷江 419100;2. 湖南禾益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125)摘 要:为了寻找有效并且安全的桃树炭疽病防治药剂,对不同稀释倍数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桃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7 d时,以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达95.27%,其次是2 500和3 000倍液处理,其防效分别为92.94%和90.07%,均显著高于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 500倍液(CK1)的84.16%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250倍液(CK2)的87.28%;末次施药后14 d时,对桃树炭疽病叶片的防治效果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均以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3.25%和96.63%,其次是2 500和3 000倍液处理,均显著高于CK1和CK2;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供试桃品种安全。
对葡萄有明显效果的主要杀菌剂1、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高效内吸性杀菌剂,杀菌彻底,对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黑腐病等有优异防效,能兼治穗轴褐枯病。
对葡萄安全,不会抑制生长,前期综合防治时,与保护剂配合施用3000~5000倍液;后期对炭疽病治疗处理穗部时施用1000~1500倍液;最好不要和铜制剂混用,如需混用,要增加10%用药量。
对藤稔,夏黑,高妻这3个葡萄品种,连续阴天时不要施用,有药害。
2、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霜脲氰是具有渗透性的霜霉病治疗剂,在药剂喷洒到的地方,能进入葡萄植株内部,杀菌和抑菌。
目前由于大量应用,抗药性比较重。
常见的品种是由72%或36%与代森锰锌混配的药剂,因霜脲氰含量低,建议按照保护性杀菌剂施用。
在葡萄园施用霜脲氰,建议施用纯的霜脲氰制剂,例如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施用2000~3000倍液,也可以3000~4000倍液与保护性杀菌剂(如喷克、喷富露等)混合施用。
3、25%凯润(吡唑醚菌酯)乳油或60%百泰(6%吡唑醚菌酯和54%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吡唑醚菌酯是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之一,是在醚菌酯基础上改进后的高效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杀菌谱广,对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都有较好防效。
且持效时间长,安全性好,对作物有刺激生长作用,可用于葡萄各个生长期,25%凯润施用2000~4000倍液,60%百泰施用800~1500倍液。
4、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戊唑醇是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对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黑腐病等有优异防效,能兼治炭疽病和灰霉病。
前期预防施用8000~10000倍液,作治疗时施用6000倍液,成熟期治疗炭疽病处理穗部时施用3000倍液。
有轻微抑制生长作用,小幼果期慎用。
5、40%氟硅唑(稳歼菌)氟硅唑是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对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黑腐病等有优异防效,能兼治炭疽病。
施用8000~10000倍液。
苯醚甲环唑简介通用名称: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恶醚唑商品名称:思科、世高化学名称: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哑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顺,反比例约为45:55)中文别名:恶醚唑; 恶醚唑; 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恶戊烷-2-基]苯基 4-氯苯基醚; 敌萎丹; 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恶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 二芬恶醚唑; 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1]剂型:3%悬浮种衣剂、10%水分散粒剂、25%乳油、37%水分散粒剂、10%可湿性粉剂相对分子质量:406.26[2]化学式:C19H17Cl2N3O3苯醚甲环唑分子结构式理化性质:该品为无色固体,熔点76℃,沸点220℃/4Pa,蒸气压120nPa(20℃)。
溶解性(20℃):水3.3毫克/升,易溶于有机溶剂。
K(ow)20000(由反相TLC)。
≤300℃稳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缓慢降解。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1453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10毫克/千克。
对兔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对豚鼠无皮肤过敏。
大鼠急性吸入LC50(4小时)大于0.045毫克/升空气,野鸭急性经口LD50大于2150毫克/千克。
(鱼工)鳟LC50(96小时)0.8毫克/升。
对蜜蜂无毒。
作用方式内吸性杀菌,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产品特点: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防除对象]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苯醚甲环唑的结构与特性苯醚甲环唑,化学名为1-(4-氯苯基)-3,3-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丁-1-醇,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内吸性杀菌剂。
它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谷物等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
一、苯醚甲环唑的分子结构苯醚甲环唑的分子式为C15H17ClN2O,相对分子质量为262.76。
其分子结构中,1位氮原子上的氢被三唑环取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五元杂环;在四号碳上有一个氯原子,这个位置的取代增强了它的活性和选择性;此外,还有两个甲基位于三号碳上,使得苯醚甲环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二、苯醚甲环唑的理化性质苯醚甲环唑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特殊气味,熔点为89-90℃,水中溶解度为20mg/L(20℃),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二甲基亚砜等。
三、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机制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膜的形成,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阻止14α-脱甲基酶的活性,阻断麦角甾醇的合成,导致细胞膜破裂,使真菌死亡。
四、苯醚甲环唑的应用领域由于苯醚甲环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因此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苹果黑星病、葡萄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等。
另外,苯醚甲环唑还可以作为种子处理剂使用,可以有效预防种子带菌,提高农作物的出苗率和生长势。
五、苯醚甲环唑的安全性虽然苯醚甲环唑的毒性较低,但是长期接触或者过量使用仍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同时,苯醚甲环唑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施药时要避免污染水源。
总的来说,苯醚甲环唑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成分,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优点,减少其负面影响。
常见6种三唑类农药真菌性病在农作物上发生比较多,比如常见的有:白粉病、锈病、水稻纹枯病、葡萄炭疽病、梨黑星病等,那么当下我们最常用的8种三唑类分别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烯唑醇、戊唑醇、腈菌唑、三唑酮。
一.苯醚甲环唑1.作用特点苯醚甲环唑为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同时也是三唑类安全性最高的之一。
防治的作物也非常广泛,可用于防治番茄、甜菜、禾谷类作物、水稻、大豆、园艺作物及各种蔬菜等。
2.防治病害:(1)梨黑星病:发病初期建议使用10%水分散颗粒剂6000~8000倍液。
进行叶面喷雾,发病严重时期,适当增加浓度,可配置2500~4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2)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建议使用2500~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病害高发时期,建议使用1500~2000倍液使用,进行叶片喷雾。
(3)葡萄炭疽病、黑豆病:建议使用2000~2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4)柑橘疮痂病:用2000~2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5)西瓜蔓枯病:每亩制剂50~80克,(有效成分5~8克)。
(6)草莓白粉病:每亩制剂20~40克,(有效成分2~4克)。
(7)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建议使用1000~1200倍液,发病高发期建议使用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二、丙环唑1.作用特点丙环唑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内吸性三唑类广谱型杀菌剂,可被根、茎、叶吸收,并很快的在植株体内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亚门菌引起的病害,特别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等病害具有特效。
2.防治病害(1)香蕉叶斑病:发病初期使用20%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液,叶面喷雾。
建议使用2~3次,第二次喷药,时间间隔应为25天左右。
(2)葡萄炭疽病:发病初期使用20%水分散颗粒剂,目的用于防护为主,建议使用浓度稍低一些可用2500倍液。
(3)花生叶斑病:发病初期使用20%水分散颗粒剂,可用2500~3000倍液,间隔半个月喷雾2~3次。
蔬菜生产最怕的就是遇见病虫害,最可恨的是病虫害类型繁多,有时遇到了却不能“对症下药”,最终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
今天,给大家分享9种农药,看明白后,大部分病虫害都能防治了。
#01苯醚甲环唑:防治真菌性病害苯醚甲环唑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施药后能被植物迅速吸收,药效持久。
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防治效果,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
例如防治芹菜叶斑病、斑枯病、菜豆锈病、番茄早疫病、辣椒炭疽病、大白菜黑斑病等。
#02噻虫嗪:刺吸式害虫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能够抑制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最后让害虫麻痹而亡。
噻虫嗪内吸传导性强,施药后由叶片或根部内吸,会迅速传导到植株的其他部位,作用迅速,药后2-3天出现死虫高峰,持效期长。
噻虫嗪目前登记的有很多剂型,可用于土壤处理防治(颗粒剂)、种子处理(种衣剂)和叶面处理(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等,都会起到不同的防虫效果。
噻虫嗪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防效,同时可以防治蓟马、黄条跳甲等。
噻虫嗪使用时,建议不要与碱性药剂(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会降低药性,而且对蜜蜂有毒,用药时要特别注意场地,不要用在蜂场附近使用。
#03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广谱高效氯氟氰菊酯又叫三氟氯氟氰菊酯、功夫菊酯。
它对昆虫具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也就是说无论药液喷到害虫身上或者带有药液的部位被害虫吃到胃里了,都会让害虫中毒,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趋避作用,就是让害虫不愿意接近。
它杀虫广谱,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
可用来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蚜虫、蓟马等多种害虫。
高效氯氟氰菊酯遇土不钝化,对地下害虫效果好,可以防治韭蛆。
它对螨类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螨类发生初期使用,可抑制螨类数量上升。
高效氯氟氰菊酯能和很多产品复配使用。
比如,与甲维盐复配、与阿维菌素复配、与吡虫啉复配等,用于防治多种害虫。
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本词条由陈正发最近更新于2020.06.23 16:37 ,并经过2位同⾏评审,查看全部2个编审记录苯醚甲环唑是⼀种⼴谱⾼效的杀菌剂,主要抑制病菌细胞麦⾓甾醇的⽣物合成,从⽽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主要⽤于果树、蔬菜、⼩麦、马铃薯、⾖类、⽠类等作物,对蔬菜和⽠果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
但在⼟壤中移动性⼩,降解缓慢。
中⽂名苯醚甲环唑展开英⽂名difenoconazole 展开别称恶醚唑展开化学式C19H17Cl2N3O3 展开分⼦量406.26 展开熔点76℃展开沸点220℃/4Pa 展开外观⽆⾊固体展开基本介绍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效、⼴谱、低毒、⽤量低,是三唑类杀菌剂的优良品种,其内吸性极强,作⽤机理独特。
其作⽤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细胞麦⾓甾醇的⽣物合成,从⽽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主要⽤于果树、蔬菜、⼩麦、马铃薯、⾖类、⽠类等作物,对蔬菜和⽠果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且具有 “三不“(不污染环境、不污染农产品、不杀伤天敌)的特点,是⽬前我国乃⾄世界各国防治柑橘疮痂病、斑点落叶病等作物抗性病害的理想杀菌剂[1]。
作为⾼效⼴谱低残留的内吸性杀菌剂,与常规杀菌剂相⽐,苯醚甲环唑弥补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酮和代森锰锌等常规杀菌剂杀菌范围窄、防效较差等不⾜。
由于常规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及滥⽤,造成了绝⼤多数病害对其产⽣抗性,致使其对靶标病害的防效⼤幅下降,只有⼤剂量使⽤时才有效,加⼤了防治成本,且农药残留超标。
⽽苯醚甲环唑⽤量低、亩使⽤成本⼩、对环境污染的压⼒也⼤为减轻[2]。
苯醚甲环唑⽔乳剂和微乳剂都是以⽔为介质的⽔包油乳液,均为替代乳油剂型⽽发展的新剂型。
尤其是⽔乳剂因其使⽤乳化剂少 , 经⽪毒性低 , ⼜不使⽤任何亲⽔性极性溶剂 , 较之微乳剂可谓是真正的环保和安全的剂型。
徐妍等⼈[6]研发的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配⽅重复性好,制剂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对应的CIPAC标准要求。
25%苯醚甲环唑乳油
卓越特性:
一、高效广谱:本产品是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干扰病菌的正常生长,对游
资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有超乎寻常的保护治疗功效,如对白粉病、锈病、叶斑病、黑星病、炭疽病、疮痂病等有特效,适合花期、幼果期使用。
二、超强渗透:本品添加国际优质助剂,施药后60秒动态扩展面积达到35
平方毫米,具有强大的叶面润湿铺展能力,不易滑落,遇雨耐冲刷,药剂利用率高
三、内吸性强:使用本品后,药剂迅速铺展,且渗入植物体内上下传到至植
物的茎、叶、梗的每一个细小部位,迅速吸收,是农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效力,对各部位的病菌彻底杀灭控制
四、省工省药治病又增产:本品持效期在15天以上,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
作用,并对作物有强烈的刺激生长作用,明显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省时省力又增产。
图谱:
黄瓜白粉病辣椒白粉病
菜豆锈病桃子黑星病
葡萄炭疽病柑橘疮痂病。
一点金农药登记证:PD20121351 25%苯醚甲环唑主要成分:25%苯醚甲环唑+进口有机硅剂型:微乳剂规格:50毫升*100瓶,500毫升*20瓶产品性能:对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柑橘疮痂病,荔枝炭疽病,香蕉叶斑病、黑星病,葡萄炭疽病、黑痘病,西瓜炭疽病、蔓枯病,石榴麻皮病,大白菜黑斑病,番茄早疫病,水稻纹枯病等效果奇好。
产品特点:杀菌谱广。
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保持叶片浓绿,能使作物增产。
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比常规药节省2—3次用药,节省成本。
使用技术和方法:作物防治病害稀释倍数使用方法香蕉叶斑病、黑星病1500~2500倍喷雾葡萄炭疽病、黑痘病1500~2500倍喷雾苹果斑点落叶病2500~3000倍喷雾荔枝炭疽病3000~5000倍喷雾柑橘炭疽病、疮痂病等6000~8000倍喷雾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黑粉病3000~5000倍喷雾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3000~5000倍喷雾瓜类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蔓枯病6000~8000倍喷雾叶菜类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4000~5000倍喷雾果菜类炭疽病、早疫病3000~4000倍喷雾豆类白粉病、锈病、褐斑病、叶斑病、炭疽病4000~5000倍喷雾草莓白粉病、早疫病2000~4000倍喷雾注:1、治疗用药应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佳。
2、第一次喷药过7--10天再喷一次药,共喷两次。
3. 大风或预计两小时内有降雨天气请勿使用。
一点金作用方式:具有內吸、治疗、铲除和保护多重作用。
内吸双向传导,杀菌迅速持效期长。
添加进口有机硅,增强渗透、润湿展着能力,药效更迅速,耐雨水冲刷。
一点金 25%苯醚甲环唑1、产品基本信息苯醚甲环唑属于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低毒安全、高效广谱,对作物有持久保护和治疗作用。
中文别名:恶醚唑; 恶醚唑; 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恶戊烷-2-基]苯基 4-氯苯基醚; 敌萎丹; 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恶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 二芬恶醚唑; 顺,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分子式:C19H17Cl2N3O3,分子量:406.26,剂型:微乳剂。
苯醚甲环唑在柑桔上的用法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常用于柑桔树上防治病害。
其用法如下:
1. 预防用法:将苯醚甲环唑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柑桔树的叶片上,覆盖叶片的顶部和底部。
该方法适用于预防柑桔树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如黑斑病、炭疽病等。
2. 治疗用法:如果柑桔树已经感染了真菌病害,可采用浸渍法处理。
将适量的苯醚甲环唑溶解在水中,然后将柑桔树感染部位浸泡在溶液中一段时间,让药剂充分渗透到感染组织中。
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已经发作的真菌病害,如炭疽病的果实腐烂等。
使用苯醚甲环唑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防护措施进行操作,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同时,注意使用剂量和喷洒浓度的控制,以避免对柑桔树造成过度药害。
请在使用前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以获得更准确的用法和剂量指导。
苯醚甲环唑的作用
苯醚甲环唑是目前国际最前沿的农药杀菌剂精品;是跨世纪的广谱、安全农药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三大功效。
本文为大家介绍苯醚甲环唑的作用,包括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方式和适用范围。
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方式
内吸性杀菌,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产品特点: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
苯醚甲环唑的作用范围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番茄、甜菜、香蕉、禾谷类作物、水稻、大豆、园艺作物及各种蔬莱等。
对小麦、大麦进行茎叶(小麦株高24~42cm)处理时,有时叶片会出现变色现象,但不会影响产量。
防治对象:杀菌谱广,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
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效果也很好。
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