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产程图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53.50 KB
- 文档页数:4
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对比【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
在新产程标准的特性及临床效果部分,我们将探讨其创新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举例说明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
而旧产程标准的特性及临床效果将作为对比对象,以便全面评估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比较新旧产程标准在临床效果上的部分,我们将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差异,并探讨其应用的临床价值。
结论部分将总结新产程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并讨论对未来产程标准制定的启示。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新产程标准,从而提升临床实践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关键词:新产程标准、旧产程标准、产程特性、临床效果、比较、差异、临床价值、意义、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程标准在医学临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规范了医疗过程中的步骤和要求,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错误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创新,新的产程标准不断被提出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旧的产程标准仍然被一些医疗机构使用,因此需要进行新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和临床效果上的对比研究。
研究背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目前医疗产程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制定和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比较新旧产程标准在临床效果上的差别,可以为医疗机构选择合适的标准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对比,为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对比。
通过对新旧产程标准的特性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两者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差异,以及它们在产程特性上的具体差异。
研究目的包括分析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临床效果上的差异,探讨两者应用的临床价值,并探讨新产程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以及对未来产程标准制定的启示。
新旧产程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新旧产程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探讨了新旧产程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新产程可能会提高分娩的效率,减少分娩时间,降低产妇痛苦水平,但也有可能增加产程中的并发症风险。
相比之下,旧产程可能更符合自然生产的生理过程,但分娩时间较长,疼痛感较强。
在本文总结了产程对孕妇分娩结局的综合影响和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孕妇分娩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关键词:新旧产程、孕妇、分娩结局、影响、研究、产程对孕妇分娩的影响、数据分析、相关研究进展、产程的意义、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产程是孕妇分娩的过程,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环境的变迁,产程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旧产程是指通过自然分娩的方式,经历宫缩、开指、分娩等一系列生理反应来完成生产过程;而现代的新产程则更多采用了医疗辅助手段,如产程管理、药物辅助等方式来促进分娩进程,同时也减少了分娩的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新旧产程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究竟如何,目前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方面,新产程虽然在提高分娩效率、降低痛苦方面表现出色,但其潜在的风险与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旧产程虽然较为自然和原始,但其分娩的效率和安全性也备受质疑。
有必要对新旧产程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产程管理实践,提升孕产妇的生产体验和健康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新旧产程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为临床产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新旧产程在孕妇分娩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来评估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从而为改进产程管理和促进良好分娩结果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梳理相关研究进展,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探讨产程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为提高产程质量和孕妇分娩结局提供理论基础。
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目的比較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采用新产程标准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旧产程标准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均为初产妇。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分娩结局:观察产后出血、新生窒息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短于对照组,而缩宫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助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pH0.05).The proportion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neonatal asphyxia and umbilical arterial blood pH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新、旧产程标准1.2.1旧产程标准参照《妇产科学》(8版)[3]。
潜伏期延长:潜伏期时间>16 h。
活跃期:指子宫颈口扩张3~10 cm,活跃期晚期为宫颈口扩张9~10 cm。
活跃期延长:活跃期>8 h;活跃期宫颈口扩张速度为初产妇4 h。
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为初产妇>2 h(有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者>3 h)。
胎头下降延缓:在减速期及第二产程时,胎头下降的速度为初产妇1 h。
滞产:总的产程时间>24 h。
1.2.2新产程标准[4] 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
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仍然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活跃期:以宫口扩张6 cm作为标志。
产程图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25-02产程图是用一张图纸将分娩过程中的客观指标,详细记录在上,是产程监护及识别难产的重要手段,产程进展的标志,是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产程图曲线分为交叉型和伴行型两种,而我院采用的是交叉型产程图,以此说明产程中的特点。
1 从宫口扩张曲线观察产程图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1.1潜伏期临产后有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3cm所需时间。
初产妇正常潜伏期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不超过16小时。
如超过此时限,说明有潜在难产可能。
产程图上表现为宫口扩张曲线停滞或≤3cm,说明潜伏期延长,及时查找原因,积极处理。
1.2活跃期从宫口开大3cm至宫口开全所需的时间。
此期开始作为潜伏期结束,宫颈扩张曲线开始向上倾斜,产程活跃直至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此期扩张速度加快,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
分为3个阶段:(1)加速阶段:指宫口扩张3cm- 4cm,约需1小时30分钟;(2)最大加速阶段:指宫口扩张4cm- 9cm,约需2小时,此阶段为初产妇宫口扩张速度<1.2cm/h,经产妇<1.5cm/h,说明活跃期延长,宫口不再扩张2小时以上,称活跃期停滞。
产程图上表现为宫颈扩张曲线上升缓慢或停滞不前呈一横线。
如为活跃期延缓,查无产道异常或头盆不称,行人工破膜,系宫缩乏力,加强宫缩;(3)减缓阶段:宫口扩张到9cm- 10cm,平均30分钟,有些产妇无此阶段直接进入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为第二产程延长;产程图上表现为宫颈扩张曲线呈一横线。
此时可能为胎头异常或宫缩乏力,应及时处理,结束分娩。
2 从胎头下降曲线观察产程图胎头下降是在产力作用下开展的一个连续过程,其下降速度分为潜伏期,加速期,急速下降期。
2.1潜伏期由于胎头下降晚于宫颈扩张,故先露下降的潜伏期相当于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和活跃期的加速期。
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对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新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与旧产程标准相比,新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优势逐渐显现,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保障。
本文将对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医护人员和广大产妇提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产程警护。
一、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的区别在产程管理上,新产程标准相对于旧产程标准在许多方面都有所改进和完善。
新产程标准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产程管理,尊重每个产妇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充分考虑到孕妇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状况,为每个产妇制定出更加合理和科学的产程方案。
新产程标准还注重团队协作,通过医生、助产士、护士等多方面的专业配合,为产妇提供更加全面和周到的产程护理服务。
新产程标准还加强了对产程风险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相对而言,旧产程标准在这些方面则偏向于固定的一揽子方案,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导致了一些产妇在产程中遇到了不必要的困难和风险。
从这些方面来看,新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优势更加明显,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保障。
二、新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分析1. 产程疼痛控制方面的对比新产程标准在产程疼痛控制方面相对于旧产程标准有了较大的改进。
新产程标准提倡自然分娩,鼓励产妇选择更加安全和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法,如无痛分娩和水中分娩等,帮助产妇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
新产程标准也更加注重对分娩疼痛的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疼痛缓解方案,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大的疼痛刺激,提高了产妇的分娩体验和生产结果。
而旧产程标准在这方面则相对滞后,忽视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对疼痛缓解方法和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控,导致了一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疼痛刺激,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
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中新旧产程图的应用进行对比研究权国梅甘肃省天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甘肃 武威 733200【摘要】目的:研究初产妇自然分娩当中新旧产程图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260例初产妇,将采用传统Friedman产程曲线标准的130例设为A组,将应用新版产程图的130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
结果:B组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程的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产妇的医疗干预率低于A组,P<0.05;且B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A组,P<0.05。
结论: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新版产程图可以缩短产程时间,降低缩宫素、人工破膜等干预措施的使用,剖宫产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更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Friedman产程曲线标准;新版产程图[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206-02近几年,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发病率逐年上升,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同时确保母体与新生儿的安全已经成为产科临床高度关注的课题[1]。
本文研究了初产妇自然分娩当中新旧产程图的应用效果,并将详细内容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260例初产妇,将采用传统Friedman产程曲线标准的130例设为A组,将应用新版产程图的130例设为B组,A组年龄介于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2±5.69)岁;孕周介于37~41周之间,平均孕周(37.56±1.31)周;身高介于157~168cm,平均身高(162.12±3.59)cm;体重介于58~73kg,平均体重(66.58±4.89)kg;B组年龄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8±6.14)岁;孕周介于38~42周之间,平均孕周(38.08±1.42)周;身高介于158~170cm,平均身高(163.21±4.16)cm;体重介于59~74kg,平均体重为(67.44±5.36)kg;此次研究已经取得我医院医院伦理委员会,且所有产妇及家属已经签署了知情认可书,表示自愿参与研究。
新、旧产程标准改善自然分娩的临床对照研究张翰儒;刘博;王德贵【摘要】目的: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对自然分娩的影响。
方法收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与2015年1月产科分娩中心待产的单胎、头位、足月、自然临产、未行药物镇痛分娩的400例初产妇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2014年1月分娩的197例为旧产程组,2015年1月分娩的193例为新产程组,对比两组在剖宫产、产时医疗干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新产程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缩宫素使用率、人工破膜及安定使用率低于旧产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在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中转手术及产钳助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以新产程标准作为临床指导,既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时医疗干预,又不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6(034)017【总页数】3页(P155-157)【关键词】产程标准;剖宫产率;分娩并发症【作者】张翰儒;刘博;王德贵【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兰州 730050;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3近年来,全球剖宫产率急剧上升,我国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对产程认识的不足及不当的产科干预[1]。
如今,大多数国内产科医生仍将Friedman产程图(即旧产程标准,指活跃期宫口开3 cm到宫口开全,并根据产程设定警戒线及处理线)作为产程管理的金标准,但国外最新循证医学研究表明:适当放宽潜伏期及活跃期管理时限,不但能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而且可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2]。
但新产程标准(即《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将活跃期起点改为宫口开6 cm,并适当放宽潜伏期及活跃期时限)[3]目前在国内仅是专家共识,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
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对比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程管理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程标准相继出台,以期提升产程管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旧产程标准一直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其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面对新旧标准的并存,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需要深入探讨两者在产程特性上的差异以及在临床效果上的表现,以更好地选择适用的产程标准,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对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和临床效果上进行对比分析,为产程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指导,促进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上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两种标准的特性和临床效果,我们旨在发现新产程标准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客观评价旧产程标准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我们希望为医疗产程管理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为临床实践带来积极的启示,促进医疗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 正文2.1 新产程标准的特性新产程标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制定标准更加科学化:新产程标准的制定更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采用了更多的数据支撑和证据依据。
相较于旧产程标准,新标准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2. 强调个性化治疗:新产程标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引入了个性化治疗的理念,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生理状态,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3. 注重全程管理:新产程标准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包括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环节,强调从综合性的角度对患者进行管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引入新技术和新药物:新产程标准更加注重引入最新的技术和药物,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准确性,加速了患者康复的速度。
5. 质量评估更加严格:新产程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了更严格的监测和评估,使医疗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初产妇头位难产诊断中新旧产程图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新旧产程图在初产妇头位难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5月所收头位难产型初产妇为例,依照乱数表法从中择取94例进行对比实验。
其中,47例对照组患者依照旧产程图模式,另47例实验组患者依照新产程图模式。
对比二者妊娠结局。
结果:实验组患者妊娠结局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较旧产程图而言,应用新产程图后可显著优化整体妊娠结局。
【关键词】初产妇;头位难产;新旧对比;产程图【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153-02基于上世纪末临床诊断中针对头位难产型初产妇的诊断标准渐变宽松,当前临床实践中过度诊断头位难产型初产妇情况逐年增多,由此提高临床过度医疗概率,究其原因可能是基于以往弗里德曼氏产程标准下,临床诊断医师易作出潜伏期延长、产程缓慢等结论,由此给予患者产前辅助、催产素、人工破膜或剖宫产等措施,然过犹不及,反使临床妊娠结局恶化[1]。
而随着医学理论深入发展,新产程标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得以提出,逐步改善头位难产型初产妇过度诊疗现象[2]。
针对此,本文将以2016年2月—2017年5月本院所收94例头位难产初产妇为例,就新旧产程图在其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简要对比分析,实验详情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以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所收头位难产型初产妇为例,依照乱数表法从中择取94例进行对比实验。
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27.14±2.93)岁;实验组47例,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26.25±2.17)岁。
二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0.05)。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组产妇均为首次分娩且为单胎妊娠;入组者均无任何并发症或病理产科情况。
1.2 临床诊疗方案予以本次实验所有参与组患者常规监测,包括其胎头下降度和宫口开放度等,同时实时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及其胎儿情况。
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尚丽莉;朱芳;卜秀华【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8(025)011【摘要】目的比较新、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采用新产程标准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旧产程标准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均为初产妇.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分娩结局:观察产后出血、新生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短于对照组,而缩宫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助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pH<7.00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采用新产程标准,显著降低产妇的阴道助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总页数】3页(P84-86)【作者】尚丽莉;朱芳;卜秀华【作者单位】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辽宁大连 116033;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辽宁大连 116033;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辽宁大连 11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相关文献】1.初产妇头位难产诊疗中新产程图与旧产程图的比较研究 [J], 宋俊杰;李彩霞;申爱琴2.初产妇头位难产诊疗中新产程图与旧产程图的比较研究 [J], 宋俊杰;李彩霞;申爱琴;3.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战姝妍;王立媛4.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J], 钟保珠;陈银华;焦力敏5.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袁春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旧产程标准对分娩的影响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产程标准下的分娩情况,评价新旧产程标准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90例产妇和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前者为对照组(旧产程标准),后者为研究组(新产程标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相对更长(P<0.05),自然分娩率相对更高(P<0.05),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
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相仿(P>0.05)。
结论:新产程标准的应用,对于提高分娩安全和保障母婴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产程标准;分娩;临床影响【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09-02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正确的产程处理,进而帮助产妇安全、顺利分娩,并减少手术干预,降低剖宫产率。
而在产程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产程标准进行。
Friedman产程曲线已经沿用多年,一直作为产程处理的参考标准。
但是随着分娩人群特点发生改变,旧有产程标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传统观念,并充分考虑到产妇平均分娩年龄、胎儿体质量、产科干预等情况[1]。
目前,新产程标准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在旧产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程处理方法,影响着分娩安全及母婴健康。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 20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产程标准下的分娩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90例产妇和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30例产妇,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别应用旧产程标准(对照组)和新产程标准(研究组),行分组对照。
产程图的临床应用分析产程图是指在头位分娩过程中,以曲线形式记录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的相应关系,同时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产程图能动态地反映产程的进展,是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依据。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新的监测仪器及方法多种多样,但产程图的描绘在判断产程进展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本文就此分析产程图在临床的应用情况。
标签:产程图;母婴安全;产程曲线产科由于其服务对象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它关系着母婴健康,伤残,安危,医护人员的每项工作均维系着两条生命安危。
所以医护人员在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外,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能。
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于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协调。
如有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异常就会影响产程进展导致难产。
所以只有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程中的难产因素,确保母婴安危。
产程图就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判断难产形成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指导我们抓紧时机及时正确的处理,使有难产倾向的产妇顺产、行阴道助产或行剖宫产术。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新的监测仪器,新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然而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产程图在产程观察中仍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
它是产程中产妇情况监测的重要依据和手段[1]。
下面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50例产妇产程图分析,将其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产妇350例,排除不能正常分娩和极力要求剖宫产的初产妇,孕周37~41周,年龄4cm时,每1-2小时肛检1次,宫口全开后要30min检查一次,必要时做消毒内检,直到分娩,并在产程图上准确记录宫口扩张程度、先露下降情况、胎心变化以及宫缩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
产程图上必须显示产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5条曲线。
1.2.1 胎心率曲线:胎心率曲线一般在产程图上成平直状,当胎心率160次/分,表示发生梗阻或胎儿缺氧,这时胎儿有宫内窘迫,应及时找到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
1.2.2 宫口扩张曲线:询问开始有规律的宫缩时间并开始记录。
龙源期刊网
新旧产程图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王金珍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要】目的:探究和对比新旧产程图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按照旧产程图处理产程,研究组采用新产程图处理产程,对比两组处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潜伏期平均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活跃期平均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剖宫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产程处理中应用新产程标准,能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且不会增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关键词】新旧产程图;妊娠结局;应用
【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033-01
产程图是一种常用的反应产程进展情况的监护方式,其主要采用图表的形式连续记录宫颈口扩张程度、胎儿心率、胎先露相对于骨盆的位置等,不仅能对产妇产程进展情况进行动态反应,还能有效评估分娩结局,因此,其已成为临床进行产程观察和处理的重要依据[1]。
而产
程图历经多年的发展,又形成了新、旧两种不同的诊断时限标准,本文主要探究和对比了新旧产程图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