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15.26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 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8.科举制的“利”和弊
科举百度文库度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 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⑵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
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一一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一一就是西周(前11世纪)一一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
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一一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一一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你一定要知道这些中国通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 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一一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 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一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焚书坑儒
5.郡县制和分圭寸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
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
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
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⑶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4.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
(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
(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一一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一一960年北宋建立)
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一一1368年明朝建立)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一一1912年清帝退位)
1.如何巧记方法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 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 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6.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专制。
汉武帝一一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一一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一一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一一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于是,圭寸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3.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
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⑵特点:
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1)西南一一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一一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一一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 “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 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一一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一一前221年
二、圭寸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一一589年隋朝建立)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一一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一一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一一前11世纪)
3、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一一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⑷ 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 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7.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