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特点及选矿新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44.61 KB
- 文档页数:3
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浅析——020131 林少伟一、区域地质简介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为上震旦系,分两层,下部是蛇绿岩石化大理岩;上部是透辉石和透辉石大理岩互层。
上三叠纪地层在本地区最发育,分布在矿区北部和西北部,其底部是紫红色砂砾岩;上部为灰绿色砂岩与黑色砂页岩互层,含煤。
老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呈水平或近水平,不整合覆盖于老底层之上。
(如图1-1)图1-1攀西地区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内带,是世界上最大的V-Ti 磁铁矿矿集区, 其中多处为大型-超大型V-Ti 磁铁矿床(Zhou, 2005; 宋谢炎等, 2005; 张招崇等, 2007; 胡瑞忠等, 2010)。
沿南北向的磨盘山——元谋断裂和攀枝花断裂带发育一系列含Fe-Ti-V 矿的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从北向南依次为太和岩体、白马岩体、新街岩体、红格岩体和攀枝花岩体。
攀枝花层状辉长岩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0°~ 60°,长19 km,宽2 km,厚2000~3000m, 出露面积约30 km2。
下部主要含矿带厚70~500 m,平均210 m,其中矿体累计厚度为20~230 m,平均130 m,沿倾向延伸850 m 未见变薄(李德惠等, 1982; 王正允, 1982; 宋谢炎等, 1994)。
后期由于受南北向反扭性平移断裂破坏,自北东向南西可将矿床划分为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山、刀马坎、公山等赋矿地段(图1-2)。
岩体上盘因断层影响只见三叠纪地层与之呈断层接触。
下盘围岩争议较大,多认为靠近岩体底部的大理岩是岩体底板围岩,并认定属于上震旦统灯影灰岩(图1-2)。
攀枝花岩体自下而上可分为底部边缘带、下部含矿带、中部岩相带、上部含矿带和顶部岩相带等5个岩相带,可划分出五个旋回;上部岩相带则以磷灰石含量的突然增高为标志,韵律层理减弱(王正允, 1982; 宋谢炎等, 1994)。
攀枝花岩体中部岩相带火成韵律构造发育,富含斜长石的辉长岩和富含单斜辉石、橄榄石和钛铁氧化物(包括磁铁矿和少量钛铁矿)的暗色辉长岩交替出现(李德惠等, 1982; 王正允, 1982)。
钒钛磁铁矿选矿方法浅析1引言钒钛磁铁矿在中国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储量和开采量居全国铁矿的第三位。
地质勘测表明,仅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储量就达100亿t ,占全国铁矿探明储量的20%;钒资源储量为1 578.8万「占全国钒资源储量的62%,占世界钒储量的11.6%;钛资源储量为8.7亿t ,占全国钛资源储量的90.5%,占世界钛储量的35.2%。
此外还伴生有90万t钻、70 万t镍、25万t 钪、18万t镓以及大量的铜、硫等资源。
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经历了以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雾化提钒和钛精矿选矿为代表的三个重要阶段,逐步实现了铁、钒和钛元素的规模化利用。
随着提取冶金技术进步以及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综合利用矿石中的钻、镍、铜、钪、镓和硫等有价元素也正在成为可能。
2钒钛磁铁矿的性质钒钛磁铁矿矿床主要产在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矿石以富含铁、钛为特征。
矿床生成方式分为晚期岩浆分异型矿床及晚期岩浆贯入型矿床;含矿岩石组合类型有辉长岩型-辉石岩-橄榄岩型等。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组分为钛磁铁矿、钛铁矿、硫化矿物三种,而主要工业矿物中均富含多种有用组分:钛磁铁矿主要有Fe、Ti、Vi、Cr、Co、Ni、G a,钛铁矿主要有Ti、Fe、Sc ,硫化矿物主要有S、Co、Vi、Cu及铂族等。
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分布特征如下。
(1)铁。
主要含在钛磁铁矿中,其分配值及分配率随矿石品级增高而增加,一般为高品位矿93%左右,中品位矿78%〜88%,低品位矿67%〜75%, Fe表外矿51%〜63%。
此外,钛铁矿及脉石矿物也含有较多的铁,钛铁矿中分配率随矿石品级增高而降低,一般为高品位矿5%左右冲品位矿6%〜13%,低品位矿7%〜17%,表外矿10%〜27%脉石矿物中分配率一般为高品位矿1%左右,中品位矿2%〜14%,低品位矿10%〜20%,表外矿8%〜24%,硫化矿中铁的分配率一般仅占1%〜5%。
(2 )钛。
钛铁矿和钛磁铁矿中的钛约占矿石中钛含量的90%〜99%。
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钒钛磁铁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其选矿工艺流程对于有效提取和利用矿石中的有用成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钒钛磁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并分享对该工艺流程的观点和理解。
一、钒钛磁铁矿的特点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含有丰富钒和钛元素的重要矿石,常见于不同类型的火成岩和沉积岩中。
其主要矿物包括钛铁矿、磁铁矿、钛钒矿等。
钒和钛是重要的产业原材料,在钢铁冶炼、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钒钛磁铁矿的特殊性质,其选矿工艺流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因素。
二、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1. 矿石的预处理钒钛磁铁矿在选矿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矿石的预处理。
这一步骤包括矿石的破碎、磁选和脱泥等。
通过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降低矿石的粒度,提高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并去除杂质,为后续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更好的原料。
2. 磁选分离钒钛磁铁矿中常含有磁性矿物,如磁铁矿。
通过磁选分离,可以将磁性矿物与非磁性矿物进行有效分离。
磁选分离主要采用干磁选和湿磁选两种方式,通过磁场对矿石进行分离,使磁性矿物被吸附在磁场中,实现其与矿石的分离。
3. 浮选分离钒钛磁铁矿中还含有一些非磁性矿物,如钛铁矿。
这些非磁性矿物常采用浮选的方式进行分离。
浮选分离是通过与空气或药剂接触,使矿石中的有用矿物颗粒吸附气泡上升至液面,并被收集起来的一种分离方法。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调整浮选药剂的种类和用量,控制气泡的大小和速度,可以实现钒钛磁铁矿中有用矿物与废石的有效分离。
4. 精选和脱水在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的后续步骤中,还需要进行精选和脱水处理。
精选是通过进一步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从选矿产物中进一步提高有用矿物的纯度和质量,并分离出更高品位的矿石产品。
而脱水则是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将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以减少环境污染。
三、观点和理解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其对于提高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的选矿工艺流程,可以提高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摘要】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为相应产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
本文以钒钛磁铁矿的选矿特点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为研究对象,谈谈对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选矿;综合利用引言钒钛磁铁矿是一种铁、钒、钛等多种有价元素共生的复合矿,我国钒钛磁铁矿储量巨大,尤以攀西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著称于世。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在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的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资源浪费巨大,并造成环境污染、土地破坏、生态失衡等严重问题,这种现状将制约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钒钛磁铁矿的选矿特点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为研究对象,谈谈对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1对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1)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任何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自己有限的矿产资源。
虽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地域大国。
但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人均占有率极低。
只有最大限度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矿产资源,才能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2)钒钛磁矿中的钒、钛、钴、钪、镓等有益组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特别是钒、钛,作为战略物质被大量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工业,它们的利用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
所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矿种的巨大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3)钒钛磁铁矿是一个多金属共(伴)生的世界特大型矿床,而目前铁的利用价值仅占其中的百分之几。
要将这种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对钒钛磁铁矿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由此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会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
(4)在开发钒钛磁铁矿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在开采、选冶、加工过程中,排放的“三废”污染了当地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植被损毁,生态恶化。
浅析钒钛磁铁矿的选矿技术摘要:钒钛磁铁矿是一类重要的矿产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和发展。
钒钛磁铁矿中的钒、钛、钴、钪、镓等有益组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国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及国内外相关行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选矿技术;引言:钒钛磁铁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
目前我国的钒钛磁铁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而攀西地区探明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达到96.6 亿t,占全国铁矿探明储量的20%,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共生的钛资源为8.7亿t,占世界储量的35.2%,全国储量的90.5%,居世界第一位,钒资源量占全国的59%,占世界储量的6.7%,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三位,被誉为“中国钒、钛之都” 。
经过40多年的发展,钒钛磁铁矿分选利用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单从矿产资源开发而言,攀西地区已经形成近2000万吨铁精矿、100多万吨钛精矿(由尾矿中回收)的综合生产能力。
1.钛磁铁矿的选矿技术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是矿石分选。
其目的是将复合矿石中多种有价矿物按其不同性质,分选成各类产品,也就是将其富集成适于制铁、制钛及其各相关金属加工处理的选矿产品,如铁钒精矿、钛精矿、硫钴镍精矿及脉石矿物等产品。
1.1一段磨矿磁选工艺流程由钛磁铁矿的性质可知,磁选工艺是最佳的分选方案,且影响钛磁铁矿分选富集的主要因素是磨矿粒度,尤其是将钒钛磁铁矿石中的钛磁铁矿物作为富集产品时,应将其作为一种含磁铁矿、钛铁晶石、尖晶石及板状钛铁矿的复合磁铁矿物相整体来考虑,其嵌布粒度是一般较粗大,在磨矿作业中是属粗、中粒嵌布粒度物料,所以,通常首先考虑以较粗粒级磨矿作业的一段磨矿为其主要磨矿方案。
1.2阶段磨矿磁选工艺流程当钒钛磁铁矿石嵌布粒度较粗且属不均匀嵌布时,当物料破碎到较粗粒度时就可产生部分单体脉石或贫连生体矿物产品,对其进行磁力分选,就能排出部分粗粒尾矿,因此,可用阶段磨矿磁选工艺流程进行分选。
攀西钒钛磁铁矿分布特征及采矿选矿技术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钒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钢铁冶炼、航空航天材料生产加工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国防、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钒钛磁铁矿作为我国铁矿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生成于基性、超基性浸入矿床。
随着钢铁企业成本和竞争压力的增大,高钛型铁矿高炉冶炼对钒钛铁精矿的TFe品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攀西钒钛磁铁矿;分布特征;采矿选矿技术引言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复合型矿产资源,该类型矿石主要生成于基性、超基性浸入矿床,主要含铁、钛和钒,其次还含有钴、铬、镍、镓和钪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
钒钛磁铁矿在全球储量较大,但是大部分集中于三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南非和中国。
四川攀西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储量最大的地方,钒钛磁铁矿主要在四大矿区分布,其次是河北承德,少部分分布在辽宁朝阳、山西代县和陕西汉中等地区。
钒钛磁铁矿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大的意义,属关系国计民生发展的重大战略资源,目前,随着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高品位矿石消耗殆尽,低品位资源的利用提上日程,该部分资源的低成本开发迫在眉睫。
1钒钛磁铁矿的性质特点及资源特性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含钒、钛、铁及钪、铬、钴、镍、铜、铀、锌等多种金属元素共伴生的复合铁矿,因而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由于钒与铁的原子半径相近,使得钒可以与铁呈类质同相赋存在磁铁矿中,所以钒没有独立的矿物,而是钒铁共生在磁铁矿中。
钒钛磁铁矿的形状多呈片晶或半自形粒状,蓝灰色、有金属光泽,耐王水、盐酸的腐蚀。
根据矿石中钛含量(TiO2)的不同,可以分为高、中、低不同钛型的钒钛磁铁矿;根据矿石中铬含量(Cr2O3)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低铬型和高铬型钒钛磁铁矿。
钒钛磁铁矿中钒的含量(以V2O5计,下同)从0.1%到2.0%不等,是目前提钒的主要矿物来源,其主要分布在基性和超基性侵入岩中,矿石以铁、钛含量高为其基本特征。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远景郭道军;于海军;王雪;孟标;吴得强;任海涛【摘要】Panzhihua vanadic titanomagnetite deposit is confined to Hercynian layered gabbro rock bodies which may be divided into 6 petrofacies zones and 4 ore-bearing horizons based on rock association, mineral assemblage, texture and structure as well as mineralization. The mineralization was controlled by structure, lithology and wall rock. The studied area may be divided into SE and NW magnetic anomalous belts which are composed of 9 magnetic anomalies and 2 prospect areas.%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主要赋存于华力西期的层状的基性辉长岩体之中,据岩石组合、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及矿化特征,含矿岩体大致划分6个岩相带4个含矿层;导矿构造、岩浆岩以及围岩条件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根据1∶1万高精度磁测,研究区自西向东可分成南东(Ⅰ)及北西(Ⅱ)两个磁异常带,根据其形态、范围、强度,结合地质特征,圈出了9个局部磁异常区以及两类成矿远景区,为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523-528)【关键词】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成矿远景;攀枝花【作者】郭道军;于海军;王雪;孟标;吴得强;任海涛【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成都 61113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成都 61113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成都 61113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成都 61113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成都 61113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成都 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攀枝花铁矿是我国铁矿集中度较高的8大分布区之一,对于攀枝花铁矿的成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岩浆晚期矿床[1、2],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攀枝花铁矿为岩浆早期的产物[3],经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野外及室内综合地质调查,拟对其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阐述,并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对其周边成矿远景进行分析。
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一步法和二步法以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一步法和二步法为标题,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工艺流程。
一、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一步法钒钛磁铁矿是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其含有丰富的钒和钛元素,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钒钛磁铁矿的选矿工艺主要是通过磁选法进行,一步法是其中的一种常用工艺流程。
1. 矿石破碎:首先,将原矿经过破碎机进行粗破碎,将矿石破碎成一定粒度范围内的颗粒。
2. 磁选:将破碎后的矿石通过磁选机进行磁选分离。
由于钒钛磁铁矿中含有较高的磁性矿物,可以利用磁选机的磁性分离原理,将磁性矿物与非磁性矿物分离开来。
3. 磁选尾矿处理:磁选过程中产生的磁选尾矿需要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磁选尾矿中还含有一定的钒和钛元素,可以通过进一步的选矿处理来回收这些有价值的元素。
二、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二步法除了一步法之外,钒钛磁铁矿的选矿工艺还可以采用二步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二步法的工艺流程。
1. 磁选预处理:首先,将原矿进行磁选预处理。
通过磁选机对原矿进行磁选,将其中的磁性矿物与非磁性矿物分离。
2. 精磁选:将磁选预处理后的矿石经过精磁选机进行进一步的磁选。
精磁选是对磁选预处理后的矿石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离,以提高选矿效果。
3. 磁选尾矿处理:与一步法相同,二步法的磁选过程也会产生磁选尾矿,需要进行处理。
通过进一步的选矿处理,可以回收磁选尾矿中的有价值元素。
总结: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一步法和二步法都是通过磁选的方式进行的。
一步法直接对原矿进行磁选分离,而二步法则先进行磁选预处理,再进行精磁选。
无论是一步法还是二步法,都需要进行磁选尾矿的处理,以回收其中的有价值元素。
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矿石性质和生产需求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的选矿效果和经济效益。
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攀枝花, 磁铁矿一、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一)概况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位于四川西南部。
区内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四大矿区集中展布在四川省西昌至攀枝花市区域内,呈一个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30~50公里的狭长区带内——即攀西裂谷带。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为常隆庆、殷学忠1936年在攀枝花(时称渡口)矿区做地质调查时发现,1942年、1941年他们分别发表文章并计算了铁矿石储量。
1941~1944年李善邦、秦馨攀、陈正、程裕淇等对矿石进行了研究,确定矿石矿物主要为钛磁铁矿、铁矿及钛磁铁矿含钒。
从那时开始,攀枝花铁矿便逐渐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著称。
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正式勘查工作起于1954年;四川省地矿局、冶金地勘局等单位几代地质人员进行了50多年的勘查,首先勘查的是攀枝花矿区,以后相继勘查了白马、太和、红格以及其他大、中型矿区;陈毓川院士等知名专家和矿床所等科研单位、院校也进行了深入和长期研究。
区内共查明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大型矿床8处、中型矿床9处,发现矿点、矿化点10余处,踏勘、检查航磁异常近10处;其中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4个矿区为勘探,其他大、中型矿区基本达详查,个别中型矿区为普查。
区内现已查明矿石资源量100.74亿吨,矿石中伴生钛(TiO2)资源量8.53亿吨、伴生钒(V2O5)资源量1960.5万吨,同时初步查明铜、钴、镍、铬、锰、铂族元素、镓、钪等有益组合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二)工作思路与方法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按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
根据全国统一划分,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预测类型为岩浆型。
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为四川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矿产课题所设黑色金属子课题的重要工作内容,并设立了铁矿专题。
2008年7月24日呼和浩特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流程;并且新疆提出了成矿规律、成矿预测工作方法示范。
根据这些要求和经验,专题初步拟订了以下操作程序。
钒钛磁铁矿选铁、选钛技术我国地广物博,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钒钛磁铁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钒钛磁铁矿选铁、选钛技术使相关部门重视起来。
铁与钛作为钒钛磁铁矿中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在选铁与选钛技术的应用当中,可以实现钒钛磁铁矿整体价值的发挥,同时促使其获得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标签:钒钛磁铁矿;选铁;选钛钛金属对于国家的安全性与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钛金属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源,而原生的钒钛磁铁矿是我国矿产资源中的类型之一。
针对钒钛磁铁矿的选别,通常都是使用弱磁选工艺等来进行选铁与选钛。
本文将基于对钒钛磁铁矿选铁、选钛技术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并重点分析常见的技术方法。
一、针对钒钛磁铁矿选铁、选钛技术的必要性解析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钛与铁在众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应用与发展。
那么针对钒钛磁铁矿,在其开采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选铁、选钛的筛选环节进行把控,使铁、钛金属的作用与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基于此,相关企业需要对选铁与选钛的工作流程加以重视,并运用相适应的方法与手段,来促使选铁与选钛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从钒钛磁铁矿中选取的铁、钛的精度达到较高的水准,对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或者能够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关乎着钒钛磁铁矿的发展前景与运用前景。
通过对相关实验数据以及研究结果进行观察,发现铁的存在位于磁性铁矿物较为密集的地方,磁性铁矿物主要涵盖了磁铁矿、磁黄铁矿等矿物。
其中,不仅磁性铁矿中具有着丰富的铁元素,硅酸铁矿物、赤铁矿物中,都含有着较高分量的铁元素。
在对铁元素回收的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运用手段是弱磁选回法,而之所以采取这一方法来对铁进行回收,是由于若选用强磁法,会使钛在回收中的质量与纯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显然会对钒钛磁铁矿的整体经济效益产生不利效果。
对于钛元素来将,对钛的回收与铁的回收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钛元素相对于铁元素其分布更加集中,且钛元素大多存在于钛铁矿当中,其分布较为广泛的特性会使对其的回收难度较大,那么企业就要对这一回收特性引起重视,在保证回收钛效率提升的同时,质量也要得到控制,这将与整体的钒钛磁铁矿经济效益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