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检测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7.11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桥头路基处理(强夯)试验段总结报告批准:审核:编制:山东枣菏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部一分部二○一七年十月目录1 一、施工说明........................................................................................................1二、设计要求及施工参数...................................................................................三、投入的人员、机械 .......................................................................................12四、施工过程........................................................................................................五、质量控制要点................................................................................................55 六、出现问题及处理措施...................................................................................5 七、成果 ................................................................................................................桥头路基处理(强夯)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段工程简介强夯施工首件工程选在滕州北互通K0+367~K0+407段,本段为K0+427.03分离式立交0#台侧的桥头路基处理,处理宽度为61米,长度为40米,面积为2440m 2。
检测报告NO: XXXXXXXX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方法:标准贯入试验报告日期: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MMJC-6127C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附录)一、工程及地质概况根据《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1、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厚度约0.4~4.8m。
2、中砂:灰黄色,饱和,稍密,厚度约0.85~5.6m。
3、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灰白色,可塑~硬塑状,厚度约0.9~23.8m。
4、全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硬塑状,岩芯呈砂土状,风化裂隙极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
厚度约0.5~28.35m。
5、强风化花岗岩(砂土状):灰黄、灰白色,岩芯呈砂土状,致密,散体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厚度约2.4~14.4m。
6、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灰黄、灰白色,坚硬状,岩芯呈碎屑、碎块状,块状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7、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块状结构,岩芯成柱、短柱状,裂隙尚发育,岩石坚硬程度为较坚硬,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2.0MPa。
土石工程分级为Ⅴ~Ⅵ级,未揭穿。
二、检测目的和内容对XXX工程地基强夯处理进行标贯试验,确认其地基土强夯之后的承载力增长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该场地完成标贯试验6个点。
三、检测原理及仪器标准贯入试验(SPT)是一种特殊的动力触探试验,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它适用于砂土、粉土、一般黏性土等。
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N值定义为:用质量为(63.5±0.5)kg的穿心锤,以(76±2)cm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位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值。
现场试验设备为XY-1钻机,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落锤重63.5±0.5kg,落距76±2cm ,钻杆直径42mm ,采用对开管贯入器,贯入器长度大于500mm ,外径51mm ,内径35mm ,设备编号HSJC-134D-2。
地基强夯处理检测技术要求0 供施工版次说明编制校核审核审定项目经理日期word版整理目录1.适用范围 (3)2.检测依据 (3)3.相关资料 (3)4.检测技术要求 (3)5.交付物要求 (5)6.时间进度 (6)7.附件 (6)地基强夯处理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化工物料储运项目的地基强夯施工的检测。
2.检测依据《强夯施工文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3.相关资料《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初步勘察);《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行政综合区职工公寓、生活服务楼及停车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给水及高压消防水泵站、组焊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办公楼及厂区试夯检测报告》(第1版);《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场地平整图》;《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强夯施工试验总结报告》;本厂区总平面布置图(D版)4.检测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1)强夯施工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应严格遵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的规定。
一、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项目1.1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垂直度检测在强夯地基处理完成后,首先需要对地基的垂直度进行检测。
这是因为强夯地基处理过程会产生振动,可能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对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垂直度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水平度检测除了垂直度检测之外,对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水平度也需要进行检测。
地基的水平度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还关系到地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功能。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同样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3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检测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能力往往有所提高。
为了确保地基符合建筑物承载的要求,需要对其承载力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采用静载荷试验或动载荷试验来检测地基的承载能力,测量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4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固结性检测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的固结性也需要进行检测。
固结性的检测可以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或静力观测方法进行,以确保地基的固结性符合要求。
1.5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密实度检测地基的密实度直接影响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强夯地基处理后也需要对其密实度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采用土壤密度计或动力触变仪进行检测,确保地基的密实度符合要求。
1.6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控制检测除了以上几项主要的检测项目外,强夯地基处理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检测。
这包括对处理过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处理工艺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要求2.1 检测设备的要求对于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项目,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进行检测。
如全站仪、水准仪、静载荷试验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校准,并且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测人员的要求进行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认证,能够熟练操作检测设备,并准确解读检测结果。
地基强夯处理检测技术要求0 供施工版次说明编制校核审核审定项目经理日期目录1.适用范围 (3)2.检测依据 (3)3.相关资料 (3)4.检测技术要求 (3)5.交付物要求 (5)6.时间进度 (6)7.附件 (6)地基强夯处理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化工物料储运项目的地基强夯施工的检测。
2.检测依据《强夯施工文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3.相关资料《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初步勘察);《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行政综合区职工公寓、生活服务楼及停车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给水及高压消防水泵站、组焊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办公楼及厂区试夯检测报告》(第1版);《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场地平整图》;《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强夯施工试验总结报告》;本厂区总平面布置图(D版)4.检测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1)强夯施工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应严格遵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的规定。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概况受XXXXXX公司的委托,我院对XXXXXXXX楼地基处理进行检测。
在拟建场地内分三个强夯试验区,分别为试夯A区、试夯B区和试夯C 区(见图1),每个试验区域大小均为24米*24米(即576㎡),其中A区为挖方区、B区为挖填交界区、C区为典型填方区。
强夯试验设计数据如下:试验夯点布置:第一轮主夯点按照6m*6m四角布点加中心插点(即梅花形布点);第二轮主夯点按照6m*6m四角布点加中心插点(即梅花形布点);第三轮普夯点夯点以夯锤圆心按照1.5m*1.5m点阵布点。
试夯能量设计:第一轮主夯点夯击能量4000KN.m;第二轮主夯点夯击能量3000KN.m;第三轮普夯点夯击能量1200KN.m试夯夯击设计:第一轮主夯点单点夯击遍数6-10击;第二轮主夯点单点夯击遍数6-10击;第三轮普夯点单点夯击遍数2-4击;试夯收锤标准:第一轮主夯点: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cm;第二轮主夯点: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cm;夯坑浸水标准:第一轮主夯点夯击完成后进行浸水,每立方米土浸水约0.12方。
二、设计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12);6、甲方提供的《地基处理图》。
三、检测目的、任务本次工作的目的是检测场地北区的三个强夯试验区的强夯效果,强夯后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1、强夯有效处理深度: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强夯后地基土的有效处理深度,要求有效处理深度为10m。
2、地基承载力:采用平板荷载试验检测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要求承载力f ak≥200kPa。
四、检测方法1、孔口测量勘探点采用RTK放点,采用海南平面坐标系统,高程为85国家高程基准,引测点由业主提供,并经我院验证。
强夯试验段总结范文报告范文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总结目的我标段地处属Ⅵla区河套副区,地面较为平坦、广阔。
全线在河沟中表层发育砂层、且水位较浅,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性,线路区部分段落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砂土液化,液化等级由轻微~严重;路基段内当液化土层厚度在1.0-4.0m时,采用强夯+砂砾垫层进行处理。
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减小工后沉降。
遵照设计图纸要求,对砂土液化厚度在1.0-4.0m的路基采用强夯,进行补强。
通过K18+660~K19+300段落内选取一段进行试验段的强夯施工来确定强夯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收集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为下一步路基强夯施工提供现场控制依据。
二、强夯试验段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1、试验段工程概况试验段选定在K18+660~K18+710段进行,满足试验段长度要求(长度不小于50m且强夯段无涵洞或其它构造物),长度为50m。
2、路基强夯试验段的施工组织K18+660~K18+710段路基处理范围内强夯增强试验,收集强夯相关数据。
试验施工的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为:2022年3月15日~2022年3月20日施工准备:落实安排施工作业人员、机械,场地平整;测量组放线确定边线及标高。
2022年3月21日~2022年3月29日按设计图纸要求对试验段路基进行强夯处理,强夯完成以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及沉降观测数据整理。
2.1试验段人员分工试验段施工前成立了试验段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主持,参加试验路段工作的人员分工见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
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序号姓名职务职称责任1赵根根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工作2石建华副经理高级工程师负责施工管理工作3赵栋副总工程师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工作4吴利军力工程部长高级工程师负责技术方案编制5王巧玲质检部长高级工程师负责施工中的质检6牛杰路基工程师工程师负责方案的实施及参数整理收集、7李顺福测量队队长工程师负责试验段测量工作8张晓刚试验室主任工程师负责试验段试验工作9弓钰光领工员工程师负责机械调动及组织施工10马泽灵安全部长工程师负责试验段的安全施工2.2强夯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情况2.2.1机械设备准备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
陆域强夯试夯总结一、试夯概况1.1试验简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已回填开山石形成的陆域Ⅰ区直接采用强夯加固,强夯面积37673.1㎡,强夯法加固施工前应进行典型施工试验,根据典型施工结果调整设计参数。
典型施工面积不小于50m×50m。
1.2试验依据施工图纸;《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 131-2012)二、试夯目的根据设计提供的初步参数,进行现场试夯。
试夯后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测强夯效果,以确定最佳夯击能、夯击间距、单夯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
三、试夯参数3.1 典型试验区选取我部选定试夯区域于3#堆场临近横三路处,对该场地进行试夯。
试夯区域大小为50×50=2500平方米,地面标高约9m。
试夯区场地坐标如下:3.2 夯点布置点夯夯点布置为正方形,夯点间距3.5m,普夯要求夯印搭接1/4锤底直径。
如图:图3.2-1强夯夯点布置图图3.2-2普夯夯点布置注:图中①为第一遍强夯夯点,②为第二遍强夯夯点四、设计要求(1)强夯每夯点夯击次数及收锤标准强夯夯能为3000KJ,采用两遍点夯,一遍普夯。
夯锤底面积不小于4.0㎡,夯点间距3.5m。
每遍点夯夯击次数不少于10击并且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普夯采用搭接夯,普夯能量1000KJ,每点夯击6击,搭接部分不小于夯锤锤经1/4,强夯始夯标高为地基处理交地标号+夯沉量(3000KJ强夯区沉降量暂考虑为80cm,在施工过程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再调整夯面标高)。
(2)强夯施工前,将测量基准点设在受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根据设计要求对夯点进行测放定位,夯点定位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夯点应有明显的标记和编号。
(3)强夯完成平整场地后,应采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至设计标高。
碾压遍数6~8遍(来回为一遍),碾压行与行之间应重叠40~50mm,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0~150m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强夯地基试验检测方案强夯地基试验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夯击能量促进土体颗粒的重排,提高土壤密实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强夯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
下面是一份针对强夯地基试验的检测方案。
1. 试验目的强夯地基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地基的夯击效果,并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对后续的工程施工和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2. 试验前准备工作2.1试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包括强夯设备、振击器、监测仪器等。
2.2试验区域的准备:清理试验区域,移除杂物和表层土,确保试验区域平整,并进行充分的固结处理。
2.3试验方案和要求的准备: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制定试验方案和试验要求。
3. 试验方法和步骤3.1安装监测仪器:在试验区域设置监测点,安装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土体变形和变化情况。
3.2进行夯击试验:使用强夯设备对试验区域进行夯击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夯击次数和夯击能量的控制。
3.3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在夯击过程中,监测仪器实时采集并记录土体的应变和位移数据。
3.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估试验区域的夯击效果和地基的承载力。
4. 试验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4.1试验数据的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不同监测仪器之间的位移差、土体的应变变化等指标。
4.2试验结果的评估: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判断强夯地基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3编写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估,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估结论等,以便后续工程施工参考。
以上是一份针对强夯地基试验的检测方案,通过对试验前准备工作、试验方法和步骤的详细介绍,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的说明,可以确保对强夯地基试验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这样可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并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工程概况XXX±800kV直流输电工程是中国XX电网的重要项目,汇集XXXX、XXXX 等水电站的电力输送XX。
额定输电电压±800kV,双极额定输电容量500万kW,输电距离1438km,直流输送端的XX换流站工程是整个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XX换流站工程所在地在XX省XXXXX县XX乡境内,站址进站大门东侧100m处有XXXX三级公路经过,距离县城20km,距成昆线上的XX 火车站3.5km。
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XXX设计院提供的初步设计总布置图:该换流站500kV配电装置场地、交流滤波器场地等处于大面积填土区,为保证该部分区域内建构筑物及构支架基础不因地基变形而失稳,设计考虑在高填方边坡区域进行原土强夯处理,围墙范围内填土区采用分层进行强夯地基处理。
试夯施工由XX换流站场平工程总承包商—XXXXXXX公司承担。
根据XXXXX设计院2006年11月编制的《回填土、原土强夯试验技术要求》,X 公司对试验方案作了认真分析研究,编写了《XXX±800kV换流站场地强夯试夯方案》,并经业主委托XXX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相关单位审查通过后实施。
试夯检测委托XXXXX勘测设计研究进行。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根据XX电力设计院提交的岩土工程勘测报告:该工程地形、地质情况如下:2.1.地形、地貌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57m。
2.2.地层岩性由地表向下分为:○0层素填土,以可塑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强风化泥岩碎块,松散;○1层粉质粘土、粘土: 可塑~硬塑,广泛分布,厚度0.3~9m。
层粘土、淤泥、淤泥质土、软塑~流塑状,分布在沟谷内的水田和鱼○11塘表层,厚度0.6~4.9m.层粉土、粉砂、细砂:松散~稍密,稍湿~湿,厚度0.4~2.3m。
○12○2层基岩:泥岩为主,局部夹泥质砂岩,属软质~极软质岩石。
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场地范围内及周边无强夯震动影响距离内的建(构)筑物、无地下管道等埋藏、隐蔽物,适宜强夯。
强夯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XXXX
检测时间:20XX年X月X日
检测地点:XXX工地
1. 检测目的及范围
本次检测旨在对XXX工地进行强夯检测,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强夯设备进行检测和对强夯后土层的检测。
检测范围为工地内所有强夯施工区域。
2. 检测方法
本次检测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实地观察、测量、采样及化验等。
2.1 实地观察
检测人员对工地内所有强夯设备进行了实地观察,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工作状态等。
2.2 测量
对所检测地点地面进行了水平测量,并根据不同地点及强夯次数进行了多次测量,获得了多组测量数据。
2.3 采样及化验
对不同深度土层进行了采样,样品共8份,并进行了化验,得到了提取土壤样品的粒度分析、含水率分析、压缩试验、抗剪试验等多项数据。
3. 检测结果及分析
3.1 强夯设备检测结果
所有强夯设备均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工作状态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
3.2 土层检测结果
3.2.1 地面水平测量结果
在强夯前,地面高度平均为XXcm。
在不同强夯次数后,地面高度分别为:1次强夯后平均高度为XXcm,2次强夯后平均高度为XXcm,3次强夯后平均高度为XXcm。
结果表明,强夯次数越多,地面高度越高。
3.2.2 土壤采样及化验结果
经过化验,得到土壤样品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颗粒间排列紧密,在抗剪强度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承载能力。
压缩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具有很好的压缩性能,在强夯后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压缩性。
除此之外,土壤含水率一般,自重大,表现出了很好的自承载能力。
4. 结论
经过强夯检测,现场工作设备齐备,工作状态正常。
土层具有良好的自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具备强夯施工条件。
5. 建议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强夯的次数及强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除此之外,建议进行重复性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6. 检测机构信息
XXX检测机构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
地址:XXX
以上是本次强夯检测报告,如有疑问请联系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