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神话 亲近经典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三年级语文漫游神话搜集成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设计理念: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
可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更是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学生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实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活动目标:1.学生阅读中外神话故事及其有关的评论与介绍,了解神话人物的精神气概;了解神话的历史、内容与特点等。
2.初步探究神话起源以及神话对现代人的影响等。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及策划实施能力。
4.用心观察本次“综合性学习”准备与活动过程,为课后就本次活动写作文积累素材。
活动目的:1.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成语的趣味,轻松地学习成语,积累成语,并形成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成语的意识。
2.在探索成语来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成语、为祖国语言文化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活动过程:一、导入:阅读神话故事,揭示课题。
通过第八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神话”这个词语很感兴趣,并相约走进了奇妙的神话故事天地,掀起了读神话故事的热潮。
说说看,你们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学生简单说神话故事的题目)出示投影:嫦娥奔月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点石成金南柯一梦夸父追日八仙过海后羿射日含沙射影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天衣无缝涸辙之鱼女娲补天海市蜃楼太公钓鱼女娲造人请同学们读一读,小组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这些四字词语都是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本次语文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中的成语”。
【设计说明: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凝练简洁、形象生动和寓意深厚而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神话”教学设计第一篇: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神话”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神话”教学设计漳州三中语文组林梅一、活动目的1.学习阅读古代典籍获许信息和知识的方法。
2.重温自己读过的中外神话故事。
3.调查有关中外神话故事的评论和介绍。
4.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师将学生分成五大组,明确五组内容。
五组的共同内容是借助工具书和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课本P197-200的神话故事,任务包括给不懂的字注音,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不理解的文言字词,但五组对课本中的神话分别承担一定的翻译任务,具体如下:①:《盘古开天辟地》、《鲧禹治水》②:《盘古之死》、《女娲造人》③:《女娲补天》、《夸父追日》④:《精卫填海》、《后羿射日》⑤:《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吴刚伐月桂》2.五组分别按照不同的专题找出对应的外国神话。
①②组合作:关于创世③④⑤组合作:关于人和自然 3.五组分组讨论:① 中外神话中有哪些相同之处?② 根据你所学的历史自然知识,说说神话中的一些神话现象是由哪些真实情况想象出来的?4.五组的探究专题发言:(1)从女娲造人到《圣经》神话故事的耶和华上帝造人、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造人,中国和西方对人类起源的认识有哪些地方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说明了什么?(提示:此题要求了解《圣经》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类起源的内容,和中国女娲造人进行比较,探讨神话故事在反映人类刚刚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时候,认识方面的相同之处。
)(2)我们祖先对于宇宙的起源的设想与西方广为流传的创世设想有什么不同?(提示:此题要了解西方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和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进行比较,探讨两种设想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
)(3)我们今天是如何解释宇宙和人类起源的?(提示:此题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是如何解释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先搜集资料,再作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
)(4)精卫、夸父、后羿、鲧、禹以及普罗米修斯这些神话人物具有怎样的英雄气概?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和命运?(提示:此题主要在了解古代神话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概括他们怎样同自然灾害作斗争,揭示古人图生存、图发展的奋斗历程。
第1篇一、引言神话是古代人类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想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话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故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以某小学神话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神话教学实践成效。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热爱神话故事,但对神话故事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
为了提高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该校开展了神话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内容,掌握神话故事的类型。
2. 引导学生理解神话故事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神话故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神话教学主题。
2. 传授知识(1)讲解神话故事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类型。
(2)分析神话故事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价值观。
3.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神话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神话故事的理解。
4.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神话故事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五、实践成效1. 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神话教学活动,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基本内容、类型、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夸父追日》这一神话故事时,学生不仅了解了夸父追逐太阳的情节,还理解了夸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2.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神话故事中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神话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神话故事。
3. 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神话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分析神话故事时,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神话传说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神话传说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案例以《精卫填海》为例,探讨神话传说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
2. 培养学生朗读、理解、概括、迁移等语文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案例内容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精卫填海》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发生了什么事?2. 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精卫填海》,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感受神话传说的韵律美。
(3)分组朗读,体会角色情感。
3. 理解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主要情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角色特点。
(3)教师提问: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她填海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克服困难的?(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4. 想象与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精卫填海》。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神话传说的特点。
(2)学生谈谈自己对神话传说的感受。
(3)教师强调神话传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
四、案例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动画、朗读、分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本节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展示。
4.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朗读、理解、概括、迁移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 本节课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改进措施1. 在导入环节,可以增加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图片、音乐等元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神话文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教案【教案目的】通过阅读神话文本,让学生能够拓展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力,进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案内容】1.介绍神话文本的特点和价值神话文本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记载了古代人们对自然、人生、宇宙等方面的探索和想象,包含了大量的象征与隐喻。
阅读神话文本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对于学习语言,阅读神话文本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神话中包含了许多高级词汇和文化常识,通过读神话来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和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神话文本阅读的方法(1)精读法。
选择一个适合学生水平的神话故事,让学生反复阅读,并进行互动,解释不懂的词汇和理解难点。
(2)延伸阅读法。
阅读一些与神话故事相关的文章,电视节目或影视作品,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在当代文化中的影响和变化。
(3)模仿创作法。
让学生写一个自己的神话故事,并根据学生的写作细节提供必要的语言教学。
(4)讲故事法。
让学生学会讲神话故事,并能够运用批判性思考来分析故事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3.教学案例选择一则适合学生阅读的神话故事,并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掌握生词。
例如,讲述天神与魔鬼之间的争斗,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故事深层道理。
4.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神话故事中的生词,并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来分析神话故事。
(3)学生能够创作并写出自己的神话故事,并能够讲述和分享给其他同学。
(4)学生能够通过神话故事来学习和理解文化、历史和人性。
【教案总结】阅读神话文本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丰富语言知识。
通过提供多种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教学案例,来反复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
一、活动背景神话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道德和艺术价值。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特制定此神话故事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活动对象全校中小学生四、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五、活动内容1. 神话故事阅读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经典神话故事书籍,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内容。
(2)开展神话故事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神话故事的了解程度。
(3)举办神话故事朗诵会,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 神话故事创作活动(1)开展神话故事续写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新颖的神话故事。
(2)举办神话故事改编活动,将经典神话故事改编成剧本、绘画、手抄报等形式。
(3)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表彰和奖励。
3. 神话故事表演活动(1)组织学生编排神话故事舞台剧,进行校内巡演。
(2)举办神话故事主题晚会,邀请家长和教师观看。
(3)评选优秀表演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4. 神话故事研究活动(1)开展神话故事研究小组,让学生深入研究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2)组织学生撰写神话故事研究论文,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3)举办神话故事研究成果展示会,让学生分享研究成果。
六、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2022年9月-10月):开展神话故事阅读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经典神话故事书籍,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内容。
2. 第二阶段(2022年11月-12月):开展神话故事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新颖的神话故事。
3. 第三阶段(2023年1月-3月):开展神话故事表演活动,组织学生编排神话故事舞台剧,进行校内巡演。
幼儿园阅读中国神话教案及课堂实践探索幼儿园阅读中国神话教案及课堂实践探索中国神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对幼儿的成长和认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幼儿园阅读中国神话的教案及课堂实践进行探索,旨在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其对神话传说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教案设计1. 教案主题:传统文化体验——探索中国神话2.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神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能够简单描述中国神话故事。
(3) 培养对中国神话的兴趣和热爱。
3. 教学准备:(1) 神话故事书籍和图片。
(2) PPT或课件。
4. 教学过程:(1) 通过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中国神话的特点和相关故事。
(2) 带领幼儿一起阅读并讨论神话故事,让他们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和情感内核。
(3) 进行相关手工制作或游戏活动,加深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二、课堂实践探索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幼儿对中国神话的浓厚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多媒体结合深化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如PPT、等,呈现神话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等,让幼儿通过视听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神话故事。
3. 启发思维促进交流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表达自己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 手工制作激发创造力在课堂实践中,可以设置手工制作环节,让幼儿动手制作与神话故事相关的手工作品,如面具、画卷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观点与理解中国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幼儿园阅读中国神话的教案及课堂实践,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其对神话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文化视野,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
“故事集”的阅读实践活动设计———以《中国神话故事集》为例一、设计背景《中国神话故事集》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书籍,内容丰富多彩、寓意深远。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神话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我设计了一场名为“神话故事探秘之旅”的阅读实践活动。
二、活动设计1.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神话文化的兴趣,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活动流程:1)前期准备:老师提前准备神话故事集,向学生介绍《中国神话故事集》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神话故事有初步了解;2)阅读环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神话故事集,了解不同的神话故事内容;3)讨论互动:学生在阅读完毕后,分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激发彼此的思想碰撞;4)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读神话故事集的内容,进行小组创作,可以是续写、改编、演绎等形式,丰富原故事的想象力;5)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评价。
3.活动内容:1)选择经典神话故事:从《中国神话故事集》中挑选数则经典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伏羲氏的传说》等;2)分组讨论分享:学生根据所选故事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探讨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3)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选故事进行创作,可以是续写、改编、演绎等形式,发挥想象力,展现创造力;4)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全班进行评价和分享,互相学习、提升。
4.活动收尾: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神话文化,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热爱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这次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将会在多层次、多维度的体验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神话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修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神话亲近经典
五(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导入
王:手捧书香,就是手捧希望;
陆:开卷读书,就是打开世界之窗。
齐:“阅读神话亲近经典”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展示了。
陆: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嫦娥奔月》这篇课文,老师给大家布置了阅读《中外经典神话故事》。
同学们组成了6个小组进行阅读、探究,都非常认真。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外神话,让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
有请女娲组汇报读书成果。
二、神话与人类起源
1、小组汇报
2、王点评:女娲组配合非常默契。
特别是韩霄同学精彩的故事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梦幻般的神话世界。
师:哈里波特组想为大家展示什么呢?
三、神话与英雄人物
1、小组汇报
2、第三小组点评:太棒了,我还是第一次看中文版的哈里波特呢。
四、神话与社会生活
1、小组汇报:同学们都认真读过《中外经典神话故事》吗?下面我们要当考官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
2、王点评:同学们经受住了阿波罗组的考验。
加油!有请盘古组汇报。
五、中西方神话对比
1、小组汇报
2、点评:你们小组个个都是有心人,还能发现东西方神话的不同之处。
各国文化有着不同的风格,但都是歌颂真诚、善良、美好的东西,在这点上,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六、神话与科幻
1、小组汇报。
2、王点评:配音真棒,我要向你学习。
我也看过2012,这里面的诺亚方舟传说还是中国制造的呢。
MADE IN CHINA
七、神话与科技
1、小组汇报
2、点评:陆:感谢嫦娥组的精彩表演。
感谢经典神话让我们的思维穿越时空,纵横大地,融贯古今。
八、总结评价
1、师点评。
这次活动开展非常顺利。
同学们自己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制作PPT,遇到困难时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
每个小组配合都很默契。
最后,请欣赏小合唱《雪绒花》、《》。
表演者:
活动评价表
姓名
评价标准自
评组
评
自
评
组
评
自
评
组
评
自
评
组
评
自
评
组
评
自
评
组
评
主动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完成分配任务同伴之间相互合作个人研究成果显著研究过程耐心细致展示过程落落大方
总评
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