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docx
- 大小:37.28 KB
- 文档页数:1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房产妇分娩的应用效果路阳发布时间:2021-08-25T08:44:28.84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8月8期作者:路阳[导读] 本研究在产房分娩的产妇中开展了人性化护理措施,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对相关情况展开分析报道。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产房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
方法将在本院分娩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产妇的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其中3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接受产房的常规性护理,另外35例产妇为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措施。
对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用时情况、产后2h出血量、产后下床时间等指标实施比较分析。
结果经过统计,研究组产妇的第二产程用时平均为(51.02±6.98)min,产后2h出血量均值为(208.73±10.36)ml,产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1.13±0.26)d,以上各项指标,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产房产妇实施分娩过程中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加速产妇分娩进程,促使产妇产后及早康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房产妇;分娩过程;应用效果分娩为女性经历的特殊生理过程,尽管当前的医疗技术已经比较先进,但是女性分娩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难产等,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同时围生儿的健康安全也会在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之下,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1]。
因此需要对分娩产妇引起高度重视,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分娩的风险性。
本研究在产房分娩的产妇中开展了人性化护理措施,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对相关情况展开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分娩的70例产妇。
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分组,详情如下:(1)研究组产妇共有35例,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22岁,均值为(28.91±3.64)岁;孕周最长41周,最短37周,均值为(39.05±1.12)周;(2)对照组的35例产妇中,年龄介于21-37岁,均值为(29.28±3.99)岁;孕周37-40.5周,均值为(38.87±1.43)周。
龙源期刊网
人性化护理在75例剖宫产产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方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 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剖宫产产妇150例,纳入时间2016年2月-2018年5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7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75例试验组施以人性化护理,统计2组结果。
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比对照组的17.3%低。
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8.7%,比对照组的89.3%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抑郁评分为(30.56±2.95)分,比对照组的(48.49±7.51)分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剖宫产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抑郁程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剖宫产;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164-02
剖宫产是临床产科的常用术式,也是解决难产、挽救母婴生命的重要举措。
但是由于个别产妇初次分娩,担心手术增加痛苦,影响美观,从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不利于手术进行。
既往研究证实,于剖宫产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心理,保护母婴生命[1]。
下面,本文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150例产妇作为对象,探讨了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产科护士工作心得体会12篇产科护士工作心得体会1人性化服务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
我科室一贯秉承人性化服务,与产妇心贴心,为她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分娩环境。
一、人性化服务:我们所从事的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并以特殊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工作。
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病人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而且孕产妇、病人家属、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提出了高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
二、与产妇心贴心:当产妇走进病区,我们护理人员要以最甜美的笑容、最关爱的眼神、最体贴的语言面对,给她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体会到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
同时,全面推行一对一陪伴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由一个有助产经验的助产人员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特别是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物质上的支持,大大减少产妇心理及生理负担,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无痛、舒适、安全,减轻恐惧和疼痛对产妇身心的伤害。
将人性化、心贴心的服务运用到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使产妇感到人性关怀的温暖,并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我科自开展人性化服务以来,由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产妇的广泛好评。
新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不断改善人性化服务的服务方式,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产科护士工作心得体会2提起护士,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白衣飘飘、温婉可人的女性形象。
电视上面的护士也个个年轻漂亮,高翘的燕尾帽,整洁的束腰白大褂,洁白的护士鞋,容光焕发,身轻如燕的穿梭在病房里。
美得不得了。
直到现在自己从事这个行业,眨眼也四个月过去了,现实没有电视里那么的美好,我真切地了解到工作和实习之间存在的差别,工作中的苦与乐,背后的艰难、辛苦。
知道了护理工作除了需要一颗主动学习的心,还需要更多的主动付出,更多的责任心,更多的与周围环境的融入,掌握更多的知识。
179人性化护理在产房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罗正萍(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摘 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产房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产妇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常规组,一组为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人性化组,每组各39例。
对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人性化组患者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 对产房产妇的分娩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的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妇分娩;产房;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罗正萍,女,生于1991年,四川成都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产房。
对于产妇而言,分娩是其必经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初产妇会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降低顺产率,随着近几年剖宫产率的上升,使得产妇的产中出血量也随着增加,影响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时,也加大了胎儿死亡的几率,随着医疗水平的上升,使得人们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对于医疗医疗水平的重视外,还关注医院的护理质量和人性化程度,使得医院对于人性化服务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升,由于常规的护理水平达不到产妇的要求,所以本文就研究人性化护理在产房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4月-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妇78例。
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常规组(n=39),一组为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人性化组(n=39)。
常规组:产妇年龄最小25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为(26.33±0.21)岁,孕周期最短为37.5周,最长为41周,平均孕周期为(39.1±0.34)周,其中包括:初产妇17名,经产妇22名;人性化组:产妇年龄最小24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为(25.53±0.41)岁,孕周期最短为37周,最长为41周,平均孕周期为(38.6±0.44)周,其中包括:初产妇19名,经产妇20名。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2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82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性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护理后采用质量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效果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人性化护理组的效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t=241,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121 常规护理组 41例患者均与术后给予常规化的护理模式。
122 人性化护理组 4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条件下,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①树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人性化的护理主要起源于整体的护理模式,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在注重患者疾病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2];②注重护理人员的仪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着装整齐、动作轻柔、举止稳重、护理过程果断有序[3],可以对医师的医嘱作出正确的反应,使患者及患者家属具有亲切感,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③完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语言占据主要的地位,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语言的技巧,配合真诚的服务态度,观察患者的各个动作,主动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措施,注重自身的语言、行为举止,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避免因言语的不恰当对患者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
13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采用妇产科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评估。
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即(χ±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人性化护理组的效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t=241,p<005),心理状态、焦虑状态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对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人性化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方法:研究于2018年11月到2020年6月开展,共纳入76例观察对象,全部是上述时间段在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结合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观察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人性化带教模式、传统带教模式。
比照两组学生的满意度与考核成绩。
结果:两组学生的满意度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更高;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均更高;均有很大差异(P﹤0.05)。
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人性化教学模式可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并提高其考核成绩,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教学效果;人性化带教模式;考核成绩;妇产科;护理带教;满意度妇产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具有特殊性,其不仅需要与孕妇及产妇进行接触,同时还要接触到其家属与婴儿,这种情况使得临床对妇产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情况,所有医院都会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纳入到日常管理中,为了保证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达标,需要在其实习阶段就加强该方面的意识培养,保证护理人员能够认识到优质护理的重要作用[1]。
目前临床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主要为临床带教,而带教的效果则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往临床主要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其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笔者认为可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为分析该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具体效果,笔者开展对比研究,现总结研究详情并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于2018年11月到2020年6月开展,共纳入76例观察对象,全部是上述时间段在本医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结合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观察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1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范围是17到20岁,均值是(19.62±1.15)岁。
实验组:2例男性,36例女性;年龄范围是17到21岁,均值是(19.74±1.06)岁。
专科的护理的毕业论文(最新10篇)护理服务无不体现出该医院的存在价值和荣誉,而护理队伍,又是整个医院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
为了让您对于大专护理毕业论文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10篇专科的护理的毕业论文,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经典篇一【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xx年6月~20xx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比研究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焦虑情绪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模式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方式[1]。
对此,选取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以了解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6月~20xx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研究组平均年龄(34.8±8.2)岁;宫颈炎6例、子宫肌瘤9例、盆腔炎10例、妊娠合并症5例,月经失调10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35.2±9.6)岁;盆腔炎9例,宫颈炎10例,子宫肌瘤7例,月经失调8例,妊娠合并症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对患者出现的病情及时进行报告和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1)人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护理,提高护理效果;(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多给予鼓励和安慰,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8T06:18:33.47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月7期作者:姜小丽[导读]姜小丽(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医院;北京101401)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和人性化护理模式将其随机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每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
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妇产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人性化护理模式之间的效果差异。
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妇产科患者的早日出院,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临床效果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改革,使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
而选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妇产科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出院进度。
还可以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妇产科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抽出2020年度收治的80例妇产科患者,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的患者人数均为40例。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岁和≤42岁,平均年龄为(35.7±1.8)岁。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4岁和≤43岁,平均年龄为(35.8±1.9)岁。
两组妇产科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标准。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体会目的分析并探讨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100例护生,实习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护生。
给予对照组护生常规带教模式进行带教,给予实验组护生人性化带教模式进行带教。
对比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综合考评成绩。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明显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妇产科带教中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可显著提高带教效果,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标签:人性化带教模式;妇产科;护理带教临床护理实习是培养护理人才的最后阶段,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临床教学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质量,对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护理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1]。
因此,医院应该重视临床带教质量。
现将10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常规带教模式以及人性化带教模式进行带教,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生的实习成绩以及满意度,以探究人性化帶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为100例护生,实习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根据电脑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护生。
所有护生在研究开始前已知晓研究流程以及研究目的,均表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实验组护生中男2例,女48例,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19.73±0.29)岁。
对照组护生中男1例,女49例,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19.75±0.26)岁。
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护生常规带教模式进行带教,让护生跟着带教护士学习,带教护士为护生进行亲身示范和讲解,在临床实习教学中,让护生动手操作,带教护士在一旁监督指导。
龙源期刊网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艳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产妇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到2011年11月期间接受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产妇则是给予人性化护理。
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来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妇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结果:观察组产妇没有焦虑比例远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则是高对照组。
结论:在妇产科产妇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
【关键词】产妇;人性化护理;焦虑;满意度。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中的作用【摘要】本文主要讲解了产科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它采用了人文关怀的新型护理模式,同时融合了传统的基础护理,以待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基础,将产妇的舒适度做到最高;与此同时,讲解了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中如何实行人性化护理,以此,让护理人员提供更完美的服务,使孕产妇在医院中得到了享受,精神上得到了满足。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其中产科作为一门很重要的医科,对人类的延续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人们对产科的护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如何在产科中来进行有效的护理,这应该使用什么理念,已经成为人们在思考的问题。
由于在待产妇接受治疗和护理时,很大可能会产生一些对分娩过程和产后的康复的不良心理反应。
人们已经逐渐改变了以前的那种单纯基础护理,转而代之的是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它采用了人文关怀的新型护理模式,同时融合了传统的基础护理,以待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基础,将产妇的舒适度做到最高。
由于人性化的护理高度重视了待产妇在待产过程中的感受,受到了很多孕产妇的一致赞同。
1 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由于在护理服务全过程中,护士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重视孕产妇的精神需求,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的为孕产妇服务。
这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以及人的生命健康重视的思想。
实施人性化护理体现了人的需求: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然后是安全需求,再进一步是爱与归属的需求,最后是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些需求层层深入。
产科中人性化的护理的核心是尊重孕产妇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所以护士人员要尊重孕产妇,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在产科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这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去尽可能的满足孕产妇的生理需求,还要去尽可能的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人文关怀对健康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达到注重自我和他人的精神协调发展,人性化护理的原因是什么。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产妇的产后质量和满意度具有
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产妇的影响。
1. 给予个性化的关爱
在临床实践中,人性化护理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产妇给予个性化的关爱,包括了解产
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尊重产妇的意愿和选择,并且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陪伴产妇,给予产
妇足够的安慰和支持。
在这方面,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表现明显。
首先,产妇能够感受
到护士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她们的信心和安全感,减轻产程的疼痛和不适,从而提高了分
娩的顺利度和质量。
其次,人性化护理不仅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产妇的心理
健康,避免因过度的恐惧和不安而导致的分娩难产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人
性化护理对提高产妇的产后满意度和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维护优良的护理环境
人性化护理还要求在产房内营造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以保证产妇的舒适和健康。
观察发现,维护优良的护理环境对产妇的产后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干净整洁
的产房中生活有利于预防感染,避免产褥感染等问题的发生。
其次,如给予产妇柔和的音
乐或者淡香的气味等在生理上的刺激,可以增强产妇对分娩的掌控感,有助于分娩的进展。
此外,对于那些情感脆弱的产妇,一些温馨而有力的言语可以起到缓解情绪的效果。
3. 提供多样化的护理方式
人性化护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个性化的方式为产妇提供所需的服务。
在护理方式上,
人性化护理要求针对不同的产妇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护理方式,以满足产妇的需求。
观察
发现,多样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产妇的需求,提高产妇获得优质服务的机会。
例如,对于生育初次的产妇,可以设立产前介绍课程,使其在分娩前对整个产程有更加清晰
的认知和了解,降低对分娩过程的恐惧。
对于疼痛过于剧烈的产妇,可以采用吸氧镇痛、
皮肤麻醉等不同的镇痛方式,优化其分娩质量。
当然,也包括产后的关怀,如乳房按摩、
产褥期康复等等,以便让产妇能够更好地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其在提高产妇的产后
质量和满意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性化护理旨在为产妇提供更加人性化和具有针对性
的服务,为优化产妇的分娩质量、恢复速度、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