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柳树姑娘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歌曲《柳树姑娘》含乐谱图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节奏感。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幼儿的歌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柳树姑娘》的旋律和歌词。
2.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切分音。
2.歌曲的节奏变化。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柳树姑娘》乐谱、音响设备、投影仪。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柳树姑娘》,让幼儿聆听并说出歌曲的名字。
2.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二)学习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摇摆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呼吸和发音方法。
3.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逐步提高音量,让幼儿感受歌唱的乐趣。
(三)乐谱学习1.教师展示歌曲《柳树姑娘》的乐谱,让幼儿认识简单的乐谱符号。
2.教师逐个解释乐谱中的音符、节奏和装饰音,让幼儿理解乐谱的含义。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乐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四)歌曲演唱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唱,注意观察幼儿的演唱表现。
2.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呼吸和节奏。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演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五)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让幼儿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才艺。
2.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演唱,其他幼儿伴舞。
3.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2.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次音乐课做好准备。
115566543255柳树姑娘姑娘站在河边115566543255风吹柳枝像绿波摇摆115566543255柳树姑娘姑娘穿着绿衣115566543255笑声像花朵开满春天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柳树姑娘》的学习,幼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歌唱技巧得到了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音乐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幼儿园音乐课件:《柳树姑娘》(精选14篇)幼儿园音乐课件:《柳树姑娘》 1活动目标: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能轻柔、有表情的演唱。
2、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少数民族歌曲独特风格。
活动准备: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春天景色,观察柳枝风吹的动态,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2、根据歌曲设计图谱一幅。
(也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谱)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课题教师:春天来了,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像姑娘的什么呢?你们听一听?(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二、出示图谱,学唱歌曲1、教师出示图谱,边演示边完整清唱。
①教师:这张图谱可以帮助我们学唱歌,下面我来唱,你们看我唱到那儿了?②教师演唱,提问幼儿。
2、学唱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让幼儿了解使用图谱的方法。
教师:小朋友,这张图谱用美丽的画把歌词给画了出来,这谱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使我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每一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2)幼儿跟随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
(3)教师提示:①幼儿注意唱好三拍子的旋律。
(强、弱、弱)②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洗洗干净,多么漂亮”……3、学唱衬词,练习二声部唱。
(1)这次演唱请小朋友唱歌词,每两小节歌词的后两拍教师用“沙沙沙”衬词演唱,从第9小节开始至结束师幼合唱。
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2)幼儿分组轮唱衬词(教师参与),练习二声部唱。
4、教师可鼓励幼儿创编动作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
现在正值秋天,开始导入的一段谈话已经不适合季节了,因此我改成了直接介绍歌曲名称,然后再通过歌曲向幼儿介绍春天的美。
这首歌曲很普遍,有部分幼儿以前曾经接触过,因此在学唱歌曲时幼儿表现的很轻松。
由于幼儿练习二声部的机会不多,因此活动中幼儿显得有些难度。
活动反思:《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歌曲。
歌词简练,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因此这首歌曲深受幼儿的喜欢。
音乐课件《柳树姑娘》(公开课附教案)教案:音乐课件《柳树姑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六章节,歌曲《柳树姑娘》。
歌曲描绘了春天柳树姑娘的优美姿态,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体验音乐的美感。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柳树姑娘》,能够流畅地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课件学具:乐谱、歌词卡片、三角铁、木鱼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柳树姑娘》,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3. 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部分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歌曲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歌曲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柳树姑娘》春天的美好音乐的魅力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并家长签字。
2. 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歌曲是描绘春天的,可以和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歌曲《柳树姑娘》的学习兴趣浓厚,通过分组练习,学生们的合唱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季音乐比赛,让学生们通过音乐,感受春天的美好。
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增进家校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六章节,歌曲《柳树姑娘》。
歌曲描绘了春天柳树姑娘的优美姿态,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的培养。
大班音乐教案《柳树姑娘》含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柳树姑娘歌曲学习•柳树姑娘舞蹈编排•乐器伴奏与合奏练习•艺术创作与拓展活动•课程总结与回顾01课程介绍与目标教案背景及目的教案背景本次音乐课程以《柳树姑娘》为主题,通过歌曲、舞蹈、乐器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熟练掌握《柳树姑娘》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柳树姑娘》的旋律和歌词,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通过舞蹈、乐器等艺术形式表现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目标幼儿能够完整地演唱《柳树姑娘》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幼儿能够通过舞蹈、乐器等艺术形式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运用PPT课件、音乐播放器、舞蹈道具、乐器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表现歌曲。
同时,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演唱和表现方法。
02柳树姑娘歌曲学习歌曲背景及风格介绍歌曲背景《柳树姑娘》是一首以柳树为主题的儿童歌曲,通过生动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孩子们对柳树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歌曲风格这首歌曲采用轻快的节奏和明朗的旋律,营造出温馨、欢快的氛围。
同时,歌曲融入了一些民族元素,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歌词解读与意境体验歌词解读歌曲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描绘成一个婀娜多姿、柔美飘逸的姑娘。
歌词中“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等生动的描绘,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柳树的美丽。
意境体验在教授歌曲时,可以通过PPT课件展示柳树的图片或视频,让孩子们观察柳树的形态和特点,引导他们进入歌曲所营造的意境中。
同时,可以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柳树姑娘,感受风儿吹拂、阳光照耀下的美好时光。
小学音乐柳树姑娘课件目录•柳树姑娘背景介绍•歌曲《柳树姑娘》赏析•舞蹈《柳树姑娘》欣赏与解析•手工制作:创意柳条编织品•课堂互动环节•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01柳树姑娘背景介绍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她非常善良,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
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受伤的老人,便用自己的头发为他包扎伤口。
老人感激不已,告诉她一个秘密:山上有一种神奇的柳树,它的叶子可以治病救人。
姑娘听从老人的建议,找到了这种柳树,并将其种植在村口,为村民们治病。
后来,姑娘化身为一棵柳树,继续守护着村子。
传说中的柳树姑娘每年春天,柳树姑娘都会最先感知到春的气息,她轻轻摇曳着绿色的枝条,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孩子们在柳树下嬉戏玩耍,感受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柳树姑娘与春天的故事柳树姑娘传说故事柳树姑娘文化内涵柳树的文化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树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
柳树的枝条柔软下垂,寓意着谦逊、低调;而柳叶则代表着青春、生命力和希望。
柳树姑娘的文化内涵柳树姑娘的传说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良、乐于助人。
她化身为一棵柳树后,依然守护着村子,象征着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柳树姑娘艺术形象音乐作品中的柳树姑娘在音乐作品中,柳树姑娘被塑造成一个柔美、清新的形象。
她的歌声婉转悠扬,如同春风吹过柳梢般轻柔动人。
通过音乐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柳树姑娘的美丽、善良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舞蹈作品中的柳树姑娘在舞蹈作品中,柳树姑娘的形象则更加生动立体。
舞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和灵动的表演,展现出柳树姑娘婀娜多姿、飘逸潇洒的风采。
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柳树姑娘所代表的美好品质和崇高精神。
02歌曲《柳树姑娘》赏析歌曲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柳树姑娘》是一首以柳树为主题的歌曲,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作者简介歌曲的作者是李叔同,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柳树姑娘》课件•歌曲背景与作者简介•歌词解析与意境描绘•旋律分析与演唱技巧指导•钢琴伴奏编配与演奏示范•舞蹈动作设计与表演展示•课堂互动环节与拓展延伸目录CONTENTS01歌曲背景与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时代背景《柳树姑娘》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变革之际,歌曲中融入了时代的气息。
历史意义作为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柳树姑娘》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作者介绍作者李叔同,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诗人,其音乐作品风格独特,充满诗意。
代表作品除了《柳树姑娘》外,李叔同的代表作品还包括《送别》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歌曲风格与特点风格《柳树姑娘》采用了民族调式,融入了江南水乡的音乐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特点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姑娘的美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2歌词解析与意境描绘歌词逐句解读“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描绘柳树在风中的姿态,以姑娘的辫子作比,形象生动。
“洗洗干净,多么漂亮,洗洗干净,多么漂亮”通过重复和拟人的手法,强调柳树在风和水中的美丽。
“多么漂亮,啊哩啰”以感叹词表达作者对柳树美丽姿态的赞美。
歌曲所表达情感与意境情感歌曲以轻快、明朗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美丽姿态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意境通过描绘柳树在风和水中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优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将柳树比作姑娘的辫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柳树在风中的摇曳姿态。
比喻拟人重复赋予柳树以人的动作和情感,如“洗洗干净,多么漂亮”,使柳树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重复“洗洗干净,多么漂亮”等词句,加强语气和节奏感,使歌曲更具感染力。
030201文学修辞手法运用03旋律分析与演唱技巧指导《柳树姑娘》的旋律优美,如同姑娘的柔美身姿,流畅而富有感染力。
旋律优美流畅歌曲采用明快的节奏,同时在副歌部分有节奏的变化,增强了歌曲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音乐柳树姑娘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音乐柳树姑娘》一课,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四章“春之韵”中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歌曲的背景,学习歌曲的旋律,掌握歌曲的节奏,以及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音乐柳树姑娘》歌曲的内涵,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唱水平。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合唱时的音准控制。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学习,歌词的理解,合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音乐柳树姑娘》。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课件,展示歌曲的旋律、歌词,引导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美。
3. 歌曲学习:详细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 实践环节:将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互相纠正,共同进步。
5.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音乐柳树姑娘》2. 歌曲旋律:用音符展示歌曲旋律,方便学生识记。
3. 歌词:将歌词分句展示,便于学生跟唱。
4. 重点节奏:用特殊颜色标注,提醒学生注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演唱《音乐柳树姑娘》,并尝试用钢琴伴奏。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钢琴伴奏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基本掌握了《音乐柳树姑娘》的演唱技巧。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春天的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音乐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合唱时的音准控制。
2024年大班音乐《柳树姑娘》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春之韵》,详细内容为《柳树姑娘》。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柳树姑娘》的歌词和旋律,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了解春天的特点。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歌词的快速记忆。
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歌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棒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喜爱。
2. 歌曲教学(15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柳树姑娘》,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跟唱,教师逐句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3)分组练习,学生互相指导,共同提高。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歌曲中的典型乐句,分析其旋律和节奏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5. 小组展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柳树姑娘》2. 歌曲歌词及旋律简谱3. 春天主题图片和关键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柳树姑娘》,并描述歌曲中的春天景象。
2. 答案要求:正确演唱歌曲,描述准确、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季节的歌曲,了解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变化和歌词的快速记忆。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要求的准确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变化和歌词的快速记忆1. 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旋律的起伏规律。